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7908U -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7908U
CN217557908U CN202221222305.3U CN202221222305U CN217557908U CN 217557908 U CN217557908 U CN 217557908U CN 202221222305 U CN202221222305 U CN 202221222305U CN 217557908 U CN217557908 U CN 217557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bracing piece
window
tent cloth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223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杭正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emengar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emengar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emengar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emengar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223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7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7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7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包括帐篷布和半球形的帐篷骨架,帐篷骨架包括至少3组支撑杆组件,帐篷布上设有多个杆套,支撑杆组件通过对应的杆套固定在帐篷布上,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沿竖直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根第一支撑杆和一根第二支撑杆,配套的第一支撑杆和与第二支撑杆在等高处相交形成两个低处相交点,每组支撑杆组件的低处相交点均位于其对应的竖直对称面上,所有的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由所有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交组成的球面正2n边形的顶窗区,其中n代表支撑杆组件的组数。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帐篷结构稳定,帐篷内空间较大,且该帐篷所使用的配件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帐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帐篷也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喜爱,帐篷有多种类型,半球形帐篷就是其中一种类型,但是一般用于维持半球形帐篷形状的骨架结构复杂,例如申请号为20182165462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半球形帐篷,该帐篷的主体骨架由多个插接件和多根插接管按半球形插接构成,插接件设有用于连接插接管的插接头,但是插接件和插接管的类型较多,且每个类型形状差别较大,导致该帐篷需要使用到数量较多的配件,且帐篷骨架固定好后,也不易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包括帐篷布和半球形的帐篷骨架,所述帐篷骨架包括至少3组支撑杆组件,所述帐篷布上设有多个杆套,所述支撑杆组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杆套固定在所述帐篷布上,每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沿竖直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根第一支撑杆和一根第二支撑杆,配套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等高处相交形成两个低处相交点,每组所述支撑杆组件的所述低处相交点均位于其对应的竖直对称面上,所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由所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交组成的球面正2n边形的顶窗区,其中n代表支撑杆组件的组数。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组数为4,所述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球面正八边形的顶窗区。
优选地,与所述顶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设有顶窗。
优选地,所述低处相交点的上方设有呈球面四边形的第一侧窗区,且所述低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侧窗区的下部边缘,所述第一侧窗区的数量为2n个,与所述第一侧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设有第一侧窗。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窗区之间设有形状相同的窗门区,所述低处相交点位于所述窗门区的边缘,所述窗门区的数量为2n个,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窗门区对应的帐篷布上设有帐篷侧门,其余所述窗门区对应的帐篷布上设有第二侧窗。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结构相同,均包括杆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杆主体两端的插脚。
优选地,所述帐篷布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插脚配套使用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套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插脚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套环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插脚也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套环内。
优选地,所述帐篷布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穿杆环,所述穿杆环位于所述帐篷骨架上的相交点处,所述穿杆环包括钩体部和连接部,所述钩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钩体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缺口,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穿杆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带与所述帐篷布固定相连,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转动挂环,靠近所述缺口处的所述钩体部设有与所述转动挂环配合使用的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低处相交点上方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防风绳,所述连接防风绳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所述连接防风绳的中部连接有固定防风绳,所述固定防风绳的底端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帐篷结构稳定,帐篷内空间较大,且该帐篷所使用的配件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虽然用到多组支撑杆组件,但是每个支撑杆组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相同,方便更换和使用,且该板球形帐篷方便拆卸及快速搭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帐篷骨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帐篷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帐篷骨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穿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帐篷布;2、杆套;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低处相交点;6、顶窗区;7、顶窗;8、第一侧窗区;9、第一侧窗;10、窗门区;11、帐篷侧门;12、第二侧窗;13、固定带;14、穿杆环;15、钩体部;16、连接部;17、连接孔;18、转动挂环;19、固定槽;20、连接防风绳;21、固定防风绳;22、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包括帐篷布1和半球形的帐篷骨架,帐篷骨架包括4组支撑杆组件,帐篷布1上设有多个杆套2,支撑杆组件通过对应的杆套2固定在帐篷布1上,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沿竖直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根第一支撑杆3和一根第二支撑杆4,配套的第一支撑杆3和与第二支撑杆4在等高处相交形成两个低处相交点5。
每组支撑杆组件的低处相交点5均位于其对应的竖直对称面上,所有的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组支撑杆组件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45°,且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由所有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相交组成的球面正八边形的顶窗区6,与顶窗区6对应的帐篷布1上设有顶窗7,顶窗7的设置便升烟囱或者观赏。
低处相交点5的上方设有呈球面四边形的第一侧窗区8,且低处相交点5位于第一侧窗区8的下部边缘,第一侧窗区8的数量为8个,与第一侧窗区8对应的帐篷布1上设有第一侧窗9,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侧窗区8之间设有形状相同的窗门区10,低处相交点5位于窗门区10的边缘,窗门区10的数量为8个,其中两个相对的窗门区10对应的帐篷布1上设有帐篷侧门11,帐篷侧门11通过拉链打开或关闭,其余窗门区10对应的帐篷布1上设有第二侧窗12,该半球形帐篷的通风效果较好,且在帐篷内也便于观察外部情况。
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结构相同,均包括杆主体以及设于杆主体两端的插脚,杆主体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由多个管状体插接组成且杆主体内设有将多个管状体串联的弹性绳。帐篷布1底部设有若干与插脚配套使用的固定带13,固定带13上设有套环,第一支撑杆3的插脚插入到对应的套环内,第二支撑杆4的插脚也插入到对应的套环内。此外,低处相交点5上方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设有连接防风绳20,连接防风绳20的两端固定在第一侧窗区8对应的帐篷布1上,连接防风绳20的中部连接有固定防风绳21,固定防风绳21的底端通过地钉22固定在地面上,中间防风绳和固定防风绳21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该帐篷的稳固性。
帐篷布1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穿杆环14,穿杆环14位于帐篷骨架上的相交点处,相交点处的支撑杆穿过对应的穿杆环14,穿杆环14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帐篷的稳固性。如图5所示,穿杆环14包括钩体部15和连接部16,钩体部15和连接部16为一体式结构,钩体部15与连接部16之间设有缺口,连接部16设有连接孔17,穿杆环14通过穿过连接孔17的连接带与帐篷布1固定相连,连接带固定在帐篷布上,连接部16上设有转动挂环18,靠近缺口处的钩体部15设有与转动挂环18配合使用的固定槽19。
本实用新型的半球形帐篷结构稳定,帐篷内空间较大,且该帐篷所使用的配件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虽然用到多组支撑杆组件,但是每个支撑杆组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结构相同,即所有的支撑杆结构都相同,方便更换和使用,且该板球形帐篷方便拆卸及快速搭建。此外,如图3所示,支撑杆组件的组数可以为3,所有的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组支撑杆组件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60°,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球面正六边形的顶窗区6,相应地,第一侧窗区8和窗门区10的数量均为6个,如图4所示,支撑杆组件的组数还可以为5,所有的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组支撑杆组件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夹角为36°,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球面正十边形的顶窗区6,相应地,第一侧窗区8和窗门区10的数量均为10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增加支撑杆组件的组数时,可同时增加对应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的长度,从而可以获得更大更高的半球形帐篷。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9)

1.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帐篷布和半球形的帐篷骨架,所述帐篷骨架包括至少3组支撑杆组件,所述帐篷布上设有多个杆套,所述支撑杆组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杆套固定在所述帐篷布上,每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沿竖直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根第一支撑杆和一根第二支撑杆,配套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等高处相交形成两个低处相交点,每组所述支撑杆组件的所述低处相交点均位于其对应的竖直对称面上,所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由所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交组成的球面正2n边形的顶窗区,其中n代表支撑杆组件的组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组数为4,所述帐篷骨架的顶部设有球面正八边形的顶窗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顶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设有顶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处相交点的上方设有呈球面四边形的第一侧窗区,且所述低处相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侧窗区的下部边缘,所述第一侧窗区的数量为2n个,与所述第一侧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设有第一侧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窗区之间设有形状相同的窗门区,所述低处相交点位于所述窗门区的边缘,所述窗门区的数量为2n个,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窗门区对应的帐篷布上设有帐篷侧门,其余所述窗门区对应的帐篷布上设有第二侧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结构相同,均包括杆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杆主体两端的插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插脚配套使用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套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插脚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套环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插脚也插入到对应的所述套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穿杆环,所述穿杆环位于所述帐篷骨架上的相交点处,所述穿杆环包括钩体部和连接部,所述钩体部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钩体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缺口,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穿杆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带与所述帐篷布固定相连,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转动挂环,靠近所述缺口处的所述钩体部设有与所述转动挂环配合使用的固定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处相交点上方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防风绳,所述连接防风绳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窗区对应的所述帐篷布上,所述连接防风绳的中部连接有固定防风绳,所述固定防风绳的底端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CN202221222305.3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Active CN217557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2305.3U CN21755790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2305.3U CN21755790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7908U true CN217557908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22305.3U Active CN21755790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7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2582A1 (en) Spherical tent frame
CN217557908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半球形帐篷
CN206542738U (zh) 组装式饲草自然晾晒架
CN217557909U (zh) 一种蝙蝠形天幕帐篷
CN206174613U (zh) 一种简易儿童帐篷
US20190330875A1 (en) Hanging room for a temporary shelter
CN106223711B (zh) 一种帐篷
CN215978773U (zh) 一种方便进行固定的帐篷用装饰布
CN204599706U (zh) 一种便携式组装吊床
KR101061823B1 (ko) 조립식 천막
CN214740386U (zh) 一种快速部署帐篷的链接装置
CN216840924U (zh) 一种速搭式多功能帐篷
CN215212681U (zh) 一种帐篷支架以及应用该帐篷支架的双层帐篷
CN216740944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篷房框架
CN217439667U (zh) 一种通风透气型军用帐篷
CN210738225U (zh) 一种方便撑起的尖顶帐篷
CN217106424U (zh) 一种组合帐篷
CN219732981U (zh) 一种天幕
CN211173350U (zh) 一种天幕杆
KR101061828B1 (ko) 조립식 천막
CN213710615U (zh) 可拼接、易收纳野营帐篷
CN110469183A (zh) 一种抗风能力强且可调节的户外帐篷
CN211500034U (zh) 一种独立支撑帐篷
CN2581634Y (zh) 便携式方型摊位棚伞
CN210117978U (zh) 防风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