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5193U -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5193U
CN217525193U CN202220854110.4U CN202220854110U CN217525193U CN 217525193 U CN217525193 U CN 217525193U CN 202220854110 U CN202220854110 U CN 202220854110U CN 217525193 U CN217525193 U CN 217525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unit
sampling tube
seal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41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臣
濮阳
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Jian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Jian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Jian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Jian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41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5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5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5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单元、取样管单元、连通单元、第一密封单元和第二密封单元。其优点在于,利用采样管单元和取样管单元分别设置,并分别使用第一密封单元和第二密封单元进行密封,使得在检测过程中,无须对第一密封单元和采样管单元进行分离,仅需多通道移液器的吸头戳破第二密封单元并进入取样管单元取样即可,大大减轻了实验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样本的加样效率,减少了交叉污染,最终提高了核酸检测能力;占用空间小、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代表的多种变异株的出现,伴随其传播力的不断增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向着更广泛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对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影响。在中国,为控制疫情蔓延,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对相关区域人员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病毒核酸筛查,是实现疫情动态清零的主要手段。
核酸大规模检测的主要过程包括核酸采样、核酸检测与结果报告等。在核酸采样的过程中,先由护士和志愿者以条码形式登记被采样者信息,再使用鼻拭子或咽拭子对被采样者进行采样,将采样拭子放入预置核酸保存液的采样管中,拧紧采样管的螺旋盖,再插入采样管架,放满一板后与条形码一起送有检验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核酸检测由持有PCR上岗证的、经过严格培训的实验员完成。
核酸检测的一般流程是,先根据条码录入受检者信息,然后拧开一个采样管,用移液器的带滤芯一次性吸头吸取采样管内一定量的浸有拭子的核酸保存液,移入96孔板的某个孔中,拧紧采样管螺旋盖,更换移液器吸头,继续对下一个采样管进行同样的操作。96孔板加满两排之后,放入核酸提取仪,由核酸提取仪运行程序提取核酸,获得两排相应的核酸溶液。之后,由试验员使用八道移液器将核酸溶液作为模板移入预置新冠病毒检测的PCR混合液的96孔平板中,并添加对照样本,封闭管口,离心,置入定量PCR仪中运行扩增程序,运行完毕,依Ct值判断是否有阳性。
显然,在核酸测试过程中,消耗人工最多的环节是从采样管移液到96孔板之中。该环节需要一管接一管地吸样和加样,不但有加错的可能,而且增加了由气溶胶引起的交叉污染的可能。在极大批样本的检测中,该步骤是检测的限速步骤。且新冠核酸检测的样本检测后需在4℃冰箱储存24小时才能高压灭菌,传统的样本架太高且无盖,占用太多有限的冰箱空间的同时也不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核酸检测过程繁琐、加样效率低、交叉污染高等问题,尚未提出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核酸检测过程繁琐、加样效率低、交叉污染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采样装置,包括:
采样管单元,用于病毒采样;
取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一侧,用于病毒取样;
连通单元,所述连通单元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接,且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和所述连通单元一体成型,用于使液体在所述采样管单元和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流动;
第一密封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其中,若干所述采样装置以适当方式排列,可以使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开口在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排列于同一直线,相邻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开口的中心距离与通用的多通道移液器的相邻吸头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使用多通道移液器一次性吸取多个所述采样装置的液体。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单元包括:
采样管元件,所述采样管元件与所述连通单元连接;
采样腔元件,所述采样腔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连通单元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连通,所述采样腔元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采样。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单元还包括:
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第一端或所述采样腔元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单元还包括:
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第一端或所述采样腔元件的第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限位。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单元还包括:
刻度元件,所述刻度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外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元件的高度为60mm,所述采样腔元件的高度为5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外径与所述采样腔元件的内径之差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单元包括:
取样管元件,所述取样管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连通单元连接;
取样腔元件,所述取样腔元件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连通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连通,所述取样腔元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取样。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底部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底部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7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元件的高度为36mm,所述取样腔元件的高度为3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外径与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内径之差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外径为8mm,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内径为6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单元包括:
连通元件,所述连通元件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接,且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和所述连通元件一体成型;
连通腔元件,所述连通腔元件设置于所述连通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通,用于使液体在所述采样管单元和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流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腔元件的底壁为平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连通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9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元件的高度为36mm,所述连通腔元件的高度为26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元件的壁厚为1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包括:
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还包括:
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包括:
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呈凸形或L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外径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外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外径,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小宽度等于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外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高度,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小高度等于所述取样管单元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内腔的底部位于所述连通单元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内腔的底部位于所述连通单元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采样装置,包括:
底座单元,用于放置若干所述采样装置;
盖单元,所述盖单元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若干所述采样装置进行密封保护。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包括:
底座元件;
若干第一容纳元件,若干所述第一容纳元件阵列式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
若干第二容纳元件,若干所述第二容纳元件阵列式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
其中,若干所述第一容纳元件与若干所述第二容纳元件一一对应,且对应相对应的一所述第一容纳元件的容纳所述取样管单元的位置与一所述第二容纳元件的容纳所述取样管单元的位置相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三连接元件,若干所述第三连接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侧表面,并与所述盖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指示元件,所述第一指示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用于指示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二指示元件,若干所述第二指示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用于指示列。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元件的纵截面呈凸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元件包括:
上底板,所述上底板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容纳元件和若干所述第二容纳元件;
下底板,所述下底板设置于所述上底板的下部,并凸出于所述上底板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底板的长度为124mm、宽度为82mm、高度为1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底板的长度为128mm、宽度为86mm、高度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元件的深度为10mm,所述第二容纳元件的深度为1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单元包括:
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盖元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盖元件的内部的顶部与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若干所述采样装置的顶部不接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四连接元件,若干所述第四连接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盖元件的侧表面或底表面,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元件的长度为126mm、宽度为84mm、高度为65mm、壁厚为1mm。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采样试剂盒,包括:
若干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采样装置;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储存装置;
其中,所述储存装置的内部储存若干所述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利用采样管单元和取样管单元分别设置,并分别使用第一密封单元和第二密封单元进行密封,使得在检测过程中,无须对第一密封单元和采样管单元进行分离,仅需多通道移液器的吸头戳破第二密封单元并进入取样管单元取样即可,大大减轻了实验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样本的加样效率,减少了交叉污染,最终提高了核酸检测能力;占用空间小、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样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样管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样管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通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密封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密封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存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样试剂盒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病毒采样管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与底板盖连接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上装满病毒采样管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采样装置;
110、采样管单元;111、采样管元件;112、采样腔元件;113、第一连接元件;114、限位元件;
120、取样管单元;121、取样管元件;122、取样腔元件;
130、连通单元;131、连通元件;132、连通腔元件;
140、第一密封单元;141、第一密封元件;142、第二连接元件;
150、第二密封单元;151、第二密封元件;
200、储存装置;
210、底座单元;211、底座元件;212、第一容纳元件;213、第二容纳元件;214、第三连接元件;
220、盖单元;221、盖元件;222、第四连接元件;
A1、螺旋盖;A2、密封膜;A3、采样部开口;A4、采样部开口螺纹;A5、取样部开口;A6、连接部顶部;A7、采样部管身;A8、取样部空腔底凹;A9、连接部空腔底部;A10、采样部空腔底凹侧壁;A11、采样部空腔底部;A12、病毒采样管底桩;
B1、底板凹槽;B2、底板主体;B3、底板凹槽行号;B4、底板凹槽列号;B5、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6、底板底台;
C1、底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采样装置100包括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连通单元130、第一密封单元140和第二密封单元150。其中,采样管单元110用于病毒采样;取样管单元120设置于采样管单元110的一侧,用于病毒取样;连通单元130分别与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连接,且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和连通单元130一体成型,用于使液体在采样管单元110和取样管单元120进行流动;第一密封单元140与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密封;第二密封单元150与取样管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取样管单元120进行密封;其中,若干采样装置100以适当方式排列,可以使取样管单元120的开口在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排列于同一直线,相邻取样管单元120的开口的中心距离与通用的多通道移液器的相邻吸头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使用多通道移液器一次性吸取多个采样装置100的液体。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单元120与采样管单元110呈凸形或L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单元120的外径小于采样管单元110的外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单元120的外径与采样管单元110的外径之比为1:2。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单元130的最大宽度小于采样管单元110的外径,连通单元130的最小宽度等于取样管单元120的外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单元120的高度小于采样管单元110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单元130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采样管单元110的高度,连通单元130的最小高度等于取样管单元120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单元130的高度等于取样管单元120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管单元110的壁厚、取样管单元120的壁厚、连通单元130的壁厚相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管单元110的内腔的底部位于连通单元130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单元120的内腔的底部位于连通单元130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如图2所示,采样管单元110包括采样管元件111和采样腔元件112。其中,采样管元件111与连通单元130连接;采样腔元件112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内部,并通过连通单元130与取样管单元120连通,采样腔元件112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单元14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采样。
具体地,采样管单元110由透明材质制备而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位于连通单元130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与连通单元130的内腔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与采样管元件11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管元件111的高度为60mm,采样腔元件112的高度为5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管元件111的外径与采样腔元件112的内径之差为2mm。
进一步地,采样单元110还包括第一连接元件113。第一连接元件113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第一端或采样腔元件112的第一端,并与第一密封单元14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元件113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第一端的外缘面或采样腔元件112的第一端的内缘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13为螺纹,用于与第一密封单元140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采样单元110还包括限位元件114。限位元件114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第一端或采样腔元件112的第一端,用于对第一密封单元140进行限位。
具体地,限位元件114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第一端的外缘面或采样腔元件112的第一端的内缘面。
更具体地,限位元件114位于第一连接元件113的下方。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元件114为限位圆环。
进一步地,采样管单元110还包括刻度元件。刻度元件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外表面,用于定量。
如图3所示,取样管单元120包括取样管单元120包括取样管元件121和取样腔元件122。其中,取样管元件121设置于采样管单元110的一侧,并与连通单元130连接;取样腔元件122设置于取样管元件121的内部,并通过连通单元130与采样管单元110连通,取样腔元件122的顶部与第二密封单元15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取样。
具体地,取样管元件121设置于采样管元件111的一侧;取样腔元件122与采样腔元件112连通。
具体地,取样管单元120由透明材质制备而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与连通单元130的内腔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3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与取样管元件12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7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元件121的高度为36mm,取样腔元件122的高度为3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元件121的外径与取样腔元件122的内径之差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元件121的外径为8mm,取样腔元件122的内径为6mm。
如图4所示,连通单元130包括连通元件131和连通腔元件132。其中,连通元件131分别与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连接,且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和连通元件131一体成型;连通腔元件132设置于连通元件131的内部,并分别与采样管单元110、取样管单元120连通,用于使液体在采样管单元110和取样管单元120进行流动。
具体地,连通元件131分别与采样管元件111、取样管元件121连接;连通腔元件132分别与采样腔元件112、取样腔元件122连通。
具体地,连通单元130由透明材质制备而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元件132的底壁为平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元件132的底部与连通元件13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9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元件132的底部与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腔元件132的底部与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为3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元件131的高度为36mm,连通腔元件132的高度为26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元件131的壁厚为1mm。
如图5所示,第一密封单元140包括第一密封元件141。第一密封元件141与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密封。
具体地,第一密封元件141与采样管元件111或采样腔元件112进行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第一密封元件141的内缘面与采样管元件111的外缘面进行连接;或者,第一密封元件141的外缘面与采样腔元件112的内缘面进行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141为密封盖。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141的高度为11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141的壁厚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元件141的外径为16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密封元件141与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密封元件141的下边缘与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0mm。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单元140还包括第二连接元件142。第二连接元件142设置于第一密封元件141的第二端,用于与采样管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元件142与第一连接元件113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元件142设置于第一密封元件141的内缘面或外缘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元件142为螺纹。
如图6所示,第二密封单元150包括第二密封元件151。第二密封元件151与取样管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取样管单元120进行密封。
具体地,第二密封元件151与取样管元件121的端部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取样腔元件122进行密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元件151的外径小于取样管元件121的外径,大于取样腔元件122的内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元件151为密封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移除第一密封元件141,以露出采样腔元件112;
将采样拭子的绒毛端插入采样腔元件112,并抵接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由于采样腔元件112的底部低于连通腔元件132的底部,采样拭子的绒毛端不会插入连通腔元件132;
移除采样拭子,并使用第一密封元件141对采样腔元件112进行密封;
在多通道移液器进行移液的情况下,多通道移液器的吸头捅破第二密封元件151,进入取样腔元件122,吸头的端部可抵住取样腔元件122的底部或仅低于取样腔元件122中的预置液体的液面;
取样完成后,使用第三密封单元(其包括第三密封元件)对取样腔元件122进行密封;
具体地说,第三密封单元(第三密封元件)可为胶带,以对一排取样元件及储存装置缠绕的方式实施密封;
将采样装置100进行冷藏储存。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采样管单元和取样管单元分别设置,并分别使用第一密封单元和第二密封单元进行密封,使得在检测过程中,无须对第一密封单元和采样管单元进行分离,仅需多通道移液器戳破第二密封单元并进入取样管单元取样即可,大大减轻了实验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样本的加样效率,减少了交叉污染,最终提高了核酸检测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储存装置200,用于储存如实施例1所述的采样装置100,包括底座单元210和盖单元220。其中,底座单元210用于放置若干采样装置100;盖单元220与底座单元210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若干采样装置100进行密封保护。
如图8所示,底座单元210包括底座元件211、若干第一容纳元件212和若干第二容纳元件213。其中,若干第一容纳元件212阵列式分布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上表面;若干第二容纳元件213阵列式分布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上表面;其中,若干第一容纳元件212与若干第二容纳元件213一一对应,且对应相对应的一第一容纳元件212的容纳取样管单元120的位置与一第二容纳元件213的容纳取样管单元120的位置相对。
具体地,若干第一容纳元件212和若干第二容纳元件213交错设置,且第一容纳元件212的容纳取样管元件121的位置与第二容纳元件213容纳取样管元件121的位置相对。
其中,底座元件211设置有至少1行第一容纳元件212和第二容纳元件213,且在每一行中至少有2列第一容纳元件212和2列第二容纳元件213。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元件211设置有2行第一容纳元件212和2行第二容纳元件213,1行第一容纳元件212和1行第二容纳元件213共同构成1行容纳元件。对于1行容纳元件,其包括4个第一容纳元件212和4个第二容纳元件213,即每一行容纳元件可以容纳8个采样装置100,一个底座元件211可以容纳16个采样装置100。
具体地,对于同一行容纳元件,在容纳采样装置100的情况下,若干采样装置100的取样腔元件122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
其中,第一容纳元件212的横截面、第二容纳元件213的横截面和采样装置10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元件211的纵截面呈凸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元件211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其中,上底板设置有若干第一容纳元件212和若干第二容纳元件213;下底板设置于上底板的下部,并凸出于上底板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底板的长度为124mm、宽度为82mm、高度为1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底板的长度为128mm、宽度为86mm、高度为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元件212的深度为10mm,第二容纳元件213的深度为10mm。
进一步地,底座单元210还包括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分布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侧表面,并与盖单元22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间隔分布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侧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侧表面设置至少1个第三连接元件214。
优选地,每个侧表面设置2个第三连接元件214。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间隔分布设置于上底板的4个侧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间隔分布设置于下底板的上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元件214为凸起。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元件214为凹槽。
进一步地,底座单元210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指示元件。第一指示元件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上表面,用于指示行。
具体地,第一指示元件设置于1行容纳元件的一侧,如设置于头部的第一容纳元件212的一侧,或,设置于尾部的第二容纳元件213的一侧。
进一步地,底座单元210还包括若干第二指示元件。若干第二指示元件分布设置于底座元件211的上表面,用于指示列。
具体地,每一第一容纳元件212的一侧、每一第二容纳元件213的一侧均设置第二指示元件。
如图9所示,盖单元220包括盖元件221。盖元件221与底座单元210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在盖元件221与底座单元210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盖元件221的内部的顶部与放置于底座单元210的若干采样装置100的顶部不接触。
具体地,盖元件221与底座元件211进行可拆卸连接;盖元件221的内部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元件141的顶部不接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盖元件221的内部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元件14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盖元件221的内部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元件14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容纳元件212的深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盖元件221由透明材质制备而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盖元件221的长度为126mm、宽度为84mm、高度为65mm、壁厚为1mm。
进一步地,盖单元220还包括若干第四连接元件222。若干第四连接元件222分布设置于盖元件221的侧表面或底表面,并与底座单元21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若干第四连接元件222与若干第三连接元件214进行一一对应的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元件222为凹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元件222为凸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采样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0所示,采样试剂盒包括若干如实施例1所述的采样装置100和如实施例2所述的储存装置200。其中,储存装置200的内部储存若干采样装置10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
(一)病毒采样管包含一个连续的腔体和两个开口,一个开口用于病毒采样,一个开口用于病毒取样,液体可在两个开口下的腔体中流动,此构造形式的采样管命名为双口管。
(二)将多个采样管以适当方式排列,可使采样管的用于取样的开口在朝向同一方向的条件下,排列于同一直线,相邻取样开口中心的距离与通用的多道移液器相邻吸头之间的距离相当,方便使用多道移液器一次性吸取多个采样管内的液体。
如图11所示,一种病毒采样管(相当于采样装置100)包括采样部(相当于采样管单元110)、取样部(相当于取样管单元120)、连接部(相当于连通单元130)、螺旋盖A1(相当于第一密封单元140)和密封膜A2(相当于第二密封单元150)。
采样部整体为圆柱形管子,采样部顶部通过螺纹A4(相当于第一连接元件113)连接螺旋盖A1实现开口A3的开闭。
取样部整体为柱径、柱高较小的半圆柱体,顶部圆形开口A5通过密封膜A2密封。
连接部为仅连接采样部侧面和取样部侧面的密封通道,其宽度与取样部柱径相当,其高度与取样部柱高相当。
采样部、取样部和连接部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即病毒采样管底桩A12。
采样部的空腔底部与病毒采样管底部有一定高度,方便用户在病毒采样管安放于底板凹槽B1后仍能看到液体底部。
采样部的空腔底部A11略低于连接部空腔底部A9,以减少放置于采样部的采样拭子滑入连接部和取样部的情况、
取样部空腔底凹A8可以在液体过少时从凹面中心吸取液体。
病毒采样管上刻有体积刻度,方便定量。
病毒采样管的采样部高60mm,采样部的管盖高11mm,管盖厚2mm,外直径16mm,管盖下边缘到采样管空腔底部高度为40mm,采样部空腔底部与采样管底部高度为8mm,管子厚度为1mm。
连接部与取样部的顶部高36mm,连接部侧壁外侧之间距离8mm,连接部侧壁内侧之间距离6mm,连接部内腔上下距离26mm,连接部管壁厚1mm。
取样部内壁直径为6mm,取样部外壁直径为8mm,取样部管壁厚1mm。
顶部用适当的化学膜密封,连接部内腔底部平坦,比采样部底部高2mm。
取样部底部为一圆锥凹槽,凹槽中心较连接部深3mm。如图12~13所示,一种安放装置(相当于储存装置200)包括底板(相当于底板单元210)和底板盖C1(相当于盖单元220的盖元件221)。
底板包括底板凹槽B1(相当于第一容纳元件212和第二容纳元件213)、底板主体B2(相当于底板元件211的上底板)、底板凹槽行号B3(相当于第一指示元件)、底板凹槽列号B4(相当于第二指示元件)、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5(相当于第三连接元件214)和底板底台B6(相当于底板元件211的下底板)。
底板的整体构成为一块高度小于长度与宽度的长方体,长度和宽度分别与通用PCR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当,底板主体B2与宽边平行的方向布置四行底板凹槽B1,每行分布四个底板凹槽B1,每个底板凹槽B1可以容纳一个病毒采样管。一行、二行的病毒采样管以采样部在中间带的方式实现采样部的开口A3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且相邻开口A3中心的距离与八通道移液器相邻吸头之间的距离相当,方便八通道移液器戳破取样部开口A5的密封膜A2从取样部腔体内取样。三行、四行的底板凹槽B1同样布置。
底板主体B2的四周侧面设置若干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5。
底板盖C1的底部内侧分布有与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5相匹配的凹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5也可以是凹面,底板盖C1的底部内侧分布有与底板主体外周凸起B5相匹配的凸起。
在底板盖C1扣盖于底板之后,在底板盖C1的内腔顶部与安放于底板凹槽B1的病毒采样管的顶部之间留有一定高度,该高度低于底板凹槽B1的深度,高于两张A4打印纸折叠成底板能覆盖面积时纸的厚度。
底板底台尺寸是,长宽128×86mm,底板上部尺寸是,长宽124×82mm,底板厚12mm,材料厚2mm,槽深10mm,底板盖外尺寸126×84mm,高65mm,材料厚度1mm。
本实施例可以使用3D打印的方式制作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适用于多道移液器取样的病毒采样管及组件在符合生产条件的工厂生产时,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采样管采样部的螺旋盖,取样部开口已安装密封膜且其密封性已经检测过的采样管,采样管的底板,底板盖。
2、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公司在符合试剂盒生产条件的工厂生产试剂盒时,将核酸保存液按体积灌装到采样管中,拧上螺旋盖,安放于采样管底板上,盖上底板盖。装配核酸采样及核酸提取的其它耗材、试剂、说明书、包装盒等。
3、采样人员拿到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采样部分后,使用采样拭子进行采样,将一个或多个采样拭子折去采样杆后放入拧开盖子的采样管,拧上盖子,将采样管依顺序放入底板的凹槽中。采满一板或采样完毕,将贴满被采样者信息的白纸折叠,放在采样管之上,用底板盖扣紧底板,安排送检。此过程与一般采样管无特别差异。
4、在将放有样本的采样管送入实验室后,由于采样管呈交错排列,八个采样管的取样部开口的排列位置恰好与八道移液器的吸头一一对应(见附图14),而取样部开口上的薄膜既能保证密封,又能被吸头尖戳破,适合使用八道移液器吸取采样管内的液体,大大加快了取样的过程,减轻了实验员的劳动强度。
5、取样完成后,取样部薄膜已破,密封功能丧失,可使用粘性较好的胶带粘贴取样部,重新密封取样口。如需要再次单管取样,可拧开盖子进行液体吸取。扣紧底板盖,将样本置于4℃冰箱保存,可实现样本的封闭保存,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采样装置,用于多道移液器取样,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管单元,用于病毒采样;
取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一侧,用于病毒取样;
连通单元,所述连通单元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接,且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和所述连通单元一体成型,用于使液体在所述采样管单元和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流动;
第一密封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其中,若干所述采样装置以适当方式排列,可以使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开口在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排列于同一直线,相邻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开口的中心距离与通用的多通道移液器的相邻吸头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使用多通道移液器一次性吸取多个所述采样装置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单元包括:
采样管元件,所述采样管元件与所述连通单元连接;
采样腔元件,所述采样腔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连通单元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连通,所述采样腔元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采样;和/或
所述取样管单元包括:
取样管元件,所述取样管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连通单元连接;
取样腔元件,所述取样腔元件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内部,并通过所述连通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连通,所述取样腔元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病毒取样;和/或
所述连通单元包括:
连通元件,所述连通元件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接,且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和所述连通元件一体成型;
连通腔元件,所述连通腔元件设置于所述连通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采样管单元、所述取样管单元连通,用于使液体在所述采样管单元和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流动;和/或
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包括:
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密封;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包括:
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所述取样管单元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单元与所述采样管单元呈凸形或L形;和/或
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外径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外径;和/或
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外径,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小宽度等于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外径;和/或
所述取样管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高度;和/或
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采样管单元的高度,所述连通单元的最小高度等于所述取样管单元的高度;和/或
所述采样管单元的内腔的底部位于所述连通单元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和/或
所述取样管单元的内腔的底部位于所述连通单元的内腔的底部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单元还包括:
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第一端或所述采样腔元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
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第一端或所述采样腔元件的第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进行限位;和/或
刻度元件,所述刻度元件设置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外表面;和/或
所述第一密封单元还包括:
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采样管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底部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采样管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和/或
所述取样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取样管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和/或
所述连通腔元件的底部与所述连通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9mm。
6.一种储存装置,用于储存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单元,用于放置若干所述采样装置;
盖单元,所述盖单元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用于对若干所述采样装置进行密封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包括:
底座元件;
若干第一容纳元件,若干所述第一容纳元件阵列式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
若干第二容纳元件,若干所述第二容纳元件阵列式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
其中,若干所述第一容纳元件与若干所述第二容纳元件一一对应,且对应相对应的一所述第一容纳元件的容纳所述取样管单元的位置与一所述第二容纳元件的容纳所述取样管单元的位置相对;和/或
所述盖单元包括:
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盖元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盖元件的内部的顶部与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若干所述采样装置的顶部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指示元件,所述第一指示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用于指示行;和/或
若干第二指示元件,若干所述第二指示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上表面,用于指示列;和/或
若干第三连接元件,若干所述第三连接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侧表面,并与所述盖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盖单元还包括:
若干第四连接元件,若干所述第四连接元件分布设置于所述盖元件的侧表面或底表面,并与所述底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元件的纵截面呈凸形。
10.一种采样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采样装置;
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储存装置;
其中,所述储存装置的内部储存若干所述采样装置。
CN202220854110.4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Active CN217525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4110.4U CN217525193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4110.4U CN217525193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5193U true CN217525193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4110.4U Active CN217525193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5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8700B1 (en) Single column microplate system and carrier for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KR101009447B1 (ko) 체액 샘플링, 전처리 및 투입장치 및 방법
US3986534A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and dispensing fractionary volumes of liquid samples
US20100248213A1 (en) Collection/extraction container for biological material in forensic samples
US20010051113A1 (en) Genetic assay system
JP2017523412A (ja) ピペット操作ガイドを備えたマイクロ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US20130203089A1 (en) Filtered Adapter for Pipettors
CN217525193U (zh) 一种采样装置、储存装置及采样试剂盒
US7438862B2 (e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samples
EP2866034B1 (en) Kit,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Preparing a Sample
CN116445269B (zh) 基于旋扭隔离阀的核酸检测卡及检测方法
CN111925907A (zh) 一种组合式核酸检测装置
CN210945629U (zh) 一种深孔板
IE911154A1 (en) An assay tray assembly
US20020182118A1 (en) Vacuum manifold for both multi-well plate and individual columns
CN213933896U (zh) 联排预封装稀释液杯
CN113667597B (zh) 一种集液滴取样、样本处理、检测一体化的采样枪及方法
WO2022014830A1 (ko) 샘플 전처리 튜브
CN210347216U (zh) 一种化学试剂盒以及一种吸排装置
EP0019638B1 (en) Immobilized enzyme column
CN210571529U (zh) 一种化学试剂盒以及一种吸排装置
CN217077606U (zh) 穿刺针和应用其的试剂盒及核酸处理装置
CN217677507U (zh) 一种采样管、采样管架、采样组件及移液系统
CN217709405U (zh) 一种密封孔板、试剂密封孔板及移液系统
CN215795190U (zh) 一种具有试剂包组的卡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