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7307U - 舌锻炼棒 - Google Patents
舌锻炼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67307U CN217567307U CN202220694619.7U CN202220694619U CN217567307U CN 217567307 U CN217567307 U CN 217567307U CN 202220694619 U CN202220694619 U CN 202220694619U CN 217567307 U CN217567307 U CN 2175673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gue
- exercising
- interface
- rod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舌锻炼棒,包括可插接成一体的舌锻炼棒主体和舌锻炼棒配件。舌锻炼棒主体包括舌锻炼手持棒,舌锻炼手持棒的一端部设有主接口,舌锻炼手持棒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主接口连接。舌锻炼手持棒上设有斜伸舌线和直伸舌线,斜伸舌线与直伸舌线相比更靠近主接口。舌锻炼棒配件包括连接棒,连接棒的一端部设有匹配接口,连接棒的另一端部设有舌形负压吸引器,舌形负压吸引器与匹配接口、连接棒上设置的开关连接。当舌锻炼棒主体与舌锻炼棒配件通过主接口和匹配接口的插接连接在一起时,舌形负压吸引器经由匹配接口、主接口与充电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对患者实施简单有效的舌肌锻炼,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适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舌锻炼棒,属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老年患者多因自身机能老化,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出现口腔传送时间延长、上食管括约肌张力减少、舌头力度减少、喉部上升幅度减少、吞咽反射迟缓等问题发生,从而致使老年误吸、肺炎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研究表明,舌在患者发声、食物吞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增加舌肌的力量、舌头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舌肌与口腔其他肌群运动的协调性等,有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预防误吸,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舌肌锻炼已纳入早期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采取自我伸舌训练法,但是这种锻炼方式对于无法控制舌部肌肉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来说常无法顺利开展,难以达到有效的舌部康复锻炼,尤其在居家环境下,锻炼更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锻炼棒,其可对患者实施简单有效的舌肌锻炼,适合临床使用或居家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适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插接成一体的舌锻炼棒主体和舌锻炼棒配件,其中:舌锻炼棒主体包括舌锻炼手持棒,舌锻炼手持棒的一端部设有主接口,舌锻炼手持棒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主接口连接;舌锻炼手持棒上设有斜伸舌线和直伸舌线,斜伸舌线与直伸舌线相比更靠近主接口;舌锻炼棒配件包括连接棒,连接棒的一端部设有匹配接口,连接棒的另一端部设有舌形负压吸引器,舌形负压吸引器与匹配接口、连接棒上设置的开关连接;当舌锻炼棒主体与舌锻炼棒配件通过主接口和匹配接口的插接连接在一起时,舌形负压吸引器经由匹配接口、主接口与充电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舌锻炼棒可通过牵拉患者舌头或给予患者伸舌阻力来锻炼患者的舌肌,从而通过提高舌肌力量来提高食团形成能力,避免发生误吸。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由患者自行进行伸舌锻炼,操作简单便捷,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即可操作,可以帮助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好地进行舌肌锻炼,改善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率,适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舌锻炼棒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舌锻炼棒主体与舌锻炼棒配件插接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3是舌锻炼棒主体与舌锻炼棒配件之间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舌锻炼棒包括可插接成一体的舌锻炼棒主体41和舌锻炼棒配件42,其中:舌锻炼棒主体41包括圆杆状的舌锻炼手持棒410,舌锻炼手持棒410的一端部设有主接口411,舌锻炼手持棒410内设有充电电池414,充电电池414与主接口411连接;舌锻炼手持棒410上设有斜伸舌线412和直伸舌线413,斜伸舌线412与直伸舌线413相比更靠近主接口411;舌锻炼棒配件42包括圆杆状的连接棒421,连接棒421的一端部设有匹配接口423,连接棒421的另一端部设有舌形负压吸引器422,舌形负压吸引器422与匹配接口423、连接棒421上设置的开关424连接;当舌锻炼棒主体41与舌锻炼棒配件42通过主接口411和匹配接口423的插接而连接在一起时,舌形负压吸引器422经由匹配接口423、主接口411与充电电池414连接,于是充电电池414向舌形负压吸引器422供电,舌形负压吸引器422用于通过负压原理吸住患者的舌面进行锻炼。
在本实用新型中,舌形负压吸引器422为本领域的已有器件,其上与舌头贴合的部位分布有多个产生负压吸住舌头的小孔。舌形负压吸引器422的吸力可分为弱、中、强三档。
在实际设计中,舌形负压吸引器422外由一层硅胶材质的膜(图中未示出)包裹,以避免对患者舌部等口腔器官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接口411为插头式接口而匹配接口423为插座式接口(不受局限),其中:主接口411兼具充电接口功能,以用于连接电源实现充电。
在实际设计中,充电电池414优选为具有电源管理功能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414与舌锻炼手持棒410上的电量指示灯415连接。电量指示灯415用于指示是否充满电。当充电电池414充满电时可自行断切充电操作,并通过电量指示灯415持续保持绿灯来表示充满电(未充满电时电量指示灯红灯闪烁)。
在本实用新型中,斜伸舌线412和直伸舌线413用于判断伸舌锻炼是否到位,它们可为线标记,如红色线标记。
较佳的方案是,斜伸舌线412为由一行凸点形成的线,直伸舌线413为一线状浅槽。
进一步来说,斜伸舌线412和直伸舌线413沿舌锻炼手持棒410的外圆周设置一圈。
在使用前,先将舌锻炼棒主体41充满电。
使用时,若想对舌头进行锻炼,则将舌锻炼棒主体41和舌锻炼棒配件42取出,通过主接口411与匹配接口423之间的插接,连接好舌锻炼棒主体41与舌锻炼棒配件42。此时按下开关424启动舌形负压吸引器422,家属或医护人员手持舌锻炼手持棒410,通过舌形负压吸引器422吸住患者的舌头上表面,主动牵拉患者舌头或给予患者伸舌阻力,从而通过提高舌肌力量来提高食团形成能力,避免误吸。
当然,也可不启动舌形负压吸引器422,将舌形负压吸引器422轻轻抵在患者口唇上方,由患者自行进行伸舌锻炼,如患者向左向右伸舌,以达到斜伸舌线412为达标,再如,患者向前伸舌,以达到直伸舌线413为达标。
在锻炼结束后,清洗并晾干舌锻炼棒配件42,将舌锻炼棒主体41和舌锻炼棒配件42套上保护套后收好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舌锻炼棒可通过牵拉患者舌头或给予患者伸舌阻力来锻炼患者的舌肌,从而通过提高舌肌力量来提高食团形成能力,避免发生误吸。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由患者自行进行伸舌锻炼,操作简单便捷,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即可操作,可以帮助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好地进行舌肌锻炼,改善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率,适于普及推广。
2)本实用新型针对具有自主舌肌锻炼能力和缺少自主舌肌锻炼能力的两类患者设计,这两类患者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舌锻炼棒进行不同程度的舌肌锻炼。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插接成一体的舌锻炼棒主体和舌锻炼棒配件,其中:舌锻炼棒主体包括舌锻炼手持棒,舌锻炼手持棒的一端部设有主接口,舌锻炼手持棒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主接口连接;舌锻炼手持棒上设有斜伸舌线和直伸舌线,斜伸舌线与直伸舌线相比更靠近主接口;舌锻炼棒配件包括连接棒,连接棒的一端部设有匹配接口,连接棒的另一端部设有舌形负压吸引器,舌形负压吸引器与匹配接口、连接棒上设置的开关连接;当舌锻炼棒主体与舌锻炼棒配件通过主接口和匹配接口的插接连接在一起时,舌形负压吸引器经由匹配接口、主接口与充电电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伸舌线为由一行凸点形成的线,所述直伸舌线为一线状浅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伸舌线和所述直伸舌线为红色线标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伸舌线和所述直伸舌线沿所述舌锻炼手持棒的外圆周设置一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形负压吸引器外由一层硅胶材质的膜包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接口为插头式接口而所述匹配接口为插座式接口,其中:所述主接口兼具充电接口功能,以用于连接电源实现充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锻炼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池为具有电源管理功能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舌锻炼手持棒上的电量指示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4619.7U CN217567307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舌锻炼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4619.7U CN217567307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舌锻炼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67307U true CN217567307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4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94619.7U Active CN217567307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舌锻炼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67307U (zh) |
-
2022
- 2022-03-28 CN CN202220694619.7U patent/CN2175673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567307U (zh) | 舌锻炼棒 | |
CN206183415U (zh) | 一种仿形支撑吸唾器 | |
CN219185728U (zh) | 一种吞咽障碍训练器 | |
CN202342220U (zh) | 一次性可负压吸引口腔护理装置 | |
CN207768455U (zh) | 带凸点的自动痔疮套扎器 | |
CN203458664U (zh) | 无线可视可拆卸气管插管光棒 | |
CN2870761Y (zh) | 吸痰管可视压舌牙垫 | |
CN202198943U (zh) | 一次性使用的可塑型气管插管引导管芯 | |
CN203447263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子气管咽喉镜 | |
CN114190873A (zh) | 便携式吞咽检查评估软管内窥镜系统 | |
CN208144992U (zh) | 一种便携简易胃镜咬口 | |
CN204909431U (zh) | 一种阴道生物电反馈电极 | |
CN207768454U (zh) | 带凸条的自动痔疮套扎器 | |
CN206822934U (zh) | 一种可视胃管引导镜 | |
CN221229465U (zh) | 一种小鼠经口无创气管插管的导丝成像装置 | |
CN217566685U (zh) | 口腔器官运动棒 | |
CN219680921U (zh) | 一种多功能治疗吞咽障碍的器具 | |
CN221155049U (zh) | 一种鼻饲管用固定装置 | |
CN215690232U (zh) | 一种呼吸内科便于调节的吸痰器 | |
CN215083750U (zh) | 一种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可调节可视气管插管 | |
CN215938648U (zh) | 一种诱发吞咽反射启动的刺激装置 | |
CN209347852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气道导管麻醉联合包 | |
CN208511665U (zh) | 一种双光源定位气管导管 | |
CN213994505U (zh) | 一种可视喉罩用喉镜 | |
CN213130907U (zh) | 一种鼻胃肠管用引导钢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