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2853U -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2853U
CN217582853U CN202220146903.0U CN202220146903U CN217582853U CN 217582853 U CN217582853 U CN 217582853U CN 202220146903 U CN202220146903 U CN 202220146903U CN 217582853 U CN217582853 U CN 217582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dule
folding
circular arc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6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瑜
邓敏
王茜
刘强
赵苗苗
苏轩
赵永泰
李康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uomi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uomi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uomi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uomi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6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2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2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2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该折叠铰链包括转动模组,转动模组包括模组支架,模组支架内设有前端齿轮组,后端齿轮组与前端齿轮组之间设有连接轴,后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前端挤压件配合,前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后端挤压件配合,前、后端挤压件之间设有弹性件,第一折叠板与后端齿轮组啮合连接,第二折叠板与前端齿轮组啮合连接。该电子显示设备包括折叠机构,转动模组包括分别设在折叠机构的两端的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下两端的转动模组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铰接转动,转动模组中的齿轮传动保证上下壳体之间运动的同步性,使得受力更加平衡,保证整体转动的稳定和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接机构,具体为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在折叠时因其体积小便于携带,而在屏幕展开时有效显示面积大的优势,近年来可折叠显示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将成为未来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主流。
在目前相关折叠屏技术的电子设备中,在展开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柔性屏所在的一侧和背侧长度相等,但在折叠状态时,原来长度相等的两侧产生了长度差,因此折叠式电子显示设备需要适应不同的状态。
以现有技术实现以上功能,电子显示设备折叠的位置均安装有的铰链结构。而目前大多这类的铰链结构复杂、零件多,制造难度大,铰链结构的宽度、厚度尺寸较大,使得折叠位置的空间也较大,从而也降低了用户的体验,而且现有的铰链结构受力不均、布局不合理,影响翻转操作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解决了现有铰链结构复杂、尺寸大、受力不均、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柔性显示屏通过齿轮组实现同步旋转,能平整的展开以及折叠,在满足用户对大尺寸屏需求的同时,也方便携带,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式铰链,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转动模组,转动模组包括模组支架,模组支架内设有后端齿轮组和前端齿轮组,后端齿轮组与前端齿轮组之间设有连接轴,后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前端挤压件配合,前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后端挤压件配合,前端挤压件与后端挤压件之间设有弹性件,第一折叠板与后端齿轮组啮合连接,第二折叠板与前端齿轮组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部为凸齿,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为凸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套设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接轴上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上设有右圆弧滑槽,第二折叠板上设有左圆弧滑槽,后端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前端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右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和第一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轴的前后端,第六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轴的前后端,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左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上的凸齿均与第二凸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的凸齿均与第一凸轮啮合,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位于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
一种上述的折叠式铰链的电子显示设备,包括折叠机构,转动模组包括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分别设在折叠机构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上设有第一圆弧滑槽、第二圆弧滑槽和第三圆弧滑槽,第二折叠板上设有第四圆弧滑槽、第五圆弧滑槽和第六圆弧滑槽,第一圆弧滑槽伸入第一转动模组的圆弧槽内,第四圆弧滑槽伸入第二转动模组的圆弧槽内,第二圆弧滑槽的半齿部通过第一转动模组与第六圆弧滑槽的半齿部铰接,第三圆弧滑槽的半齿部通过第二转动模组与第五圆弧滑槽的半齿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盖板,第一转动模组和第二转动模组分别位于盖板的两端,中间支撑板罩设在第一转动模组、第二转动模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折叠机构连接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上支撑板上设有上壳体,下支撑板上设有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上下两端的转动模组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铰接转动,齿轮传动保证上下壳体之间运动的同步性,使得受力更加平衡,保证整体转动的稳定和可靠。
2.利用两端的凸轮共同向内挤压弹簧,能够使原有的凸轮平移量加倍,从而获得更大的扭力,提高转动时弹力作用。
3.通过多组凸轮同时嵌入卡槽的限位,实现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在最终展开的位置的停顿,几组卡槽贴合的方式在限位方向受力大,防止设备过度弯折,与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端面的限位的方式共同构成加强限位的作用。
4.当显示设备由闭合到即将完全展开过程时,凸轮上的凸台由与之凸起平面逐渐到进入卡槽,会产生明显的顿挫感,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凸轮加弹簧运动的结构,可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在特定角度范围内自动展开和自动合拢的功能。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处于合拢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处于合拢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处于展开的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从设备上爆炸开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从设备上爆炸开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在完全折叠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面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从设备上爆炸开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安装位置示意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机构安装位置装配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模组的爆炸视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模组的爆炸视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显示设备在完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的B-B剖面视图。
图17为图16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0-壳体组件,20-折叠机构,30-柔性显示屏。
110-上壳体,120-下壳体,111-上支撑板,121-下支撑板,112-矩形凹槽,113-弧形凹槽;201-第一折叠板,202-中间支撑板,203-第二折叠板,204-盖板,205-第一转动模组,206-第二转动模组,210可折叠区。
2011-第一圆弧滑槽,2012-第二圆弧滑槽,2013-第三圆弧滑槽,2031-第四圆弧滑槽,2032-第五圆弧滑槽,2033-第六圆弧滑槽,2051-第一模组支架,2061第二模组支架,2052-第一齿轮,2053-第二齿轮,2054-第三齿轮,2055-第四齿轮,2056-第五齿轮,2057-第六齿轮,2058-第一凸轮,2059-第二凸轮,2060-第一连接轴,2062-第二连接轴,2063-第三连接轴,2064-第四连接轴,2065-第一弹簧,206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17所示,一种折叠式铰链,包括第一折叠板201、第二折叠板203和转动模组,转动模组包括模组支架,模组支架对转动模组的其他零件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模组支架内设有后端齿轮组和前端齿轮组,后端齿轮组与前端齿轮组之间设有连接轴,后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前端挤压件配合,前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后端挤压件配合,前端挤压件与后端挤压件之间设有弹性件。
第一折叠板201与后端齿轮组啮合连接,第二折叠板203与前端齿轮组啮合连接。挤压部为齿轮上的凸齿,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为凸轮,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套设在连接轴上,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接轴上的弹簧。
折叠板通过圆弧滑槽端与模组支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固定连接,这种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连接,通过这一方式实现转动模组与壳体组件之间的联动关系。
齿轮组在转动过程中,齿轮之间存在啮合的关系,并带动安装在上面的挤压件也进行转动,同一轴上的凸轮与凸轮之间也存在配合的关系,因此相互连接的齿轮组、挤压件和连接轴之间存在同步联动关系。
具体的,第一折叠板201上设有右圆弧滑槽,第二折叠板203上设有左圆弧滑槽,后端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2055、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前端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052、第二齿轮2053和第三齿轮2054,右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与第四齿轮2055啮合,第四齿轮2055与第五齿轮2056啮合,第五齿轮2056与第六齿轮2057啮合,第五齿轮2056和第一齿轮2052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轴2060的前后端,第六齿轮2057和第二齿轮2053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轴2062的前后端,第一齿轮2052与第二齿轮2053啮合,第二齿轮2053与第三齿轮2054啮合,第三齿轮2054与左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啮合。
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上的凸齿均与第二凸轮2059啮合,第一齿轮2052和第二齿轮2053上的凸齿均与第一凸轮2058啮合,第一凸轮2058和第二凸轮2059均套设在第一连接轴2060和第二连接轴2062上,第一连接轴206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065,第二连接轴206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66,第一弹簧2065和第二弹簧2066均位于第一凸轮2058与第二凸轮2059之间。
其中第一齿轮2052、第一弹簧2065、第五齿轮2056、第一凸轮2058和第二凸轮2059通过中部的一个孔安装在第一连接轴2060上,第一连接轴2060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上两侧同轴的内孔中。同理,第二齿轮2053、第二弹簧2066、第六齿轮2057、第一凸轮2058和第二凸轮2059通过中部的一个孔安装第二连接轴2062上,第二连接轴2062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上两侧同轴的内孔中。
第四齿轮2055安装在第四连接轴2064中,第四连接轴2064安装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左下方的两个同轴的内孔中。第三齿轮2054安装在第三连接轴2063上,第三连接轴2063安装右上方的两个同轴的内孔中。
第一齿轮2052和第五齿轮2056固定在第一连接轴2060的方式可以是腰型孔插入腰型槽的方式,该轴上的两个齿轮随着连接轴转动,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完全相同。同理,由第二连接轴2062连接的第二齿轮2053和第六齿轮2057随着连接轴转动,转动的方向和速度也完全相同。
第一齿轮2052、第二齿轮2053和第三齿轮2054在安装的位置轴中心共面,第一齿轮2052和第二齿轮2053啮合,第二齿轮2053和第三齿轮2054啮合。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的另一侧,第四齿轮2055、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在安装位置轴中心共面,第四齿轮2055和第五齿轮2056啮合,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啮合。
第一折叠板201上第二圆弧滑槽2012上的半齿轮与第四齿轮2055啮合,第二折叠板203上第六圆弧滑槽2033上的半齿轮与第三齿轮2054啮合。在第一转动模组205中,由两件半齿轮和六件直齿轮构成的齿轮组存在联动的关系。同理的,第二转动模组206的结构与第一转动模组205完全相同,第一折叠板201上第三圆弧滑槽2013上的半齿轮与第二转动模组206上的一齿轮啮合,第二折叠板203上第五圆弧滑槽2032的半齿轮与第二转动模组206上的另一齿轮啮合,这两种半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方式与第一转动模组205半齿轮和齿轮的啮合方式完全相同。
通过第一转动模组205、第二转动模组206与第一折叠板201、第二折叠板203齿轮组之间的啮合关系可知。当第一折叠板201在转动一定角度时,即第一折叠板201相对于盖板204中性面的夹角与第二折叠板203相对于盖板204中性面的夹角相同,而转动方向相反。转动模组带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相对于中性面转动的角度和速度也同步。从而使柔性显示屏30在展开和闭合过程中,贴合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的部分能受力均匀,降低因转动过程中因受力不均造成柔性显示屏30损坏的风险。
第一齿轮2052和第二齿轮2053的一端为圆柱形齿轮,另一端为凸齿的结构,圆柱形和凸齿合成一体,合成一起的凸齿的外圆有一个凹槽。第一凸轮2058为两侧对称位置各有一个凸台的结构。
在完全展开的位置时,在第一弹簧2065和第二弹簧2066的弹力下,在第一凸轮2058左右两个对称的凸台同时嵌入第一齿轮2052和第二齿轮2053凸齿上的凹槽中。第五齿轮2056、第六齿轮2057结构和第二凸轮2059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述的原理完全相同。同样的,第二转动模组206中的凸轮之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转动模组205完全相同。因此在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完全展开时,第一凸轮2058、第二凸轮2059以及第二转动模组206上的两组结构与之相同的凸轮上的所有凸台均嵌入与之配合的带凸齿结构的齿轮凹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安装方式有两个优点。第一,通过多组凸轮同时嵌入卡槽的限位,实现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在最终展开的位置的停顿。几组卡槽贴合的方式在限位方向受力大,防止设备过度弯折,这与前述的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通过端面的限位的方式共同构成加强限位的作用。
第二,当显示设备由闭合到即将完全展开过程时,凸轮上的凸台由与之凸起平面逐渐到进入卡槽,会产生明显的顿挫感,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更重要的,凸轮运动至凹轮斜面顶端以下时,机构的弹簧变形量小,使得整体力值较小,设备可以自动关闭或展开,当凸轮运行至凹轮顶端时,设备可以实现自由悬停。比如设备打开至15度以内时,会自动关闭,超过15度就会自由悬停,在设备展开至180度时也是一样的情况。
实施例2
参考图1~17所示,一种上述的折叠式铰链的电子显示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折叠机构20和柔性显示屏30。壳体组件10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支撑件,在受到外力后带动柔性显示屏30变换形态,形态包括折叠和展开形态,对应地,变换形态指由折叠形态变换为展开形态,或者由展开形态变换为折叠形态。
壳体组件10包括上壳体110、下壳体120、上支撑板111和下支撑板121。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是相对转动的,上壳体的上平面安装有上支撑板111,下壳体的上平面安装有下支撑板121,上支撑板111和下支撑板121主要起到支撑柔性显示屏30的作用。在壳体组件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上壳体和下壳体沿转轴方向是相对同步运动的。
上壳体110上有矩形凹槽112和弧形凹槽113,其中矩形凹槽112对称分布于上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同样,下壳体120上也有矩形凹槽112和弧形凹槽113,下壳体120上矩形凹槽112也对称分布在下壳体120两侧。在上下方向上,矩形凹槽112和弧形凹槽113沿着壳体组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折叠机构20安装在上壳体110和下壳体的弧形凹槽113上,折叠机构20的盖板204的外侧为圆弧型结构,该圆弧型面与壳体组件的内圆弧形有一定间隙,两种圆弧处于同心的状态。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在展开和缩回过程中,绕着圆弧形面的圆心转动。
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贴合的外侧端面具有限位的结构,在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展开的状态时,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在外侧的两个端面完全贴合,通过这一贴合的限位防止壳体组件展开角度过大。
折叠机构20为实现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折叠和展开功能最关键的组件。而整个折叠机构20在完全展开时宽度不大于20mm。具体的,折叠机构20包括第一折叠板201、中间支撑板202、第二折叠板203、盖板204和转动模组。第一折叠板201连接在上壳体与转动模组之间,第二折叠板203连接在下壳体与转动模组之间,中间支撑板202安装在转动模组上。
盖板204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底平面以及两个侧面的凹槽,实现对盖板的支撑和定位,盖板在电子设备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相对于壳体组件是固定的。
第一折叠板、中间支撑板、第二折叠板位于盖板上端,以及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中间的位置,主要作用是支撑柔性屏。其中中间支撑板安装在盖板正上方的位置,主要作用第一是对柔性显示屏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二是覆盖在折叠机构上方并遮挡住其内部结构。在电子设备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中间支撑板与盖板一样,是相对固定的。
第一折叠板一端固定在上壳体上,第二折叠板一端固定在下壳体上,第一、二折叠板内端各带有两个半圆形的滑槽和半齿轮一体的结构,该结构安装在转动模组上,在运动中通过该结构上的滑槽与转动模组的转动配合实现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转动。
具体的,第一折叠板20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凸台,两个凸台安装在上壳体110的矩形凹槽112内。通过凸台嵌入凹槽这一方式,再通过螺钉连接将第一折叠板201固定在上壳体110上,防止折叠机构20相对于上壳体110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同理,第二折叠板203的左右两侧也各有一个凸台,以同样的安装方式安装在下壳体120上。
中间支撑板202在折叠机构20上固定。当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在完全展开的状态时,上支撑板111、下支撑板121、第一折叠板201、中间支撑板202和第二折叠板203完全处于共面的状态,整个面平整无凹凸的地方,此时盖设在各个支撑板上柔性显示屏30完全平整的展开。由于接触面大且平整性好,柔性显示屏30能得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转动模组包括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分别设在盖板204的两端,转动模组的外侧圆弧面与盖板的内侧圆弧面贴合,顶部面与中间支撑板连接,且对称均布于盖板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模组的同步传动,当用手带动上壳体或下壳体运动时,通过转动模组同步带动另一侧的壳体转动,从而实现折叠式铰链及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
具体的,第一折叠板201上设有第一圆弧滑槽2011、第二圆弧滑槽2012和第三圆弧滑槽2013,第二折叠板203上设有第四圆弧滑槽2031、第五圆弧滑槽2032和第六圆弧滑槽2033,第一圆弧滑槽2011伸入第一模组支架2051的圆弧槽内,第四圆弧滑槽2031伸入第二模组支架2061的圆弧槽内,第二圆弧滑槽2012的半齿部通过第一转动模组205与第六圆弧滑槽2033的半齿部铰接,第三圆弧滑槽2013的半齿部通过第二转动模组206与第五圆弧滑槽2032的半齿部铰接。
其中第一圆弧滑槽2011的内外侧两面均为圆弧面,在装配时第一圆弧滑槽2011插入第一模组支架2051的内滑槽中,第一模组支架2051在此处的配合面为内腔开凹槽的方式,运动时第一圆弧滑槽2011沿着圆心在与第一模组支架2051配合的第一凹槽圆弧面内转动。
第二圆弧滑槽2012的结构也是内外侧面均为圆弧面,但在外侧面的中间位置有一组半齿轮,装配时第二圆弧滑槽2012外侧的圆弧面安装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上凹槽圆弧面上。在此处配合的圆弧位置,第一模组支架2051上凹槽圆弧面中间有一缺口,该缺口避开了第二圆弧滑槽2012外侧半齿轮的位置,运动时第二圆弧滑槽2012在与之配合的第一模组支架2051第二凹槽圆弧面上转动。第三圆弧滑槽2013的结构与第二圆弧滑槽2012相同,只是安装在第二模组支架2061上,运动时第三圆弧滑槽2013在与之配合的第二模组支架2061上的第三凹槽圆弧面转动。第一折叠板201上的三个凹槽圆弧面的圆弧中心均同心。
其中第四圆弧滑槽2031与第一圆弧滑槽2011的结构和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安装的方向不同,第四圆弧滑槽2031与第二模组支架2061的第四凹槽圆弧面滑动配合。第五圆弧滑槽2032和第六圆弧滑槽2033的结构也是内外侧面均为圆弧面,外侧面的中间半齿轮的结构,其运动原理和结构与第二圆弧滑槽2012完全相同。第五圆弧滑槽2032安装在第二模组支架2061上的第五凹槽圆弧面上,第六圆弧滑槽2033安装在第一模组支架2051上的第六凹槽圆弧面上。第二折叠板203上的三个凹槽圆弧面的圆弧中心均同心。
中间支撑板202安装并覆盖在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的顶部平面上,且与顶部平面完全贴合。为了保证中间支撑板202的平整,与转动模组的连接采用从下往上安装螺钉固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扣合的方式,便于拆卸。在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完全展开时,第一折叠板201上三个圆弧形环槽上的末端平面与中间支撑板202的下部平面完全贴合,同理的,此时第二折叠板203上三个圆弧形环槽上的末端平面与中间支撑板202的下部平面完全贴合。中间支撑板202对第一折叠板201和第二折叠板203在转动方向的展开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在完全展开位置折叠机构20的三个支撑板共面。
柔性显示屏30盖设在的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上,当折叠机构20合拢时,柔性显示屏30隐藏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在折叠机构完全展开时,柔性显示屏也随之完全展开。
柔性显示屏30具有可折弯的特征,目前柔性屏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同类的产品,主要通过铰链部分支撑其折弯的部分。其可用于显示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壳体组件10能够为柔性显示屏30提供支撑,并能够对其予以保护。
当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展开时,柔性显示屏30的可显示区均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使得展开的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能够获得大屏的显示效果。柔性显示屏30的盖设于折叠机构20上的部分为可折叠区210,可折叠区210对应于折叠机构20的设置,当折叠机构20位置发生变化时,可折叠区210的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闭合过程中,转动模组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运动,使得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中间板之间能够形成容纳柔性显示屏的可弯折区的收容空间,折叠式铰链及电子显示设备背向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的长度能够伸长。在设备展开过程中,背向柔性屏的一侧的长度能够缩短。上述结构能适应不同状态时柔性屏所在一侧和背侧尺寸的变化。
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铰链,包括第一折叠板(201)、第二折叠板(203)和转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模组包括模组支架,模组支架内设有后端齿轮组和前端齿轮组,后端齿轮组与前端齿轮组之间设有连接轴,后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前端挤压件配合,前端齿轮组上的挤压部与后端挤压件配合,前端挤压件与后端挤压件之间设有弹性件,第一折叠板(201)与后端齿轮组啮合连接,第二折叠板(203)与前端齿轮组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部为凸齿,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为凸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挤压件和后端挤压件均套设在连接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接轴上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叠板(201)上设有右圆弧滑槽,第二折叠板(203)上设有左圆弧滑槽,后端齿轮组包括第四齿轮(2055)、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前端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052)、第二齿轮(2053)和第三齿轮(2054),右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与第四齿轮(2055)啮合,第四齿轮(2055)与第五齿轮(2056)啮合,第五齿轮(2056)与第六齿轮(2057)啮合,第五齿轮(2056)和第一齿轮(2052)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轴(2060)的前后端,第六齿轮(2057)和第二齿轮(2053)分别固定在第二连接轴(2062)的前后端,第一齿轮(2052)与第二齿轮(2053)啮合,第二齿轮(2053)与第三齿轮(2054)啮合,第三齿轮(2054)与左圆弧滑槽上的半齿部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齿轮(2056)和第六齿轮(2057)上的凸齿均与第二凸轮(2059)啮合,第一齿轮(2052)和第二齿轮(2053)上的凸齿均与第一凸轮(2058)啮合,第一凸轮(2058)和第二凸轮(2059)均套设在第一连接轴(2060)和第二连接轴(2062)上,第一连接轴(206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065),第二连接轴(206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66),第一弹簧(2065)和第二弹簧(2066)均位于第一凸轮(2058)与第二凸轮(2059)之间。
7.一种电子显示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折叠式铰链,包括折叠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模组包括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分别设在折叠机构(20)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叠板(201)上设有第一圆弧滑槽(2011)、第二圆弧滑槽(2012)和第三圆弧滑槽(2013),第二折叠板(203)上设有第四圆弧滑槽(2031)、第五圆弧滑槽(2032)和第六圆弧滑槽(2033),第一圆弧滑槽(2011)伸入第一转动模组(205)的圆弧槽内,第四圆弧滑槽(2031)伸入第二转动模组(206)的圆弧槽内,第二圆弧滑槽(2012)的半齿部通过第一转动模组(205)与第六圆弧滑槽(2033)的半齿部铰接,第三圆弧滑槽(2013)的半齿部通过第二转动模组(206)与第五圆弧滑槽(2032)的半齿部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20)包括盖板(204),第一转动模组(205)和第二转动模组(206)分别位于盖板(204)的后前端,中间支撑板(202)罩设在第一转动模组(205)、第二转动模组(206)、第一折叠板(201)和第二折叠板(203)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机构(20)连接在上支撑板(111)和下支撑板(121)之间,上支撑板(111)上设有上壳体(110),下支撑板(121)上设有下壳体(120)。
CN202220146903.0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Active CN217582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6903.0U CN21758285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6903.0U CN21758285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853U true CN217582853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6903.0U Active CN21758285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2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2405B2 (en) Rota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186889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US11899505B2 (en) Hinge and hinge device for a mobile terminal having external flexible screen
JP2022536175A (ja) ヒンジ機構及び折り畳み型モバイル端末
CN110005694A (zh) 铰链结构、折叠机构以及移动终端
KR102256305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폴더블 힌지모듈
KR102158620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용 힌지장치
CN113314037B (zh) 柔性显示面板、电子装置以及铰链
WO2023273574A1 (zh)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CN211550435U (zh) 同步转动机构、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KR102257326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폴더블 힌지모듈 및 이것이 적용된 노트북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17436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1859058A (zh) 可携式投影装置
WO2020147636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4810805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217582853U (zh) 一种折叠式铰链及其电子显示设备
CN113775638A (zh) 折叠构件及显示装置
CN212407305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的铰链
CN110442189A (zh) 笔记本电脑
CN115949665B (zh)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4045559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显示模组
CN11678181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7718537U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556722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