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1765U -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1765U
CN217581765U CN202123415489.3U CN202123415489U CN217581765U CN 217581765 U CN217581765 U CN 217581765U CN 202123415489 U CN202123415489 U CN 202123415489U CN 217581765 U CN217581765 U CN 217581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uide rail
glass
pulley
damp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54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协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sh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sh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sh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sh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154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1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1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1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包括:门框结构,具有左立柱和右立柱;自动复位结构,具有固定导轨L板、移门导轨、前驱动滑轮、反被动滑轮、转向滑轮组、牵引绳、配重棒和拼装玻璃门,拼装玻璃门顶部左边设置有反被动滑轮、右边设置有前驱动滑轮,且前驱动滑轮和反被动滑轮嵌入于移门导轨内,移门导轨通过螺栓安装与固定导轨L板内侧,固定导轨L板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连接,转向滑轮组靠近右立柱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上,牵引绳与转向滑轮组活动连接,牵引绳的一端与前驱动滑轮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棒;当前驱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右立柱时拼装玻璃门为关闭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放下;当反被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左立柱时拼装玻璃门为打开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拉起。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烟室门,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移门技术因为其节约空间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家用环境的欢迎,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最常见是家用衣柜的平开门结构,这种移门的结构特点是移门质地较轻,轨道一般设置在下面,这种平移门结构对轨道制造水平要求不高,但下滑轨容易积累灰尘、杂物等,时间久了,很难打扫干净,严重的会影响到移门的滑动,并伴随有滑动噪音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可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可有效地应用在门的结构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可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需安装简便、操作灵活、结构紧凑、噪音小、外观美观、并可有效防止下滑轨积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包括:门框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固定导轨L板、移门导轨、前驱动滑轮、反被动滑轮、转向滑轮组、牵引绳、配重棒和门,所述门顶部左边设置有反被动滑轮、顶部右边设置有前驱动滑轮,且所述前驱动滑轮和反被动滑轮嵌入于移门导轨内,所述移门导轨通过螺栓安装与固定导轨L板内侧,所述固定导轨L板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连接,转向滑轮组靠近右立柱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上,牵引绳与所述转向滑轮组活动连接,且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前驱动滑轮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棒;
当所述前驱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右立柱时所述门为关闭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放下;
当所述反被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左立柱时所述门为打开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拉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结构采用中空铝型材制作,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结构前侧上部设置有固定导轨L板的螺栓孔位,下部还设置有固定拼装玻璃门的下滑槽结构的螺丝孔,其与下滑槽结构连接,下槽结构中还装有塑料保护件,所述右立柱前侧上部还设置有转向滑轮组的开孔。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移门导轨是标准C形或U形结构,所述移门导轨内还设置有减速胶条、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固定于移门导轨内两侧,所述减速胶条是通过螺栓固定件与移门导轨内部上侧连接,所述减速胶条通过螺栓固定件的旋入及旋出调节减速胶条的变形程度,所述变形程度越大与两个移门滑轮的摩擦力也越大,所述的减速胶条的材质为尼龙材质。所述的螺栓固定件为螺丝。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后防撞阻尼弹簧座为一体,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均设置有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近弹簧侧设置有将弹簧的两端包裹的镂空,所述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轴心位置设置了牵引绳的过孔,且端部位置均为实心,形状均为圆柱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配重棒上设置有一个吊环,该吊环与配重棒本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棒的材质为金属。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前驱动滑轮设置有圆环,且形状与移门导轨相应,下面设置有与门玻璃夹相连接的螺孔,且通过螺栓旋入螺栓孔承担吊起拼装玻璃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滑轮组安装于固定导轨L板一侧前后。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被系于前驱动滑轮的圆环上,通过一定的绕组方式穿过前防撞阻尼弹簧座、经过转向滑轮组于另一端被系于配重棒的吊环上,变向至右立柱的中空部位,使其可以在右立柱中空空间内自由上下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固定导轨L板的垂直侧还设置有计数器红外探头和固定在拼装玻璃门结构上侧的圆形阻隔头,所述计数器红外探头发射的红外光被圆形阻隔头遮挡两次计数一次,所述遮挡两次即是计拼装玻璃门往复各一次的频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拼装玻璃门设置为门上玻璃、门下玻璃、门玻璃夹、钣金包边结构、门把手,所述门上玻璃、门下玻璃是通过钣金包边结构连接的,所述门上玻璃和门下玻璃之间在钣金包边结构内部设置橡胶垫条,所述门上玻璃设置有门玻璃夹固定孔位、左右各一个钣金包边结构连接孔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因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包括上述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包括:门框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固定导轨L板、移门导轨、前驱动滑轮、反被动滑轮、转向滑轮组、牵引绳、配重棒和门,所述门顶部左边设置有反被动滑轮、顶部右边设置有前驱动滑轮,且所述前驱动滑轮和反被动滑轮嵌入于移门导轨内,所述移门导轨通过螺栓安装与固定导轨L板内侧,所述固定导轨L板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连接,转向滑轮组靠近右立柱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上,牵引绳与所述转向滑轮组活动连接,且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前驱动滑轮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棒;
当所述前驱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右立柱时所述门为关闭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放下;
当所述反被动滑轮移动至靠近左立柱时所述门为打开状态,此时配重棒被拉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依靠人力手动拉开移门结构,依靠内置于立柱结构内部的重力结构实现移门自动复位关闭,即在不消耗电力的状况下,可以通过重力结构实现半自动移门结构,
2、可以通过上部螺丝的旋入与旋出实现调速的目的,以适配不同场合的需求;
3、可以实现累计开门的频次,以反馈厂部及安装场所做进一步的调节及售后需求,
4、移门结构安装简便、操作灵活、结构紧凑、噪音小、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轨内部侧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轨内部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装饰板,2、门上玻璃,3、左立柱,4、门把手,5、钣金包边结构,6、门下玻璃,7、右立柱,8、门下滑槽结构,9、塑料保护件,10、固定导轨L板,11、移门导轨,12、转向滑轮组,13、门玻璃夹, 14、牵引绳,15、配重棒,16、吊环,17、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8、反被动滑轮,19、减速胶条,20、前驱动滑轮,21、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2、固定座,23、计数器红外探头,24、圆形阻隔头,25、橡胶垫条,26、圆环,27、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轨内部侧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轨内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结构包括门框结构和自动复位结构。
门框结构具有左立柱3和右立柱7。
自动复位结构具有固定导轨L板10、移门导轨11、前驱动滑轮20、反被动滑轮18、转向滑轮组12、牵引绳14、配重棒15和拼装玻璃门28,拼装玻璃门顶部左边设置有反被动滑轮18、顶部右边设置有前驱动滑轮20,且前驱动滑轮20和反被动滑轮18嵌入于移门导轨11内,而移门导轨11通过螺栓安装于固定导轨L板10内侧,固定导轨L板10与左立柱3和右立柱7固定连接,转向滑轮组12靠近右立柱7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10上,牵引绳14 与转向滑轮组12活动连接,且牵引绳14的一端与前驱动滑轮20连接,牵引绳10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棒15;
当前驱动滑轮20移动至靠近右立柱7时拼装玻璃门为关闭状态,此时配重棒15被放下;
当反被动滑轮18移动至靠近左立柱3时拼装玻璃门为打开状态,此时配重棒15被拉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左立柱3和右立柱7结构采用中空铝型材制作,左立柱3和右立柱7结构前侧上部设置有固定导轨L板10的螺栓孔位,下部还设置有固定拼装玻璃门的下滑槽结构8的螺丝孔,其与下滑槽结构8连接,下槽结构中还装有塑料保护件9,右立柱7前侧上部还设置有转向滑轮组12的开孔。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移门导轨11是标准C形或U形结构,移门导轨11内还设置有减速胶条19、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固定于移门导轨11内两侧,减速胶条19是通过螺栓固定件与移门导轨11内部上侧连接,减速胶条19 是通过螺栓固定件的旋入及旋出调节减速胶条19的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与两个移门滑轮的摩擦力也越大,减速胶条19的材质为尼龙材质。且螺栓固定件为螺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设置有固定座22,固定座22和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为一体,前防撞阻尼弹簧座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均设置有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 27,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27近弹簧侧设置有将弹簧的两端包裹的镂空,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轴心位置设置了牵引绳14的过孔,且端部位置均为实心,形状均为圆柱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配重棒15上设置有一个吊环16,该吊环16与配重棒15本身通过螺纹连接,配重棒的材质为金属。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前驱动滑轮20设置有圆环26,且形状与移门导轨11相应,下面设置有与门玻璃夹13相连接的螺孔,且通过螺栓旋入螺栓孔承担吊起拼装玻璃门28。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转向滑轮组12安装于固定导轨L板10一侧前后,且靠近右立柱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牵引绳14的一端被系于前驱动滑轮的圆环26上,通过一定的绕组方式穿过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经过转向滑轮组12,变向至右立柱7的中空部位,于另一端被系于配重棒15的吊环上使其可以在右立柱7中空空间内自由上下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固定导轨L板10的垂直侧还设置有计数器红外探头23和固定在拼装玻璃门28结构上侧的圆形阻隔头24,计数器红外探头 23发射的红外光被圆形阻隔头24遮挡两次计数一次,遮挡两次即是计拼装玻璃门往复各一次的频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拼装玻璃门28设置为门上玻璃2、门下玻璃6、门玻璃夹13、钣金包边结构5、门把手4,门上玻璃2、门下玻璃6是通过钣金包边结构5连接的,门上玻璃2和门下玻璃6之间在钣金包边结构5内部设置橡胶垫条25,门上玻璃2设置有门玻璃夹固定孔位、左右各一个钣金包边结构5连接孔位。
本实用新型是手动打开,然后通过暗藏的重力适配装置驱动关闭,可以实现手动打开,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可以适配多种应用场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灵活,操作便利,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结构,所述门框结构包括左立柱(3)和右立柱(7);
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固定导轨L板(10)、移门导轨(11)、前驱动滑轮(20)、反被动滑轮(18)、转向滑轮组(12)、牵引绳(14)、配重棒(15)和拼装玻璃门(28),所述拼装玻璃门(28)顶部左边设置有反被动滑轮、顶部右边设置有前驱动滑轮,且所述前驱动滑轮(20)和反被动滑轮(18)嵌入于移门导轨(11)内,所述移门导轨(11)通过螺栓安装与固定导轨L板(10)内侧,所述固定导轨L板(10)与左立柱(3)和右立柱(7)固定连接,转向滑轮组(12)靠近右立柱(7)设置在固定导轨L板(10)上,牵引绳(14)与所述转向滑轮组(12)活动连接,且所述牵引绳(14)的一端与前驱动滑轮连接(20),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悬挂有配重棒(15);
当所述前驱动滑轮(20)移动至靠近右立柱(7)时所述拼装玻璃门(28)为关闭状态,此时配重棒(15)被放下;
当所述反被动滑轮(18)移动至靠近左立柱(3)时所述拼装玻璃门(28)为打开状态,此时配重棒(15)被拉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立柱(3)和右立柱(7)结构采用中空铝型材制作,所述左立柱(3)和右立柱(7)结构前侧上部设置有固定导轨L板(10)的螺栓孔位,下部还设置有固定拼装玻璃门(28)的下滑槽结构(8)的螺丝孔,其与下滑槽结构(8)连接,下槽结构中还装有塑料保护件(9),所述右立柱(7)前侧上部还设置有转向滑轮组(12)的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门导轨(11)是标准C形或U形结构,所述移门导轨(11)内还设置有减速胶条(19)、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固定于移门导轨(11)内两侧,所述减速胶条(19)是通过螺栓固定件与移门导轨(11)内部上侧连接,所述减速胶条(19)通过螺栓固定件的旋入及旋出调节减速胶条(19)的变形程度,所述变形程度越大与两个移门滑轮的摩擦力也越大,所述的减速胶条(19)的材质为尼龙材质,所述的螺栓固定件为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设置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和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为一体,所述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和后防撞阻尼弹簧座(21)均设置有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27),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27)近弹簧侧设置有将弹簧的两端包裹的镂空,所述前尼龙头和后尼龙头轴心位置设置了牵引绳(14)的过孔,且端部位置均为实心,形状均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棒(15)上设置有一个吊环(16),所述吊环(16)与配重棒(15)本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棒的材质为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滑轮(20)设置有圆环(26),且形状与移门导轨(11)相应,下面设置有与门玻璃夹(13)相连接的螺孔,且通过螺栓旋入螺栓孔承担吊起拼装玻璃门(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滑轮组(12)安装于固定导轨L板(10)一侧前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14)的一端被系于前驱动滑轮的圆环(26)上,通过一定的绕组方式穿过前防撞阻尼弹簧座(17)、经过转向滑轮组(12)于另一端被系于配重棒(15)的吊环上,变向至右立柱(7)的中空部位,使其可以在右立柱(7)中空空间内自由上下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轨L板(10)的垂直侧还设置有计数器红外探头(23)和固定在拼装玻璃门(28)结构上侧的圆形阻隔头(24),所述计数器红外探头(23)发射的红外光被圆形阻隔头(24)遮挡两次计数一次,所述遮挡两次即是计拼装玻璃门(28)往复各一次的频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玻璃门(28)设置为门上玻璃(2)、门下玻璃(6)、门玻璃夹(13)、钣金包边结构(5)、门把手(4),所述门上玻璃(2)、门下玻璃(6)是通过钣金包边结构(5)连接的,所述门上玻璃(2)和门下玻璃(6)之间在钣金包边结构(5)内部设置橡胶垫条(25),所述门上玻璃(2)设置有门玻璃夹固定孔位、左右各一个钣金包边结构(5)连接孔位。
CN202123415489.3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Active CN217581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5489.3U CN21758176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5489.3U CN21758176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1765U true CN21758176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5489.3U Active CN21758176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1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81765U (zh) 一种自动复位关闭平移门的结构
CN206985487U (zh) 一种高速梯门机装置
CN111691810A (zh) 具有防蚊、儿童防坠功能的建筑节能平开窗结构和改装方法
CN206409091U (zh) 磁悬浮智能门窗
CN109667529B (zh) 一种嵌入式可调节边框的防盗卷帘纱门窗
CN2134187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铝合金门窗
CN219691383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的安装结构
CN209269306U (zh) 一种自带遮光功能的门窗
CN220955356U (zh) 一种铝合金窗
KR20120004121A (ko) 시스템 창호의 여닫이 구조
CN218324545U (zh)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门窗
US5542216A (en) Sliding door closing device
CN206000347U (zh) 一种多功能铝合金门
CN220815437U (zh) 一种防盗型铝合金门窗
CN209670630U (zh) 一种衣柜用带有阻尼功能的隐形门合页
CN215292092U (zh) 一种可折叠的铝合金窗架
CN214659658U (zh) 一种防虫抗风型铝合金门窗
CN2188123Y (zh) 可调式液压缓冲闭门器
CN210353801U (zh) 一种挂衣杆可调节的衣柜
CN216341802U (zh) 一种新型百叶门窗吊装组件
CN220522383U (zh) 一种疏水型铝合金窗框
CN201155257Y (zh) 上悬窗开启安全装置
CN210383172U (zh) 一种衣柜
CN214498874U (zh) 智能防风采光窗
CN209817711U (zh) 一种气动垂吊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