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9826U -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 Google Patents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9826U
CN217569826U CN202122374906.8U CN202122374906U CN217569826U CN 217569826 U CN217569826 U CN 217569826U CN 202122374906 U CN202122374906 U CN 202122374906U CN 217569826 U CN217569826 U CN 217569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team
heating
water pump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49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霞红
吉绍山
李中仲
张凯翔
张健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21416632.8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6705207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9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9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47L13/22Mops with liquid-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该蒸汽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液体入口和蒸汽出口,壳体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和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体,加热体用于接收供电端的电能产生热量,将腔体内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加热体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回路;供电端包括交流电源供电端和直流电源供电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分别能独立地将从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本实用新型的蒸汽设备和蒸汽清洁机,支持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模式下加热液体产生蒸汽,使用环境不受限;结合蒸汽设备预配置的控制方法,在直流供电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出汽效果,适合更加广泛的使用场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背景技术
蒸汽清洁类设备由于安全环保被广泛使用,较为常见的类型是手持式蒸汽清洁设备,如手持蒸汽清洁器,手持蒸汽清洁器多用于清洁厨房、卫生间等污垢较多的地方。
目前的蒸汽清洁类设备大多为室内环境设计,使用交流电作为电源,需要配置外置的电源线,在户外工况下无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满足室内、同时又能满足室外的清洁类设备;尤其是能在室外工况条件下使用的清洁设备具有一定的需求,例如在户外用蒸汽清洁机清理具有油污的烧烤架、汽车的座垫等。为了能实现在多场景、多工况下以蒸汽进行清洁,一种既能连接直流电源,又能连接交流电源的蒸汽设备就非常必要;此外,直流电源往往无法满足蒸汽设备对功率的需求,且出汽不够稳定,使用效果及用户体验感有待提升。
对于这一类能在室内、室外的多种工况下加热液体使其出蒸汽的加热体,通常有可以是加热管、电阻加热器等不同形式,但是传统的加热体体积大,导致蒸汽清洁机体型庞大,因此,传统的加热体加热效能并没有优势。
另外,为了获取不同加热功率,传统的厚膜加热器在电阻发热部分设计时,通常采用热敏控制装置短路或互连各个发热部分,以调节发热部分的功率输出。然而该电阻发热部分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同时功率调节过程中其输出功率偏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支持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模式下加热液体产生蒸汽,使用环境不受限,室内和户外均能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液体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
以及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用于接收供电端的电能产生热量,将所述腔体内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所述加热体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回路;
所述供电端包括交流电源供电端和直流电源供电端,与交流电源供电端连接的交流电源和与直流电源供电端连接的直流电源分别能独立地将从所述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包括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第一加热回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供电端,所述第二加热回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供电端。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设置为厚膜发热体,所述厚膜发热体采用厚膜电阻技术于基板上形成厚膜发热电路。
优选的,所述厚膜发热电路包括交流发热电路和直流发热电路,交流电供电时,仅交流发热电路工作;直流电供电时,仅直流发热电路工作。
优选的,所述交流发热电路包括第一电热件,所述直流发热电路包括第二电热件,所述第一电热件与第二电热件均沿着所述基板的表面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电热件与所述第二电热件交替排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清洁机,包括上述的蒸汽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泵和水箱,所述泵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源供电端或所述直流电源供电端的电能,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泵入所述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提出另一种蒸汽设备,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蒸汽清洁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
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的工作;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直流电时,基于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交流电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及所述水泵两端的电压恒定。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包括直流电和交流电时,控制所述加热体与所述水泵依照供电类型是交流电的控制逻辑进行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包括:
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和直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交流电直流电同时输入的类型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包括:检测加热体多个区域的温度,分别输出所述多个区域的温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的工作包括:
接通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加热体之间的电性连接;
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加热停止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加热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恢复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启动工作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水泵延迟预设时间后,再控制水泵启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启动工作包括:控制所述水泵的出水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所述水泵出水量的途径至少包括: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的工作或调节所述水泵马达的转速;所述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工作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水泵每当启动工作运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预设暂停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间歇式工作还包括: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一暂停时长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二暂停时长;
所述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运行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启动工作还包括:
若检测所述供电类型是直流电;
则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调节所述电压使所述加热体以第一电压预设值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以直流电的电压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
所述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不低于所述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和直流电同时供电时,控制优先使用所述交流电为所述蒸汽设备供电;控制所述交流电可选择地给所述直流电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设备,包括:
供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
温度保护模块,用于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
所述供电检测模块、所述温度保护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直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基于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及所述水泵两端的电压恒定。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包括直流电和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与所述水泵依照供电类型是交流电的控制逻辑进行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检测模块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包括:
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时,所述供电检测模块输出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时,所述供电检测模块输出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和直流供电输入时,所述供电检测模块输出代表交流电直流电同时输入的类型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保护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进水口附近,所述第二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出汽口附近;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检测所述加热体不同区域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加热停止温度阈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加热启动温度阈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恢复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控模块根控制的水泵工作还包括:
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水泵停止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延时预设时间后,再控制水泵启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出水量。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水泵的出水量的途径至少包括: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的工作或调节所述水泵马达的转速;所述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的工作包括,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预设暂停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控模块控制控制水泵间歇式工作还包括:
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一暂停时长;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二暂停时长;
所述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运行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
若检测到所述供电类型是直流电,
则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所述主控模块调节所述电压使所述加热体以第一电压预设值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以直流电的电压工作,所述水泵以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所述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不低于所述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水泵的工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和直流电同时供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优先使用所述交流电为所述蒸汽设备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交流电可选择地给所述直流电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的工作还包括:
当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提供给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供电端是直流电时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体包括交流发热电路和直流发热电路;
交流电供电时,仅交流发热电路工作;
直流电供电时,仅直流发热电路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
主回路开关和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包括触发式开关、按键开关、微动开关;
所述旁路开关可选择的闭合,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启动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串联在所述交流供电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开关电源、整流器;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供电端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提供给所述控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体包括金属基体,所述交流发热电路和所述直流发热电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形成于所述金属基体的绝缘层上。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另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清洁机,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用于储存液体;
如上述的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用于将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
多功能喷头,所述多功能喷头选择性连接多种清洁附件;
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设备的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液体注入所述蒸汽设备;所述多功能喷头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设备连接;
所述蒸汽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水泵控制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另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直流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直流蒸汽设备由直流电供电,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
检测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
根据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包括:
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加热停止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加热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恢复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还包括:
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所述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停止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启动工作的步骤,还包括:
控制所述水泵延迟预设时间后,再控制水泵启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启动工作包括:控制所述水泵的出水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水泵的出水量的途径至少包括: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的工作或调节所述水泵马达的转速;
所述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工作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水泵每当启动工作运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预设暂停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工作还包括: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每当启动工作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一暂停时长;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每当启动工作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二暂停时长;
所述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运行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根据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包括: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调节所述电压使所述加热体以第一电压预设值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以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
所述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不低于所述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支持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模式下加热液体产生蒸汽,并能够在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的情况下分别可以独立使用,使液体变为蒸汽,使用环境不受限,室内和户外均能正常使用。并结合蒸汽设备预配置的控制方法,在直流供电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出汽效果;使蒸汽设备室内和户外均能正常使用,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环境;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蒸汽发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蒸汽发生装置中加热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蒸汽发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厚膜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器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器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水泵及加热体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蒸汽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壳体20和加热体40,壳体20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30、供液体进入腔体的液体入口51和蒸汽出口52,加热体40用于接收供电端的电能产生热量,将腔体30内的液体加热产生蒸汽,由蒸汽出口52排出。供电端包括交流电源供电端11和直流电源供电端12,交流供电端和直流电源供电端分别能独立地将从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当交流供电端接入交流电源时,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进入腔体30,由交流电独立地为加热体40提供电能,从而使得液体汽化成蒸汽,当直流供电端接入直流电源时,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进入腔体30,由直流电独立地为加热体40提供电能,从而使得液体汽化成蒸汽。加热体40由壳体20部分包围,但在一些其他应用环境中,加热体40也可由壳体20完全包围,以防止加热体40氧化、锈蚀等,降低加热效率。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入口51和蒸汽出口52由腔体内的管道53连通,加热体40优选为一U型加热管41,管道53螺旋环绕在加热管41外围,以提供更多的受热面积,使管道53内流通的液体在到达蒸汽出口52之前能够充分汽化。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1可选择性地由交流电源供电端11和直流电源供电端12提供电能。优选的,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端11时,交流电源连接包含第一接电端子14的降压模块13,降压模块13与加热器10的第二接电端子15连接,从而交流电源供电端11提供的电能能够转化为合适的直流电,提供给加热管41。而直流电源供电端12可以直接与加热体40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状态下加热管41的工作功率是直流电源状态下的2~4倍。用户可以根据工况和使用环境,选择性地切换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供电,通常情况下,室内环境下,有电源插座且电源线长度足够的情况下,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端11提供电能;室外环境下,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端12提供电能,直流电源供电端12可以是汽车电源、内置蓄电池或可拆卸充电式电池等形式。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加热体40包括第一加热管41 和第二加热管42,其中第一加热管41与交流电源供电端11电性连接,第二加热管42与直流电源供电端12电性连接。优选的,在该实现方式中,工作状态下第一加热管41的功率为600~1500W,第二加热管42的功率为100~500W。
请参阅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为盘状,优选为圆盘状。加热体40’为采用厚膜电阻技术形成的厚膜电路,形成在导热包装结构43上。如图3所示,加热体 40包括第一加热回路41’和第二加热回路42’,第一加热回路41’和第二加热回路42’通过绝缘部导电隔离。其中第一加热回路41’与交流电源供电端11 电性连接,第二加热回路42’与直流电源供电端12电性连接,直流电源供电端的电压优选为40~80V。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加热回路采用涡旋的布局形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加热面积,能够实现加热体40’在具有相同电能-热能转换效率的环境下,有效减小加热体40’的体积。重工况环境下可选择使用第一加热回路41’,加热功率为600~1500W,每分钟可产生12~25g蒸汽;轻工况环境下可选择使用第二加热回路42’,加热功率为100~500W,每分钟可产生3~8g蒸汽。
请参阅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加热体40’设置在蒸汽发生装置10’的底部,壳体20的上方设置液体入口51和蒸汽出口52,容纳液体的腔体30设置在加热体40’的上方。液体由液体入口51进入腔体30后,由加热体40’直接加热,产生的蒸汽由蒸汽出口52排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体40’具有加热效率高,体积小的优势,能够大幅减小蒸汽发生装置的重量和体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蒸汽清洁设备,蒸汽清洁设备包括以上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如图5所示,还包括水箱61、泵体62。泵体62用于接收所述交流电源供电端11或者直流电源供电端12的电能将液体泵入蒸汽发生装置的腔体30内,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用于清洁的蒸汽,蒸汽从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52排出。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蒸汽清洁设备的性价比和稳定性,泵体62优选使用直流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一种厚膜加热器100,具有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厚膜加热器100包括:基板110、第一电热件120及第二电热件130。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间隔设置于基板110上,第一电热件120的电阻值区别于第二电热件130的电阻值。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电热件120用于电接入第一电压,第二电热件130处于断路状态,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电热件130用于电接入第二电压,第一电热件120处于断路状态。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上述的厚膜加热器100,在基板110上设置两种不同电阻值的第一电热件 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当厚膜加热器1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电热件 120接入第一电压,第二电热件130断开不工作;当厚膜加热器1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电热件130接入第二电压,第一电热件120断开不工作。由此可知,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能分别对应接入不同的电压,且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不同时工作,这样在需不同功率输出时,择一接入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使得各个回路均为单独工作,保证不同功率下的回路结构更加简洁、有序。同时本厚膜加热器100相比于传统的包覆式电热管,采用双加热通道直接加热方式,具有更高的热效率(热效率高达95%)。另外,由于不同功率输出时,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为单独、不同时工作,因此,不同功率下所利用的阻值为第一电热件120或者第二电热件130自身的阻值,并非为相互组合后的阻值,这样有效防止各个电热件组合时放大各自的精度差,从而有效减少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提高不同功率精度的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热件120的电阻值区别于第二电热件130的电阻值应理解为:第一电热件120的电阻值与第二电热件130的电阻值不相同,即第一电热件120的电阻值可大于第二电热件130的电阻值,也可小于第二电热件 130的电阻值。
同时,为实现不同电压值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可对厚膜加热器择一通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由于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交流电输送方式能减少电力损耗,保证终端产品上能具有较高的电压,因此,当需输出大功率(比如重工况下的厨房蒸汽清洁产品)时,将交流电流(即第二电压)接入至第二电热件130上,以使厚膜加热器100在高电压模式下输出较大的热功率。当需输出较小功率(比如汽车内部蒸汽清洁产品、蒸汽拖巴等)时,可将直流电流(即第一电压)接入至第一电热件120上,以实现在低电压模式下小热功率的输出。
具体地,交流电流的有效电压值为120V或者220V,直流电流的电压值为 18V。同时,第一电热件120的长度为280.5mm,宽为3.0mm,电阻值为0.78 Ω(25℃测试);第二电热件130的长度为475mm,宽为2.2mm,电阻值为20 Ω(25℃测试)。另外,在满足用户功率需求前提下,需将厚膜加热器100的 AC(交流)/DC(直流)的功率密度控制在60W/cm2以下。
还需说明的是,基板110的外形有多种设计,比如:基板110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五边形等。当基板110的外形为圆形时,为减少热效率的损耗,基板110的直径最大为60mm,第一电热件120或者第二电热件130上通入的最大电流值为20A。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均沿着基板110 的表面延伸设置,且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交替排布。由此可知,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为交替排布,这样有利于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均能布满基板110的表面,从而使得待加热流体受热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的排布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的排布方式均可为但不仅限于盘绕排布、蛇形排布、回字形等。其中,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交替排布应理解为:在排布过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第一电热件120上的一部分和第二电热件130上的一部分在基板110上交替间隔分布。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均环绕于基板110的中心,并沿着从基板110的中心至基板110的边缘的方向层层盘绕延伸。第一电热件12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与第二电热件13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交替套设排布。本实施例的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排布则呈环状间隔排布,这样使得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更好地铺设在基板110上,以便提高待加热流体的受热效果。其中,环状结构可为封闭环,也可为开口环。另外,环状结构的外形可为多种,比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热件120或者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盘绕时,可一直顺着同一方向(比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渐开盘绕设置;也可先沿着顺时针方向盘绕一周,再沿着逆时针方向盘绕一周,如此循环往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第一电热件12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环套的第一开口环121、第二开口环122和第三开口环123。第一开口环121、第二开口环122和第三开口环123的开口均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环 122一端与第一开口环121一端连接,第二开口环122另一端与第三开口环123 一端连接。即第一电热件120排布时,环绕于基板110的中心,先沿着一个方向盘绕一周;接着,沿着相反方向再次盘绕一周;最后,又沿着与上次的方向相反盘绕一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环122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段124 与第一开口环121一端连接,第二开口环122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段125与第三开口环123一端连接。而第一连接段124和第二连接段125则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环121的开口相对两侧。
请继续参考图6,第二电热件13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环套的第四开口环131、第五开口环132、第六开口环133和第七开口环134。第四开口环131与第五开口环132均位于第一开口环121与第二开口环122之间。第六开口环133与第七开口环134均套设于第四开口环131外。第五开口环132 一端与第四开口环131一端连接。第五开口环132另一端与第六开口环133一端连接。第六开口环133另一端与第七开口环134一端连通。同样,第二电热件130的排布可参考第一电热件120的排布方式。同时第二电热件130在排布时需与第一电热件120配合,以实现第一电热件12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与第二电热件130所形成的环状结构交替排布。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开口环132 一端通过第三连接段135与第四开口环131一端连接。第五开口环132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段136与第六开口环133一端连接。第六开口环133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段137与第七开口环134一端连通。而第三连接段135和第四连接段 136则分别位于第五开口环132的开口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第一电热件120在基板110上的布线爬电距离、第二电热件130在基板110上的布线爬电距离以及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之间的爬电距离均大于或者等于3.2mm,如此,使得第一电热件 120和第二电热件130稳定运行,避免因距离过近而发生电极化现象,有利于提升厚膜加热器100的用电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基板110上设有公共端140。第一电热件 120一端与第二电热件130一端均电性连接于公共端140上,如此,利用公共端140,使得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的电连接共用一端,减少接线端的设置,以方便接线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线过程中,可将公共端140作为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的公共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厚膜加热器100还包括接线座150。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均通过接线座150分别用于对应与直流电流、交流电流连接。如此,便于用户对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进行接线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接线座150的材质时,应考虑接线座150的耐温度性能,比如:接线座150采用陶瓷材质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接线座150上设有第一接线柱151、第二接线柱 152及第三接线柱153。第一电热件120一端与第二电热件130一端均连接于第一接线柱151。第一电热件1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接线柱152。第二电热件130 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接线柱153,如此,通过第一接线柱151、第二接线柱152 及第三接线柱153,使得交流和直流对应接入至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 130上。
具体地,第一接线柱151与第二接线柱152之间接入直流电流,第一接线柱151与第三接线柱153之间接入交流电流。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第一接线柱151、第二接线柱152及第三接线柱 153上均套设有保护套154,例如:保护套154为过20A电流耐高温材料硅胶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厚膜加热器100还包括保险模块170。第一电热件120与第二电热件130均电连接于保险模块170,以保护各个电路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厚膜加热器100还包括温控器160。温控器 160用于控制厚膜加热器100的工作温度。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温控器160通过支架161安装在基板110背向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的一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一种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上盖300、器体200及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厚膜加热器100。器体200装设于基板110上。上盖300装设于器体200上。器体20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流道210,器体200朝向上盖30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流道220,器体 200上还设有供第一流道210与第二流道220连通的第一出气孔230。上盖300 设有进水孔310与第二出气孔320。进水孔310与第一流道210连通,第二出气孔320与第二流道220连通。
上述的蒸汽发生装置,采用以上的厚膜加热器100,在基板110上设置两种不同电阻值的第一电热件120和第二电热件130。当厚膜加热器1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电热件120接入第一电压,第二电热件130断开不工作;当厚膜加热器1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电热件130接入第二电压,第一电热件120断开不工作。此时,水从上盖300的进水孔310中进入第一流道210 中,与第一电热件120或者第二电热件130进行换热,由其液体加热变成气体;该气体则由第一出气孔230中流入至第二流道220中;再从第二流道220中流至第二出气孔320中,并予以排出供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1,第二流道220的内壁设有隔板240。第一出气孔 230与第二出气孔320分别位于隔板240的相对两侧。隔板240与上盖300之间留有间隙,以供从第一出气孔230中流出的气体通过,以便对气体中的液体进行分离,确保流向第二出气孔320中的气体湿度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240与上盖300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实际产品尺寸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器体20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面上设有相互套设的多个分隔环250。分隔环250环绕于器体200的中心延伸设置,分隔环250上设有连通口251,且相邻两个分隔环250上的连通口251错位分布。相邻两个分隔环250及器体200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2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蒸汽设备将输入的液体加热,产生蒸汽输出。包括:壳体,供电端,水泵,加热体以及控制电路。
壳体用于收容水泵,加热体以及控制电路。供电端安装于壳体上,向蒸汽设备提供电力输入,供电端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部,另一端与壳体内部的控制电路及加热体连接。
加热体,与供电端连接,用于利用电能将输入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水泵,与加热体连接,将液体注入加热体。控制电路,与供电端,加热体及水泵连接,接收来自供电端的电能,控制供电端与加热体、水泵之间的电性连接,并调节电能提供给水泵和加热体使其按照预设的方式工作。
请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
S2,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S3,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
当所述供电端是直流电时,基于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
当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及所述水泵两端的电压恒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对于步骤S1,蒸汽设备可通过交流电源供电或者直流电源供电,供电端包括交流供电端和直流供电端。交流供电端通过有线电缆的方式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例如交流电插座,发电机等,接收交流电输入。直流供电端可与便携式储能单元连接,例如镍氢电池包、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包等,接收直流电输入。当然,直流供电端也可以通过电缆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例如开关电源等。
当供电端连接到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供电时,检测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的电源参数,并输出类型信号。例如,可以检测电源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检测到的参数分别代表不同的电源类型。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当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和直流供电输入时,输出代表交流电直流电同时输入的类型信号。
对于步骤S2,加热体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提升加热体的温度。检测加热体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转化为代表温度的电信号输出,能够基于温度信号,更好的控制加热体的工作。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同时检测加热体多个区域的温度,能够获得更为可靠的温度信息。这些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加热体的顶部和底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以及加热体底部和顶部靠近出汽口的位置,并分别输出代表这些位置温度信息的温度信号。
请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于步骤S3,接通所述供电端与所述加热体之间的电性连接;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高于加热停止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工作;当所述加热体的温度低于加热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体恢复工作。
蒸汽设备连接电源启动时,加热体开始工作。当加热体未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未达到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无法通过热量将液体汽化,此时无需向加热体内部注入液体,水泵不启动工作。当加热体持续工作,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向加热体内部注入液体,此时加热体通过热量将液体汽化。当液体持续注入,如加热体的温度无法持续维持在高于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控制水泵停止工作,使加热体内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高的水平,保证液体的汽化效果。
当加热体内温度持续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即高于预先设定的加热停止温度阈值时,继续加热有可能损坏加热体及周边设备,此时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工作。当加热体因液体汽化或液体注入量的增加,温度降低到加热停止温度阈值以下时,控制加热体恢复工作,维持加热体内的温度水平。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蒸汽设备由于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时,加热体的加热效率不同,所以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情况下,水泵启动温度阈值也不同。当蒸汽设备使用交流供电时,加热体内温度低于150℃时,水泵不启动工作,当加热体内温度不低于150℃时,水泵启动工作。当蒸汽设备使用直流供电时,加热体内温度低于190℃时,水泵不启动工作,当加热体内温度不低于190℃时,水泵启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加热体内温度不低于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立刻向水泵内注水,可能导致加热体内温度又降低至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阈值以下,导致水泵频繁启动和停止工作,所以,当加热体内温度不低于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阈值时,延时3秒再启动水泵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加热体内多个区域的温度,不同区域检测的温度对控制水泵的启停以及加热体的启停具有更为准确的参考意义。例如,当评价水泵的启停时,选用最接近加热体进水口的温度;当评价加热体的启停时,选用加热体内任一区域的温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是,也可以将各个区域的温度统计,计算出加热体内的平均温度,作为评价水泵的启停以及加热体的启停的温度依据。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水泵的启停以及加热体的启停并非依据固定的阈值数值,而是依据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所述温度范围具有预先设定的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当加热体的温度在超过预先设定的水泵启动温度上限时,控制水泵启动工作,当加热体的温度低于水泵启动温度下限时,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当加热体的温度在超过预先设定的加热停止温度上限时,控制加热体停止工作,当加热体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加热停止温度下限时,控制加热体启动工作。提高了回路的稳定性,不会因温度稍有变动,就频繁的控制水泵或者加热体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于步骤S3,控制所述水泵间歇式的工作,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预设暂停时长。
通过水泵持续性的向加热体内注水,很难维持加注水量和温度之间的平衡。为了更好的维持加热体内的温度以及液体汽化的效果,在水泵工作时,控制水泵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间歇性的工作,来控制水泵在单位时间内向加热体内注入的水量。水泵在每运行预先设定的工作时长后,即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长;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暂停时长后,继续运行预先设定的工作时长。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加热体的功率,加热体的热损耗,及液体的物体特性,来计算单位时间内水泵的供水量,从而决定水泵预先设定的工作时长和暂停时长。
当加热体加热过程中的热损耗为Q,热损耗包括了加热体的无效做功(例如对外的热传递、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等);水的比热容为C,水的质量为 M;水从室温到沸点的温差为ΔT;水在沸点时的汽化潜热为ΔQ,蒸汽量为S1,则可计算出水泵的计划供水量S0(单位为g)为:
S0≤S1=[(P*60s)-Q)/(C*M*ΔT+ΔQ)。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蒸汽设备由120V交流电供电,加热体的额定功率为600W,水泵的供水量为28.7ml/min时,水泵的预设运行时长为 15秒,水泵的预设暂停时长为3秒。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于步骤S3,若检测所述供电类型是直流电;则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调节所述电压使所述加热体以第一电压预设值工作,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且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一暂停时长;
当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二水泵电压预设值工作,且每当所述水泵启动工作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后,停止运行第二暂停时长;所述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运行时长。
当蒸汽设备由直流电供电时,尤其是使用储能单元供电时,受储能单元的能量限制,随着储能单元不断的放电,其电压会不断降低,这种情况下加热体的工作功率及产生的蒸汽量会受到影响。因此,将储能单元对蒸汽设备的供电进行斩波,从而保证一定时间内,加热体的工作功率稳定。
当直流电的电压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将直流电对加热体的供电进行斩波,使加热体以第一电压预设值工作;同时,依照预设的储能单元电压与水泵供电电压(水泵出水量)的关系,对水泵的工作电压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水泵的供水量与加热体的工作功率相匹配,保证蒸汽设备产生足量的水蒸气,避免出现汽化不完全的情况。
同样,通过水泵持续性的向加热体内注水,很难维持加注水量和温度之间的平衡。为了更好的维持加热体内的温度以及液体汽化的效果,在水泵工作时,控制水泵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间歇性的工作,来控制水泵在单位时间内向加热体内注入的水量。水泵在每运行第一预设运行时长后,即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第一暂停时长;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第一暂停时长后,继续运行第一预设运行时长。
随着储能单元持续放电,当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第一电压预设值时,停止对加热体供电的斩波,使储能单元全功率输出。随着储能单元电压的降低,依照预设的储能单元电压与水泵供电电压(水泵出水量)的关系,降低水泵的供电电压,以减小出水量,从而使得供水与加热功率一致,以达到出汽平稳的效果。
同样,由于电压降低导致加热体功率的变化,为了避免水量过多,需要减少水泵的注水量。水泵在每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后,即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第二暂停时长;停止运行预先设定的第二暂停时长后,继续运行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其中第二预设运行时长小于第一预设运行时长。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储能单元的电压为20V,加热体的额定功率为400W,则第一电压预设值可设定为17V。
当直流电的电压高于17V时,将直流电对加热体的供电进行斩波,使加热体在17V的工作电压下工作,功率控制在350W至360W左右。同时,依照预设的储能单元电压与水泵供电电压(水泵出水量)的关系,对水泵的工作电压进行调整,控制水泵在2V的电压下工作,从而保证水泵的供水量与加热体的工作功率相匹配,保证蒸汽设备产生足量的水蒸气,避免出现汽化不完全的情况。同时,在水泵工作时,控制水泵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间歇性的工作,来控制水泵在单位时间内向加热体内注入的水量,水泵每工作15秒,即停止运行3 秒。
当直流电的电压不高于17V时,停止对加热体供电的斩波,使储能单元全功率输出。降低水泵的供电电压至1.8V,以减小出水量,从而使得供水与加热功率一致,以达到出汽平稳的效果。同时,由于电压降低导致加热体功率的变化,为了避免水量过多,需要减少水泵的注水量。水泵在每运行10秒后,即停止运行3秒。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对于步骤S3,检测到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和直流电同时供电时,控制所述交流电为所述加热体提供电能,控制所述直流电为所述水泵提供电能。
当蒸汽设备同时由交流电和直流电进行供电的场景下,交流电能够提供更加多和稳定的电能,所以控制交流电为加热体供电,从而获得更加好的加热效果,产生稳定的蒸汽输出。同时,使用直流电为水泵提供电能,避免交流电转换直流电再为水泵供电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避免能量转换过程中导致的发热。
请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蒸汽设备400,所述蒸汽设备400包括:供电检测模块410,温度保护模块420,主控模块430。
供电检测模块410用于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
温度保护模块420用于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主控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
当所述供电端是直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基于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
当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加热体及所述水泵两端的电压恒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保护模块200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进水口附近,所述第二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出汽口附近;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检测所述加热体不同区域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保护模块检测温度使用热敏电阻,使用热敏电阻可以控制温度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内,即仅在超过上限或下限温度阈值时控制电路的开关,无需确切的定值作为阈值,提高了回路的稳定性,避免温度不稳定时稍有变动,就会导致开关频繁;且采用热敏电阻是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所共用的,减少了电子元件,简化了电路设计,使得电路设计更紧凑,成本更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是,检测温度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温度传感器,例如非接触型的传感器等。
设置多个热敏电阻能够更好的检测加热体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温度保护模块包括四个热敏电阻,其中两个设置于第一壳体上,分别位于进水口的正下方以及出气口的下方;另外两个设置于第二壳体上,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侧面以及出气口的侧面。
进一步的,供电检测模块410还用于实现上述步骤S1;温度保护模块420 还用于实现上述步骤S2;主控模块430还用于实现上述步骤S3。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该蒸汽设备的所述主控模块300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以及控制水泵工作还包括:
当所述供电端是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提供给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供电端是直流电时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
当所述蒸汽设备使用交流电时,加热体的工作功率可相对于使用直流电时更高,此时能够使水泵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工作,使其向加热体内注入更多液体,产生更多蒸汽。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体包括交流发热电路和直流发热电路;交流电供电时,仅交流发热电路工作;直流电供电时,仅直流发热电路工作。
通过设置两套发热电路,使得蒸汽设备在使用交流电时,能够以较大的功率工作,产生更多的蒸汽,满足对蒸汽需求量大的工况下的工作需求;同时使得蒸汽设备在使用交流电时,能够以可控的功率工作,产生稳定的蒸汽的同时,尽可能的延长工作时间,避免了蒸汽设备在直流工况下工作时间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体包括金属基体,所述交流发热电路和所述直流发热电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形成于所述金属基体的绝缘层上。所述金属基体设置有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优选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金属基板上设置有绝缘层,交流发热电路及直流发热电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形成于所述金属基板的绝缘层上,使得热量可以更加直接高效的传导至管道内,对水流进行加热,大幅减少了热量损耗,提高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主回路开关和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包括触发式开关、按键开关、微动开关;所述旁路开关可选择的闭合,向所述控制电路提供启动信号。
用户操作蒸汽设备时,通过触发旁路开关,向控制电路提供启动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将电源与加热体电性连接。相对于传统机械开关,旁路开关与主回路开关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用户获得更舒适轻便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主回路开关设置有冗余电路,当主回路开关出现故障无法有效断开时,冗余电路可断开电源与加热体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加热体过热的情况,使得蒸汽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设备还包括串联在所述交流供电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开关电源、整流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供电端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提供给所述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清洁机,所述蒸汽清洁机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用于储存液体;如上述任一所述的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用于将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多功能喷头,所述多功能喷头选择性连接多种清洁附件;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设备的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液体注入所述蒸汽设备;所述多功能喷头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设备连接;所述蒸汽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水泵控制模块。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为上文所述的供电端是直流电源时的控制方法,在此不在赘述。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直流发热电路,以及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运行如上文所述的供电端是直流电源时的控制方法。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以选择的使用交流电源供电,或者使用直流电源供电,并结合蒸汽设备预配置的控制方法,在直流供电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出汽效果;使蒸汽设备使用直流供电成为现实,蒸汽设备在室内和户外均能正常使用,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环境;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结构紧凑的技术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 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液体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液体的腔体;
以及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用于接收供电端的电能产生热量,将所述腔体内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所述加热体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回路;
所述供电端包括交流电源供电端和直流电源供电端,与交流电源供电端连接的交流电源和与直流电源供电端连接的直流电源分别能独立地将从所述液体入口进入的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第一加热回路和第二加热回路,所述第一加热回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供电端,所述第二加热回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供电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设置为厚膜发热体,所述厚膜发热体采用厚膜电阻技术于基板上形成厚膜发热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发热电路包括交流发热电路和直流发热电路,交流电供电时,仅交流发热电路工作;直流电供电时,仅直流发热电路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发热电路包括第一电热件,所述直流发热电路包括第二电热件,所述第一电热件与第二电热件均沿着所述基板的表面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电热件与所述第二电热件交替排布。
6.一种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供电端的供电类型,并输出类型信号,所述类型信号包括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以及代表交流电和直流电同时供电信号;
温度保护模块,用于检测加热体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主控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下,主控模块响应于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基于所述直流电的电学参数调整加热体两端的电压及水泵两端的电压;第二控制模式下,主控模块响应于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及所述水泵两端的电压恒定;第三控制模式下,主控模块响应于代表交流电和直流电同时供电信号,控制优先使用所述交流电为所述蒸汽设备供电;
所述供电检测模块、所述温度保护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表交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在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时产生;所述代表直流电输入的类型信号在检测到直流供电输入且未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时产生;所述代表交流电直流电同时输入的类型信号在检测到交流供电输入和直流供电输入时产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护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进水口附近,所述第二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加热体的出汽口附近;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所述第二热敏电阻检测所述加热体不同区域的温度并输出温度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类型信号及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启停;
所述供电端的供电类型是交流电时,所述主控模块提供给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高于所述供电端是直流电时所述水泵的工作电压。
10.一种蒸汽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用于储存液体;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蒸汽设备,所述蒸汽设备用于将液体加热汽化成蒸汽;
多功能喷头,所述多功能喷头选择性连接多种清洁附件;
所述水箱与所述蒸汽设备的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液体注入所述蒸汽设备;所述多功能喷头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设备连接;
所述蒸汽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水泵控制模块。
CN202122374906.8U 2020-09-30 2021-09-29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Active CN2175698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018 2020-09-30
CN2020110610184 2020-09-30
CN2021214166328 2021-06-24
CN202121416632.8U CN216705207U (zh) 2020-09-30 2021-06-24 厚膜加热器及蒸汽发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9826U true CN217569826U (zh) 2022-10-14

Family

ID=80949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4906.8U Active CN217569826U (zh) 2020-09-30 2021-09-29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9826U (zh)
WO (1) WO20220688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100540A4 (en) * 2013-06-11 2014-06-26 Bissell Homecare, Inc.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generator
EP3009060B1 (en) * 2014-10-17 2017-04-26 Black & Decker Inc. Steam cleaning device
US10384781B2 (en) * 2017-05-30 2019-08-20 Charles VanHaelst Quadcopter pressure washer
CN107176143A (zh) * 2017-06-09 2017-09-1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蒸汽洗车装置
CN108401309A (zh) * 2018-05-10 2018-08-14 东莞市可乐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压适用厚膜发热盘
CN109499967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天津宏信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的高温高压自动加热清洗系统
CN110560407B (zh) * 2019-09-19 2021-07-30 上海奇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8840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2687B (zh) 电池操作的吹风机
KR102526864B1 (ko) 온도 의존성 배터리 예열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동력식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EP2434923B1 (en) Hairdryer appliance
KR20190062382A (ko) 배터리 구동식 헤어 드라이어에서 열을 전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311451B1 (en) A high-wattage power appliance system
CN105042863B (zh) 一种热水器水温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14308799B (zh) 蒸汽设备,蒸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蒸汽清洁机
CN104080379A (zh) 节能咖啡机
CN103653668A (zh) 经由热来作发型设计的被加热的发型设计装置
GB2536000A (en) An electric liquid heating appliance
CN217569826U (zh) 蒸汽设备及蒸汽清洁机
WO2016112250A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hea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20162416A5 (zh)
CN110014920B (zh) 充电装置和充电桩
JP6895216B2 (ja) 直流スマートグリッド及びスマートコンセント
CN108603684B (zh) 热水储存式多水箱家用热水器
CN207220712U (zh) 液体保温容器
CN219868494U (zh) 燃气热水器
KR20190001218U (ko) 야외에서 사용할 수 있는 휴대용 전열매트 장치
CN218993667U (zh) 一种恒温电热水器
CN215909015U (zh) 用于蒸汽家电的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家电
CN215062396U (zh) 一种取暖控制电路以及取暖设备
WO2023227888A1 (en) Hairstyling apparatus with reconfigurable current flows
JP3372107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式クリーナ
GB2620831A (en) Hairstyling apparatus with reconfigurable current flow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