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6886U - 一种蓄水灌溉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水灌溉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6886U
CN217546886U CN202221454730.5U CN202221454730U CN217546886U CN 217546886 U CN217546886 U CN 217546886U CN 202221454730 U CN202221454730 U CN 202221454730U CN 217546886 U CN217546886 U CN 217546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ower
water storage
storage tank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47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祖哲
王妤文
于凤荣
钱晶
曾云
罗竹梅
张晓旭
叶心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4547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6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6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6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水灌溉塔,包括塔架、出水管、下层防护栏、蓄水箱、支撑板、塔盖、水泵、蓄电池、轴、轴承座、进水管;本实用新型蓄水灌溉塔占地面积小,能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既可依附山体建设加强蓄水塔的强度,又可利用高层优势收集风能和太阳能,同时还能为地面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一定压力;本实用新型基于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发电和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山、丘陵地区的灌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蓄水灌溉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灌溉塔,属于浇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物的浇灌主要采用常规柴油机、汽油机作为动力抽水,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系统。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开发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是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利用其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减少柴油机、汽油机在农业灌溉方面使用,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山丘陵地区,因地理位置限制,难以建设灌溉渠道、蓄水池。此处的人们往往是采用肩挑背扛的方式运水灌溉或者是灌溉时搭设水泵和管道从低处抽水灌溉,这两种灌溉方式费事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水灌溉塔,用于对地面作物进行蓄水并浇灌,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在实际操作中,既可依附山体建设加强蓄水塔的强度,又可利用高层优势收集风能和太阳能,同时还能为地面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一定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水灌溉塔,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轴16、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内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与轴16键连接,轴16的两端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设置在蓄水箱5侧壁上,盖板7自由转动开合,但是滚珠轴承不动,支撑板6倾斜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盖板7打开时,支撑板6顶端支撑着盖板7,蓄水箱5、盖板7、支撑板6组成一个钝角A字型结构,盖板7 反面设置多条导向蓄水箱5的导水槽,便于雨水流入蓄水箱5内。
所述蓄水箱5侧面设置攀爬梯11;支撑板6顶部设置减震橡胶。
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上层防护栏4、电机10、支撑架17,上层防护栏4设置在蓄水箱5 侧面,上层防护栏4底部连接支撑架17,支撑架17另一端连接在蓄水箱5侧面,电机10与蓄电池9连接,电机10安装在上层防护栏4上,轴16内部设孔,孔为六菱柱结构,电机10 输出端连接六菱柱,电机10输出端插入轴孔内,电机10转动,带动输出端转动,输出端带动轴转动。
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2、支撑杆13、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设置在支撑杆13顶部,支撑杆13设置在塔架1上,支撑杆13内部设置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通过导线14与蓄电池9连接,风力发电机12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
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设置在盖板7正面,太阳能电池板15与蓄电池9连接,晴天,盖板7盖上时,太阳能电池板1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
所述蓄水灌溉塔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蓄水箱5侧面,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蓄水箱5内部,分别监控传递湿度和液位信号,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蓄电池9、电机10、水泵8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塔架1由基柱、横杆、防护栏构成,基柱的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又可采用钢架搭建,横杆搭设在基柱之间,杆面上带有防滑垫,横杆不仅可加强基柱的强度,还可以起到攀爬梯的作用,下层防护栏安装在塔面上,可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
所述蓄水箱以不锈钢材质制成,箱面上有多个圆形凸起,起到分摊水对箱面压力的作用,攀爬梯设在箱面外,起到检修电动塔盖和清洁箱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蓄水灌溉塔当雨季时,盖板翻转,盖板和导水槽可加大蓄水塔接收雨水的面积,更大程度上收集雨水。
本实用新型蓄水灌溉塔位于灌溉水渠、河流等灌溉来水处,在日照充足时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阴天时由蓄电池供电,刮风时由风力发电机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从利用绿色清洁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节约水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出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系统,为设备提供操作能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环保、无污染、易维护、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本实用新型应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弥补了风电和光电独立系统在资源上的缺陷,提高了系统出力的稳定性,并且风电和光电系统的蓄电池组可以通用,使得系统造价降低,成本趋于合理,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本实用新型基于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和节水收集技术,合理构建蓄水灌溉装置,有效利用位置和地理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蓄水灌溉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架,2-出水管,3-下层防护栏,4-上层防护栏,5-蓄水箱,6-支撑板,7-盖板,8-水泵,9-蓄电池,10-电机,11-攀爬梯,12-风力发电机,13-支撑杆,14-导线,15-太阳能电池板, 16-轴,17-支撑架,18-轴承座,19-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蓄水灌溉塔,如图1、2所示,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上层防护栏4、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电机10、攀爬梯11、轴16、支撑架17、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上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 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上设置把手,盖板7与轴16采用键连接,轴16 的两端穿过滚珠轴承中心,轴带动盖板7转动,滚珠轴承不动,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焊接在蓄水箱5侧壁上,蓄水箱5侧面(非轴16那面)设置上层防护栏4,上层防护栏4底部连接支撑架17,支撑架17另一端倾斜焊接在蓄水箱5侧面,电机10与蓄电池9 连接,电机10安装在上层防护栏4上,电机10外面装防水箱,轴16内部设孔,孔为六菱柱结构,电机10输出端连接六菱柱,电机10输出端插入轴孔内,电机10转动,带动输出端转动,输出端带动轴16转动,轴16转动带动盖板7转动开合;支撑板6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盖板打开时,支撑板6顶端支撑着盖板7,蓄水箱5、盖板7、支撑板6组成一个钝角A字型结构,盖板7反面设置多条导向蓄水箱5的导水槽,便于雨水流入蓄水箱5内;蓄水箱5侧面还设置攀爬梯11;支撑板6顶部设置减震橡胶,用于盖板7打开时进行减震。
本实施例蓄水灌溉塔在使用时,当下雨时,电机10带动轴16转动,轴16带动两扇盖板7打开,雨水下到蓄水箱5中,落到盖板7上的雨水顺着导水槽也进入蓄水箱5中,积蓄雨水,当不下雨了出大太阳时,为了防止收集的雨水被蒸发,电机10带动轴16转动,轴16带动两扇盖板7关上,塔盖闭合,当需要用水时,打开出水管2上的阀门,放水灌溉,当水源不足,没有下雨时,打开水泵8,将河流中的水抽到蓄水箱5中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实施例2
一种风光互补的可自动抽水的蓄水灌溉塔,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2、支撑杆13、导线14、太阳能电池板15、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器,风力发电机12设置在支撑杆13顶部,支撑杆13设置在塔架1上,支撑杆13内部设置导线14,风力发电机 12通过导线14与蓄电池9连接,风力发电机12将电储存在蓄电池9内;太阳能电池板15设置在盖板7正面,太阳能电池板15与蓄电池9连接,晴天,盖板7盖上时,太阳能电池板15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内;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蓄水箱5侧面,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蓄水箱5内部,分别监控传递湿度和液位信号,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蓄电池9、电机10、水泵8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他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蓄水灌溉塔在使用时,当下雨时,电机10带动轴16转动,轴16带动两扇盖板 7打开,雨水下到蓄水箱5中,落到盖板7上的雨水顺着导水槽也进入蓄水箱5中,积蓄雨水,当不下雨了出大太阳时,为了防止收集的雨水被蒸发,电机10带动轴16转动,轴16带动两扇盖板7关上,塔盖闭合;当需要用水时,打开出水管2上的阀门,放水灌溉。
当水源不足达到最低水位时,若天气晴朗,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传递信号,经控制器综合信号,打开水泵8,将河流中的水抽到蓄水箱5中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12、太阳能电池板15在刮风和有太阳时,进行发电并存储在蓄电池9中。
本实施例湿度传感器是监测空气湿度,湿度超过某一值时,提示下雨,控制器启动电机 10打开盖板7,开始蓄水;当湿度降低到正常值时,提示降雨完毕,控制器启动电机10关闭盖板7减少蒸发,液位传感器对蓄水箱5中的水位进行监测,如水位到达最高水位线则,控制器启动电机10关闭盖板7;当水位达到最低水位线时,需综合湿度信号,湿度正常时启动水泵8,从河沟抽水到蓄水箱5中储存水,湿度高时打开盖板7,收集雨水。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高山、丘陵地区作物灌溉,蓄水塔具有一定高度,可提供一定灌溉压力,而且蓄水塔相较于地面位置光照充足,风力资源优厚。随着科技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成熟,绿色环保,可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系统提供电能,驱动设备工作,在经济、能源、环保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通过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把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经充电器分别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装置中控制器通过多路电子开关选择端电压较高的内置蓄电池进行放电,控制器跟踪检测蓄电池两端电压,使电子开关切换,始终选择端电压较高的内置蓄电池进行放电对外置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控制器又不断监测内置蓄电池的负荷状态,决定是否对该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自动停止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关于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信息,通过有线传输至控制区,由控制区内的监控装置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电机。
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架(1)、出水管(2)、下层防护栏(3)、蓄水箱(5)、支撑板(6)、塔盖、水泵(8)、蓄电池(9)、轴(16)、轴承座(18)、进水管(19);塔架(1)顶部边缘设置下层防护栏(3),下层防护栏(3)内放置蓄水箱(5),蓄水箱(5)侧面底部开口连接出水管(2)和进水管(19),出水管(2)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阀门,进水管(19)另一端穿过下层防护栏(3)并设置水泵(8),水泵(8)与蓄电池(9)连接,蓄水箱(5)顶部设置塔盖,塔盖由两扇对称的盖板(7)组成,盖板(7)与轴(16)键连接,轴(16)的两端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放置在轴承座(18)上,轴承座(18)设置在蓄水箱(5)侧壁上,支撑板(6)倾斜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盖板(7)打开时,支撑板(6)顶端支撑着盖板(7),盖板(7)反面设置多条导向蓄水箱(5)的导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蓄水箱(5)侧面设置攀爬梯(11);支撑板(6)顶部设置减震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防护栏(4)、电机(10)、支撑架(17),上层防护栏(4)设置在蓄水箱(5)侧面,上层防护栏(4)底部连接支撑架(17),支撑架(17)另一端连接在蓄水箱(5)侧面,电机(10)与蓄电池(9)连接,电机(10)安装在上层防护栏(4)上,轴(16)内部设孔,孔为六菱柱结构,电机(10)输出端连接六菱柱,电机(10)输出端插入轴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力发电机(12)、支撑杆(13)、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设置在支撑杆(13)顶部,支撑杆(13)设置在塔架(1)上,支撑杆(13)内部设置导线(14),风力发电机(12)通过导线(14)与蓄电池(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设置在盖板(7)正面,太阳能电池板(15)与蓄电池(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蓄水灌溉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蓄水箱(5)侧面,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蓄水箱(5)内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蓄电池(9)、电机(10)、水泵(8)均与控制器连接。
CN202221454730.5U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蓄水灌溉塔 Active CN217546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730.5U CN21754688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蓄水灌溉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730.5U CN21754688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蓄水灌溉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6886U true CN217546886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4730.5U Active CN217546886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蓄水灌溉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6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2821U (zh) 绿色建筑系统
CN103348898A (zh) 一种太阳能抽水灌溉系统
CN111963357A (zh) 一种屋面雨水回收利用发电系统
CN103427711A (zh) 一种光雨互补的屋面发电系统
CN215254868U (zh) 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CN112054588B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3369173U (zh) 一种太阳能抽水灌溉系统
CN217546886U (zh) 一种蓄水灌溉塔
CN211745969U (zh) 一种自动充电浇灌装置
CN209293097U (zh) 海绵城市绿色住宅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8638320U (zh) 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器
CN207485593U (zh) 小型家用光-水联合发电蓄能系统
CN206181991U (zh) 太阳能农业灌溉系统
CN214834156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06273911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洁净蓄渗装置
CN109660184A (zh) 一种基于雨水势能的太阳能风能联合发电系统
CN202266061U (zh) 风光互补立体车库系统
CN211314442U (zh) 基于势能的高铁桥水力发电和集雨灌溉系统
CN211647012U (zh) 一种智慧城市绿色节能建筑
CN110821737A (zh) 基于势能的高铁桥水力发电和集雨灌溉系统
CN21039588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CN111424892A (zh) 一种建筑顶面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4834173U (zh)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CN217461223U (zh) 一种屋顶雨水利用结构
CN212248932U (zh) 一种生态型屋顶绿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