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7135U -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7135U
CN217567135U CN202220377242.2U CN202220377242U CN217567135U CN 217567135 U CN217567135 U CN 217567135U CN 202220377242 U CN202220377242 U CN 202220377242U CN 217567135 U CN217567135 U CN 217567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pipe
connecting seat
link
connector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72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华英
李健
张昆
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ema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imak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imak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imak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72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7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7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7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和内腔,内腔开设在连接座的内部,连接环的外表面与延长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环的内壁与连接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环的外表面与连接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梯形块通过限位组件在内腔内部活动,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新型PICC连接器,通过将延长管和连接端使用UV胶进行粘接,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避免了药液的渗漏,其次梯形块与卡槽相卡接,从而通过滑条对连接环进行限位,进一步增强延长管与连接端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解决了现有PICC导管的连接器与延长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导管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能较长时间留置体内,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PICC导管的连接器与延长管采用套设连接,导致延长管在使用时,其密封性以及连接的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PICC导管的使用,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解决了现有PICC导管的连接器与延长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包括管座、延长管、连接座、紧固件以及连接端,所述延长管分别套设在管座和连接端上,所述连接端和紧固件的外表面均与连接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延长管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和内腔,所述内腔开设在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与延长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与连接端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与连接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通过限位组件在内腔内部活动,所述内腔的内壁开设有贯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外表面与连接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条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与梯形块的外表面相卡接,所述滑条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斜切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动槽和折板,所述折板设置在内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折板的外表面与梯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板的外表面与滑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开设在连接座的内部且呈贯通状态,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与内腔的内表面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折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与内腔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与活动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PICC连接器,通过将延长管和连接端使用UV胶进行粘接,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避免了药液的渗漏,其次当连接环与连接座接触时,带动滑条通过滑槽进入内腔内部,滑条上的斜切面与梯形块的斜面贴合后,随着滑条的继续进入,滑条挤压梯形块运动,梯形块运动时,折板通过伸缩杆的作用对其进行横向限位,随着滑条带动卡槽运动至梯形块下方时,梯形块落下与卡槽相卡接,从而通过滑条对连接环进行限位,进一步增强延长管与连接端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结构的组合解决了现有PICC导管的连接器与延长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延长管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中:1-管座、2-延长管、3-连接座、4-紧固件、5-连接端、6-连接机构、61-连接环、62-内腔、63-梯形块、64-限位组件、641-活动槽、642-折板、643-伸缩杆、65-滑槽、66-滑条、67-卡槽、68-斜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包括管座1、延长管2、连接座3、紧固件4以及连接端5,延长管2分别套设在管座1和连接端5上,连接端5的外径尺寸大于延长管2内径尺寸,连接端5外表设置有异形凸起,以增强和延长管2连接的稳定性,且延长管2采用UV胶与连接端5相粘结,连接端5和紧固件4的外表面均与连接座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延长管2和连接座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6;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环61和内腔62,内腔62开设在连接座3的内部,连接环61的外表面与延长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环61和延长管2一体成型且内径尺寸相同,连接环61的外径尺寸大于延长管2的外径尺寸,连接环61的内壁与连接端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环61的外表面与连接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内腔62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63,梯形块63通过限位组件64在内腔62内部活动,内腔62的内壁开设有贯通的滑槽65,滑槽6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条66,滑条66的外表面与连接环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滑条66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67,卡槽67的内表面与梯形块63的外表面相卡接,卡槽67的内部尺寸与梯形块63的外部尺寸相适配,滑条66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斜切面68,斜切面68的斜度与梯形块63斜面的斜度相适配,限位组件64包括活动槽641和折板642,折板642设置在内腔62内部,折板642的外表面与梯形块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折板642的外表面与滑条6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活动槽641开设在连接座3的内部且呈贯通状态,活动槽641的内表面与内腔62的内表面相连通,折板6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43,伸缩杆643的外表面与内腔62的内表面活动连接,伸缩杆643的一端与内腔62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杆643的外表面与活动槽64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伸缩杆643一端延伸至连接座3外侧,以便于抽动使得梯形块63与卡槽67的脱离卡接。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首先将延长管2一端套设在管座1的一端上,然后将延长管2另一侧的内壁涂抹UV胶,并将连接环61和延长管2一端套设在连接端5外部,且推动连接环61与连接座3外侧相贴合,连接环61带动滑条66运动,并使得滑条66通过滑槽65进入内腔62内部,滑条66在内腔62内部不断深入,其表面的斜切面68与梯形块63的斜面贴合,通过挤压推动梯形块63运动,随着滑条66带动卡槽67运动至梯形块63的正下方时,梯形块63运动复位并与卡槽67相卡接,从而通过滑条66对连接环61进行限位,使得延长管2与连接端5的粘结稳定性增强,同时梯形块63运动时,折板642和伸缩杆643对其进行横向限位,且通过抽拉伸缩杆643一端,便于梯形块63运动脱离与卡槽67的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包括管座(1)、延长管(2)、连接座(3)、紧固件(4)以及连接端(5),所述延长管(2)分别套设在管座(1)和连接端(5)上,所述连接端(5)和紧固件(4)的外表面均与连接座(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2)和连接座(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6);
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环(61)和内腔(62),所述内腔(62)开设在连接座(3)的内部,所述连接环(61)的外表面与延长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61)的内壁与连接端(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61)的外表面与连接座(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内腔(62)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块(63),所述梯形块(63)通过限位组件(64)在内腔(62)内部活动,所述内腔(62)的内壁开设有贯通的滑槽(65),所述滑槽(6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条(66),所述滑条(66)的外表面与连接环(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条(66)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67),所述卡槽(67)的内表面与梯形块(63)的外表面相卡接,所述滑条(66)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斜切面(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4)包括活动槽(641)和折板(642),所述折板(642)设置在内腔(6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642)的外表面与梯形块(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折板(642)的外表面与滑条(6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641)开设在连接座(3)的内部且呈贯通状态,所述活动槽(641)的内表面与内腔(62)的内表面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6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43),所述伸缩杆(643)的外表面与内腔(62)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43)的一端与内腔(6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43)的外表面与活动槽(64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CN202220377242.2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Active CN217567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7242.2U CN21756713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7242.2U CN21756713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7135U true CN21756713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7242.2U Active CN217567135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7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0013589A (es)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fluido con canula retractil.
CN201263811Y (zh) 一种用于无针输液的正压接头
CN217567135U (zh) 一种新型picc连接器
CN209596326U (zh) 一种针头组件以及含有该针头组件的留置针
CN115006713A (zh) 一种心包置管与引流袋之间的快速连接交换器
CN210843270U (zh) 一种静脉输液止血按压装置
CN107335110B (zh) 止水夹
CN209301893U (zh) 具有多功能胶囊结构的留置针
CN216755125U (zh) 基于5g技术的输液泵
CN219110431U (zh) 一种留置针的固定器
CN209137596U (zh) 自压式敷贴
CN213554264U (zh) 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专用腹部口袋
CN201492738U (zh) 软质耐压管输液器具
CN215840750U (zh) 一种鼻胆管与引流袋的连接装置
CN105771029B (zh) 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
CN219185301U (zh) 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留置针结构
CN205268304U (zh) 一次性医用picc导管双管冲洗装置
CN220513222U (zh) 一种留置针延长管
CN212090478U (zh) 一种多用途导尿管
CN211705442U (zh) 一种带有水囊的新型透析导管
CN219071721U (zh) 一种抗反流引流管
CN218391859U (zh) 一种手术用生物蛋白胶的注射装置和注射导液部件
CN220025847U (zh)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CN219071727U (zh) 一种多节距输送鞘卡接结构
CN215900399U (zh) 一种可适应多种输液瓶的输液瓶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1700 No. 10, Yuanhe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Demak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700 No. 10, Yuanhe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dimak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