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1095U -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1095U
CN217521095U CN202221401580.1U CN202221401580U CN217521095U CN 217521095 U CN217521095 U CN 217521095U CN 202221401580 U CN202221401580 U CN 202221401580U CN 217521095 U CN217521095 U CN 217521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layer chromatography
thin
sampling
thi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15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李磊
时秋娜
乔杰
张一特
李沛函
李利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olic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olic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olic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nan Polic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14015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1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1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10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包括薄层色谱板、质谱仪、碳纤维和用于辅助样品转移或解吸的辅助组件,所述碳纤维电连接有高压电源,所述薄层色谱板和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均位于质谱仪的进样口的前方,所述辅助组件位于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或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附近。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析装置用于样品分析时,不仅可实现样品的原位分析;而且具有定性分析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既可用于化合物的分析,还可用于复杂药品的快速分析;此外,其最低检测限为ng/mL级,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层色谱(TLC)是最简单的色谱技术之一,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专属性好、分析速度快、色谱参数易调节等特点。薄层色谱法在中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中药材的鉴定、中药分离纯化过程中化合物的检视、中成药的非法添加等。TLC分离后,将板上分离的化合物可视化,然后再利用其它方法进行鉴定。通常,化学和光学方法被用来可视化TLC板上的分析物斑点。化学或生物试剂喷涂在TLC板上,与分析物接触,相互作用后,根据可见颜色或紫外吸收等检测样品斑点,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仅能进行简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TLC板上的分析物的快速鉴定和结构表征还需与其它检测技术联用,以实现化合物的准确快速分析鉴定。
不同于色谱技术,质谱(MS)作为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的分析工具,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已经成为医药、生物、地质、材料和环境等领域中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I-MS)技术是一种新型质谱技术,它能在开放式的大气压环境中对样品或样品表面的物质进行直接分析,复杂样品也仅需极少甚至无需样品前处理。在保持了传统质谱的高灵敏度和高分析速度的优势技术上,AI-MS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原位分析、实时在线、高通量、环保等特点,使分析工作流程极大简化,提高了质谱仪器的易用性,已被应用于化学、医学、环境学、法庭科学等学科领域。诸多AI-MS技术被开发并应用于中药分析,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些TLC和AI-MS联用的技术已经被开发并应用多种领域。TLC-MS技术被认为是分析存在于生物活性样品或植物提取物中的未知化合物的最新型分析技术之一。部分TLC-MS技术已经被用于中药分析,例如Kim等利用在线TLC-DART-MS技术定量分析了五味子中主要的二苯并环辛烷木脂素。但是目前采用TLC-MS联用技术对样品分析的时候,样品在TLC板上展开后,通常需要将展开的样品组分斑点刮下、用溶剂溶出后再通过质谱进行分析,还不能实现样品的原位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包括薄层色谱板(即TLC板)、质谱仪、碳纤维和用于辅助样品转移或解吸的辅助组件,所述碳纤维电连接有高压电源,所述薄层色谱板和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均位于质谱仪的进样口的前方,所述辅助组件位于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或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附近。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薄层色谱板、质谱仪的进样口三者之间为分离状态,且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可以调节。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质谱仪的进样口之间的距离为0~100毫米(优选1~10毫米,以5毫米为佳)。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8kV。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辅助组件为辅助溶剂或加热装置,所述辅助溶剂位于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所述加热装置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下方。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溶剂为甲醇、丙三醇、水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水或甲醇: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设备或火焰,所述电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加热丝、加热片,所述火焰为氢火焰。
一种优选方案,当辅助组件为加热装置时,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上方。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待测斑点之间的距离为5~10毫米(优选8毫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用于样品分析时,样品在薄层色谱板上展开后,无需将展开的样品组分斑点刮下、用溶剂溶出,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可直接对样品组分斑点进行离子化,可实现样品的原位分析;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不仅具有定性分析能力,还具有定量分析能力,既可用于化合物的分析,还可用于复杂药品的快速分析;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最低检测限为ng/mL级,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所采用的质谱仪可以为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等常见的质谱仪,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组件为辅助溶剂时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组件为加热装置时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TLC图,其中:A为10.0mg/mL,B为1.00mg/mL,C为100μg/mL,D为10.0μg/mL;
图4为实施例1中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溶剂辅助TLC-CFI-MS图,其中:A为10.0mg/mL,B为1.00mg/mL,C为100μg/mL,D为10.0μg/mL;
图5为实施例2中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热辅助TLC-CFI-MS图,其中:A为100μg/mL,B为10μg/mL,C为1.0μg/mL,D为0.1μg/mL;
图6为实施例3中香豆素溶液和肉桂甲醇提取液的TLC图,其中:A为香豆素溶液,B为肉桂甲醇提取液;
图7为图6A中香豆素斑点的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图,其中:A为TLC-CFI-MS图,B为MS/MS图;
图8为图6B中香豆素斑点区域的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图,其中:A为TLC-CFI-MS图,B为MS/MS图;
图9为图6B中S斑点的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图,其中:A为TLC-CFI-MS图,B为MS/MS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藁本内酯溶液和川芎提取液TLC图,其中:A为藁本内酯溶液,B为川芎提取液;
图11为图10A中藁本内酯的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图,其中:A为TLC-CFI-MS图,B为MS/MS图;
图12为图10B中1ˊ、2ˊ、3ˊ三个斑点的溶剂辅助TLC-CFI-MS图,其中:A为1ˊ斑点,B为2ˊ斑点,C为3ˊ斑点;
图13为图10B中1ˊ、2ˊ、3ˊ三个斑点MS/MS图,其中:A为1ˊ斑点,B为2ˊ斑点,C为3ˊ斑点;
图14为实施例5中肉桂甲醇提取液的S斑点和香豆素斑点区域的热辅助TLC-CFI-MS图;其中:A为S斑点,B为香豆素斑点;
图15为实施例6中川芎提取液的1′、2ˊ、3ˊ三个斑点的热辅助TLC-CFI-MS图,其中:A为1ˊ斑点,B为2ˊ斑点,C为3ˊ斑点;
图16为实施例7中热辅助TLC-CFI-MS分析装置检测限(LOD)测试的提取离子流(EIC)图(n=3);
图17为实施例8中绘制的标准曲线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薄层色谱板;2、碳纤维;3、高压电源;4、质谱仪的进样口;5、待测斑点;6、火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包括薄层色谱板(即TLC板)1、质谱仪、碳纤维2和用于辅助样品转移或解吸的辅助组件,所述碳纤维2电连接有高压电源3,所述薄层色谱板1和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均位于质谱仪的进样口4的前方,所述辅助组件位于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或位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附近。
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质谱仪可以为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等常见的质谱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薄层色谱板1、质谱仪的进样口4三者之间为分离状态,且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质谱仪的进样口4之间的距离为0~100毫米,优选1~10毫米,以5毫米为佳。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质谱仪的进样口4之间的夹角以180度为佳(即,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位于质谱仪的进样口4的正前方、与质谱仪的进样口4同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8kV,以2.5kV为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组件为辅助溶剂或加热装置,所述辅助溶剂位于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所述加热装置位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溶剂为甲醇、丙三醇、水中的至少一种。研究发现,样品分析过程中,薄层色谱板1的硅胶主要是物理吸附化合物,碳纤维2具备吸附和富集能力,水可以作为化合物从硅胶到碳纤维转移过程的传输媒介,有利于化合物的转移,因此,辅助溶剂优选水或甲醇: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以水最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设备或火焰6,所述电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加热丝、加热片,所述火焰6为氢火焰。
本实用新型中,当辅助组件为加热装置时,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位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上方,以正上方为佳。此时,所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待测斑点5之间的距离为5~10毫米,以8毫米为佳。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进行样品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测样品添加至薄层色谱板1上,例如:采用毛细管点样的方式将待测样品添加至薄层色谱板1上;
b)使待测样品在薄层色谱板1上展开,在薄层色谱板1上形成若干待测斑点5;
c)通过辅助组件将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转移至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或,通过辅助组件将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解吸,解吸后的样品被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
d)离子化后的样品通过质谱仪的进样口4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其中,步骤c)中,当辅助组件为辅助溶剂时,操作如下:如图1所示,将辅助溶剂负载于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负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直接蘸取辅助溶剂或用辅助溶剂润湿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或通过溶剂引入装置将辅助溶剂引至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然后在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处采样,将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转移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
当辅助组件为加热装置(例如,火焰)时,操作如下:如图2所示,将加热装置置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下方,将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置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上方,通过加热装置对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进行热解吸,热解吸后的样品向上挥发至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被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采用图1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香豆素进行质谱分析:
将香豆素标准品以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分别为10mg/mL、1.0mg/mL、100μg/mL和10μg/mL的香豆素标准溶液;吸取待测样品溶液5μL,点于HSGF254薄层色谱板1上,展开剂(正己烷-丙酮-甲酸(8:2:0.1))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在薄层色谱板1上形成待测斑点5;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直接蘸取水或用水润湿,然后在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处采样,将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转移到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离子化后的样品通过质谱仪的进样口4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图3为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薄层色谱(TLC)图,其中:A为10.0mg/mL,B为1.00mg/mL,C为100μg/mL,D为10.0μg/mL;图4为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溶剂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谱(TLC-CFI-MS)图,其中:A为10.0mg/mL,B为1.00mg/mL,C为100μg/mL,D为10.0μg/mL。
从图中可见,采用薄层色谱分离浓度为10mg/mL(图3A)和1.0mg/mL(图3B)的香豆素,薄层色谱板上可观察到清晰的斑点,香豆素浓度为100μg/mL时,已不能辨识薄层色谱板上的斑点(图3C),但通过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分析,可以鉴定100μg/mL的香豆素(图4C),说明本申请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灵敏度高,对低浓度样品具有很好的分析性能。
实施例2
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香豆素进行质谱分析:
将香豆素标准品以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分别为100μg/mL、10μg/mL、1.0μg/mL和0.1μg/mL的香豆素标准溶液;吸取待测样品溶液5μL,点于HSGF254薄层色谱板1上,展开剂(正己烷-丙酮-甲酸(8:2:0.1))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在薄层色谱板1上形成待测斑点5;将火焰6置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下方,将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置于薄层色谱板1上的待测斑点5的上方,通过火焰6对待测斑点5处的样品进行热解吸,热解吸后的样品向上挥发至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被碳纤维2的采样和离子化端离子化。
图5为不同浓度香豆素标准品溶液的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谱图,其中:A为100μg/mL,B为10μg/mL,C为1.0μg/mL,D为0.1μg/mL。从图中可见,当香豆素浓度为100μg/mL(图5A)、10μg/mL(图5B)甚至是1.0μg/mL(图5C)时,均能观察到m/z 147的质谱峰。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见,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灵敏度高,且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比溶剂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灵敏度更高,对低浓度化合物有更强的分析性能。
实施例3
采用图1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肉桂药材进行质谱分析:
将香豆素标准品以甲醇溶解,制备成浓度为1.0mg/mL香豆素溶液;取3g肉桂粉末,置于100mL锥形瓶中,添加20mL甲醇溶液,超声提取1小时,摇匀,滤过,制备成肉桂甲醇提取液;
将香豆素溶液和肉桂甲醇提取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色谱板1上,展开,取出,晾干,TLC分离结果如图6所示,254nm紫外光下,香豆素溶液的TLC区域可以观察到香豆素的斑点(图6A),肉桂甲醇提取液的的TLC区域未出现香豆素斑点(图6B);
以水为辅助溶剂,碳纤维2采样香豆素溶液的斑点,进行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对于肉桂甲醇提取液,以香豆素溶液的斑点位置为参照,在图6B中同一Rf值的区域采样,随后进行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图7和图8中均能清晰观察到m/z 147质谱峰,经MS/MS质谱鉴定可知均是香豆素的[M+H]+质谱峰;
另外,图6B中还观测到S斑点,对S斑点进行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从图9中,观察到了清晰的m/z 133的质谱峰(图9A),以及m/z 115、105、55的特征碎片离子(图9B),与相关文献报道中化合物桂皮醛一致,因此S斑点可被鉴定为桂皮醛。
香豆素和桂皮醛均为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结合图6至图9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溶剂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可用于分析肉桂。
实施例4
采用图1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川芎药材进行质谱分析:
将藁本内酯标准品以乙酸乙酯溶解,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藁本内酯溶液;取川芎品粉末l 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制备成川芎提取液;
将藁本内酯溶液和川芎提取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色谱板1上,展开,取出,晾干,TLC分离结果如图10所示:254nm紫外光下,藁本内酯溶液的TLC区域可以观察到藁本内酯的斑点(图10A),川芎提取液的TLC区域观察到1ˊ、2ˊ、3ˊ三个斑点;
以水为辅助溶剂,碳纤维2采样藁本内酯溶液的斑点,进行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1所示;
然后以为辅助溶剂,碳纤维2分别采样川芎提取液的TLC区域的1ˊ、2ˊ、3ˊ三个斑点,进行溶剂辅助TLC-CFI-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m/z 191、195和193与相关文献报道中的藁本内酯、蛇床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M+H]+一致,这一结果也通过MS/MS得到验证(如图13所示)。
藁本内酯、蛇床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为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结合图10至图1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溶剂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可用于分析川芎。并且,图10B中2ˊ的斑点已不易辨识,但是通过溶剂辅助TLC-CFI-MS依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质谱图(参见图12B),同时在不需要对照品的情况下,通过溶剂辅助TLC-CFI-MS和MS/MS可以实现TLC上化合物的快速鉴定,说明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在中药的TLC原位快速分析和鉴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实施例5
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肉桂药材进行质谱分析:
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对肉桂甲醇提取液进行TLC分离,分离结果如图6所示,采用实施例2中的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对对肉桂甲醇提取液的TLC区域(如图6B)上S斑点和香豆素所在区域(参照图6A香豆素标品同Rf值来界定)采样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4所示,图14中观察到了m/z 133和m/z 147的质谱峰,分别是肉桂中的桂皮醛和香豆素的[M+H]+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可用于分析肉桂。
实施例6
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中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为四极杆-飞行时间)对川芎药材进行质谱分析:
采用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对川芎提取液进行TLC分离,分离结果如图10所示,采用实施例2中的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对川芎提取液的TLC区域(图10B)上1′、2ˊ、3ˊ三个斑点进行CFI-MS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中,观察到了m/z191、195和193质谱峰,分别归属于川芎中的藁本内酯、蛇床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M+H]+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热辅助的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可用于分析川芎。
实施例7
对图2所示的热辅助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进行考察:
在SRM模式下,采用图2所示的热辅助TLC-CFI-MS分析装置测定香豆素,对香豆素(m/z 147→103)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进行考察,设定LOD和LOQ分别为提取离子流(EIC)的信噪比(S/N)高于3和10对应的最低浓度,至少平行三次实验(n=3)保证结果可靠性,实验测得香豆素的LOD为20ng/mL(如图16所示)、LOQ为50ng/mL。
实施例8
对图2所示的热辅助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定量分析的可行性进行考察:
在SRM模式下,采用热辅助TLC-CFI-MS分析0.01~1mg/mL浓度范围内香豆素的标准溶液,计算每个浓度点的EIC峰面积,获得如图17所示的标准曲线,获得的标准曲线为y=5×107x+1×106,R2=0.997,误差棒表示六次重复实验(n=6)得到的标准偏差。
从图17可见,本申请的热辅助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具有一定的定量分析能力。
实施例9
采用实施例7的方法对图1所示的溶剂辅助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进行考察,考察结果显示,溶剂辅助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的LOD为8μg/mL、LOQ为30μg/mL。
由上所述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用于样品分析时,可实现样品的原位分析;并且,不仅具有定性分析能力,还具有定量分析能力,不仅可用于化合物的分析,还可用于复杂药品的快速分析;此外,其最低检测限为ng/mL级,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层色谱板、质谱仪、碳纤维和用于辅助样品转移或解吸的辅助组件,所述碳纤维电连接有高压电源,所述薄层色谱板和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均位于质谱仪的进样口的前方,所述辅助组件位于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或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薄层色谱板、质谱仪的进样口三者之间为分离状态,且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可以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质谱仪的进样口之间的距离为0~1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为辅助溶剂或加热装置,所述辅助溶剂位于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所述加热装置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设备或火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辅助组件为加热装置时,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位于薄层色谱板上的待测斑点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采样和离子化端与待测斑点之间的距离为5~10毫米。
CN202221401580.1U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21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1580.1U CN217521095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1580.1U CN217521095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1095U true CN21752109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2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158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21095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1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ómez-Ríos et al.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metanoia
Deng et al. Strategies for coupl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mass spectrometry
EP174112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Yang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monohydroxyl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human urine samples us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lass-capillary nano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hipuk et al. Transmission mode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hen et al. Surface desorp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direct ambient sample analysis without toxic chemical contamination
Hu et al. Direct coupling of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 case study for detection of ketamine in urine
Yang et al. Rapid and on-site analysis of amphetamine-type illicit drugs in whole blood and raw urine by slug-flow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paper spray mass spectrometry
Huang et al. Confirmation of amphetamine, methamphetamine, MDA and MDMA in urine samples using disk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fter immunoassay screening
WO1997041419A1 (en) Analysis of complex mixtures
CA2739506C (en) Methods for detecting dihydrotestosterone by mass spectrometry
CA2867996C (en) Quantification of an analyte in serum and other biological matrices
Pasilis et al. Atmospheric pressure surface sampling/i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direct coupling of planar separation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Liu et al. Rapidly detecting tetrabromobisphenol A in soils and sediments by paper 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ombined with isotopic internal standard
Cheng et al. Simple interface for scanning chemical compounds on develope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plates using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heng et al. Advanced spectroscopic detector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N110044998B (zh) 通过质谱法定量他莫昔芬及其代谢物
CN217521095U (zh) 一种基于薄层色谱-碳纤维电离质谱的分析装置
CN109065436A (zh) 一种热辅助的碳纤维离子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实现离子化的方法
Chen et al. Rapid analysis of SVOC in aerosols by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ng et al. Coupling laser desorption with corona beam ionization for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solution and powder samples
Ismail et al. A diagnostic test for cocaine and benzoylecgonine in urine and oral fluid using portable mass spectrometry
CN104677976B (zh) 粉末状磁性吸附剂与常压质谱源的联用分析方法
Górecki et al.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s sample introduction technique for radio 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
CN112236840A (zh) 离子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