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8357U - 一种保暖肢体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暖肢体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48357U CN217548357U CN202220912209.5U CN202220912209U CN217548357U CN 217548357 U CN217548357 U CN 217548357U CN 202220912209 U CN202220912209 U CN 202220912209U CN 217548357 U CN217548357 U CN 217548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limb
- buffer layers
- thermal
- limb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暖肢体套,其具备电源容纳袋用于收纳移动电源;该肢体套包括防水弹性面料层、若干缓冲层、透气槽,缓冲层沿着套体内侧均匀分布,用于承受肢体与套体紧密接触时所施压力,缓冲层内部的活动空间设置可活动的乳胶块,以便当缓冲层受压时其内部的乳胶块在活动空间内部灵活移动;透气槽设置于每两相邻的缓冲层之间,透气槽由套体外边缘向内延伸,用于增强肢体套的透气性。本实用新型在内层结构设置便于缓解接触压力的带乳胶块的缓冲层,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设置透气槽,不仅维持了肢体套的保暖功能,且提升了肢体套与皮肤接触时的自适应性,能确保患者皮肤不会因被肢体套束缚得过于紧密而造成皮肤发红、瘙痒、生疮等不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保暖肢体套。
背景技术
在医院日常针对不同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中,很多需要以手术、输液等方式来治愈或缓解病情,因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患者因不同的病因而接受有针对性的各类手术或长时间的输液,如骨科手术、四肢关节手术、以及妇科手术等。对于手术,尽管手术的部位不同,在手术时,大多需要患者以平躺等卧式状态来配合并且无论在半麻醉、全麻醉还是其它状态下,患者自身均不可随意地移位或改变身体姿态,以免手术产生意外;同时,对于重症患者在进行关键部位的输液时,无论是平躺、半躺、坐式等姿态,在身体状况不允许或未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意,也不便随意变换自身的位置或身体姿态。
但是,在长时间的人体关节活动受限或环境温度偏低的状况下,人的四肢很容易产生不适感,例如,在分娩或手术时取截石卧位,大腿暴露处虽然可铺一层腿套,但是保暖作用较低,并且所铺的位置不合适,产妇普遍感觉寒凉;又如,部分患者在输液时会因药物刺激肢体疼痛,一般采用热水袋、热毛巾、加热带等方式进行热敷,但热敷的范围较小,无法对不适的部位有针对性的进行缓解;再如,在输液时,若装配采用专门加热或对注射液施以保温的装置徒增加热成本与治疗成本,使用也不够方便。
在本领域,针对医护过程所需提升的细节来开发设计出有患者应用需求的医护辅助用品,一直是我们医疗器械技术人员进行研发设计的一个方向,其目的是提高患者对其疾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以及降低医护人员操作的繁琐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针对以往用于肢体部位保温或加热的器具或用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目前其普遍采用的保温用品存在明显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人的肢体不是标准的圆柱体,尤其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周围凹凸不平,而现有的常见的肢体保温套、保温贴等无法做到和肢体完全服帖,存在较大的空隙,这会造成保温效果下降;
其二,很多肢体保暖套不仅无法带来肢体保温或暖体的效果,而且由于套体自身较硬而在和肢体接触时,患者经常感到很不舒服,一些面料内部接合处甚至因存在锐利的棱角而导致患者皮肤轻微的损伤;
其三,一些肢体保暖套在确保保温加热效果的基础上,与皮肤接触得过于紧密,长时间使用之后会造成皮肤瘙痒、发红、甚至生疮,特别是对于残疾患者或一定时间内无法自理的患者;
其四,大部分保暖套所存在的共同缺陷表现在应用时,对于保温与透气两个最为关键的效果无法兼顾,一方面,虽然保温效果较佳却影响了患者皮肤的透气,导致长时间皮肤的不适应感或一些敏感反应,另一方面,即便透气性较强,但由于套体内部的空气流通而影响了肢体部位的保暖,相比不佩戴保温套,其效果聊胜于无而已;
其五,现有的肢体保暖用品欠缺人性化设计的考虑,忽视了患者局部动作对保温效果、以及佩戴舒适度的影响,特别是针对非麻醉手术状态、输液状态等,因患者肢体的较小动作的改变会对保温套不同部位进行施压,原本透气性能较佳的应用状态会因这些小的动作而改变,使得部分皮肤接触得过于紧密。
经过以上分析可见,目前的肢体保暖用品无法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其结构进行彻底的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结合产品的实际应用,对以往的肢体保温用具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人性化结构设计为基础,提出一种保暖肢体套,其在内层结构设置便于缓解接触压力的带乳胶块的缓冲层、在外层结构设置防水面层、并且于内外层之间设置发热膜,不仅维持了肢体套的保暖功能,而且提升了肢体套与皮肤接触时的自适应性,能够确保患者皮肤不会因被肢体套束缚得过于紧密而造成皮肤发红、瘙痒、生疮等种种不适。当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是将每一个研发阶段所采取的中间方案进行多次测试,最终才得到趋于最佳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缓解、部分解决或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满足肢体套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暖肢体套,其在内层结构设置便于缓解接触压力的带乳胶块的缓冲层,于内、外层之间设置发热膜,不仅维持了肢体套的保暖功能,而且提升了肢体套与皮肤接触时的自适应性,能够确保患者皮肤不会因被肢体套束缚得过于紧密而造成皮肤发红、瘙痒、生疮等种种不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暖肢体套,其用于患者处在手术、输液等医治状态时其上、下肢的保暖,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其套体通过魔术贴佩戴于患者的上、下肢,该保暖肢体套包括:
电源容纳袋,其设置于套体外表面,用于收纳移动电源;
防水弹性面料层,其覆盖设置于套体外表面,用于防止血渍、消毒液体、或药液对套体或肢体造成污染;
若干缓冲层,其沿着套体内侧均匀分布,用于承受肢体与套体紧密接触时所施压力,缓冲层内部的活动空间设置可活动的乳胶块,以便当缓冲层受压时其内部的乳胶块在活动空间内部灵活移动,从而缓解对肢体造成的不适;
若干透气槽,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透气槽由套体外边缘向内延伸,用于增强肢体套的透气性。
针对以上技术方案,技术人员若形成相应的保暖肢体套产品,则可针对各个层次进一步实施,具体技术手段包括:
其中,套体包括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这两层结构之间设置发热单元,此发热单元包括碳素纤维发热膜。
该保暖肢体套还具备与肢体表面相接触的接触层;
对于防水弹性面料层,其内侧设置隔热层。
对于透气槽,其深度从套体外边缘向内逐渐变深。
进一步地,技术人员还可相应的实施为:
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量的空间;
邻近魔术贴所在位置处设置保温棉层;
保暖肢体套用于上肢臂部的状态下,其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口;
套体外表面增设若干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便于配置发热膜的保暖肢体套,其在内层结构设置便于缓解接触压力的带乳胶块的缓冲层,并且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设置透气槽,不仅维持了肢体套的保暖功能,而且提升了肢体套与皮肤接触时的自适应性,能够确保患者皮肤不会因被肢体套束缚得过于紧密而造成皮肤发红、瘙痒、生疮等种种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2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应用时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进一步改进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压力缓冲层的分布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压力缓冲层的分布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其应用于上肢部位的肢体套设计示意图。
图中:
1、套体;
2、魔术贴一;
3、魔术贴二;
4、电源容纳袋;
5、防水弹性面料层;
6、隔热层;
7、发热膜;
8、内隔层;
9、接触层;
10、夹层;
11、透气槽;
12、缓冲层;
13、乳胶块;
14、活动空间;
15、保温棉层;
16、防滑纹;
17、上肢套;
18、伸缩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拟实施的保暖肢体套,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用于肢体保暖的用具因在佩戴时无法灵活地兼顾肢体套的保暖功能与皮肤舒适度,而导致患者皮肤被肢体套束缚得过于紧密而造成皮肤发红、瘙痒、生疮等种种不适。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以保暖肢体套内层结构、外层结构以及发热层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基础而便于令技术人员根据不同需求通过进一步实施相应技术手段来形成一种用于肢体保暖的辅助产品,在应用过程中,是以形成保暖肢体套为主题,由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范围有限,并不会涉及到技术人员实施电路部分,无论是欲实施相应的加热组件还是电源组件,这些组件相比现有的加热装置、加热理疗用品等均无改进之处,因而,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显然无需详细限制可能采用的电路板的型号、加热组件的型号或者是电源组件的装配方式等,凡是能够装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这些组件均可尝试采用,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设计需求并结合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来轻易地装配。因而,如果技术人员要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其它产品,则可以选择一些加热组件、电源组件等,设计人员必须重申,这些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根据市面产品或以往的技术都可以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对于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之内的这些常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无必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细化出来。显然,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肢体套结构,而并非加热组件或电路模块的设计,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使用需求,按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形成的产品进行实际应用与测试,能够实际获得其带来的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将会在以下对肢体套结构的解析中逐步体现出来。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正是在分析出要解决问题之后并结合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实施的,该保暖肢体套结构首先可用于大腿部位,其包括通过若干魔术贴组件实现展开或闭合的套体1,技术人员可在套体1其中一个边缘处设置若干魔术贴一2,然后在套体1表面布置若干魔术贴二3并且每个魔术贴二3的位置与所设置的魔术贴一2相对应,令位置相对应的每一组魔术贴组件相互粘合,从包裹在肢体外围形成肢体套,对于肢体套,其外部增设用于收纳移动电源等物件的电源容纳袋4。
相应地,为防止因血污或消毒水造成对肢体套的污染,所形成的套体1包括内层结构、外层结构、以及设置于该两层结构之间的发热膜7,其中的外层结构包括设置于套体1外表面的一层防水弹性面料层5、以及贴紧设置于此防水弹性面料层5内侧的隔热层6。
进一步地,所实施的套体1里层设置内隔层8,所实施的内层结构包括三部分,每一部分均是在内隔层8的基础上实施的,具体地讲,这三部分包括用于承受肢体所施压力(例如,大腿底部向下对套体1施加的压力)且与皮肤紧密接触的带有缓冲层12的缓冲区域、用于与肢体表面(例如,大腿前侧与套体1相接触的区域)接触的接触层9、以及设置于邻近魔术贴一12所在位置处的保温棉层15。
以下针对三部分具体分析,首先,所实施的缓冲层12沿着套体1内圆周设置为若干个,参照如图3所示,每一个缓冲层12与内隔层8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间14,该活动空间14内设置可活动的乳胶块13,每个缓冲层12设置为拱形结构且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12之间开设一个用于增强肢体套的通透性的透气槽11,该透气槽11由套体1其中一侧的外边缘向内延伸,从而确保在使用肢体套之后能够通过所设置的这些透气槽11令紧密接触的肢体皮肤部位保持透气,以避免因长时间套体1的紧密接触或偶尔的挤压而导致患者皮肤的诸多不适感,如瘙痒、红肿甚至生疮等,技术人员在对透气槽11实施时,可使透气槽11的深度从套体1外边缘向内逐渐变深,从而根据不同设计需求增加透气性;其次,所实施的接触层9与内隔层8之间形成夹层10,以避免接触层9与内隔层8直接相互挤压,同时,所实施的接触层9亦可均匀开设若干透气槽11而令接触的肢体皮肤部位保持透气,也有利于避免肢体不会过度僵硬,增加了肢体活动的灵活度。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对于缓冲层12、接触层9、保温棉层15具体位置表现,以用于大腿的肢体套为例,当患者平躺佩戴之后,缓冲层12所在位置区域处于大腿底部(即腿后),接触层9所在位置区域处于大腿上部(即前侧),保温棉层15处于魔术贴一2所在区域;由于患者平躺时,大腿部位对缓冲层12向下施压而紧密接触,每个缓冲层12内的乳胶块13能够在活动空间14内部灵活移动,可参照图4所示,这使得大腿部位不会因与套体1内部接触过紧而造成皮肤不适,可见,缓冲层12内的乳胶块13的设置可为肢体套的佩戴带来相应的灵活度,患者使用时不会担心套体1长时间的挤压而对肢体造成不适;接触层9由于不会受到腿部的过度挤压,从而可无需设置缓冲结构;保温棉层15可采用杜邦棉,不仅蓄热能力好,而且轻盈高度透气。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通过缓冲层12与透气槽1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由于透气槽11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形状为拱形的缓冲层12之间,无论缓冲层12是否受到压力状态,如果产品具有发热膜7,那么由发热膜7产生的热量能够从每两个相邻缓冲层12之间的空间向套体1内部释放,利于促进保温保暖的均匀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如果进一步避免肢体套在应用时滑动,可在套体1外表面适当位置出增设若干防滑纹16。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对于缓冲层12,可于套体1两端分别设置若干列,每一列内部的乳胶块13呈圆柱形以方便灵活滚动,对于缓冲层12的尺寸可根据不同需求来设计。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对于所实施的用于大腿位置处的肢体套,还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设计用于上肢臂部的肢体套,可在上肢套17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口18以便调节上肢套17保持使用者应用时的舒适度。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保暖肢体套为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有利于启发技术人员日后进一步设计一系列的相应产品,在此进行列举,例如,技术人员对于发热膜7可采用现有的石墨烯与碳素纤维发热膜技术,便于快速加热,石墨烯发热产生温热效应,远红外线能深入皮下组织,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快速缓解局部酸胀不适;还可对相应产品实施三档动态恒温、一键切换等功能,但是,这些仅是启示技术人员可以后续研发的方向,并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因而,无需在此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采用缓冲层、乳胶块以及内隔层而形成内层结构且用于提高肢体套使用灵活度的技术方案,并且该技术方案没有实现超出本实用新型之外的预期效果;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于肢体套的外形、具体尺寸等进行等效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保暖肢体套,其用于患者处在手术、输液等医治状态时其上、下肢的保暖,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其套体通过魔术贴佩戴于患者的上、下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肢体套包括:
电源容纳袋,其设置于所述套体外表面,用于收纳移动电源;
防水弹性面料层,其覆盖设置于所述套体外表面,用于防止血渍、消毒液体、或药液对套体或肢体造成污染;
若干缓冲层,其沿着所述套体内侧均匀分布,用于承受肢体与所述套体紧密接触时所施压力,所述缓冲层内部的活动空间设置可活动的乳胶块,以便当所述缓冲层受压时其内部的所述乳胶块在所述活动空间内部灵活移动,从而缓解对肢体造成的不适;
若干透气槽,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所述透气槽由所述套体外边缘向内延伸,用于增强肢体套的透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这两层结构之间设置发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碳素纤维发热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肢体套具备与肢体表面相接触的接触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弹性面料层内侧设置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槽的深度从套体外边缘向内逐渐变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缓冲层之间形成用于释放热量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邻近魔术贴所在位置处设置保温棉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肢体套用于上肢臂部的状态下,其两端分别设置伸缩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肢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外表面增设若干防滑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2209.5U CN217548357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保暖肢体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2209.5U CN217548357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保暖肢体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48357U true CN217548357U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7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12209.5U Active CN217548357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保暖肢体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48357U (zh) |
-
2022
- 2022-04-19 CN CN202220912209.5U patent/CN2175483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00067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lood circulation | |
US2009017718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venous access | |
US2008013281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lood Circulation | |
CN205964633U (zh) | 一种重病患者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 |
CN205849721U (zh) | 一种踝关节功能锻炼带 | |
CN104957916A (zh) | 热敷理疗保健温控水袋床垫 | |
CN217548357U (zh) | 一种保暖肢体套 | |
CN211356613U (zh) | 一种改善血液循环的下肢保暖装置 | |
CN213307546U (zh) | 一种风湿免疫科关节保护套 | |
CN221904346U (zh) | 一种智能穿戴式肢端循环保护手套 | |
CN204890423U (zh) | 临床护理用床垫 | |
CN216088913U (zh) | 一种防压疮保暖袜 | |
CN220476962U (zh) | 风湿免疫用腿部关节套 | |
CN216257947U (zh) | 一种翻身护理器 | |
CN214805885U (zh) |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 | |
CN203988660U (zh) | 阴囊托垫 | |
CN209437818U (zh) | 一种保暖输液垫 | |
CN204812209U (zh) | 一种多功能病检服 | |
CN220632720U (zh) | 一种手握式结构的输液固定装置 | |
CN210542020U (zh) | 一种可穿戴式冷热疗服 | |
CN211382130U (zh) | 一种骨关节护理恢复带 | |
CN218792716U (zh) | 一种足部恒温仪 | |
CN217853678U (zh) | 一种可调式防压疮垫 | |
CN206183476U (zh) | 一种断指再植术后保温促活装置 | |
CN210960561U (zh) | 一种具有温度隔绝功能的医用手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