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559U -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559U
CN217575559U CN202221987898.2U CN202221987898U CN217575559U CN 217575559 U CN217575559 U CN 217575559U CN 202221987898 U CN202221987898 U CN 202221987898U CN 217575559 U CN217575559 U CN 217575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upply
pressure reducing
deman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78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华柯
任志伟
陈光友
高文顺
刘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yu Electric Instru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yu Electric Instru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yu Electric Instru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yu Electric Instru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78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包括肺袋,在所述肺袋上设有氧气瓶,在氧气瓶的出气端安装有气瓶阀,所述气瓶阀与一氧气减压阀连接,所述氧气减压阀具有两个中压出气口,其中一个中压出气口与肺袋连通,另一个中压出气口与一供氧软管的连接,所述供氧软管的另一端自动供需阀连接,在所述肺袋上还设置有吸收剂罐,在所述吸收剂罐上安装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一呼吸阀箱连接,在该呼吸阀箱上设有咬嘴;在所述吸收剂罐上还设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间较长,氧气利用率高,使用时几乎没有气泡。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集成度高,维护保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背景技术
水下呼吸器是潜水员在水下长时间工作的生命支持设备,保障潜水员的水下安全呼吸,进行各项作业的必要保证。
目前在浅深度潜水时主要使用的是开放式潜水设备,空气经人体呼吸后直接排放掉,在人体呼吸代谢的过程中氧气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的氧气被浪费掉了,开放式潜水设备重量较重,使用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型的水下循环呼吸器,使用时间较长,氧气利用率高,使用时几乎没有气泡。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集成度高,维护保养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包括肺袋,在所述肺袋上设有氧气瓶,在氧气瓶的出气端安装有气瓶阀,所述气瓶阀与一氧气减压阀连接,所述氧气减压阀具有两个中压出气口,其中一个中压出气口与肺袋连通,另一个中压出气口与一供氧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氧软管的另一端与一设置在肺袋上的自动供需阀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自动供需阀的出气端与肺袋相通;在所述肺袋上还设置有吸收剂罐,所述吸收剂罐与肺袋连通;在所述吸收剂罐上安装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贯穿吸收剂罐后与肺袋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的吸气接头相连,所述呼气管的一端与吸收剂罐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的呼气接头相连,该呼吸阀箱具有咬嘴;在所述吸收剂罐上还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吸收剂罐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氧气减压阀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接头、减压阀体和减压阀盖;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与气瓶阀连接,所述减压阀体与减压阀盖之间形成减压阀腔,所述减压阀体上设有将进气接头与减压阀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在所述减压阀腔中滑动配合设有一减压活塞,所述减压活塞的一端正对于减压阀腔的进气通道,另一端设置有减压阀盘,所述减压阀盘与减压阀体滑动配合相连,在所述减压阀盘与减压阀体之间设有减压弹簧,在减压弹簧的作用下,减压活塞的端部能够将减压阀腔的进气通道封闭,且减压阀盘与减压阀盖之间具有间隙;在减压活塞中沿其轴向设有减压气道,该减压气道贯穿减压阀盘,在减压活塞侧壁上设有与减压气道相连通的的减压进气孔;两个所述中压出气口设置在该减压阀盖上,所述中压出气口与减压阀盘和减压阀盖之间的间隙相通;在与肺袋相连通的中压出气口上安装有定流量氧气喷嘴。
作为优化,在所述减压阀体上还设有一高压表接头,该高压表接头的进气端通过连接气道与进气接头的出气端相通,其出气端与一高压表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自动供需阀包括供需阀体、供需阀盖、传动膜片、外罩以及平衡管,所述供需阀体位于肺袋内部,该供需阀体呈管状结构,所述供需阀盖呈环形并与供需阀体的一端相连,该供需阀盖穿过肺袋后与外罩连接,所述外罩的中部为柔性按垫;所述平衡管靠近供需阀体的另一端,并贯穿供需阀体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膜片位于供需阀体内,并将平衡管与外罩分隔开,且传动膜片的中部朝外罩方向凸起,并与按垫贴合;所述平衡管内设有供需阀座,该供需阀座靠近平衡管的一端,其中部具有一通孔,该平衡管靠近供需阀座的一端形成进气端,该进气端与供氧软管远离氧气减压阀的一端相连;在平衡管内滑动配合设有供需活塞杆和平衡座,所述供需活塞杆位于平衡座与供需阀座之间,在供需活塞杆上设有供需活塞盘,其中,供需活塞杆通过该供需活塞盘与平衡管滑动配合相连,在供需活塞盘与平衡座之间设有供需弹簧,在供需弹簧的作用下供需活塞杆能够将供需阀座的通孔封闭;在所述平衡管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螺母,在该固定螺母中螺纹配合连接有一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与平衡座抵接,并能够带动平衡座在平衡管内移动;在平衡管上还设有一拱杆,所述拱杆的一端伸入平衡管内并与供需活塞杆活动连接,且拱杆与平衡管转动连接,该拱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与传动膜片的凸起部贴合当按垫挤压传动膜片的凸起部时,传动膜片能够带动拱杆朝靠近平衡管的进气端方向移动,并带动供需活塞杆压缩供需弹簧,使供需阀座的通孔开启;在平衡管上还设有与供需阀体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供需阀座背离供氧软管的一侧。
作为优化,所述吸收剂罐包括设置在肺袋内部的罐体和设置在肺袋外部的罐盖,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与肺袋相通的气孔;在所述罐体中设有吸收剂层,并吸收剂层与罐盖和罐体底部之间均铺设有吸水海绵层。
作为优化,所述呼吸阀箱的两端分别设有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在所述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上均设有呼吸膜片;所述吸气阀座与吸气管连接,呼气阀座与呼气管连接,所述咬嘴设置在呼吸阀箱的一侧,并所述吸气管、呼气管和咬嘴均与呼吸阀箱相通。
作为优化,所述呼吸阀箱呈管状结构,在所述呼吸阀腔中转动连接有一内套,且所述内套与呼吸阀箱贴合,在所述内套上正对于咬嘴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孔,在内套背离通气孔的侧壁上设有一拨杆,对应的在呼吸阀座的侧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拨杆穿过该调节孔并与调节孔滑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排气阀包括包括排气阀体,在所述排气阀体中具有贯穿其两端的气道,在所述排气阀体的进气端设有一单向膜片,该单向膜片开启时,气体能够由进气端进入气道内;在所述阀体的出气端端面上设有绕其一周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中滑动配合设有滑动螺母,该滑动螺母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相连,且与滑槽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并滑动螺母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所述滑动螺母上可拆卸连接有排气阀盖,在该排气阀盖与单向膜片之间设有排气阀座,所述排气阀座与排气阀盖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所述排气阀座靠近排气阀盖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在该翻边与滑动螺母之间设有排气膜片,在复位弹簧和压紧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螺母与排气阀座的翻边配合将排气膜片夹紧,将排气阀体的气道关闭;在所述排气阀盖上设有排气孔,当排气阀座的翻边与排气膜片之间具有缝隙时,所述排气阀体的气道经该缝隙与排气孔相连通。
作为优化,在所述排气阀体内设有一筒状结构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排气阀体固定连接,其开口端朝向排气阀盖,所述单向膜片设于该固定座内,并与固定座的封闭端滑动配合相连,在固定座的封闭端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排气阀座滑动配合设置在固定座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氧气作为气源在7米以内的深度进行使用。该呼吸器采用循环式呼吸回路,潜水员使用时吸入纯氧,经人体代谢后呼出约含有4%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过吸收剂罐吸收掉二氧化后重新成为洁净的氧气重新进入肺袋后再次进入吸气管路供人体呼吸。供气系统集成在肺袋上,中压供气管路安装在肺袋中,减少了外置管路使装具外形更加紧凑重量较同类的水下循环呼吸器重量减轻了40%作业。使用时间较长,氧气利用率高,使用时几乎没有气泡。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集成度高,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氧气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供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收剂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呼吸阀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管,2呼吸阀箱,3呼气管,4自动供需阀,5肺袋,7排气阀,8氧气瓶,9气瓶阀,10氧气减压阀,11吸收剂罐,12供氧软管,13高压表;
101进气接头,102减压阀体,103减压阀腔,104减压活塞,105减压阀盘,106减压弹簧,107减压阀盖,108中压出气口,109减压气道,110氧气喷嘴,111高压表接头;
1101罐体,1102罐盖,1103吸收剂层,1104吸水海绵层;
202咬嘴,203呼吸膜片,204内套,205通气孔,206拨杆;
401供需阀体,402供需阀盖,403平衡管,404外罩,405按垫,406传动膜片,407供需阀座,408供需活塞杆,409平衡座,410供需活塞盘,411供需弹簧,412固定螺母,413调节螺钉,414拱杆;
701排气阀盖,702压紧弹簧,703翻边,704排气阀座,705单向膜片,706固定座,707排气膜片,708滑动螺母,709复位弹簧,710排气阀体,7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包括肺袋5,在所述肺袋5上设有氧气瓶8,在氧气瓶8的出气端安装有气瓶阀9,所述气瓶阀9与一氧气减压阀10连接,所述氧气减压阀10具有两个中压出气口108,其中一个中压出气口108与肺袋5连通,另一个中压出气口108与一供氧软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氧软管12的另一端与一设置在肺袋5上的自动供需阀4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自动供需阀4的出气端与肺袋5相通;在所述肺袋5上还设置有吸收剂罐11,所述吸收剂罐11与肺袋5连通;在所述吸收剂罐11上安装有吸气管1和呼气管3,所述吸气管1的一端贯穿吸收剂罐11后与肺袋5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2的吸气接头相连,所述呼气管3的一端与吸收剂罐11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2的呼气接头相连,该呼吸阀箱2具有咬嘴202;在所述吸收剂罐11上还设有排气阀7,所述排气阀7与吸收剂罐11连通。
轻型的水下循环呼吸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供气系统,另一部份为呼吸循环系统。供气系统负责减压供气,呼吸循环系统与人体肺部相连接负责平衡环境压力,保证人体与呼吸器直接呼吸循环舒畅,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供气系统主要由氧气瓶8、气瓶阀9、氧气减压阀10、高压表13组成。其中氧气减压阀10安装在肺袋5上,氧气喷嘴110安装在减压阀的中压出气口108处,供氧软管12安装在肺袋5内一头连接氧气减压阀10另一头连接自动供需阀4。
所述氧气减压阀10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接头101、减压阀体102和减压阀盖107;所述进气接头101的进气端与气瓶阀9连接,所述减压阀体102与减压阀盖107之间形成减压阀腔103,所述减压阀体102上设有将进气接头101与减压阀腔103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在所述减压阀腔103中滑动配合设有一减压活塞104,所述减压活塞104的一端正对于减压阀腔103的进气通道,另一端设置有减压阀盘105,所述减压阀盘105与减压阀体102滑动配合相连,在所述减压阀盘105与减压阀体102之间设有减压弹簧106,在减压弹簧106的作用下,减压活塞104的端部能够将减压阀腔103的进气通道封闭,且减压阀盘105与减压阀盖107之间具有间隙;在减压活塞104中沿其轴向设有减压气道109,该减压气道109贯穿减压阀盘105,在减压活塞104侧壁上设有与减压气道109相连通的的减压进气孔;两个所述中压出气口108设置在该减压阀盖107上,所述中压出气口108与减压阀盘105和减压阀盖107之间的间隙相通;在与肺袋5相连通的中压出气口108上安装有定流量氧气喷嘴110。
在所述减压阀体102上还设有一高压表接头111,该高压表接头111的进气端通过连接气道与进气接头101的出气端相通,其出气端与一高压表13相连。
氧气减压阀10安装于肺袋5底部,在减压阀盖107和螺母的压紧力下实现密封。打开氧气瓶8上安装的气瓶阀9,高压氧气经过滤后进入减压阀腔103,一路进入高压表接头111为接入的高压表13提供气源,以显示气瓶内残余压力。另一路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阀腔103在减压活塞104和减压弹簧106的作用下进行减压使高压降为中压。中压气体在减压阀盖107分为两路,一路经氧气喷嘴110成为定流量的氧气流,流入肺袋5供人体呼吸。另一路流入接在上减压阀体102上的供氧软管12,供氧软管12的另一头接上自动供需阀4。
所述自动供需阀4包括供需阀体401、供需阀盖402、传动膜片406、外罩404以及平衡管403,所述供需阀体401位于肺袋5内部,该供需阀体401呈管状结构,所述供需阀盖402呈环形并与供需阀体401的一端相连,该供需阀盖402穿过肺袋5后与外罩404连接,所述外罩404的中部为柔性按垫405;所述平衡管403靠近供需阀体401的另一端,并贯穿供需阀体401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膜片406位于供需阀体401内,并将平衡管403与外罩404分隔开,且传动膜片406的中部朝外罩404方向凸起,并与按垫405贴合;所述平衡管403内设有供需阀座407,该供需阀座407靠近平衡管403的一端,其中部具有一通孔,该平衡管403靠近供需阀座407的一端形成进气端,该进气端与供氧软管12远离氧气减压阀10的一端相连;在平衡管403内滑动配合设有供需活塞杆408和平衡座409,所述供需活塞杆408位于平衡座409与供需阀座407之间,在供需活塞杆408上设有供需活塞盘410,其中,供需活塞杆408通过该供需活塞盘410与平衡管403滑动配合相连,在供需活塞盘410与平衡座409之间设有供需弹簧411,在供需弹簧411的作用下供需活塞杆408能够将供需阀座407的通孔封闭;在所述平衡管40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螺母412,在该固定螺母412中螺纹配合连接有一调节螺钉413,该调节螺钉413与平衡座409抵接,并能够带动平衡座409在平衡管403内移动;在平衡管403上还设有一拱杆414,所述拱杆414的一端伸入平衡管403内并与供需活塞杆408活动连接,且拱杆414与平衡管403转动连接,该拱杆414的另一端延伸至与传动膜片406的凸起部贴合当按垫405挤压传动膜片406的凸起部时,传动膜片406能够带动拱杆414朝靠近平衡管403的进气端方向移动,并带动供需活塞杆408压缩供需弹簧411,使供需阀座407的通孔开启;在平衡管403上还设有与供需阀体401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供需阀座407背离供氧软管12的一侧。
自动供需阀4安装在肺袋5上部,在供需阀盖402和外罩404的压紧力下通过垫片密封。中压气体经过供氧软管12流入平衡管403。下潜时或氧气消耗过多时肺袋5内的气压会低于环境压力,在外界的压力下推动按垫405及传动膜片406向下运动,带动供杆向下压使供需活塞杆408克服供需弹簧411的弹力向后退打开供需阀座407的阀口,让中压氧气经平衡管403流入肺袋5中。当流入气体使肺袋5内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后传动膜片406向上复位供杆位置复原,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供需活塞杆408向前运动,供需活塞杆408上的密封垫作用于阀口上使中压气不能进入平衡管403。在自动供需阀4的平衡管403另一端安装有调节螺钉413可以对供需弹簧411的压力量进行微调,方便制造装配时调整启闭压力。
呼吸循环系统主要由呼气管3、呼吸阀箱2、吸气管1、自动供需阀4、肺袋5、排气阀7、吸收剂罐11组成。其中吸收剂罐11为集成式设计。
所述吸收剂罐11包括设置在肺袋5内部的罐体1101和设置在肺袋5外部的罐盖1102,在所述罐体1101的底部设有与肺袋5相通的气孔;在所述罐体1101中设有吸收剂层1103,并吸收剂层1103与罐盖1102和罐体1101底部之间均铺设有吸水海绵层1104。
吸收剂罐11安装在肺袋5中部通过安装座、法兰盘、垫片进行紧固密封。罐体1101安装在安装座上通过套在罐体1101上的密封圈进行密封,罐体1101内设有吸气管1通道使通过吸收剂层1103的未吸附二氧化碳的呼出气体与吸气通道中的洁净氧气分割开,罐体1101中部安装有拉杆,使用前依次将吸水海绵放在底部,中间填满吸收剂层1103,上部再盖上吸水海绵和压盖,通过压盖上的压紧螺母旋紧。接着在安装座上装上罐盖1102,罐盖1102通过盖体上安装的密封圈进行密封,最后旋上压盖压紧。
所述呼吸阀箱2的两端分别设有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在所述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上均设有呼吸膜片203;所述吸气阀座与吸气管1连接,呼气阀座与呼气管3连接,所述咬嘴202设置在呼吸阀箱2的一侧,并所述吸气管1、呼气管3和咬嘴202均与呼吸阀箱2相通。所述呼吸阀箱2呈管状结构,在所述呼吸阀腔中转动连接有一内套204,且所述内套204与呼吸阀箱2贴合,在所述内套204上正对于咬嘴202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孔205,在内套204背离通气孔205的侧壁上设有一拨杆206,对应的在呼吸阀座的侧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拨杆206穿过该调节孔并与调节孔滑动配合连接。
呼吸阀箱2位于循环式潜水装具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潜水员通过咬嘴202与呼吸阀箱2连接,从而使人体的呼吸系统与潜水装具的呼吸循环系统建立连接。
呼吸阀箱2一体成型,呼吸阀箱2上左右分别为呼气接头与吸气接头。呼气接头处安装呼气阀座与呼吸膜片203,吸气接头处安装吸气阀座与呼吸膜片203。呼吸阀箱2中部安装内套204,拨杆206通过呼吸阀箱2上的调节孔进行限位安装在内套204上。内套204两端上安装有密封用O型圈,中部安装有用于内套204密封用O型圈。
所述排气阀7包括包括排气阀体710,在所述排气阀体710中具有贯穿其两端的气道,在所述排气阀体710的进气端设有一单向膜片705,该单向膜片705开启时,气体能够由进气端进入气道内;在所述阀体的出气端端面上设有绕其一周的滑槽711,在所述滑槽711中滑动配合设有滑动螺母708,该滑动螺母708与滑槽711内壁滑动配合相连,且与滑槽711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并滑动螺母708与滑槽711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09;在所述滑动螺母708上可拆卸连接有排气阀盖701,在该排气阀盖701与单向膜片705之间设有排气阀座704,所述排气阀座704与排气阀盖701之间设有压紧弹簧702;所述排气阀座704靠近排气阀盖701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703,在该翻边703与滑动螺母708之间设有排气膜片707,在复位弹簧709和压紧弹簧702的作用下,滑动螺母708与排气阀座704的翻边703配合将排气膜片707夹紧,将排气阀体710的气道关闭;在所述排气阀盖701上设有排气孔,当排气阀座704的翻边703与排气膜片707之间具有缝隙时,所述排气阀体710的气道经该缝隙与排气孔相连通。在所述排气阀体710内设有一筒状结构的固定座706,所述固定座706与排气阀体710固定连接,其开口端朝向排气阀盖701,所述单向膜片705设于该固定座706内,并与固定座706的封闭端滑动配合相连,在固定座706的封闭端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排气阀座704滑动配合设置在固定座706内。
排气阀7的排气阀体710直接安装在吸收剂罐11罐盖1102上,通过密封垫圈密封。排气膜片707、滑动螺母708、复位弹簧709位于排气阀盖701与固定座706之间。单向膜片705安装在固定座706的中心。排气阀座704安装在排气膜片707上,排气阀盖701与排气阀座704之间安装压紧弹簧702。排气阀盖701压在压紧弹簧702上,排气阀盖701通过内螺纹与滑动螺母708连接使复位弹簧709的弹力传递到排气阀座704上压住排气膜片707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肺袋上安装有吸收剂罐,吸收剂罐中设有氧气通道用于连接吸气管路,注入肺袋的氧气经氧气通道进入吸气管路进入呼吸阀箱供人体呼吸,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经呼气管路进入吸收剂罐上部,呼出气体经过吸收剂过滤掉二氧化碳后重新进入肺袋后再次进入氧气通道供人体呼吸。
在下潜的过程中由于水压的影响肺袋内的气体急剧压缩,未保证肺袋内的压力与水压相平衡自动供需阀由于肺袋内压力下降回自动打开向肺袋内补充氧气保持压力平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水压降低,肺袋内的气体回膨胀照成肺袋内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可能会使潜水员肺部受到挤压伤,为保证气体平衡吸收剂罐盖上设有一排气阀,当肺袋内压力升高到一定压力值时排气阀自动打开排气维持肺袋内压力避免肺挤压伤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利用氧气作为气源在7米以浅的深度进行使用。该呼吸器采用循环式呼吸回路,潜水员使用时吸入纯氧,经人体代谢后呼出约含有4%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过吸收剂罐吸收掉二氧化后重新成为洁净的氧气重新进入肺袋后再次进入吸气管路供人体呼吸。供气系统集成在肺袋上,中压供气管路安装在肺袋中,减少了外置管路使装具外形更加紧凑重量较同类的水下循环呼吸器重量减轻了40%作业。使用时间较长,氧气利用率高,使用时几乎没有气泡。体积较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集成度高,维护保养方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肺袋,在所述肺袋上设有氧气瓶,在氧气瓶的出气端安装有气瓶阀,所述气瓶阀与一氧气减压阀连接,所述氧气减压阀具有两个中压出气口,其中一个中压出气口与肺袋连通,另一个中压出气口与一供氧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氧软管的另一端与一设置在肺袋上的自动供需阀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自动供需阀的出气端与肺袋相通;在所述肺袋上还设置有吸收剂罐,所述吸收剂罐与肺袋连通;在所述吸收剂罐上安装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贯穿吸收剂罐后与肺袋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的吸气接头相连,所述呼气管的一端与吸收剂罐连通,另一端与呼吸阀箱的呼气接头相连,该呼吸阀箱具有咬嘴;在所述吸收剂罐上还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吸收剂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减压阀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接头、减压阀体和减压阀盖;所述进气接头的进气端与气瓶阀连接,所述减压阀体与减压阀盖之间形成减压阀腔,所述减压阀体上设有将进气接头与减压阀腔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在所述减压阀腔中滑动配合设有一减压活塞,所述减压活塞的一端正对于减压阀腔的进气通道,另一端设置有减压阀盘,所述减压阀盘与减压阀体滑动配合相连,在所述减压阀盘与减压阀体之间设有减压弹簧,在减压弹簧的作用下,减压活塞的端部能够将减压阀腔的进气通道封闭,且减压阀盘与减压阀盖之间具有间隙;在减压活塞中沿其轴向设有减压气道,该减压气道贯穿减压阀盘,在减压活塞侧壁上设有与减压气道相连通的减压进气孔;两个所述中压出气口设置在该减压阀盖上,所述中压出气口与减压阀盘和减压阀盖之间的间隙相通;在与肺袋相连通的中压出气口上安装有定流量氧气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压阀体上还设有一高压表接头,该高压表接头的进气端通过连接气道与进气接头的出气端相通,其出气端与一高压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需阀包括供需阀体、供需阀盖、传动膜片、外罩以及平衡管,所述供需阀体位于肺袋内部,该供需阀体呈管状结构,所述供需阀盖呈环形并与供需阀体的一端相连,该供需阀盖穿过肺袋后与外罩连接,所述外罩的中部为柔性按垫;所述平衡管靠近供需阀体的另一端,并贯穿供需阀体的相对两侧;所述传动膜片位于供需阀体内,并将平衡管与外罩分隔开,且传动膜片的中部朝外罩方向凸起,并与按垫贴合;所述平衡管内设有供需阀座,该供需阀座靠近平衡管的一端,其中部具有一通孔,该平衡管靠近供需阀座的一端形成进气端,该进气端与供氧软管远离氧气减压阀的一端相连;在平衡管内滑动配合设有供需活塞杆和平衡座,所述供需活塞杆位于平衡座与供需阀座之间,在供需活塞杆上设有供需活塞盘,其中,供需活塞杆通过该供需活塞盘与平衡管滑动配合相连,在供需活塞盘与平衡座之间设有供需弹簧,在供需弹簧的作用下供需活塞杆能够将供需阀座的通孔封闭;在所述平衡管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螺母,在该固定螺母中螺纹配合连接有一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与平衡座抵接,并能够带动平衡座在平衡管内移动;在平衡管上还设有一拱杆,所述拱杆的一端伸入平衡管内并与供需活塞杆活动连接,且拱杆与平衡管转动连接,该拱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与传动膜片的凸起部贴合当按垫挤压传动膜片的凸起部时,传动膜片能够带动拱杆朝靠近平衡管的进气端方向移动,并带动供需活塞杆压缩供需弹簧,使供需阀座的通孔开启;在平衡管上还设有与供需阀体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供需阀座背离供氧软管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罐包括设置在肺袋内部的罐体和设置在肺袋外部的罐盖,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与肺袋相通的气孔;在所述罐体中设有吸收剂层,并吸收剂层与罐盖和罐体底部之间均铺设有吸水海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箱的两端分别设有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在所述呼气阀座和吸气阀座上均设有呼吸膜片;所述吸气阀座与吸气管连接,呼气阀座与呼气管连接,所述咬嘴设置在呼吸阀箱的一侧,并所述吸气管、呼气管和咬嘴均与呼吸阀箱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箱呈管状结构,在所述呼吸阀腔中转动连接有一内套,且所述内套与呼吸阀箱贴合,在所述内套上正对于咬嘴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孔,在内套背离通气孔的侧壁上设有一拨杆,对应的在呼吸阀座的侧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拨杆穿过该调节孔并与调节孔滑动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排气阀体,在所述排气阀体中具有贯穿其两端的气道,在所述排气阀体的进气端设有一单向膜片,该单向膜片开启时,气体能够由进气端进入气道内;在所述阀体的出气端端面上设有绕其一周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中滑动配合设有滑动螺母,该滑动螺母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相连,且与滑槽外壁之间具有间距,并滑动螺母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所述滑动螺母上可拆卸连接有排气阀盖,在该排气阀盖与单向膜片之间设有排气阀座,所述排气阀座与排气阀盖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所述排气阀座靠近排气阀盖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翻边,在该翻边与滑动螺母之间设有排气膜片,在复位弹簧和压紧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螺母与排气阀座的翻边配合将排气膜片夹紧,将排气阀体的气道关闭;在所述排气阀盖上设有排气孔,当排气阀座的翻边与排气膜片之间具有缝隙时,所述排气阀体的气道经该缝隙与排气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阀体内设有一筒状结构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排气阀体固定连接,其开口端朝向排气阀盖,所述单向膜片设于该固定座内,并与固定座的封闭端滑动配合相连,在固定座的封闭端还设有若干气孔;所述排气阀座滑动配合设置在固定座内。
CN202221987898.2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Active CN217575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7898.2U CN217575559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7898.2U CN217575559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559U true CN21757555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7898.2U Active CN217575559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45632A (en)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US9327808B2 (en) Breathing apparatus
SE1250965A1 (sv) Ventilanordning och ett återandningssystem innefattande nämnda ventilanordning
CN111219591B (zh) 一种气瓶式稳压双模式供氧装置
CN107224685B (zh) 高空跳伞供氧装置
DE3863081D1 (de) Autonomes unterwasseratmungsgeraet.
CN217575559U (zh)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WO2000002774A1 (en) Drinking device for divers
US6341604B1 (en) Balanced breathing loop compensation resistive alarm system and lung-indexed biased gas addition for any semi-closed circuit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therefor
CN115027646A (zh) 一种轻型水下循环呼吸器
EP2608849B1 (en) Rebreather vest
CN218317224U (zh) 一种混合型密闭式循环呼吸装置
CN114889783A (zh) 一种纯氧型密闭式循环呼吸系统
US4450837A (en)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CN114522317A (zh) 一种麻醉辅助设备
RU2782046C1 (ru) Водолазный шлем
CN218670799U (zh) 用于呼吸器的二级呼吸阀结构
CN217778933U (zh) 潜水面罩
CN211513331U (zh) 低氧混合气个人呼吸系统
CN214648943U (zh) 便携式多功能潜水呼吸器
CN220842923U (zh) 一种时间延长型循环式潜水呼吸器
CN216232905U (zh) 一种氧气循环呼吸器及潜水器
CN217706236U (zh) 一种新型吸收剂罐
CN220465758U (zh) 一种多功能的循环呼吸装备
CN219388679U (zh) 一种高呼末正压、稳流、无异响的呼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