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0629U -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0629U
CN217520629U CN202221112795.1U CN202221112795U CN217520629U CN 217520629 U CN217520629 U CN 217520629U CN 202221112795 U CN202221112795 U CN 202221112795U CN 217520629 U CN217520629 U CN 217520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body
wire holder
wire
creep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27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Jiu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Ji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Jiu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Ji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27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0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0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0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固定在传感器本体的外侧,所述接线座与传感器本体之间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接线座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端,所述线路一端连接至传感器本体内,所述线路的另一端从传感器本体伸出,进入接线座内连接接线端,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接线座,接线座的端部设置接线端,重力传感器与分控器连接时,只需要使用线缆连接接线端和分控器的接线端口即可,从而使传感器本体与线缆之间实现分体式结构设计,方便传感器本体和线缆的收纳和使用,解决传感器本体直接引出线缆时,线缆容易损坏、防水性不佳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爬架又叫提升架,其动力源主要有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爬架是近年来出现比较新颖实用的脚手架。其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沿着建筑物向上攀爬或者下降,爬架的主要优点在于: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而爬架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检测爬架当前提升物的重力,爬架中一般具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分控器中进行显示,并通过风控器分析处理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控制器中,控制爬架工作。现有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器本体和线缆一般采用连体式结构,线缆直接从传感器本体引出,而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本体的安装位置与分控器的位置距离较远,需要较长的线缆,工作结束后,重力传感器非常不好收纳。且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线缆与传感器本体的连接处疲劳度非常高,非常容易损坏,线缆损坏后,由于其与传感器本体为连体式结构,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固定在传感器本体的外侧,所述接线座与传感器本体之间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接线座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端,所述线路一端连接至传感器本体内,所述线路的另一端从传感器本体伸出,进入接线座内连接接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感器本体开设有用于接线座固定安装的螺纹孔,所述接线座开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连接孔,所述接线座固定安装至传感器本体时,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拧紧至螺纹孔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纹孔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孔分别位于接线座安装位置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线座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位,所述接线端位于内陷位内,内陷位的外周形成防护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线座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两个卡角,两个卡角相对设置,两个卡角之间间隔形成卡紧传感器本体两端面的卡入槽,两个卡角之间的距离与传感器本体的厚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线端外壁设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感器本体开设有可供传感器连接接线座的线路伸出的线孔,所述接线座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线套,所述线套插入线孔内,所述传感器与接线座线路连接的线路从线套内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套与线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孔的中心位于两个螺纹孔中心的连线上,两个螺纹孔与线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外壳采用合金钢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接线座,接线座的端部设置接线端,重力传感器与分控器连接时,只需要使用线缆连接接线端和分控器的接线端口即可,从而使传感器本体与线缆之间实现分体式结构设计,方便传感器本体和线缆的收纳和使用,解决传感器本体直接引出线缆时,线缆容易损坏、防水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传感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接线座后,由于接线座与传感器本体固定后,重量传感器内部线路没有拉扯等活动,有效降低线路的疲劳系数,使重力传感器的线路磨损降低,延长重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施例传感器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接线座2,所述接线座2固定在传感器本体1的外侧,所述接线座2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通过线路3连接,所述接线座2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端21,所述线路3一端连接至传感器本体1内,所述线路3的另一端从传感器本体1伸出,进入接线座2内连接接线端21。使用时,将线缆的一端连接接线座2的接线端21,线缆的另一端连接分控箱,从而使传感器本体1检测到的载荷数据能够实时传输至分控箱中,通过分控箱显示实时的载荷变化,载荷显示非常直观,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同时,通过在传感器本体1外侧设置接线座2的方式,使传感器本体1与线缆之间实现分体式结构设计,更方便传感器本体1和线缆的收纳和使用,解决传感器本体1直接引出线缆时,线缆容易损坏、防水性不佳等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座2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两个卡角22,两个卡角22相对设置,两个卡角22之间间隔形成卡紧传感器本体1两端面的卡入槽23,两个卡角22之间的距离与传感器本体1的厚度相等,从而使接线座2安装时,能够通过卡入槽23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的卡合作用,实现快速定位。所述传感器本体1开设有用于接线座2固定安装的螺纹孔11,所述接线座2开设有与螺纹孔11对应的连接孔24,所述接线座2固定安装至传感器本体1时,通过螺栓4穿过连接孔24拧紧至螺纹孔11固定;当然接线座2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另外,传感器本体1在使用时,会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而存在正向安装和反向安装的情形,为了适应传感器本体1的正装和反装的使用场景,避免线缆连接时出现大角度的折弯,一般需要将接线端21朝向分控器的一侧,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11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孔11分别位于接线座2安装位置的两端,分别对应传感器本体1的正装和反装的使用场景,即其中一个螺纹孔11对应传感器本体1在正装使用场景下的连接,使用螺栓4穿过连接孔24拧紧至该螺纹孔11,从而将接线座2固定在传感器本体1上;而另一个螺纹孔11对应传感器本体1在反装使用场景下的连接,进行接线座2安装时,相对于传感器本体1在正装使用场景下的连接,需要将接线座2180°转向,使连接孔24与另一螺纹孔11正对,再使用螺栓4穿过连接孔24拧紧至另一螺纹孔11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座2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位25,所述接线端21位于内陷位25内,线缆连接接线端21时,伸入至内陷位25进行连接,而内陷位25的外周形成防护壁26,能够对线缆与接线端21的连接处提供一定的防护性,避免外物直接撞击到线缆与接线端21的连接处,保障线缆与接线端21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接线端21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线缆与接线端21插接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锁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本体1开设有可供传感器连接接线座2的线路3伸出的线孔12,所述接线座2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线套27,所述接线座2安装至传感器本体1时,所述线套27插入线孔12内,所述传感器与接线座2线路3连接的线路3从线套27内穿过,所述线套27对该线路3起保护作用,有效防止线路3损伤,同时线套27与线孔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线套27能够对线孔12实现密封防护,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接线座2安装至传感器本体1上时,接线座2的底部与传感器本体1的侧壁紧密贴合,因此接线座2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本身就不易进水,在结合线套27的防水性,完全可以隔绝水尘进入,保证接线座2与传感器本体1连接的密封性。此外,所述线孔12的中心位于两个螺纹孔11中心的连线上,两个螺纹孔11与线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传感器本体1在正装和反转的使用场景中切换时,只需要将螺栓4从相应螺纹孔11中拧出,使接线座2从传感器本体1中松开,然后使接线座2绕线套27旋转180°后,再使用螺栓4将接线座2拧紧固定至传感器本体1的另一螺纹孔11上即可,切换非常方便,只需要将接线座2旋转180°即可,无需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本体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板环式拉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外壳采用合金钢材制成,能够有效提升传感器本体1的防水、耐高温和力学性能,延长传感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传感器本体1中设有用于连接爬架的第一固定孔13和用于连接输送物品的第二固定孔14,传感器内置于传感器本体1内,对于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处不做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接线座(2),所述接线座(2)固定在传感器本体(1)的外侧,所述接线座(2)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通过线路(3)连接,所述接线座(2)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端(21),所述线路(3)一端连接至传感器本体(1)内,所述线路(3)的另一端从传感器本体(1)伸出,进入接线座(2)内连接接线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开设有用于接线座(2)固定安装的螺纹孔(11),所述接线座(2)开设有与螺纹孔(11)对应的连接孔(24),所述接线座(2)固定安装至传感器本体(1)时,通过螺栓(4)穿过连接孔(24)拧紧至螺纹孔(1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11)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孔(11)分别位于接线座(2)安装位置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2)的端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位(25),所述接线端(21)位于内陷位(25)内,内陷位(25)的外周形成防护壁(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2)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两个卡角(22),两个卡角(22)相对设置,两个卡角(22)之间间隔形成卡紧传感器本体(1)两端面的卡入槽(23),两个卡角(22)之间的距离与传感器本体(1)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21)外壁设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开设有可供传感器本体连接接线座(2)的线路(3)伸出的线孔(12),所述接线座(2)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线套(27),所述线套(27)插入线孔(12)内,所述传感器本体与接线座(2)线路(3)连接的线路(3)从线套(27)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套(27)与线孔(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12)的中心位于两个螺纹孔(11)中心的连线上,两个螺纹孔(11)与线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外壳采用合金钢材制成。
CN202221112795.1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Active CN217520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795.1U CN217520629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795.1U CN217520629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0629U true CN217520629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2795.1U Active CN217520629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0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3262U (zh) 一种智慧工地环境监测系统
CN217520629U (zh) 一种爬架重力传感器结构
CN105329767A (zh) 一种飞行器起吊工具
CN206506239U (zh) 一种卡扣式电缆、通信支架
CN108082515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载成像的桥梁裂缝识别装置
CN209974194U (zh) 一种电动葫芦的保护装置
CN211266372U (zh) 一种电缆敷设设备
CN217106094U (zh) 一种房建上用于高空施工的悬挂装置
CN214839570U (zh) 一种用于力传感器显示装置
CN206864769U (zh) 一种耐用型电缆插拔头
CN218883908U (zh) 一种带有漏电检测的单灯控制器
CN218668095U (zh) 建筑幕墙防雷装置
CN211239189U (zh) 一种安全钢制电缆桥架
CN216851055U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的防外破可视化监控装置
CN209281218U (zh) 一种用于养殖的监控设备
CN218963117U (zh) 一种分体式涂胶检测传感器
CN217523056U (zh) 一种应用于爬架电动葫芦上的铝合金电控箱
CN217384504U (zh) 一种测温型智能电缆终端
CN22012296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管道潜望镜
CN219227121U (zh) 高空作业车关节电缆线束护线结构
CN216291227U (zh) 一种提升机无线巡视监控装置
CN213717051U (zh) 一种列尾装置车载设备测试辅助套装
CN221051438U (zh) 一种简易可拆式卷扬机房护
CN210274371U (zh) 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线路架设装置
CN212156542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