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9457U -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9457U
CN217559457U CN202221615466.9U CN202221615466U CN217559457U CN 217559457 U CN217559457 U CN 217559457U CN 202221615466 U CN202221615466 U CN 202221615466U CN 217559457 U CN217559457 U CN 217559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medical instrument
medical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54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振中
谢端卿
余顺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54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9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9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9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锁紧件。第一连接件设有导向部;第二连接件设有滑动部和限位部,滑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部,限位部凸设于滑动部;锁紧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并且能够与第二连接件相抵;或者,锁紧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并且能够与第一连接件相抵,而防止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移动,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如此,利用固定组件将医疗仪器可拆卸地安装于医疗器具上,可以提高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了医疗仪器因重力而发生摆动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Description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可移动、便携式医疗仪器需要固定于不同的医疗器具上,如输液杆、病床或者其他医用支架等等。以输液杆为例,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先在输液杆的杆体上固定悬挂组件,然后将医疗仪器与悬挂组件固定连接,而将医疗仪器固定在输液杆上。然而,现有的医疗仪器与输液杆上的悬挂组件之间的固定不够牢固,因此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输液杆上的医疗仪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摆动、甚至具有滑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旨在提高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医疗仪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摆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导向部;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滑动部;以及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抵;或者,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为滑槽,所述滑动部为导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包括导条和凸条,所述凸条凸设于所述导条的侧面,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导条和所述凸条;所述滑槽包括内槽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槽,所述导条与所述内槽适配,所述凸条与所述开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设有通孔,所述锁紧件穿经于所述通孔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滑槽的槽底面,穿经于所述通孔的所述锁紧件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具有长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挂件和紧固组件,所述挂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挂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医疗器具,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件,以将所述医疗器具锁紧于所述挂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件包括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凸设于所述底板,并且间隔形成能够容置医疗器具的容置槽,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紧螺杆和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位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且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螺纹配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医疗仪器以及上述任一固定组件,所述医疗仪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连接件。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疗系统,包括医疗器具以及上述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医疗器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导向部,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滑动部和限位部,滑动部与导向部滑动配合,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上的锁紧件与第二连接件相抵或者第二连接件上的锁紧件与第一连接件相抵,而防止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移动,实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因此,利用固定组件将医疗仪器可拆卸安装于医疗器具上,可以提高了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了医疗仪器因重力而发生摆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组件的另一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医疗系统、102-医疗装置、200-医疗仪器、300-固定组件、400-医疗器具;
310-第一连接件、311-导向部、312-内槽、313-开口、314-限位槽、315-槽底面、316-第一台阶孔;
320-第二连接件、321-滑动部、322-限位部、323-导条、324-凸条、325-通孔、326-第二台阶孔;
330-锁紧件;
340-挂件、342-容置槽、344-底板、346-第一夹板、348-第二夹板;
350-紧固组件、352-锁紧螺杆、354-锁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医疗仪器与输液杆上的悬挂组件之间的固定不够牢固,因此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输液杆上的医疗仪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摆动、甚至具有滑落的风险。
为了改善至少部分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的固定组件,避免了医疗仪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摆动的情况。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夹钳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20以及锁紧件330。第一连接件310设有导向部311。第二连接件320设有滑动部321和限位部322,滑动部321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部311,限位部322凸设于滑动部321。锁紧件330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10并且能够与第二连接件320相抵;或者,锁紧件33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320并且能够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
通过在第一连接件310上设置导向部311,在第二连接件320上设置滑动部321和限位部322,滑动部321与导向部311滑动配合,第二连接件320上的锁紧件330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而防止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实现了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的固定连接。因此,利用固定组件300将医疗仪器可拆卸安装于医疗器具上,可以提高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了医疗仪器因重力而发生摆动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件330可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10并且能够与第二连接件320相抵,即通过第一连接件310上的锁紧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20相抵,而防止第一连接件310移动,同样实现了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311为滑槽,滑动部321为导轨,即导轨可以沿着滑槽活动,有利于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的快速连接,且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固定连接效果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实施方式中,滑槽可以设于第二连接件320,而导轨可以设于第一连接件310,其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请参阅图3和图4,导轨包括导条323和凸条324,凸条324凸设于导条323的侧面,限位部322凸设于导条323和凸条324。滑槽包括内槽312和开口313,开口313连通内槽312,导条323与内槽312适配,凸条324与开口313配合。由于导条323与内槽312适配,而使导条323只能沿着内槽312滑动,限制了导条323在其他方向上的活动,同时凸条324也可滑动经过开口313,并通过开口313连接固定组件300的其他结构。限位部322可以限制导条323在内槽312的滑动行程。
本实施例中,导轨整体上呈“T”形,滑槽整体上亦呈“T”形。需要说明的是,导轨和滑槽呈“T”形,并不等于“T”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导轨设有通孔325,锁紧件330穿经于通孔325而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当锁紧件330将导轨锁紧于滑槽中时,锁紧件330的一端穿过通孔325,而抵紧第一连接件310;当锁紧件330将导轨从滑槽中松开时,锁紧件330穿过通孔32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10分离。
第一连接件310设有限位槽314,限位槽314设置于滑槽的槽底面315,穿经于通孔325的锁紧件330能够伸入限位槽314内。因锁紧件330的一端伸入限位槽314内,锁紧件330受到限位槽314的限位,而更好地防止导轨沿滑槽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的连接稳固性。
限位槽314具有长度方向,长度方向与滑动部321的滑动方向一致,使得锁紧件330在存在制造公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伸入限位槽314内。限位槽314可以为但不限于长圆形槽或者矩形槽等等。
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30穿设于导轨的一端,限位部322凸设于导轨的另一端,限位部322与锁紧件330配合而对导轨的两端分别进行限位,保证了导轨与滑槽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两者之中任意一者发生移动。而且,锁紧件330与导轨的通孔325螺纹配合,通过旋转锁紧件330而调节锁紧件330伸出导轨的端面的长度,方便锁紧或者松开导轨,有利于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0整体上呈长条状,类似于方通结构。第一连接件310的滑槽的槽底面315还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台阶孔316,第一台阶孔316用于将第一连接件310固定于医疗仪器上。安装时,螺钉经滑槽的开口313插入第一台阶孔316中,并收容于第一台阶孔316中,防止干涉导轨的滑动。
固定组件300还包括挂件340和紧固组件350,挂件340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0,挂件340可拆卸地连接于医疗器具。紧固组件350设置于挂件340,以将医疗器具锁紧于挂件340。固定组件300通过挂件340和紧固组件350可拆卸连接医疗器具,并通过第一连接件310固定连接医疗仪器,而将医疗仪器固定在医疗器具上。
进一步地,挂件340包括底板344、第一夹板346和第二夹板348,底板344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0,第一夹板346和第二夹板348凸设于底板344,并且间隔形成能够容置医疗器具的容置槽342。紧固组件350包括锁紧螺杆352和锁紧螺帽354,锁紧螺帽354位于容置槽342内并且连接于锁紧螺杆352的一端,锁紧螺杆352穿设于第一夹板346并且与第一夹板346螺纹配合。安装时,挂件340的容置槽342收容医疗器具的柱体、杆体或管体,并操作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杆352向第二夹板348移动,而使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帽354抵紧医疗器具,进而将固定组件300可拆卸连接在医疗器具上。拆卸时,操作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杆352而远离医疗器具,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帽354松开医疗器具,然后将挂件340的容置槽342与医疗器具分离。
本实施例中,挂件340的底板344连接于导轨的凸条324。导轨设有第二台阶孔326,第二台阶孔326贯穿导条323和凸条324。挂件340的底板344设有安装孔(未图示),螺钉依次连接第二台阶孔326和安装孔而固定连接底板344和凸条324,螺钉收容于第二台阶孔326中,防止干涉导轨的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导轨的凸条324与挂件340的底板344可以采用焊接连接方式或者其他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医疗仪器通过固定组件300安装于医疗器具上的具体过程如下:
先将固定组件300的第一连接件310通过螺钉与医疗仪器固定连接;
然后将固定组件300的挂件340套在医疗器具的杆体、柱体或管体上,并旋转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杆352,使紧固组件350锁紧螺帽354锁紧医疗器具;
最后移动医疗仪器及其上第一连接件310,而使第一连接件310上的滑槽与第二连接件320的导轨滑动配合,直至导轨的一端被限位部322限位,并通过锁紧件330锁紧导轨的另一端于滑槽中。
或者,先将固定组件300的第一连接件310通过螺钉与医疗仪器200固定连接;
然后将固定组件300的第二连接件320的导轨与第一连接件310上的滑槽滑动配合,直至导轨的一端被限位部322限位,并通过锁紧件330锁紧导轨的另一端于滑槽中,而将固定组件300安装在医疗仪器上;
最后移动医疗仪器及其上固定组件300,而将固定组件300的挂件340套在医疗器具的杆体、柱体或管体上,并旋转紧固组件350的锁紧螺杆352,使紧固组件350锁紧螺帽354锁紧医疗器具。
通过上述两种安装方式而将医疗仪器固定在医疗器具上,提高了医疗仪器在医疗器具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了医疗仪器因重力而发生摆动的情况。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装置102,包括医疗仪器200以及固定组件300,医疗仪器200与固定组件300固定连接。固定组件3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医疗装置102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医疗仪器200固定连接于固定组件300的第一连接件310。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系统100,包括医疗器具400以及医疗装置102,医疗装置102可拆卸地连接于医疗器具400。医疗装置102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医疗系统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医疗仪器200是适合于固定在医疗器具400上使用的移动式、便携式仪器,其可以为但不限于控制台、监护仪或者呼吸机等等。医疗器具400起到安装、支撑医疗仪器200的作用,其可以为输液杆、病床、手术台或者其他医用支架等等,并不限于列举的情况。显然,医疗器具400只要包括足以安装、支撑医疗仪器200的支撑结构、杆体结构、柱体结构或者管体结构等等即可。
本实施例中,医疗仪器200为控制台。医疗系统100还包括心室辅助装置(图未示)。心室辅助装置又称血泵或血液泵,是一种将血液由静脉系统或心脏引出后直接泵入动脉系统,部分或全部代替心室做功的人工机械装置,采用心室辅助装置进行辅助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心衰病人的有效手段。控制台与心室辅助装置电性连接,而控制心室辅助装置的通电和断电、心室辅助装置的转速等参数。控制台还可以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把监测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台可以单独或同时电性连接其他功能装置,即控制台可以单独控制其他功能装置或同时控制心室辅助装置和其他功能装置,如输液装置,控制台同样可以控制输液装置的工作。如有需要,功能装置也可以通过固定组件300固定于医疗器具400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300、医疗装置102和医疗系统100,通过在第一连接件310上设置导向部311,在第二连接件320上设置滑动部321和限位部322,滑动部321与导向部311滑动配合,并通过第一连接件310上的锁紧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20相抵或者第二连接件320上的锁紧件330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而防止第一连接件310或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实现了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的固定连接。因此,利用固定组件300将医疗仪器200可拆卸安装于医疗器具400上,可以提高了医疗仪器200在医疗器具400上的连接稳固性,避免了医疗仪器200因重力而发生摆动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导向部;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滑动部;以及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抵;或者,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滑槽,所述滑动部为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导条和凸条,所述凸条凸设于所述导条的侧面,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导条和所述凸条;
所述滑槽包括内槽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槽,所述导条与所述内槽适配,所述凸条与所述开口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有通孔,所述锁紧件穿经于所述通孔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滑槽的槽底面,穿经于所述通孔的所述锁紧件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长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挂件和紧固组件,所述挂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挂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医疗器具,所述紧固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件,以将所述医疗器具锁紧于所述挂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包括底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凸设于所述底板,并且间隔形成能够容置医疗器具的容置槽,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紧螺杆和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位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且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螺纹配合。
9.一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仪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组件,所述医疗仪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连接件。
10.一种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疗器具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医疗器具。
CN202221615466.9U 2022-06-23 2022-06-23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Active CN217559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5466.9U CN2175594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5466.9U CN2175594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9457U true CN217559457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5466.9U Active CN2175594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9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5324A (en) Quick clamping system
CN203861680U (zh) 一种普通外科用的多功能挂水架
CN217559457U (zh) 固定组件、医疗装置和医疗系统
CN109938958B (zh) 一种dsa术肢体穿刺固定装置
CN210932357U (zh) 被服架及具有其的病床
CN215915953U (zh) 一种夹合定位输液杆
CN212879499U (zh) 一种穿刺协助固定装置
CN213697227U (zh) 具有固定功能的手术用麻醉药盘
CN211050019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吊臂
CN110974428B (zh) 胸外科辅助护理支架
CN210228599U (zh) 一种手部抬高消毒装置
CN219374638U (zh) 有创压力监测换能器固定器
CN211409266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穿刺辅助固定装置
CN215128533U (zh) 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固定架
CN219558292U (zh) 一种医用输液架
CN219814935U (zh) 一种手术台麻醉屏架
CN219251185U (zh) 一种输液杆的安装结构
KR100770591B1 (ko) 의료 장치용 지지 및 운반 시스템
CN219049803U (zh) 一种输液护理导管定位架
CN210963337U (zh) 用于输液架的底座及输液架
CN213284847U (zh) 一种注射泵支架
CN219814555U (zh) 一种病床小桌板
CN215690564U (zh) 镇痛泵床头固定盒
CN211049961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多功能支架
CN216535333U (zh) 影像检查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1 1601, building D3,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1 1601, building D3,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