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5522U -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5522U
CN217525522U CN202221364647.9U CN202221364647U CN217525522U CN 217525522 U CN217525522 U CN 217525522U CN 202221364647 U CN202221364647 U CN 202221364647U CN 217525522 U CN217525522 U CN 217525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valve
air bag
moving
sk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46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浩
曲鑫
王宁
徐跃峤
陈文劲
齐猛
尚峰
程玮涛
蒋丽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3646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5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5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5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其包括保护枕和调节结构,所述保护枕包括枕体和枕芯,枕体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枕体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枕体包括环形枕和支撑枕,环形枕与支撑枕一体连接,支撑枕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支撑枕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颅骨缺失保护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枕和调节结构,实现颅骨损伤患者侧卧位时颅骨缺失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保证患者较为稳定的颅内压。

Description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背景技术
患者在开颅手术后,头皮创口虽然缝合,但缺少的颅骨修补过程往往需要2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能完成。因此,颅骨修补期间极易发生卡压、外力打击及感染病菌,导致脑组织二次受伤或坏死。目前传统固定患者开颅创口的方式普遍为在骨窗部位填塞棉花、纱布等软物,并予以绷带包扎来维持较为稳定的颅内压,或进一步的在骨窗外加盖保护板或佩戴保护帽避免外力损伤。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其包括保护枕和调节结构,所述保护枕包括枕体和枕芯,枕体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枕体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枕体包括环形枕和支撑枕,环形枕与支撑枕一体连接,支撑枕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支撑枕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充气垫和放气阀,充气垫与支撑枕相连接,放气阀设置在充气垫上,放气阀与充气垫连通。
进一步,所述充气垫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放气阀包括阀门一和阀门二,气囊一与支撑枕相连接,阀门一设置在气囊一上,阀门一与气囊一连通,气囊二与支撑枕相连接,阀门二设置在气囊二上,阀门二与气囊二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一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移动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气囊一相连接,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相连接;阀门二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与气囊二相连接,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一和限位杆一,固定件一的一端与气囊一相连接,固定件一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一相连接,固定件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二和限位杆二,固定件二的一端与气囊二相连接,固定件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二相连接,固定件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一上设有通孔一,通孔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固定件二上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一和封堵块一,移动件一与封堵块一相连接,移动件一与限位杆一活动连接,封堵块一与通孔一活动连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二和封堵块二,移动件二与封堵块二相连接,移动件二与限位杆二活动连接,封堵块二与通孔二活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一上设有连接件一,连接件一与阀门相连接,连接件一上设有支撑块一,支撑块一的一端与连接件一相连接,支撑块一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一可拆卸连接;阀门二上设有连接件二,连接件二与阀门相连接,连接件二上设有支撑块二,支撑块二的一端与连接件二相连接,支撑块二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二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枕包括颈枕,颈枕与环形枕相连接,颈枕与支撑枕相连接;颈枕包括充气囊和充气孔,气囊与环形枕相连接,充气孔与气囊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颅骨缺失保护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枕和调节结构,实现颅骨损伤患者侧卧位时颅骨缺失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保证患者较为稳定的颅内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患者躺在保护枕上后将充气结构与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进行充气,锁紧件在锁紧的状态下,封堵块一和通孔一分离形成空隙,进行充气,充气结束后将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分离阀门,此时在气囊内气压的作用下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堵块与通孔紧密接触,从而使气体存储在气囊内,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按压移动件对气囊进行放气和调节保护枕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枕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枕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阀门一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件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枕;11、颈枕;12、支撑枕;13、气囊一;14、气囊二;2、枕芯;3、连接件一;31、支撑块一;32、移动件一;321、移动槽一;33、固定件一;331、通孔一;332、限位杆一;34、封堵块一;35、弹簧一;4、连接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类似的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绘示的方位之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词也可依此相同解释。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其包括保护枕和调节结构,保护枕包括枕体和枕芯2,枕体的一端与枕芯2相连接,枕体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调节结构用于调节保护枕的高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的枕体包括环形枕1和支撑枕12,环形枕1与支撑枕12一体连接,支撑枕12的一端与枕芯2相连接,支撑枕12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更具体的,保护枕包括颈枕11,颈枕11与环形枕1相连接,颈枕11与支撑枕12相连接;颈枕11包括充气囊和充气孔,气囊与环形枕1相连接,充气孔与气囊连通。
图5-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调节结构包括充气垫和放气阀,充气垫与支撑枕12相连接,放气阀设置在充气垫上,放气阀与充气垫连通;充气垫包括气囊一13和气囊二14,放气阀包括阀门一和阀门二,气囊一13与支撑枕12相连接,阀门一设置在气囊一13上,阀门一与气囊一13连通,气囊二14与支撑枕12相连接,阀门二设置在气囊二14上,阀门二与气囊二1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一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移动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气囊一13相连接,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相连接;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一33和限位杆一332,固定件一33的一端与气囊一13相连接,固定件一33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一332相连接,固定件一33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一332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阀门二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与气囊二14相连接,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相连接;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二和限位杆二,固定件二的一端与气囊二14相连接,固定件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二相连接,固定件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更具体的,固定件一33上设有通孔一331,通孔一331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固定件二上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一32和封堵块一34,移动件一32与封堵块一34相连接,移动件一32与限位杆一332活动连接,封堵块一34与通孔一331活动连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二和封堵块二,移动件二与封堵块二相连接,移动件二与限位杆二活动连接,封堵块二与通孔二活动连接。更具体的,移动件一32上设有移动槽一321和弹簧一35,弹簧一35的一端与移动槽一321相连接,弹簧一35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一332相连接;移动件二上设有移动槽二和弹簧二,弹簧二的一端与移动槽二相连接,弹簧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二相连接。优选的,移动件一32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二者通过螺栓锁紧连接,便于将弹簧一35与限位杆一332安装到移动槽一32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一上设有连接件一3,连接件一3与阀门相连接,连接件一3上设有支撑块一31,支撑块一31的一端与连接件一3相连接,支撑块一31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一32可拆卸连接;阀门二上设有连接件二4,连接件二4与阀门相连接,连接件二4上设有支撑块二,支撑块二的一端与连接件二4相连接,支撑块二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二可拆卸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其包括保护枕和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枕包括枕体和枕芯,枕体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枕体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枕体包括环形枕和支撑枕,环形枕与支撑枕一体连接,支撑枕的一端与枕芯相连接,支撑枕的另一端与调节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充气垫和放气阀,充气垫与支撑枕相连接,放气阀设置在充气垫上,放气阀与充气垫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放气阀包括阀门一和阀门二,气囊一与支撑枕相连接,阀门一设置在气囊一上,阀门一与气囊一连通,气囊二与支撑枕相连接,阀门二设置在气囊二上,阀门二与气囊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一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一移动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与气囊一相连接,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相连接;阀门二包括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二固定组件与气囊二相连接,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一和限位杆一,固定件一的一端与气囊一相连接,固定件一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一相连接,固定件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二和限位杆二,固定件二的一端与气囊二相连接,固定件二的另一端与限位杆二相连接,固定件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限位杆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一上设有通孔一,通孔一与第一移动组件活动连接;固定件二上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与第二移动组件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一和封堵块一,移动件一与封堵块一相连接,移动件一与限位杆一活动连接,封堵块一与通孔一活动连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二和封堵块二,移动件二与封堵块二相连接,移动件二与限位杆二活动连接,封堵块二与通孔二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一上设有锁紧件一,锁紧件一与阀门相连接,锁紧件一上设有支撑块一,支撑块一的一端与锁紧件一相连接,支撑块一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一可拆卸连接;阀门二上设有锁紧件二,锁紧件二与阀门相连接,锁紧件二上设有支撑块二,支撑块二的一端与锁紧件二相连接,支撑块二的另一端与移动件二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缺失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枕包括颈枕,颈枕与环形枕相连接,颈枕与支撑枕相连接;颈枕包括充气囊和充气孔,气囊与环形枕相连接,充气孔与气囊连通。
CN202221364647.9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Active CN217525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647.9U CN217525522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647.9U CN217525522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5522U true CN21752552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4647.9U Active CN217525522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5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5522U (zh) 一种颅骨缺失保护枕
CN104771272A (zh) 一种压力可控性脑保护帽
CN211157058U (zh) 颈椎前路手术充气式体位垫
CN214909229U (zh) 一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专用加压带
CN204655362U (zh) 预防头枕部压疮的充气枕
CN213993876U (zh) 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
CN216439551U (zh) 一种头部固定托架
CN211156696U (zh) 一种弹力网帽
CN111110421B (zh) 一种气囊颈椎牵引固定器
CN203506942U (zh) 气囊式颌骨骨折复位器
CN205515059U (zh) 压力可控型软质脑保护帽
CN216798133U (zh) 一种设置有配套防护垫的脊柱手术用石膏床
CN217660002U (zh) 术后鼻腔支撑器及支撑器组件
CN213607915U (zh) 一种可调节体位的充气式手术气垫
CN216365153U (zh) 一种用于压迫伤口的背心式沙袋
CN109602570A (zh) 手术俯卧位保护垫装置
CN113952156A (zh) 一种头部固定托架及制作方法
CN218552528U (zh) 颅脑手术后颅骨缺损保护发带
CN219579330U (zh) 神经外科头部固定装置
CN213465862U (zh) 颈椎前路手术垫
CN216439552U (zh) 一种新型麻醉手术用头颈枕
CN210932542U (zh) 一种眼科临床手术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
CN202136533U (zh) 一种改良的俯卧位支具
CN219557796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医用核磁检查用附耳隔音固定装置
CN215384960U (zh) 一种颈椎治疗牵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