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2317U -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2317U
CN217522317U CN202220444707.1U CN202220444707U CN217522317U CN 217522317 U CN217522317 U CN 217522317U CN 202220444707 U CN202220444707 U CN 202220444707U CN 217522317 U CN217522317 U CN 21752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hole
cavity
wire connector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4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运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kou Xilaij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kou Xilaij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kou Xilaij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kou Xilaij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4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A,所述通孔A的内部设有夹具,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B,所述外壳体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夹具、连接板、通孔A的配合下,在线路初步连接后,能将两组线路锁于通孔A的内部,从而无法进行分离,同时线路连接的难度低,且一次能进行大量的锁紧工作,使得连接的效率提高,通过插槽、转杆、限位杆、卡槽和连接管的配合下,使得线路锁紧后,能够提高一定的稳定性效果,有效的防止后续线路断开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线路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连接器包括了线对线缆或者线缆对线缆的形式,其定义特征是两根单线个体或者是两条线缆中的对应导线相互永久性连接,该等永久性连接更多地常见于固定连接中线对线连接以及IDC连接;
现有的多线连接器,存在以下不便之处:
在对多组线路连接后需要将其锁于,连接器的内部,从而防止连接断开,而现有的线路连接方式大多是对单组进行连接的,而无法一次进行对大量的线路进行连接进而使得线路连接的效率降低,并且后续还无法很好的对线路进行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线路连接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A,所述通孔A的内部设有夹具,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B,所述外壳体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卡槽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均匀设有多组限位块,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均匀设有多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通孔B与通孔A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夹具的一侧由锥形结构支撑,且夹具与通孔A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阻尼,且阻尼的内部设有转杆。
优选的,所述插槽与卡槽相互连通,且限位杆与插槽和卡槽相互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通过外壳体、夹具、连接板、通孔A的配合下,在线路初步连接后,能将两组线路锁于通孔A的内部,从而无法进行分离,同时线路连接的难度低,且一次能进行大量的锁紧工作,使得连接的效率提高,通过插槽、转杆、限位杆、卡槽和连接管的配合下,使得线路锁紧后,能够提高一定的稳定性效果,有效的防止后续线路断开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侧视图。
图中:1、连接板;2、外壳体;3、夹具;4、通孔A;5、通孔B;6、连接杆;7、插槽;8、转杆;9、限位杆;10、卡槽;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A4,方便对线路进行连通,通孔A4的内部设有夹具3,能对线路进行锁紧工作,连接板1的外侧设有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B5,外壳体2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内部设有卡槽10,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插槽7,连接板1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杆8,转杆8的底部设有限位杆9,限位杆9与卡槽10相互适配。
进一步的,外壳体2的内壁均匀设有多组限位块,连接板1的外侧均匀设有多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适配,防止外壳体2出现偏移,影响线路连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通孔B5与通孔A4相互重合,使得线路能从通孔B5穿入至通孔A4的内部。
进一步的,夹具3的一侧由锥形结构支撑,且夹具3与通孔A4相互适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方便后续对线路进行锁紧工作。
进一步的,连接杆6的一侧设有阻尼,且阻尼的内部设有转杆8,使得转杆8在受到外界一定力的作用下,不会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插槽7与卡槽10相互连通,且限位杆9与插槽7和卡槽10相互适配,方便对限位杆9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在对线路进行连接时,首先将线路进行初步,并将连接的位置放入至夹具3的内部,依次放好线路后,旋转转杆8,将限位杆9对准插槽7滑入,进而推动连接板1移动,然后连接板1将夹具3逐渐推入至通孔A4的内部,使得夹具3逐渐夹紧线路,进而将线路锁于外壳体2的内部,当限位杆9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旋转转杆8,带动限位杆9旋入至卡槽10的内部,从而完成对转杆8位置的固定,防止后续连接板1移动,影响后续的连接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A(4),所述通孔A(4)的内部设有夹具(3),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设有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的一端均匀设有多组通孔B(5),所述外壳体(2)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内部设有卡槽(10),所述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插槽(7),所述连接板(1)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底部设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与卡槽(10)相互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内壁均匀设有多组限位块,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均匀设有多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B(5)与通孔A(4)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的一侧由锥形结构支撑,且夹具(3)与通孔A(4)相互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一侧设有阻尼,且阻尼的内部设有转杆(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7)与卡槽(10)相互连通,且限位杆(9)与插槽(7)和卡槽(10)相互适配。
CN202220444707.1U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Active CN21752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4707.1U CN2175223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4707.1U CN2175223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2317U true CN217522317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4707.1U Active CN217522317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2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2317U (zh) 一种穿腔式多线连接器
CN210985525U (zh) 一种低压电缆内部中转分支箱
CN210489980U (zh) 一种连接器及耳机
CN111180918B (zh) 一种航空配电产品用接线柱部件
CN210640663U (zh) 一种具有插接转换功能的母线槽
CN213484046U (zh) 一种电缆连接件
CN212380634U (zh) 一种防水电子线束连接器
CN110556758B (zh) 一种共用线槽的通用连接设备
CN211377074U (zh) 一种灌胶十芯连接器
CN216563572U (zh) 一种智能化一体式接线端子
CN212462144U (zh) 一种便于规整对连接器的电子线束
CN217823349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高速传输电连接器
CN213753083U (zh) 短接线夹
CN213026575U (zh) 一种通讯线用接线装置
CN218867460U (zh) 一种连接器主壳体
CN216055505U (zh) 一种稳定型90°出线连接器
CN219874064U (zh) 一种分线连接器
CN218940180U (zh) 智能版手柄公插座导线组件
CN209389381U (zh) 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头组件
CN216773682U (zh) 一种便于限位的wtb连接器
CN211507259U (zh) 一种磁性线圈模组
CN210838121U (zh) 一种省力线夹
CN214044189U (zh) 一种基型和接地型组合的接线端子排
CN218943300U (zh) 一种支气管镜和负压引流器固定装置
CN211508025U (zh) 一种多头电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