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6111U - 一种漱口水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漱口水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6111U
CN217576111U CN202221059178.XU CN202221059178U CN217576111U CN 217576111 U CN217576111 U CN 217576111U CN 202221059178 U CN202221059178 U CN 202221059178U CN 217576111 U CN217576111 U CN 217576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wash
ozone
hole
pcba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91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纳新
马庆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dic Oumu Household Appliance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dic Oumu Household Applian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dic Oumu Household Applianc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dic Oumu Household Applian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91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6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6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61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漱口水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盛装漱口水的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螺纹安装到瓶身的瓶口,还包括设置到所述瓶身内的底部的臭氧生成装置,所述臭氧生成装置包括绝缘外壳、第一PCBA、电池以及用于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的臭氧生成器,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第一腔的上方并与所述瓶身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PCBA和电池设置到所述第一腔内,所述臭氧生成器设置到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电池和臭氧生成器分别与第一PCBA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臭氧溶于漱口水中,在用户使用漱口水漱口时,臭氧随着漱口水一起进入口腔,从而达到消毒杀菌、消除口腔异味等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漱口水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漱口水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使用漱口水的人群也在逐渐增多。目前的漱口水瓶只起到盛装漱口水的作用,无法起到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的作用,因而在用户使用漱口水漱口时,不能达到消毒杀菌、消除口腔异味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漱口水瓶,可实现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臭氧溶于漱口水中,在用户使用漱口水漱口时,臭氧随着漱口水一起进入口腔,从而达到消毒杀菌、消除口腔异味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漱口水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盛装漱口水的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螺纹安装到所述瓶身的瓶口,还包括设置到所述瓶身内的底部的臭氧生成装置,所述臭氧生成装置包括绝缘外壳、第一PCBA、电池以及用于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的臭氧生成器,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上方并与所述瓶身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PCBA和电池设置到所述第一腔内,所述臭氧生成器设置到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电池和臭氧生成器分别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臭氧生成器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之间通过绝缘件隔开,所述负电极片通过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正电极片通过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均设有多个孔位,所述绝缘件设有多个镂空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通过绝缘板隔开;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金属紧固件和第二金属紧固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安装到所述绝缘板的第一贯穿孔内,所述第一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第二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PCBA的第一端的负极安装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底端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三金属紧固件和第四金属紧固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安装到所述绝缘板的第二贯穿孔内,所述第三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第四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PCBA的第二端的正极安装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底端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负电极片的下方,所述第一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所述第一凸台的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壁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正电极片的上方,所述第三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二凸台的通孔、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壁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瓶身的内部连通,所述开口处设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均为钛金属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漱口水瓶还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底座外壳、第二PCB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瓶身放置到所述底座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PCB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到所述底座外壳内,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PCBA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底座外壳内的顶部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到所述第一腔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位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并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磁耦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瓶身内设置的臭氧生成器,可实现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臭氧溶于漱口水中,在用户使用漱口水漱口时,臭氧随着漱口水一起进入口腔,从而达到消毒杀菌、消除口腔异味等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漱口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漱口水瓶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漱口水瓶的臭氧生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漱口水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漱口水瓶的臭氧生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漱口水瓶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漱口水瓶的充电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漱口水瓶,包括本体10、充电底座50和臭氧生成装置30。本体10包括用于盛装漱口水的瓶身12和瓶盖14,瓶盖14螺纹安装到瓶身12的瓶口。臭氧生成装置30设置到瓶身12内的底部。充电底座50用于对本体10进行支撑以及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实现对臭氧生成装置30进行无线充电。
请参照图2至图5,臭氧生成装置30包括绝缘外壳32、保护套33、第一PCBA34、电池36以及用于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的臭氧生成器。
绝缘外壳32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322和第二腔324,如图5所示,具体的,第一腔322和第二腔324通过绝缘板325隔开。第二腔324位于第一腔322的上方。第一PCBA34位于电池36的上方,第一PCBA34和电池36设置到第一腔322内,臭氧生成器设置到第二腔324内,电池36和臭氧生成器分别与第一PCBA34电连接。电池36用于对第一PCBA34进行供电。绝缘外壳32的顶端设有开口,第二腔324通过开口与瓶身12的内部连通,从而当瓶身12内注入有漱口水时,漱口水可进入到第二腔324内,便于臭氧生成器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通过该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瓶身12内设置的臭氧生成器,可实现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臭氧溶于漱口水中,在用户使用漱口水漱口时,臭氧随着漱口水一起进入口腔,从而达到消毒杀菌、消除口腔异味等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绝缘外壳32优选为塑胶外壳,可以理解地,绝缘外壳32还可以是其他材质。绝缘外壳32包括塑胶下壳327以及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等安装到塑胶下壳327顶端的塑胶上壳326。塑胶下壳327的顶端开口,塑胶上壳326的顶端和底端均开口。塑胶上壳326的内部一体成型有上述的绝缘板325,绝缘板325将塑胶上壳326的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位于第一空腔的上方。其中,第一空腔与塑胶下壳327的内部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一腔322,第二空腔为上述的第二腔324。第二腔324通过塑胶上壳326顶端的开口与瓶身12的内部连通。
塑胶上壳326的底端和塑胶下壳327的顶端之间设有密封圈328,以防漱口水进入到第一腔322内,保证了第一腔322内的电子器件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开口处设有过滤网39,过滤网39起到过滤作用,以防漱口水中的颗粒物等进入到第二腔324内,保证了电解工作的正常进行。
保护套33优选为硅胶套,可以理解地,保护套33还可以是其他材质。保护套33设置到瓶身12内的底部,保护套33的长宽与瓶身12内部的长宽相适配。保护套33包覆在绝缘外壳32的外部,保护套33的顶端开口,以便漱口水经过滤网39进入到第二腔324内。保护套33的两侧形成有两个凸部334(见图3),两个凸部334分别抵接到瓶身12的两侧内壁,以防臭氧生成装置30晃动。可以理解地,瓶身12的两侧内壁也可分别设置两个凹位,两个凹位与两个凸部334配合,同样可防止臭氧生成装置30晃动。
臭氧生成器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之间通过绝缘件376隔开,以防正电极片372与负电极片374电连接。绝缘件376优选为塑胶件。负电极片374通过第一导电结构与第一PCBA34电连接,正电极片372通过第二导电结构与第一PCBA34电连接。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在通电状态下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
正电极片372、负电极片374均设有多个孔位372a、374a,多个孔位372a、374a均匀分布,孔位372a、374a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结合图6所示,绝缘件376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镂空位376a,如三个镂空位376a,镂空位376a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孔位372a、孔位374a、镂空位376a的设置方便漱口水的进入,从而通过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可充分地电解漱口水。
优选地,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均为钛金属片,可以理解地,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还可以是其他材质。
本实施例中,绝缘板325的第一端贯穿设置有轴向的第一贯穿件325a,第一贯穿件325a的顶端位于第二腔324内,第一贯穿件325a的底端位于第一腔322内。第一贯穿件325a设有第一贯穿孔3252。绝缘板325的第二端贯穿设置有轴向的第二贯穿件325b,第二贯穿件325b的顶端位于第二腔324内,第二贯穿件325b的底端位于第一腔322内。第二贯穿件325b设有第二贯穿孔3254。
绝缘板325、第一贯穿件325a和第二贯穿件325b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第一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3782、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和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第一导电件3782安装到第一贯穿孔3252内。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的末端穿过负电极片374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3742并安装到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内。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的末端穿过第一PCBA34的第一端的负极安装孔342并安装到第一导电件3782的底端内。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与负电极片374、第一导电件3782电连接,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与第一导电件3782、第一PCBA34电连接,从而负电极片374依次通过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第一导电件3782、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实现与第一PCBA34电连接。
第二导电结构包括第二导电件3792、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和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第二导电件3792安装到第二贯穿孔3254内。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的末端穿过正电极片372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3722并安装到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内。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的末端穿过第一PCBA34的第二端的正极安装孔344并安装到第二导电件3792的底端内。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与正电极片372、第二导电件3792电连接,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与第二导电件3792、第一PCBA34电连接,从而正电极片372依次通过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第二导电件3792、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实现与第一PCBA34电连接。
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第一导电件3782、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第二导电件3792、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一方面起到电性导通负电极片374和第一PCBA34的作用、电性导通正电极片372和第一PCBA34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固定负电极片374、正电极片372、第一PCBA34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和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均为金属螺丝,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的末端螺纹安装到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内,第二金属紧固件3786的末端螺纹安装到第一导电件3782的底端内,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内部和底端内部不连通。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的末端螺纹安装到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内,第四金属紧固件3796的末端螺纹安装到第二导电件3792的底端内,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内部和底端内部不连通。
优选地,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第一贯穿孔3252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贯穿孔3254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以防漱口水经第一贯穿孔3252、第二贯穿孔3254进入到第一腔322内。
密封连接方式为: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一贯穿孔3252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对应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外壁与第一贯穿孔3252的顶端内壁之间的密封、第一导电件3782的底端外壁与第一贯穿孔3252的底端内壁之间的密封,通过螺纹的方式还方便第一导电件3782的安装。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贯穿孔3254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对应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外壁与第二贯穿孔3254的顶端内壁之间的密封、第二导电件3792的底端外壁与第二贯穿孔3254的底端内壁之间的密封,通过螺纹的方式还方便第二导电件3792的安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外壁和第一贯穿孔3252的顶端内壁之间、第一导电件3782的底端外壁和第一贯穿孔3252的底端内壁之间、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外壁和第二贯穿孔3254的顶端内壁之间、第二导电件3792的底端外壁和第二贯穿孔3254的底端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起到同样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绝缘件376的第一端的底部和第一个镂空位376a的靠近绝缘件376第一端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凸台3762,第一凸台3762位于负电极片374的下方。第一金属紧固件3784的末端穿过负电极片374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3742、第一凸台3762的通孔3762a并安装到第一导电件3782的顶端内。正电极片372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槽3724,第一凹槽3724与第一凸台3762的外壁相配合。
绝缘件376的第二端的底部和最后一个镂空位376a的靠近绝缘件376第二端的内壁形成有第二凸台3764,第二凸台3764位于正电极片372的上方。第三金属紧固件3794的末端穿过第二凸台3764的通孔3764a、正电极片372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3722并安装到第二导电件3792的顶端内。负电极片374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凹槽3744,第二凹槽3744与第二凸台3764的外壁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凸台3762的外壁在对应其底端的位置形成有凸部3762b,凸部3762b可对正电极片372的第一端进行限位。第二凸台3764的外壁在对应其顶端的位置形成有凸部3764b,凸部3764b可对负电极片374的第二端进行限位。
结合图7所示,充电底座50包括底座外壳51、第二PCBA5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本体10的瓶身12放置到底座外壳51的顶端,方便用户将本体10从充电底座50上取下使用,使用方便。第二PCBA5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设置到底座外壳51内。底座外壳51的一侧设有充电接口56,充电接口56、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分别与第二PCBA52电连接。充电接口56用于通过充电线等与外部电源连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与底座外壳51内的顶部接触。
电池36为可充电电池,臭氧生成装置30还包括设置到第一腔322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与第一PCBA34电连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位于第一腔322的底部,电池36位于第一PCBA34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之间。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磁耦合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在充电接口56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可通过磁耦合的方式将电能传输给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从而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可实现对电池36进行充电,通过电池36可对第一PCBA34供电,从而通过第一PCBA34可接通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在通电后即可实现电解漱口水,从而可实现生成臭氧。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电解漱口水的时间可预先设定,在到达预定的电解时间后,通过第一PCBA34控制正电极片372、负电极片374断电以停止电解漱口水,通过第二PCBA52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停止传输电能。底座外壳51的一侧可设置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PCBA52电连接,在到达预定的电解时间后,通过指示灯进行指示,表明电解已完毕,如此可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使用方便。在电解完毕后直接将充电线与外部电源分离即可,此时即可使用瓶身12内的漱口水进行漱口了。
本实施例中,底座外壳51的顶端设有供放置瓶身12的放置位57,便于放置瓶身12。放置位57与瓶身12的底端相适配。
如图4所示,底座外壳51内的顶部设有安装位582,安装位582与放置位57对应,第二PCBA5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设置到安装位582内。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位于第二PCBA52和底座外壳51内的顶部之间并与底座外壳51内的顶部接触,当将瓶身12放置到底座外壳51顶端的放置位57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4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8之间的距离较小,可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外壳51内可设置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第二PCBA52电连接,底座外壳51的一侧可设置按键开关,按键开关与第二PCBA52电连接,在该种结构下,充电底座50相当于一个移动电源,通过充电接口56可预先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在需要电解漱口水时,通过按下按键开关即可实现对臭氧生成装置30的电池36进行无线充电,如此通过正电极片372和负电极片374即可进行电解工作。底座外壳51的一侧也可设置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PCBA52电连接,在到达预定的电解时间后,通过指示灯进行指示以对用户进行提醒。
本实施例中,底座外壳51包括顶壳58和底盖59,顶壳58的底端开口,底盖59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等安装到顶壳58的底端。顶壳58内的顶部设有上述的安装位582,顶壳58的顶端设有上述的放置位57。顶壳58的一侧设有上述的充电接口56、指示灯、按键开关等。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漱口水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盛装漱口水的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螺纹安装到所述瓶身的瓶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到所述瓶身内的底部的臭氧生成装置,所述臭氧生成装置包括绝缘外壳、第一PCBA、电池以及用于电解漱口水以生成臭氧的臭氧生成器,所述绝缘外壳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上方并与所述瓶身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PCBA和电池设置到所述第一腔内,所述臭氧生成器设置到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电池和臭氧生成器分别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生成器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之间通过绝缘件隔开,所述负电极片通过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正电极片通过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均设有多个孔位,所述绝缘件设有多个镂空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通过绝缘板隔开;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金属紧固件和第二金属紧固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安装到所述绝缘板的第一贯穿孔内,所述第一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第二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PCBA的第一端的负极安装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底端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三金属紧固件和第四金属紧固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安装到所述绝缘板的第二贯穿孔内,所述第三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第四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一PCBA的第二端的正极安装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底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负电极片的下方,所述第一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一端的负极贯通孔、所述第一凸台的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壁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正电极片的上方,所述第三金属紧固件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二凸台的通孔、所述正电极片的第二端的正极贯通孔并安装到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内,所述负电极片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壁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顶端外壁、底端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瓶身的内部连通,所述开口处设有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均为钛金属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漱口水瓶还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底座外壳、第二PCB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瓶身放置到所述底座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PCBA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到所述底座外壳内,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PCBA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底座外壳内的顶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漱口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到所述第一腔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一PCBA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位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并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磁耦合连接。
CN202221059178.XU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漱口水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76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9178.XU CN217576111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漱口水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9178.XU CN217576111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漱口水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6111U true CN21757611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91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76111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漱口水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6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0688U (zh) 一种电子烟的充电座
CN217576111U (zh) 一种漱口水瓶
CN203354937U (zh) 一种杀菌装置
CN214761558U (zh) 一种电动牙刷消毒杯及电动牙刷消毒杯组件
CN110916458A (zh) 消毒水杯
CN211320978U (zh) 无线充电器及电动个护产品套件
GB2281435A (en) Handgrip for an electro-optical diagnostic device provided with interchangeable end covers for battery housing
CN215839626U (zh) 一种漱口瓶
CN210353188U (zh) 电子烟充电盒
CN209896718U (zh) 一种紫外线led灯充电宝
CN216777271U (zh) 一种便于携带具备自杀菌功能的旅行牙刷
CN111437406A (zh) 便携式充电宝杀菌装置
CN214232175U (zh) 杀菌装置
CN216773448U (zh) 一种可拆卸电池包
CN212050664U (zh) 一种无线感应消毒水生产器
CN214755582U (zh) 双向充电底座
CN218187011U (zh) 电动牙刷
CN213959777U (zh) 一种集成探测体温及紫外线消毒功能的便携式充电器
CN220711167U (zh) 一种基于智能马桶充电的供电装置及智能马桶盖
CN211269098U (zh) 智能杀菌水杯
CN216962682U (zh) 手柄、电动牙刷及洗牙器
CN212591474U (zh) 一种智能水素水杯
CN218731158U (zh) 一种标称电压为3.7v的aa电池
CN211633684U (zh) 一种无线充电式的防霉电动牙刷组件
CN210158901U (zh) 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