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2033U -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2033U
CN217562033U CN202221268846.XU CN202221268846U CN217562033U CN 217562033 U CN217562033 U CN 217562033U CN 202221268846 U CN202221268846 U CN 202221268846U CN 217562033 U CN217562033 U CN 217562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er
rfid reader
magnetic
circuit
circuit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88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so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s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s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so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88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2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2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2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主要设有一电路转接座及一RFID读写器,其中,该电路转接座与智慧型手机的USB插座连接导通电路;该RFID读写器通过磁吸方式与电路转接座连接导通电路,以将智慧型手机的电源和控制讯号传输给RFID读写器,同时通过此磁吸方式将RFID读写器读取的资料传输至智慧型手机,使其整体成为一行动式RFID读写器,从而使RFID读写器本体于受到不当撞击时,防止其USB的接头容易被折断或损伤。

Description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尤指一种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尤指一种通过磁吸方式连接RFID读写器及智慧型手机的电路,以防止其USB的接头容易被折断或损伤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背景技术
目前;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为一种是由RFID读写器(Reader)和RFID标签(Tag)所组成的系统。其中的读写器内含控制元件及天线,RFID标签内设有储存/处理资料的晶片及接收/传送讯号的天线,当RFID标签感测到RFID读写器的讯号时,会将内部既存资料传到RFID读写器。其运作的原理是利用RFID读写器发射无线电波,触动感应范围内的RFID标签,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供应RFID标签上的晶片运作并发出电磁波回应RFID读写器。RFID标签可分为主动式及被动式两种:被动式的标签本身没有电池的装置,所需电流全靠感应器的无线电波电磁感应产生,所以只有在接收到感应器发出的讯号才会被动的回应感应器;而主动式的标签内置有电池,可以主动传送讯号供感应器读取,讯号传送范围也相对的比被动式广。而RFID标签的资料可以是只供撷取资料的唯读标签,或可供撷取资料,将新资料附加至现有的资料,亦或新资料也可完全覆写现有资料的读写标签。
RFID与一般的条码系统较之,其至少存在有以下的优点:
1.条码印刷后就无法更改;而RFID标签则可利用相关系统不限制次数新增、修改、删除RFID标签内所储存的资料,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2.条码阅读器需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下,使扫描光源照射在条码上才能辨读。RFID标签则只要在无线电波的范围内,即可传递讯号,方便辨识及读取。
3.条码阅读器一次只能读取单一条码资料;RFID读写器则可于同一时间内读取数个RFID标签。
4.RFID读取具高度安全性的保护,不易被伪造及变造,而条码系为纸张所印刷容易复制,故而较缺乏有保护措施而安全性低。
因此,虽然RFID的使用成本虽较高,但是在较讲求效率及保密性的应用场合,RFID被普遍采用于工厂的物料清点、物料控制系统存货、物流运输管理等。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小型无线携带式RFID读写器,其设有一机体5,于机体5设有供操作的按钮51,以供读写RFID 标签52。该产品虽具有蓝牙装置(Blue tooth)53,可与大多数Android或iOS行动装置54连线,但是由于该小型无线携带式RFID读写器为独立,须具有电池55,指示灯56……等多种部件,才能与行动装置连线结合达到一个整体的RFID读写器,不仅操作上显得较不方便,且部件多,价格必然昂贵。
而如图2所示,为目前市面上另一种流通的RFID读写器,其设有一RFID读写器机体6,于该机体6设有一USB公接头61,使用时,将USB公接头61插在智慧型手机7的USB母接头71,即成为一行动式RFID读写器。智慧型手机7经由USB母接头71传输控制讯号及电源至机体6,机体6将读到的RFID标签讯息经由USB接头传输至智慧型手机7。该产品利用智慧型手机7大量生产且广为使用的优势,且萤幕72相对较大,可以说是价廉物美。但是其有一大缺点,即为当RFID读写器受到不当的撞击时,其USB公接头61容易被折断,或是智慧型手机7的USB母接头71容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通过磁吸方式连接RFID读写器及智慧型手机的电路,以防止其USB的接头受到不当的撞击时容易被折断或损伤。
前述的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设有一电路转接座及一RFID读写器。其中,该电路转接座供与智慧型手机的USB插座连接;该RFID读写器通过磁吸方式与电路转接座连接,以供将智慧型手机的电源和控制讯号传输给RFID读写器,同时通过此磁吸方式将RFID读写器读取的条码资料传输至智慧型手机,使其整体成为一行动式RFID读写器,从而使RFID读写器在受到不当撞击时,防止其USB的接头被折断或损伤。
前述的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中该电路转接座包括一磁铁,并设有一USB公接头,USB公接头的相对侧设有多个接点,该USB公接头以线路连接于这些接点。
前述的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中该RFID读写器于其一端设有一磁性件,于该磁铁设有多个容置槽,以供同等数量的弹簧连接针(pogo pin)置于该等容置槽,使这些弹簧连接针端部由磁性件前端突露,且使这些弹簧连接针分别连接于该RFID读写器所设的电路。
前述的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中该设于RFID读写器的磁性件为磁铁。
前述的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中该设于RFID读写器的磁性件与转接座内的磁铁,其相连接面的极性相反,使两者得以互相吸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路转接座
11:USB公接头
12:接点
2: RFID读写器
2a:第二电路转接座
21:磁性件
211:容置槽
22:弹簧连接针
23:电路
24:USB公接头
25:USB母接头
3:智慧型手机
31:USB母接头
4:磁吸接头
41:电缆线
5:机体
51:按钮
52:RFID标签
53:蓝牙装置
54:行动装置
55:电池
56:指示灯
6:机体
61:USB公接头
7:智慧型手机
71:USB母接头
72:萤幕。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并配合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图,以及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电路转接座1及一RFID读写器2。其中,该电路转接座1为一磁性件,其设有一USB公接头11,USB公接头11的相对侧设有多个接点12,该USB公接头11以线路连接于这些接点12。于本实施例,该电路转接座1含有磁铁。
该RFID读写器2,于内部设有可供感应RFID标签的控制元件及天线等组成的RFID电路,其一端设有一磁性件21,参考图5,于该磁性件21设有多个容置槽211,以供同等数量的弹簧连接针(pogo pin)22置于该等容置槽211,使这些弹簧连接针22端部由磁性件21前端突露,且使这些弹簧连接针22分别连接于该RFID读写器2所设的电路23。其中,该磁性件21为磁铁,且与电路转接座1内的磁铁,其连接面的极性相反,故而两者会互相吸引。
通过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于使用时,先将电路转接座1的USB公接头11插接于智慧型手机3的USB母接头31, 然后将RFID读写器2靠近电路转接座1,即会因电路转接座1的磁性与磁性件21的互相吸引而接合在一起,如此,该等弹簧连接针22即会与接点12接触导通,且当电路转接座1的磁性与磁性件21两个磁铁互相吸住时,弹簧连接针22因具有弹性会稍为缩收,借助弹力顶住接点12而确保电路接触良好。智慧型手机3的电源和控制讯号即会经由弹簧连接针22传输至RFID读写器2,且RFID读写器2所读取RFID标签的讯号,亦会经由弹簧连接针22传至智慧型手机3。其整体如图4即构成为一行动式RFID读写器,以供做各种应用。当RFID读写器2于使用中受到不当的撞击时,电路转接座1和磁性件21将会脱开,因此电路转接座1的USB公接头11或智慧型手机3的USB母接头31不会损伤。而将RFID读写器2再次靠近电路转接座1,即会再次接合恢复原状,从而就可确实解决图2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所存在的问题。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充电时,如本实施例,以一磁吸接头4磁吸于该电路转接座1充电,该磁吸接头4再经由一电缆线41接至一般充电座。或将电路转接座1拔开,以一般的智慧型手机充电器充电。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RFID读写器2分为两部分再做结合。其中,RFID读写器2前段独立为第二电路转接座2a,于第二电路转接座2a设有USB母接头25,另于RFID读写器2增设一USB公接头21,通过USB公接头21插接于USB母接头25,即结合成一体如图3的RFID读写器2。此做法有其优点为容易制造,缺点则为所用材料较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具磁性的电路转接座及RFID读写器,构成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通过磁吸方式连接RFID读写器及智慧型手机,以防止其USB的接头受到不当的撞击时容易被折断或损伤。
前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经由些微修饰、变更,仍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设有一电路转接座及一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转接座与智慧型手机的USB插座连接;该RFID读写器通过磁吸方式与该电路转接座连接,且该电路转接座与该RFID读写器分别具有可对应接触的导电接点及弹簧连接针,通过将该智慧型手机的电源和控制讯号传输给该RFID读写器,同时将该RFID读写器读取的资料传输至该智慧型手机,成为一行动式RFID读写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转接座含有一磁铁,并设有一USB公接头,以供连接该智慧型手机的USB母接头,该USB公接头的相对侧设有多个接点,该USB公接头以线路连接于这些接点;该RFID读写器于其一端设有一磁性件,于该磁性件设有多个弹簧连接针;通过磁吸方式使该电路转接座与该RFID读写器连接,且使这些弹簧连接针与这些接点接触导通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RFID读写器于该磁性件设有多个容置槽,以供同等数量的弹簧连接针置于这些容置槽,使这些弹簧连接针端部由磁性件前端突露,且使这些弹簧连接针分别连接于该RFID读写器所设的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RFID读写器前段独立为一第二电路转接座,于该第二电路转接座设有USB母接头,另于该RFID读写器增设一USB公接头,通过USB公接头插接于USB母接头结合为RFID读写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RFID读写器的磁性件与电路转接座内的磁铁,其相连接面的极性相反。
CN202221268846.XU 2022-05-25 2022-05-25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Active CN217562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8846.XU CN21756203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8846.XU CN21756203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2033U true CN217562033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8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8846.XU Active CN21756203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2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9838B (zh) 通信终端及信息处理系统
US2012013561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JP2004303701A (ja) プラグ誤挿入防止システム、プラグ、プラグ差込部、プラグ制御プログラム、非接触識別タグ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ラグ差込部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00163614A1 (en) Card reader and mobile payment terminal
US20200313451A1 (en) Multi-purpose electrical charging structure
CN217562033U (zh) 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磁吸式rfid读写器
CN217279578U (zh) 智能卡注册装置
CN203414990U (zh) 双频标签卡
TWM631942U (zh) 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之磁吸式rfid讀寫器
CN202486809U (zh) 一种具有远程传输和定位功能的多频段rfid读写器
CN208351484U (zh) 带充电功能的rf读卡器
US20230237288A1 (en) Rfid reader for smart phone by magnetic connection
JP2011166729A (ja) 非接触情報記録媒体用アンテナ
CN214916226U (zh) 一种带有rfid射频电子标签的试管
JP5016252B2 (ja) コネクタ一体型rfidリーダライタ
CN209911980U (zh) 一种高通用型rfid便携读头
CN114219060A (zh) 一种nfc tag标签
CN106960169A (zh) 阅读器、rfid标签以及rfid识别系统
CN206711111U (zh) 阅读器、rfid标签以及rfid识别系统
KR20150070002A (ko) 데이터 판독 모듈 및 데이터 판독 모듈을 구비하는 정보 전달 처리 시스템
JP2005149355A (ja) Uimアダプタ
KR20150079401A (ko) 정보 전달 처리 시스템
CN216698888U (zh) 应用于智能手机的磁吸式条码扫瞄器
Deleruyelle et al. Miniaturized HF RFID Antennas for Contactless Payment Devices
CN212032196U (zh) 一种无源rfid资产管理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