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4141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4141U
CN217584141U CN202221047026.8U CN202221047026U CN217584141U CN 217584141 U CN217584141 U CN 217584141U CN 202221047026 U CN202221047026 U CN 202221047026U CN 217584141 U CN217584141 U CN 217584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ole
positioning
lighting device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70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70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4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4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4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盖体、光源板、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其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光源板,包括板体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板体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且所述第二盖体抵接于所述板体,所述第二盖体对应所述发光部开设有通孔;其中,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盖体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二侧面,所述通孔的尺寸由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一般用于照明,其中,工作灯是一种用于一些户外照明、工作照明的照明装置,工作灯常常使用于户外、或者一些工作环境较为阴暗需要照明的场景,而大多数应用场景都比较潮湿,甚至会有雨水或者溅水等情况发生,相关技术中,工作灯的防水效果较差,容易因为雨水或者水雾等导致工作灯的内部因遇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照明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盖体、光源板、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其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光源板,包括板体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板体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
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且所述第二盖体抵接于所述板体,所述第二盖体对应所述发光部开设有通孔;其中,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盖体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二侧面,所述通孔的尺寸由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的照明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二盖体和第一盖体连接形成一个腔室,光源板设置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且通过支撑结构与第二盖体夹紧板体,以使板体大部分位于腔室内,且雨水或者水雾不易从第二盖体与板体之间进入腔室内,提高该照明装置的防水效果。另外,通孔的尺寸由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发光部发出的光能够更加扩散的散出,提高该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上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包括多个,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定位筋,且所述定位筋抵接于所述板体的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的第一定位柱,所述板体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盖体外侧面的散热孔、对应所述散热孔形成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且所述挡块遮挡部分散热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中的一个形成有连接孔,另一个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于所述连接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PCB板,PCB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上形成紧固孔,所述PCB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紧固孔,用于将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柱。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CB板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一盖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另一个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槽相卡接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触控板,所述触控板电连接所述PCB板。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盖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第一盖体100、定位筋110、第一定位柱120、散热孔130、间隙131、挡块140、卡槽150、连接孔160、第二定位柱170、紧固孔171;
光源板200、发光部210、板体220、第一定位孔230;
第二盖体300、第一侧面301、第二侧面302、通孔310、斜面结构320、卡扣330、连接柱340;
腔室400;
PCB板500、弹簧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盖体100、光源板200、第二盖体300。
第一盖体100,其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光源板200,包括板体220和发光部210,发光部210设置于板体220的一侧,板体220的设置于支撑结构;其中发光部210用于发出光源,板体220用于支撑发光部210,具体来说,光源板200是一种COB光源。
第二盖体300,盖设于第一盖体100,且第二盖体300抵接于板体220。第二盖体300对应发光部210开设有通孔3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体300和第一盖体100连接形成一个腔室400,且光源板20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300之间,且通过支撑结构与第二盖体300夹紧板体220,以使板体220大部分位于腔室400内,需要说明的是,该照明装置在使用时,发光部210会通过通孔310裸露在外界,以保证正常照明,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盖体300抵接板体220以及支撑结构的配合,使得雨水或者水雾不易从第二盖体300与板体220之间进入腔室400内,提高该照明装置的防水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该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盖体300靠近第一盖体100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一侧面301,第二盖体300远离第一盖体100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二侧面302,通孔310的尺寸由第一侧面301至第二侧面302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通孔310的尺寸由第一侧面301至第二侧面302的方向逐渐增大,即通孔310的内壁呈斜面结构320,且斜面结构320沿第一侧面301朝向第二侧面302的方向以朝外扩张的趋势倾斜,需要说明的是,发光部210的位置靠近第一侧面30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通孔310的尺寸的使得发光部210发出的光更加扩散,提高该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针对于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100的内壁上的定位筋110,定位筋110包括多个,板体220的一侧设置于定位筋110,且定位筋110抵接于板体220的侧面。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件呈阶梯状结构,定位筋110的一侧面能够配合第二盖体300夹紧板体220,且定位件的另一侧面能够抵接在板体220的侧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位筋110用于夹紧板体220的侧面与用于抵接板体220的侧面相垂直设置,从而限制板体220多个方向的运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限制光源板200的位置,如图2和图6所示,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盖体100的内壁的第一定位柱120,板体220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230,第一定位柱120穿设第一定位孔230。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源板200安装于第一盖体100时,第一定位柱120将穿过第一定位孔230,以固定光源板200,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定位柱120的定位效果,第一定位柱120可以包括多个,且板体220上的第一定位孔230的数量与位置与第一定位柱120相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板200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证该照明装置的正常运行,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盖体100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形成于第一盖体100外侧面的散热孔130、对应散热孔130形成的挡块140,挡块14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的内壁,且挡块140遮挡部分散热孔130。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孔130连接外界与腔室400,使得腔室400内的热量能够通过该散热孔130排出外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雨水从散热孔130进入腔室400内,通过挡块140遮挡部分散热孔130,以使散热孔130靠近腔室400的一端缩小,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挡块140与第一盖体100之间形成形成间隙131,且该间隙131的位置位于散热孔130的上部,可以理解的是,当该照明装置正常竖直放置时,即使处于下雨的环境,由于间隙131的位置,雨水也不易从上述间隙131进入腔室400的内部。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孔130包括多个,挡块140与散热孔130一一对应设置。
为了保证第二盖体300与第一盖体100的稳定连接,第二盖体300和第一盖体100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330,另一个设置有卡槽150,卡槽150与卡槽150相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盖体100上设置有卡槽150,第二盖体300上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330,为了保证连接效果,卡扣330包括多个,卡槽150的数量与卡扣330相对应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150也可以形成于第二盖体300,卡扣33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盖体300与第一盖体100的连接稳定性,第一盖体100和第二盖体300中的一个形成有连接孔160,另一个上设置有连接柱340,连接柱340插设于连接孔16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盖体100上设置有连接孔160,第二盖体300上设置有连接柱340。为了提高连接效果,连接柱340包括多个,连接孔160的数量与连接柱340相对应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60也可以形成于第二盖体300,连接柱34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
为了控制光源板200的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照明装置还包括PCB板500,PCB板500设置于第一盖体100的内部,具体来说,PCB板500设置于腔室400内,且与光源板200电连接,即通过PCB板500对光源板200进行控制。
为了固定PCB板500,如图4所示,照明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第一盖体1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70,第二定位柱170上形成紧固孔171,PCB板500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二定位孔、紧固孔171,用于将PCB板500固定于第二定位柱170。
可以理解的是,在PCB板500的安装过程中,先将PCB板500放置于第二定位柱170上,并使第二定位孔对准紧固孔171,然后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紧固孔171,以将PCB板500固定于第二定位柱170。
为了进一步固定PCB板500,PCB板500朝向第一盖体100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弹簧510,弹簧510抵接于第一盖体100的内壁。
可以理解的是,弹簧510设置在PCB板500与第二定位柱170相接触的侧面上,由于弹簧510的弹力作用,且弹簧510设置在第一盖体100的内壁和PCB板500之间,弹簧510能够对PCB板500起到支撑及固定作用。
为了便于控制光源板200的工作状态,照明装置还包括触控板(图中未示出),触控板电连接PCB板500。具体来说,触控板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盖体100,当需要打开或者关闭光源板200时,通过触碰触控板,触控板将信号反馈给PCB板500,PCB板500将根据信号控制光源板200的开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其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光源板,包括板体和发光部,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板体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
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且所述第二盖体抵接于所述板体,所述第二盖体对应所述发光部开设有通孔;其中,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盖体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定义为第二侧面,所述通孔的尺寸由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上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包括多个,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定位筋,且所述定位筋抵接于所述板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的第一定位柱,所述板体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盖体外侧面的散热孔、对应所述散热孔形成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且所述挡块遮挡部分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中的一个形成有连接孔,另一个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于所述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上形成紧固孔,所述PCB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紧固孔,用于将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一盖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另一个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槽相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板,所述触控板电连接所述PCB板。
CN202221047026.8U 2022-04-29 2022-04-29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7584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026.8U CN21758414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026.8U CN21758414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4141U true CN21758414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8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7026.8U Active CN21758414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4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7767B1 (en) Light assembly
WO2014092421A1 (ko) 엘이디 램프
CA2270725A1 (en) Quick mount fixture
US10859234B2 (en) Lighting unit
CN217584141U (zh) 照明装置
CN111998271A (zh) 灯具灯体、照明灯具及照明灯具的组装方法
KR20210047479A (ko) 개선된 설치 방식을 갖는 led 조명
CN211424047U (zh) 一种灯具端部塞及一种灯具
CN21298692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黑板灯
JP6271753B2 (ja) 照明装置
JP3138689U (ja) 監視カメラ
CN216079471U (zh) 防眩光洗墙灯
JPH0411294Y2 (zh)
US7322736B2 (en) LED positioning structure
CN21717842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弹簧夹的灯体组件及使用其的射灯
CN209569615U (zh) 一种便于麦克风安装的智能探照灯
WO2022057878A1 (zh) 筒灯灯体及筒灯
CN210050637U (zh) 具有挡光结构的投光灯具
CN211119190U (zh) 一种灯罩
CN215061798U (zh) 一种语音交互式发光模块
CN211526231U (zh) 吸顶灯
CN216789961U (zh) 一种防水洗墙线性灯具
CN213626485U (zh) 装饰线组件
CN216346176U (zh) 灯具
CN217464231U (zh) 一种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