CN217591476U -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1476U
CN217591476U CN202221647803.2U CN202221647803U CN217591476U CN 217591476 U CN217591476 U CN 217591476U CN 202221647803 U CN202221647803 U CN 202221647803U CN 217591476 U CN217591476 U CN 217591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hell
shielding cover
socket
flexible member
mother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78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声智
洪建绪
李易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78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1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1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1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属于电磁辐射屏蔽技术领域。该屏蔽盖包括防护壳,其内壁设有用于吸收电磁波的第一吸波层,防护壳的外壁设有第一铝箔层;柔性件,其第一端与所述防护壳连接,所述柔性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用于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连接;提手,其与所述防护壳连接,且所述提手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防护壳相对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转动,使所述防护壳打开或关闭,以外露或遮盖所述电子器件。该屏蔽盖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无需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部件,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辐射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英特尔已经有DDR5(内存条)出现在市场上,其时脉也大大的提升,相较DDR4/3200MHz到DDR5/4800MHz,频宽增加了50%,甚至将来还有可能将效能提高到6400MHz,但DDR5效能提高所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电磁波干扰。目前解决该电磁波干扰的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工作时脉开启展频技术,但展频技术对于高时脉可以调整的幅度有其限制,如果将工作时脉调整过大,将会使该工作频率及波形失真,因而造成不开机或效能降低等影响;二是以金属或吸波材进行屏蔽来阻隔电磁波,但以金属屏蔽盖来阻隔电磁波,以此方式需要额外的空间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且如果消费者想要自行安装DDR5时,将会有可能无法将金属盖完全且完整的扣在屏蔽夹和屏蔽框而造成短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壳,其内壁设有用于吸收电磁波的第一吸波层,所述防护壳的外壁设有第一铝箔层;
柔性件,其第一端与所述防护壳连接,所述柔性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用于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连接;
提手,其与所述防护壳连接,且所述提手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防护壳相对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转动,使所述防护壳打开或关闭,以外露或遮盖所述电子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为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敞口,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与敞口端相对的一端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为条状的醋酸布胶带,所述条状的醋酸布胶带两端分别粘贴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条状的醋酸布胶带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所述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的材质为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为片状体,且所述柔性件上设有折痕线,通过所述折痕线将所述柔性件分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粘贴在所述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上。
一种主板,所述主板上具有插槽座,所述插槽座上插设有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所述屏蔽盖的所述防护壳位于所述插槽座的一侧,用于遮盖所述内存条,所述屏蔽盖的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防护壳能够相对所述主板转动而打开时,所述内存条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插槽座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壳设有所述缺口的一侧,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靠近所述插槽座背离所述内存条的部分上,以使所述柔性件能够遮盖所述插槽座,所述防护壳相对所述主板转动而打开时,能够带动所述柔性件转动,以使所述插槽座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铝箔层,所述柔性件面向所述插槽座的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吸波层。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的外表面与所述防护壳的外壁通过导电胶布粘贴连接。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主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的防护壳借助的柔性件的第二端固定在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通过拉动提手以带动防护壳相对柔性件的第二端转动,从而外露或遮盖电子器件,该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无需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部件,降低安装成本。同时,防护壳内壁的吸波层用于吸收电磁波,外壁的铝箔层用于隔离电磁波,从而全方位避免电磁波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将屏蔽盖的柔性件的第二端直接固定在主板上,通过拉动提手以带动防护壳遮盖内存条时,能够屏蔽内存条产生的电磁干扰。这样,无需在主板上专门设置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部件。同时,通过拉动提手使得防护壳外露内存条时,便于消费者将来自行更换内存条,方便自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柔性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屏蔽盖;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屏蔽盖。
附图标记:
1-防护壳,11-缺口,2-柔性件,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折痕线,3-提手,4-导电胶布,5-主板,6-插槽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该屏蔽盖主要包括防护壳1、柔性件2以及提手3。
防护壳1的内壁设有用于吸收电磁波的第一吸波层,防护壳1的外壁设有隔离电磁波的第一铝箔层。
柔性件2的第一端与防护壳1连接,柔性件2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用于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连接。
提手3与防护壳1连接,且提手3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防护壳1相对柔性件2的第二端转动,使防护壳1打开或关闭,以外露或遮盖电子器件。
本实施例中的防护壳1可以用于遮盖一些电子设备内的DDR、CPU或者GPU等产生高脉冲的电子器件。柔性件2的第二端则用于与一些能够装载这些电子器件的底座或者底板等部件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的防护壳1借助柔性件2的第二端固定在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上,通过拉动提手3以带动防护壳1相对柔性件2的第二端转动,从而外露或遮盖电子器件,该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无需用于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部件。防护壳1内壁的吸波层用于吸收电磁波,外壁的铝箔层用于隔离电磁波,从而全方位避免电磁波干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1为矩形状的壳体,该壳体的底部敞口,柔性件2的第一端与壳体的顶部的外表面连接,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需要说明的就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比如柱形等,这个需要根据被遮盖的电子器件的形状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1的壳体材质选用一些重量较轻的材料,比如树脂材料等,利用树脂材料通过模具事先加工成该壳体,然后在该壳体的内壁贴上一层吸波层,外壁贴上一层铝箔层。这样,可以减轻防护壳1整体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吸波层可以选用常用的磁性金属和碳材料等,把电子器件发射的电磁波以绝缘损耗、磁损耗和阻抗损耗等方式转换成热能来达到降低电磁辐射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手3设置该防护壳1顶部的外表面上,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提手3便能轻易实现防护壳1的转动,操作方便。或者,提手3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前侧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手3由条状的胶带形成,该条状的胶带两端分别粘在防护壳1顶部的外表面上,且条状的胶带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折形成片状突出部,操作人员可以手持该片状突出部拉动防护壳1转动,胶带成本低,且易于安装,参见图1和图2。同时,由于胶带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将片状的突出部压平使其不会占用过多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条状胶带优选一些耐高温,绝缘的材质以适应电子器件的工作环境,比如醋酸布胶带等。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防护壳1的柔性件2为片状体,该柔性件2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弯折以形成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两部分。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设有折痕线23,第一连接部21与防护壳1连接,第二连接部22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连接,该片状体的柔性件2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柔性件2的第二连接部22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从而方便屏蔽盖的更换与安装。例如,第二连接部22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相接触的一面设有粘结层,这样可直接将柔性件2的第二连接部22粘贴在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上即可,安装方便。
当然,柔性件2的第二连接部22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其它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这个可以具体的安装情况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柔性件2也可以更换成铰链件,铰链件的一端直接与防护壳1连接,铰链件的另一端固定在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上,从而实现防护壳1的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板,该主板4上设有插槽座5,插槽座5上插设有内存条,该主板4还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
本实施例中的屏蔽盖位于插槽座5的一侧,用于遮挡插槽座5上的内存条。屏蔽盖中的柔性件2的第二端与主板4连接,以使防护壳1能够相对主板4转动而打开,在防护壳1打开时,插槽座5上的内存条外露。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板4将屏蔽盖的柔性件2的第二端直接固定在主板4上,通过拉动提手3以带动防护壳1遮盖内存条时,能够屏蔽内存条产生的电磁干扰,这样无需在主板4上专门设置安装屏蔽夹或屏蔽框等部件。同时,通过拉动提手3使得防护壳1外露内存条时,便于消费者将来自行更换内存条,方便自行拆装。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1的一侧壁上设有缺口11,当防护壳1遮盖住内存条时,插槽座5正好位于缺口11内,且柔性件2的第一端与防护壳1设置该缺口11的一侧连接。柔性件2的第二端与该主板4的插槽座5背离内存条的部分连接,以使得柔性件2整体遮盖住插槽座5。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防护壳1整体的体积,使得防护壳1只用于遮盖内存条。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壳1为矩形状的壳体,该壳体的底部敞口,该防护壳1的四个侧壁中的其中一侧壁为敞口,该敞口形成上述缺口11。主板4上的插槽座5通常也是矩形状的座体,当防护壳1扣住或遮住插槽座5上内存条时,插槽座5正好位于该防护壳1的缺口11内。如图3所示,柔性件2的第一连接部22折叠成L型是为了更好的贴合矩形状的壳体的外表面,并且柔性件2的第一连接部22面向插槽座5的一侧表面也设置粘贴层用于粘贴在插槽座5上,从而保证柔性件2的稳定性。
当然,柔性件2的第一连接部22面向插槽座5的一侧表面与插槽座5可以是不连接的,以使得防护壳1相对主板4转动而打开时,能够带动柔性件2转动,使插槽座5外露,从而避免在更换内存条时,防护壳1会妨碍内存条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就是,该矩形状的壳体的其中一侧壁也可以不是敞口,可以在其中一个侧壁上切割出一个缺口11,用于使得防护壳1扣住内存条时,插槽座5正好位于该缺口11内,但这是需要根据插槽座5的大小来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铝箔层,且柔性件2面向插槽座5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吸波层。这样,可以通过该柔性件2来避免内存条产生的电池波通过插槽座5传输出去产生额外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与防护壳1的顶部的外表面平齐且通过导电胶布4连接。一方面,可以方便柔性件2和防护壳1两者的连接,同时避免两者长时间弯折容易断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防护壳1上的第一铝箔层和柔性件2上的第二铝箔层的电连接,从而实现整个屏蔽盖起到隔离电磁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主板4。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而且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壳,其内壁设有用于吸收电磁波的第一吸波层,所述防护壳的外壁设有第一铝箔层;
柔性件,其第一端与所述防护壳连接,所述柔性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用于与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连接;
提手,其与所述防护壳连接,且所述提手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防护壳相对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转动,使所述防护壳打开或关闭,以外露或遮盖所述电子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为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敞口,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与敞口端相对的一端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条状的醋酸布胶带,所述条状的醋酸布胶带两端分别粘贴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条状的醋酸布胶带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所述提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材质为树脂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片状体,且所述柔性件上设有折痕线,通过所述折痕线将所述柔性件分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粘贴在所述装设电子器件的部件上。
6.一种主板,所述主板上具有插槽座,所述插槽座上插设有内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所述屏蔽盖的所述防护壳位于所述插槽座的一侧,用于遮盖所述内存条,所述屏蔽盖的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防护壳能够相对所述主板转动而打开时,所述内存条外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壁设有缺口,所述插槽座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柔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壳设有所述缺口的一侧,所述柔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靠近所述插槽座背离所述内存条的部分上,以使所述柔性件能够遮盖所述插槽座,所述防护壳相对所述主板转动而打开时,能够带动所述柔性件转动,以使所述插槽座外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铝箔层,所述柔性件面向所述插槽座的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吸波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的外表面与所述防护壳的外壁通过导电胶布粘贴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主板。
CN202221647803.2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591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7803.2U CN21759147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7803.2U CN21759147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1476U true CN217591476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7803.2U Active CN21759147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1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4709U (zh) 一种电磁屏蔽光模块
US20040001299A1 (en) EMI shield including a lossy medium
WO2021134595A1 (zh) 光口屏蔽固定装置、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CN109491462B (zh) 一种紧凑型3u加固服务器
US20080259542A1 (en) Plasma display
CN217591476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屏蔽盖、主板及电子设备
US6891719B2 (en) Panel antenna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same
CN208370126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屏蔽罩及电子设备
CN212850096U (zh) 无刷电机减噪散热结构
CN216960668U (zh) 一种屏蔽罩及具有该屏蔽罩的电路板
CN219305324U (zh) 一体机防电磁结构
CN210200169U (zh) 防电磁泄漏的显示装置
CN209609111U (zh) 用于微波传感器的屏蔽罩
CN217770780U (zh) 电源适配器的抗干扰装置
CN213879772U (zh) 一种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滤波器装置
CN2116251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灯体
CN219478204U (zh) 一种带屏蔽结构的pcb板
CN210466293U (zh) 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的计算机主板
CN208862413U (zh) 一种安全型净化稳电器
CN209897526U (zh)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CN220076299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发动机用壳罩
CN214315899U (zh) 一种移动基站用的滤波器保护壳
CN219042404U (zh) 一种无人机的接地屏蔽结构
CN217088109U (zh) 一种金属壳体无线麦克风
CN209767802U (zh) 一种新型多媒体防磁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