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9917U - 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9917U
CN217519917U CN202221215204.3U CN202221215204U CN217519917U CN 217519917 U CN217519917 U CN 217519917U CN 202221215204 U CN202221215204 U CN 202221215204U CN 217519917 U CN217519917 U CN 217519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ssembly
cover plate
film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152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航
曹达华
万鹏
刘小凯
江太阳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152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9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9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9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盖板,安装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容纳腔;电热膜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大于0mm的预设距离H,用于加热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位于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作用到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设备,将电磁加热与红外加热进行结合,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加热的效果,并且增大了加热功率,提高了烹饪效率。同时盖板与电热膜组件分开设置,避免盖板带电导致用户存在触电风险的问题,使得炉具满足相关用电规定。

Description

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电磁炉产品需要特定的磁性锅具,才能正常加热。而随着用户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陶瓷、玻璃、微晶等多种非导磁材料的锅具越来越普及,并且使用这些材质也更加健康、安全。但是目前的非导磁材料的锅具无法进行电磁炉加热,只能进行明火或者采用红外炉等电器进行加热,明火加热控温不准确,并且人离开后有一定的风险性。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将电磁炉与红外炉进行结合的加热设备,在烹饪磁性锅具时采用电磁加热,烹饪非磁性锅具时采用红外加热,实现了任何锅具均可加热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电磁与红外混合加热的炉具主要包括如下两种结构,其中,第一种结构采用外圈线圈盘电磁加热、内圈红外炉红外加热的方式,使得线圈盘的匝数相比于常规电磁炉减少,红外发热丝的面积也相比常规红外炉减小,导致功率降低,烹饪食物时热效率低,影响了消费者体验。第二种结构,是将红外发热膜直接设置在电磁炉的盖板上,这样就使得盖板带电,从而使得炉具不满足相关用电规定。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将电磁加热与红外加热进行结合,并能保证大功率输出且安全的加热设备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盖板,安装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容纳腔;电热膜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与盖板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H,用于加热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预设距离H大于0mm;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位于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作用到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设备,可具体为电磁炉等。具体而言,加热设备包括壳体组件、盖板、电热膜组件以及电磁加热组件。其中,壳体组件上设置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电热膜组件、电磁加热组件等可以安装在容纳腔内。盖板安装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容纳腔的开口。这样盖板和壳体组件便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以容纳安装电热膜组件、电磁加热组件等结构,这样便可将电热膜组件、电磁加热组件等隐藏安装在壳体组件内,实现对电热膜组件、电磁加热组件等的防水防尘保护。同时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待加热的容器放置在盖板上,通过容纳腔内部的电热膜组件、电磁加热组件对锅体进行加热。电热膜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电热膜组件能够单独通过盖板为盖板上的容器进行加热。电磁加热组件也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位于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的一侧,也即电磁加热组件位于电热膜组件的底部,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作用到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也就是电磁加热组件也能够单独为盖板上的容器进行加热。在该种方案中,通过将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热膜组件结合设置在容纳腔中,使得容器既能采用电磁加热、同时还具有红外等电热膜进行加热的双重加热方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进行加热的效果。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的线圈盘可正常缠绕,使得电热设备不受结构限制,提高了电磁加热的功率。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炉,电热膜组件设置在盖板上,电热膜组件通电时,会将电传递至盖板,从而使得盖板上也导电,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盖板,会存在触电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且盖板导电不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而本申请通过将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这样就使得盖板与电热膜组件分开设置,使得电热膜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上的电流不易传递到盖板上,这样就降低了盖板上的电流,使得用户在触碰盖板时就不会发生触电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加热设备能够满足相关用电规定,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
进一步地,在盖板为非金属件时,若电热膜设置在盖板上,盖板的热传导效果较差,则容易受热不均匀而发生破裂,而在其上设置容器加热时,容器的热量传递给盖板,盖板两侧更容易受热不均匀,使盖板发生破裂,而将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能够使非金属电热膜远离盖板设置,以此可以减少盖板发生破裂的风险。此外,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设置,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此时电热膜组件自身的热量并不会直接传递给盖板,此时减少了对于盖板尺寸精度设计要求,并降低了对于盖板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进一步地,电热膜直接设置在盖板上时,由于盖板的热传导性差的原因,电热膜需加热均匀并且降低加热功率,而电热膜远离盖板设置,降低了对于电热膜加热均匀性的要求,并提高了加热功率。而电热膜远离盖板设置,也即两者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使得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整个盖板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热效率较高,且无需通过盖板对热量进行传递,传热速率较高,可以快速对容器进行加热。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热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设距离H满足:1mm≤H≤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m-5mm之间,使得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的距离比较适中。因为,预设距离过远的话,会使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热膜组件距离盖板过远,从而会影响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红外辐射和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场在传播的过程中,导致能量散失,从而影响加热效率,同时也会导致整个产品的结构过大,不利用产品的收纳和运输。而预设距离过近的话,又极易导致电热膜组件上的电流被传递到盖板上,从而增加了盖板的漏电风险。而将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mm-5mm之间,则既可以确保加热效率以及产品的尺寸,又可以确保盖板和电热膜组件之间能够有效隔离,进而避免了产品漏电。进一步地,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m-5mm之间,能够使非金属电热膜距离盖板的位置比较适中,以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盖板发生破裂的风险。此外,电热膜组件远离盖板设置,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此时电热膜组件自身的热量并不会直接传递给盖板,此时减少了对于盖板尺寸精度设计要求,并降低了对于盖板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进一步地,电热膜直接设置在盖板上时,由于盖板的热传导性差的原因,电热膜需加热均匀并且降低加热功率,而通过设置1mm-5mm的间距,降低了对于电热膜加热均匀性的要求,并提高了加热功率,且该种设置,使得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可基于整个盖板进行热量辐射,故而使得产品的热效率较高,且无需通过盖板对热量进行传递,传热速率较高,可以快速对容器进行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为非金属电热膜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为非金属的电热膜组件。也即不导磁的电热膜组件。而将电热膜组件设置为不导磁的,可以避免电热膜组件吸收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场,从而对电磁加热组件形成磁场屏蔽。也即,将电热膜组件设置为非金属的或者不导磁的,使得电磁加热组件的使用不会受到电热膜组件的干扰,确保了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热膜组件能够相互独立使用,互不干扰,这样就确保了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热膜组件之间的有效结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为红外膜加热组件。其中,红外膜加热组件包括普通的红外加热,也包括近红外和远红外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电热膜组件和盖板之间,用于吸收电热膜组件发射的辐射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辐射吸收涂层。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电热膜组件与盖板之间。辐射吸收涂层用于在电热膜组件加热过程中,吸收电热膜产生的红外辐射。而红外加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被加热物料对辐射线的吸收能力,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红外光谱的波长相匹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辐射吸收涂层的结构,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电热膜组件产生的辐射线的波长一致,这样就可以增强产品对红外等辐射线的吸收,使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红外辐射线等能够传递至整个盖板的下方,使得电热膜组件产生的辐射线能够更快,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以此就提高了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辐射吸收涂层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盖板靠近电热膜组件的面上;和/或第二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电热膜组件靠近盖板的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辐射吸收涂层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涂层和第二辐射吸收涂层。第一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盖板靠近电热膜组件的面上,第二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电热膜组件靠近盖板的面上。通过设置双层辐射吸收涂层,使得被加热物料能够更好的对辐射线进行吸收,使得电热膜组件产生的辐射线能够更快,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提高热效率。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也可只设置第一辐射吸收涂层,而不设置第二辐射吸收涂层,也即只在盖板的下表面设置辐射吸收涂层,而不在电热膜组件上设置辐射吸收涂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辐射吸收涂层为黑色的陶瓷涂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辐射吸收涂层为黑色的陶瓷涂层。黑色的陶瓷涂层的主体成分为氧化锆等。黑色陶瓷涂层相比与普通的涂层来说,吸收辐射线能力更好,在烹饪时涂层能够放出大量红外线,提高热效率,同时具有耐高温性、高耐磨性、高硬度等更好的优势。当然,辐射吸收涂层也还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涂层,比如有机耐高温涂层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非金属隔热件,设置在电热膜组件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非金属隔热板。非金属隔热板能够隔绝热量,降低辐射热流的传递,同时具有隔绝磁场的作用。本申请中,将非金属隔热板设置在电热膜组件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当用户使用电热膜组件对锅体进行加热时,非金属隔热板可以防止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电磁加热组件,避免热量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并且能够防止电磁加热组件被加热后导致性能下降;当用户使用电磁加热组件对锅体进行加热时,非金属隔热板可以隔绝磁场,避免磁场作用到电热膜组件上,使得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场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而作用到待加热的容器上,避免了电热膜组件等对电磁加热组件的电磁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非金属隔热件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和/或围设在电热膜组件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金属隔热件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这样就能够避免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和磁场对电热膜组件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产生的干扰,还能避免热量的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非金属隔热件也还可以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这样就能够避免电热膜组件产生的热量和磁场对电热膜组件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产生的干扰,还能避免热量的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仅设置底部隔热部或者仅仅设置侧壁隔热部。但最佳地,底部隔热部和侧壁隔热部同时设置,这样可以提高非金属隔热板的隔离效果。也就是说,非金属隔热件可以设置在电热膜组件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电热膜组件的侧壁上,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电热膜组件的底部及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包括:基板;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基板上;电极,设置在基板上,与非金属电热膜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热膜组件包括基板、非金属电热膜以及电极。非金属电热膜组件具有极高的红外发射效率,能够产生高比例的红外辐射,提高热传递效率,使得加热组件能够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基板上,电极也设置在基板上并与非金属电热膜电连接,电极为银电极、铜电极等。当采用电热膜组件对容器进行加热时,基板上电极导电,并传递给非金属电热膜,非金属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红外辐射,将热量通过盖板传递至容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盖板包括微晶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包括微晶板,微晶玻璃材质相比于铁质、不锈钢等材质来说,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健康、安全。同时,微晶板为比较常见的盖板,故而采购更加容易,因此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非金属电热膜、电极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基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金属电热膜、电极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基板上,使得基板、非金属电热膜、电极结构简单,更加趋近于一体式结构,使加热设备更加美观,减小体积。当然,非金属电热膜、电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在基板上,比如电镀等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非金属电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1000W≤P≤2000W。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金属电热膜的加热功率P为1000W-2000W,使得非金属电热膜的加热功率P的范围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当然,非金属电热膜的加热功率P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更大或者更小,以便能够提高加热功率的可调节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板包括非金属基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金属基板可为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成,比如,微晶玻璃、耐热陶瓷等。微晶玻璃、陶瓷材质相比于铁质、不锈钢等材质,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健康、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非金属电热膜包括石墨烯电热膜、氧化锡电热膜。
在该技术方案中,石墨烯、电热膜都具有导电性能好、效率高的优势,将非金属电热膜设置为石墨烯、氧化锡等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热膜的导电性能,从而提高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进一步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极用于对非金属电热膜通电,使电热膜工作。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由于发热模加热时是通过最短距离发热,若正电极和负电极不等距设置,就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发热不均,影响加热效率。而本申请通过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设置成相等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发热模的电流密度一致,从而实现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正电极和负电极为同心设置的两个圆形电极,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两个圆形电极之间,并与两个圆形电极连接;或非金属电热膜为矩形,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在非金属电热膜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正电极和负电极等距设置的方式可以为在两个同心设置的圆形电极上分别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两个圆形电极之间,并与两个圆形电极连接;还可以是非金属电热膜为矩形,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在非金属电热膜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上,这样就能够保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确保发热模的电流密度一致,从而实现均匀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的材质和/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控制电热膜组件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待加热容器的材料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电热膜组件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电磁加热或红外加热的自由选择,使加热设备更加智能化,以此就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的材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为磁性容器时,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并在确定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为非磁性容器时,控制电热膜组件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的材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放置在盖板上的容器为磁性或非磁性容器,相应的选择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电热膜组件工作。使得容器既能采用电磁加热、同时还具有红外加热的双重加热方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进行加热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模式选择装置。模式选择装置用于获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电磁加热模式和红外加热模式;控制器用于在工作模式为电磁加热模式时,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工作模式为红外加热模式时,控制电热膜组件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模式选择装置。模式选择装置用于获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器通过获取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电热膜组件工作。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电磁加热模式和红外加热模式,在电磁加热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工作;在红外加热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组件工作。该种设置,可以在产品上设置有固定的模式,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基于容器的材质选择对应的加热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在加热设备上设置检测容器材质的装置,使得加热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模式选择装置包括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一个或多个模式选择按键。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模式选择按键。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模式选择按键选取加热设备所需要进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使产品实现对应的加热模式。当然,模式选择装置也可以为手机、遥控器等,此时,可通过手机、遥控器等向加热设备发送模式选择指令,以实现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的选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具。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具,加热炉具同时具有电磁加热和红外等加热的双重优点,使得加热炉具能够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容器,并且烹饪热效率高,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当然,加热设备也可设置成能够配备不同材质的内锅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其中,本申请中的容器可具体为各种形状的锅具或者杯子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和电热膜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和电热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零部件名称与标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1壳体组件,2盖板,3电热膜组件,32非金属电热膜,34基板,36电极,4电磁加热组件,5辐射吸收涂层,52第一辐射吸收涂层,54第二辐射吸收涂层,6非金属隔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防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加热设备和烹饪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盖板2、电热膜组件3以及电磁加热组件4。其中,壳体组件1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盖板2安装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容纳腔。电热膜组件3设置在容纳腔内,与盖板2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H,用于加热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预设距离H大于0mm。电磁加热组件4设置在容纳腔内,位于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3作用到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设备,可具体为电磁炉等。具体而言,加热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盖板2、电热膜组件3以及电磁加热组件4。其中,壳体组件1上设置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电热膜组件3、电磁加热组件4等可以安装在容纳腔内。盖板2安装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容纳腔的开口。这样盖板2和壳体组件1便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以容纳安装电热膜组件3、电磁加热组件4等结构,这样便可将电热膜组件3、电磁加热组件4等隐藏安装在壳体组件1内,实现对电热膜组件3、电磁加热组件4等的防水防尘保护。同时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待加热的容器放置在盖板2上,通过容纳腔内部的电热膜组件3、电磁加热组件4对锅体进行加热。电热膜组件3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盖板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距离H大于0mm。电热膜组件3能够单独通过盖板2为盖板2上的容器进行加热。电磁加热组件4也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位于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的一侧,也即电磁加热组件4位于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3作用到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也就是电磁加热组件4也能够单独为盖板2上的容器进行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结合设置在容纳腔中,使得容器既能采用电磁加热、同时还具有红外等电热膜进行加热的双重加热方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进行加热的效果。电磁加热组件4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4的线圈盘可正常缠绕,使得电热设备不受结构限制,提高了电磁加热的功率。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炉,电热膜组件3设置在盖板2上,电热膜组件3通电时,会将电传递至盖板2,从而使得盖板2上也导电,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盖板2,会存在触电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且盖板2导电不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而本申请通过将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这样就使得盖板2与电热膜组件3分开设置,使得电热膜组件3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上的电流不易传递到盖板2上,这样就降低了盖板2上的电流,使得用户在触碰盖板2时就不会发生触电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加热设备能够满足相关用电规定,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
进一步地,在盖板2为非金属件时,若电热膜设置在盖板2上,盖板2的热传导效果较差,则容易受热不均匀而发生破裂,而在其上设置容器加热时,容器的热量传递给盖板2,盖板2两侧更容易受热不均匀,使盖板2发生破裂,而将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能够使非金属电热膜32远离盖板2设置,以此可以减少盖板2发生破裂的风险。此外,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设置,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2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此时电热膜组件3自身的热量并不会直接传递给盖板2,此时减少了对于盖板2尺寸精度设计要求,并降低了对于盖板2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进一步地,电热膜直接设置在盖板2上时,由于盖板2的热传导性差的原因,电热膜需加热均匀并且降低加热功率,而电热膜远离盖板2设置,降低了对于电热膜加热均匀性的要求,并提高了加热功率。而电热膜远离盖板2设置,也即两者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使得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整个盖板2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可将热量传递至整个盖板2上,热效率较高,且无需通过盖板2对热量进行传递,传热速率较高,可以快速对容器进行加热。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距离H满足:1mm≤H≤5mm。
在该实施例中,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m-5mm之间,使得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比较适中。因为,预设距离过远的话,会使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距离盖板2过远,从而会影响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红外辐射和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场在传播的过程中,导致能量散失,从而影响加热效率,同时也会导致整个产品的结构过大,不利用产品的收纳和运输。而预设距离过近的话,又极易导致电热膜组件3上的电流被传递到盖板2上,从而增加了盖板2的漏电风险。此外,将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mm-5mm之间,则既可以确保加热效率以及产品的尺寸,又可以确保盖板2和电热膜组件3之间能够有效隔离,进而避免了产品漏电。
进一步地,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m-5mm之间,能够使非金属电热膜32距离盖板2的位置比较适中,以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盖板2发生破裂的风险。此外,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设置,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2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此时电热膜组件3自身的热量并不会直接传递给盖板2,此时减少了对于盖板2尺寸精度设计要求,并降低了对于盖板2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进一步地,电热膜直接设置在盖板2上时,由于盖板2的热传导性差的原因,电热膜需加热均匀并且降低加热功率,而通过设置1mm-5mm的间距,降低了对于电热膜加热均匀性的要求,并提高了加热功率,且该种设置,使得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盖板2辐射给待加热的容器,可基于整个盖板2进行热量辐射,故而使得产品的热效率较高,且无需通过盖板2对热量进行传递,传热速率较高,可以快速对容器进行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热膜组件3为非金属电热膜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电热膜组件3为非金属的电热膜组件3。也即不导磁的电热膜组件。而将电热膜组件3设置为不导磁的,可以避免电热膜组件3吸收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场,从而对电磁加热组件4形成磁场屏蔽。也即,将电热膜组件3设置为非金属的或者不导磁的,使得电磁加热组件4的使用不会受到电热膜组件3的干扰,确保了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能够相互独立使用,互不干扰,这样就确保了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之间的有效结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热膜组件3为红外膜加热组件。其中,红外膜加热组件包括普通的红外加热,也包括近红外和远红外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设备还包括辐射吸收涂层5,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和盖板2之间,用于吸收电热膜组件3发射的辐射线。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辐射吸收涂层5。辐射吸收涂层5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辐射吸收涂层5用于在电热膜组件3加热过程中,吸收电热膜产生的红外辐射。而红外加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被加热物料对辐射线的吸收能力,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红外光谱的波长相匹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辐射吸收涂层5的结构,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辐射线的波长一致,这样就可以增强产品对红外等辐射线的吸收,使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红外辐射线等能够传递至整个盖板2的下方,使得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辐射线能够更快,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以此就提高了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辐射吸收涂层5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涂层52,设置在盖板2靠近电热膜组件3的面上;和/或第二辐射吸收涂层54,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靠近盖板2的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辐射吸收涂层5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涂层52和第二辐射吸收涂层54。第一辐射吸收涂层52设置在盖板2靠近电热膜组件3的面上,第二辐射吸收涂层54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靠近盖板2的面上。通过设置双层辐射吸收涂层5,使得被加热物料能够更好的对辐射线进行吸收,使得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辐射线能够更快,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提高热效率。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也可只设置第一辐射吸收涂层52,而不设置第二辐射吸收涂层54,也即只在盖板2的下表面设置辐射吸收涂层5,而不在电热膜组件3上设置辐射吸收涂层5。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辐射吸收涂层5为黑色的陶瓷涂层。
在该实施例中,辐射吸收涂层5为黑色的陶瓷涂层。黑色的陶瓷涂层的主体成分为氧化锆等。黑色陶瓷涂层相比与普通的涂层来说,吸收辐射线能力更好,在烹饪时涂层能够放出大量红外线,提高热效率,同时具有耐高温性、高耐磨性、高硬度等更好的优势。当然,辐射吸收涂层5也还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涂层,比如有机耐高温涂层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设备还包括非金属隔热件6,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和电磁加热组件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非金属隔热板。非金属隔热板能够隔绝热量,降低辐射热流的传递,同时具有隔绝磁场的作用。本申请中,将非金属隔热板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和电磁加热组件4之间,当用户使用电热膜组件3对锅体进行加热时,非金属隔热板可以防止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电磁加热组件4,避免热量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并且能够防止电磁加热组件4被加热后导致性能下降;当用户使用电磁加热组件4对锅体进行加热时,非金属隔热板可以隔绝磁场,避免磁场作用到电热膜组件3上,使得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场能够穿过电热膜组件3而作用到待加热的容器上,避免了电热膜组件3等对电磁加热组件4的电磁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金属隔热件6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和/或围设在电热膜组件3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
在该实施例中,非金属隔热件6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这样就能够避免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和磁场对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产生的干扰,还能避免热量的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同时,非金属隔热件6也还可以包括围设在电热膜组件3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这样就能够避免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热量和磁场对电热膜组件3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产生的干扰,还能避免热量的浪费,提高加热效率。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仅设置底部隔热部或者仅仅设置侧壁隔热部。但最佳地,底部隔热部和侧壁隔热部同时设置,这样可以提高非金属隔热板的隔离效果。也就是说,非金属隔热件6可以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的侧壁上,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的底部及侧壁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热膜组件3包括:基板34;非金属电热膜32,设置在基板34上;电极36,设置在基板34上,与非金属电热膜32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热膜组件3包括基板34、非金属电热膜32以及电极36。非金属电热膜组件具有极高的红外发射效率,能够产生高比例的红外辐射,提高热传递效率,使得加热组件能够更好的对容器进行加热,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非金属电热膜32设置在基板34上,电极36也设置在基板34上并与非金属电热膜32电连接,电极36为银电极36、铜电极36等。当采用电热膜组件3对容器进行加热时,基板34上电极36导电,并传递给非金属电热膜32,非金属电热膜32通电后产生红外辐射,将热量通过盖板2传递至容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板2包括微晶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2包括微晶板,微晶玻璃材质相比于铁质、不锈钢等材质来说,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健康、安全。同时,微晶板为比较常见的盖板2,故而采购更加容易,因此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基板34上。
在该实施例中,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基板34上,使得基板34、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结构简单,更加趋近于一体式结构,使加热设备更加美观,减小体积。当然,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在基板34上,比如电镀等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为P,1000W≤P≤2000W。
在该实施例中,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为1000W-2000W,使得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的范围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当然,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更大或者更小,以便能够提高加热功率的可调节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板34包括非金属基板。
在该实施例中,非金属基板34可为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成,比如,微晶玻璃、耐热陶瓷等。微晶玻璃、陶瓷材质相比于铁质、不锈钢等材质,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健康、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金属电热膜32包括石墨烯电热膜、氧化锡电热膜。
在该实施例中,石墨烯、电热膜都具有导电性能好、效率高的优势,将非金属电热膜32设置为石墨烯、氧化锡等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热膜的导电性能,从而提高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极36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该实施例中,电极36用于对非金属电热膜32通电,使电热膜工作。电极36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由于发热模加热时是通过最短距离发热,若正电极和负电极不等距设置,就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发热不均,影响加热效率。而本申请通过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设置成相等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发热模的电流密度一致,从而实现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正电极36和负电极36为同心设置的两个圆形电极36,非金属电热膜32设置在两个圆形电极36之间,并与两个圆形电极36连接;或非金属电热膜32为矩形,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在非金属电热膜32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上。
在该实施例中,正电极和负电极等距设置的方式可以为在两个同心设置的圆形电极36上分别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非金属电热膜32设置在两个圆形电极36之间,并与两个圆形电极36连接;还可以是非金属电热膜32为矩形,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置在非金属电热膜32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上,这样就能够保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确保发热模的电流密度一致,从而实现均匀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的材质和/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或控制电热膜组件3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待加热容器的材料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或电热膜组件3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电磁加热或红外加热的自由选择,使加热设备更加智能化,以此就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的材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为磁性容器时,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并在确定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为非磁性容器时,控制电热膜组件3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的材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放置在盖板2上的容器为磁性或非磁性容器,相应的选择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或电热膜组件3工作。使得容器既能采用电磁加热、同时还具有红外加热的双重加热方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进行加热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模式选择装置(图中未示出)。模式选择装置用于获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电磁加热模式和红外加热模式;控制器用于在工作模式为电磁加热模式时,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或工作模式为红外加热模式时,控制电热膜组件3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模式选择装置。模式选择装置用于获取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器通过获取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或电热膜组件3工作。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电磁加热模式和红外加热模式,在电磁加热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电磁加热组件4工作;在红外加热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组件工作。该种设置,可以在产品上设置有固定的模式,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基于容器的材质选择对应的加热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在加热设备上设置检测容器材质的装置,使得加热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模式选择装置包括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一个或多个模式选择按键。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模式选择按键。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模式选择按键选取加热设备所需要进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使产品实现对应的加热模式。当然,模式选择装置也可以为手机、遥控器等,此时,可通过手机、遥控器等向加热设备发送模式选择指令,以实现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的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具。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具,加热炉具同时具有电磁加热和红外等加热的双重优点,使得加热炉具能够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容器,并且烹饪热效率高,更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当然,加热设备也可设置成能够配备不同材质的内锅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设备,该加热设备为混合动力电磁炉。其中,混合动力电磁炉具有电磁加热组件4,电磁加热组件4正上方具有电热膜组件3,电热膜与电磁加热组件4之间具有非金属隔热件6,隔热件覆盖非金属电热膜32的底部或者底部及侧面。
电热膜组件3包括:基板34、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其中,基板34可为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比如微晶玻璃、耐热陶瓷等。非金属电热膜32可为石墨烯电热膜、氧化锡电热膜等;电极36为银、铜等材质,辐射涂层为黑色的陶瓷涂层,主体成分为氧化锆等;盖板2下方具有吸收辐射的黑色辐射涂层。
如图2和图3所示,基板34可以为圆形、矩形等形状,非金属电热膜32为圆形非金属电热膜时,电极36为同心圆,形成辐射状电流发热;非金属电热膜32为矩形时,电极36为边缘线装,形成矩形电流发热。辐射吸收涂层5为面分布,形成面发热。
本使用新型的电炉同时具有电磁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系统,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电磁加热过程:电炉通电——检测到为磁性容器——电磁加热组件4通电——电磁感应加热——容器底部直接发热——热传导至食物。
2.红外辐射加热过程:电炉通电——检测到为非磁性容器——非金属电热膜32通电——产生红外辐射及热传导——热量传递至微晶板下表面辐射涂层——热传导至微晶板——辐射+热传导至容器——热传导至食物。
传统电磁+红外炉,中心部位为红外加热盘,四周为线圈盘,导致线圈盘匝数减小,电磁加热功率大幅度降低;本实用新型非金属电热涂层可置于电磁加热组件4的上方,不会影响电磁加热效应,磁力线可穿过电热膜组件3直接作用在磁性容器上,进行电磁加热。因此电磁加热组件4可正常绕线,不受结构限制,电磁功率提高。同时,通过将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结合设置在容纳腔中,使得容器既能采用电磁加热、同时还具有红外等电热膜进行加热的双重加热方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实现了任何容器均可进行加热的效果。电磁加热组件4设置在电热膜组件3远离盖板2的一侧,电磁加热组件4的线圈盘可正常缠绕,使得电热设备不受结构限制,提高了电磁加热的功率。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炉,电热膜组件3设置在盖板2上,电热膜组件3通电时,会将电传递至盖板2,从而使得盖板2上也导电,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盖板2,会存在触电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且盖板2导电不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而本申请通过将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H,这样就使得盖板2与电热膜组件3分开设置,使得电热膜组件3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上的电流不易传递到盖板2上,这样就降低了盖板2上的电流,使得用户在触碰盖板2时就不会发生触电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加热设备能够满足相关用电规定,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
同时,现有技术红外加热盘面积小,加热区域小,功率低,加热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电热膜热传导、辐射区域大,辐射涂层的设置,可将热量通过红外辐射+热传导传递至整个盖板2的下方,热效率提高;采用的石墨烯或者氧化锡电热膜具有极高的红外发热效率,可产生高比例的红外辐射,提升热传递能力。
电热膜距离盖板2的间隙为1mm-5mm,比如2mm。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mm-5mm之间,使得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比较适中。因为,预设距离过远的话,会使电磁加热组件4和电热膜组件3距离盖板2过远,从而会影响电热膜组件3产生的红外辐射和电磁加热组件4产生的磁场在传播的过程中,导致能量散失,从而影响加热效率,同时也会导致整个产品的结构过大,不利用产品的收纳和运输。而预设距离过近的话,又极易导致电热膜组件3上的电流被传递到盖板2上,从而增加了盖板2的漏电风险。而将电热膜组件3与盖板2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mm-5mm之间,则既可以确保加热效率以及产品的尺寸,又可以确保盖板2和电热膜组件3之间能够有效隔离,进而避免了产品漏电。
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材料通过印刷、喷涂的方式制备于陶瓷或者玻璃基板34上。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基板34上,使得基板34、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结构简单,更加趋近于一体式结构,使加热设备更加美观,减小体积。当然,非金属电热膜32、电极36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在基板34上,比如电镀等方式。
电热膜组件3为制备功率在1000W-2000W范围的非金属加热膜。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为1000W-2000W,使得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的范围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当然,非金属电热膜32的加热功率P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更大或者更小,以便能够提高加热功率的可调节范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方面,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仅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防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盖板,安装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
电热膜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H,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容器,所述预设距离H大于0mm;
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位于所述电热膜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产生的磁力线能够穿过所述电热膜组件作用到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H满足:1mm≤H≤5mm;和/或
所述电热膜组件为非金属电热膜组件;和/或
所述电热膜组件为红外膜加热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所述电热膜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用于吸收所述电热膜组件发射的辐射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吸收涂层包括:
第一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电热膜组件的面上;和/或
第二辐射吸收涂层,设置在所述电热膜组件靠近所述盖板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吸收涂层为黑色的陶瓷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非金属隔热件,设置在所述电热膜组件和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隔热件包括围设在所述电热膜组件的底部上的底部隔热部和围设在所述电热膜组件侧壁上的侧壁隔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
基板;
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非金属电热膜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微晶板;和/或
所述非金属电热膜、所述电极通过印刷和/或喷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和/或
所述非金属电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1000W≤P≤2000W;和/或
所述基板包括非金属基板;和/或
所述非金属电热膜包括石墨烯电热膜、氧化锡电热膜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为同心设置的两个圆形电极,所述非金属电热膜设置在两个所述圆形电极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圆形电极连接;或
所述非金属电热膜为矩形,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非金属电热膜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根据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容器材质和/或所述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工作或控制所述电热膜组件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容器的材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所述容器为磁性容器时,控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工作,并在确定所述容器为非磁性容器时,控制所述电热膜组件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式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加热设备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电磁加热模式和红外加热模式;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电磁加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工作,并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红外加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电热膜组件工作。
CN202221215204.3U 2022-05-20 2022-05-20 加热设备 Active CN217519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5204.3U CN217519917U (zh) 2022-05-20 2022-05-20 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5204.3U CN217519917U (zh) 2022-05-20 2022-05-20 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9917U true CN217519917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15204.3U Active CN217519917U (zh) 2022-05-20 2022-05-20 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9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7594B1 (ko) 유도가열 히터가 구비된 전기 조리기기
CN202012957U (zh) 电热炉
CN208222587U (zh) 一种防电磁泄露的电磁炉加热装置
CN202723634U (zh) 电烤炉
CN217519917U (zh) 加热设备
CN201528986U (zh) 一体化无油烟节能电磁炒锅
KR20160126625A (ko) 전기밥솥
JP2008228983A (ja) 電気炊飯器
CN205279174U (zh) 一种红外线炉
CN211260897U (zh) 电磁煲汤炉
CN204427749U (zh) 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05425063U (zh) 烹饪器具和加热盘
CN102813466A (zh) 电磁加热安全节能电热铛
JP2014031893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06252326U (zh) 全玻璃电水壶
CN107238119A (zh) 烹饪器具和加热盘
CN106473611B (zh) 电磁加热隔热装置
CN110507155A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CN110798923B (zh) 加热面板及无火灶
CN202723633U (zh) 电磁加热安全烙饼炉
CN219645550U (zh) 一种红外烹饪器具
CN216491125U (zh) 一种电热结构
CN221180107U (zh) 烹饪装置
CN201123699Y (zh) 节能锅
CN214664642U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使用充电式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