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7948U -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7948U
CN217517948U CN202220957557.4U CN202220957557U CN217517948U CN 217517948 U CN217517948 U CN 217517948U CN 202220957557 U CN202220957557 U CN 202220957557U CN 217517948 U CN217517948 U CN 21751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board body
wallboard
connecting portion
hole structur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75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荣
刘立新
许军
牛梦娴
卞思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g Fang 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g Fang 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g Fang 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g Fang 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75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7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板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供沿竖直方向的相邻墙板本体相连,第二连接部用于供沿水平方向的相邻墙板本体相连。本申请可提升相邻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和人们的对节能环保的追求,各种轻质墙体应运而生,轻质墙板与实心砖墙相比,具有容量轻、墙体薄、施工方便、热工性能好等特点。
一般的,轻质墙板为了实现相邻墙板之间的连接,会在墙板上开设插孔,并将插柱共同插设在相邻墙板的插孔内,完成相邻墙板的连接。为了提升相邻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现提供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相邻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供沿竖直方向的相邻所述墙板本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供沿水平方向的相邻所述墙板本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墙板本体进行拼接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实现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实现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完成对墙面的拼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两排用于供插柱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孔的供插柱插入,实现了竖直方向的相邻的墙板本体的连接,区别于单排设置的插孔,至少两排插孔进一步提升了墙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插孔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为插柱的插入提供了导向,可以使插柱向插孔插入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一侧的插接凸台,所述墙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凸台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沿水平方向的相邻墙板本体进行拼接时,将墙板本体上的插接凸台卡入到相邻墙板本体的第一插接槽内,通过插接凸台及第一插接槽对相邻的墙板本体进行水平方向进行限位,再通过强力胶对相邻墙板本体进行粘接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一端的连接柱,所述墙板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墙板本体进行连接时,将墙板本体一端的连接柱插入到墙板本体一端的连接孔中即可实现快速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柱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数量越多,相邻的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一侧的插接条,所述墙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条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插接条的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进行连接时,将墙板本体上的插接条插入到相邻墙板本体的第二插接槽中,插接条插入到第二插接槽中后,插接条在卡接组件的作用下得到固定,实现了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稳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弹簧及卡接块,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块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不受力时,所述卡接块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外,所述插接条上开设有与卡接块相对应的卡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条插入到第二插接槽中时,插接条与卡接块相抵触,弹簧被压缩,继续移动墙板本体,当卡接块的位置与卡接口相对应时,卡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到卡接口中,实现了对连接条的卡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墙板本体进行拼接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实现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实现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完成对墙面的拼接;
2. 插孔的供插柱插入,实现了竖直方向的相邻的墙板本体的连接,区别于单排设置的插孔,至少两排插孔进一步提升了墙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 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墙板本体进行连接时,将墙板本体一端的连接柱插入到墙板本体一端的连接孔中即可实现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另一视角)。
附图标记说明:
1、墙板本体;11、第一连接部;111、插孔;1111、倒角;112、连接柱;113、连接孔;12、第二连接部;121、插接凸台;122、第一插接槽;123、插接条;1231、卡接口;124、第二插接槽;1241、容纳腔;2、卡接组件;21、弹簧;22、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设置为长方体状,墙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12对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
参照图1,第一连接部11包括开设在墙板本体1端头的插孔111,插孔111供插柱插入,插孔111为贯通孔,沿墙板本体1的高度方向贯穿整个墙板本体1,插孔111设置有至少两排,本实施例中的插孔111数量为两排,每排插孔111中包含若干个插孔111,若干个插孔111沿墙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共线设置,两排插孔111交错设置。
参照图1,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时,相邻两个墙板本体1上的插孔111对准,将插柱同时插入到两个相邻墙板本体1的插孔111中,实现了相邻墙板本体1的连接,同时,交错设置的插孔111可以使提升墙板本体1连接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插孔111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1111。倒角1111的设置为插柱的插入提供了导向,可以使插柱向插孔111插入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参照图1,第二连接部12包括设置在墙板本体1一端的插接凸台121,插接凸台121与墙板本体1为一体成型,插接凸台121的长度方向沿墙板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插接凸台121的端面为等腰梯形,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插接凸台121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122,墙板本体1上的插接凸台121与相邻墙板本体1上的第一插接槽122相插合。
参照图1,对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时,将墙板本体1上的插接凸台121卡入到相邻墙板本体1上的第一插接槽122中,通过强力胶等将相邻的强板本体稳定地粘接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装配人员对墙板本体1进行装配时,装配水平方向的相邻墙板本体1时,将墙板本体1上的插接凸台121卡合到相邻墙板本体1中的第一插接槽122中,通过强力胶等进行粘接。装配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时,将墙板本体1上的插孔111对准相邻墙板本体1上的插孔111,并将插柱共同插合在相邻墙板本体1的插孔111中,完成装配。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第一连接部11以及第二连接部12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不同。
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连接部11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墙板本体1一端的连接柱112,连接柱112与墙板本体1为一体成型,连接柱112与墙板本体1的端面相垂直,若干个连接柱112交错设置,既呈锯齿状排布,墙板本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于连接柱112相对应的连接孔113。
参照图2和图3,对竖直方向设置的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时,将墙板本体1上的连接柱112对准相邻墙板本体1上的连接孔113,并将连接柱112插合在连接孔113中,实现相邻墙板本体1的快速拼接。
参照图2和图3,第二连接部12包括设置在墙板本体1一侧的插接条123,插接条123与墙板本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插接条123的端面形状为矩形,墙板本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插接条123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124。
参照图2和图3,第二插接槽12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卡接组件2,若干组卡接组件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卡接组件2包括弹簧21及卡接块22,卡接块22为楔形块,第二插接槽124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腔1241,弹簧21设置在容纳腔1241内,卡接块22的一端始终位于容纳腔1241内,弹簧21的一端与容纳腔1241的底壁固定连接,弹簧21的另一端与卡接块22位于容纳腔124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21不受力时,卡接块22的另一端伸出容纳腔1241外,插接条123上开设有与卡接块22相对应的卡接口1231。
参照图2和图3,对水平方向设置的墙板本体1进行连接时,将插接条123插入相邻墙板本体1的第二插接槽124中,插接条123插入第二插接槽124中时,插接条123与卡接块22相抵,弹簧21被压缩,当卡接块22的位置与卡接口1231对应时,卡接块22在弹簧21的作用下卡入到卡接口1231中,实现了相邻墙板本体1的稳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装配人员对墙板本体1进行装配时,对于水平方向的相邻墙板本体1,将墙板本体1上的插接条123插合到相邻墙板本体1中的第二插接槽124中,卡接块22卡入到插接条123中的卡接口1231中。对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邻墙板本体1,将墙板本体1上的连接柱112对准相邻墙板本体1的连接孔113,并将连接柱112插入到连接孔113中,完成装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1),所述墙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以及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用于供沿竖直方向的相邻所述墙板本体(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12)用于供沿水平方向的相邻所述墙板本体(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至少两排用于供插柱插入的插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11)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1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一侧的插接凸台(121),所述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凸台(121)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一端的连接柱(112),所述墙板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112)相对应的连接孔(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1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柱(112)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包括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1)一侧的插接条(123),所述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条(123)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124),所述第二插接槽(124)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插接条(123)的卡接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包括弹簧(21)及卡接块(22),所述第二插接槽(124)的槽壁上开设有容纳腔(1241),所述弹簧(21)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241)的底壁相连,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块(22)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21)不受力时,所述卡接块(2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1241)外,所述插接条(123)上开设有与卡接块(22)相对应的卡接口(1231)。
CN202220957557.4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Active CN21751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7557.4U CN21751794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7557.4U CN21751794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7948U true CN21751794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7557.4U Active CN217517948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7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7948U (zh) 一种双排错位孔结构墙板
CN214784975U (zh) 房建工程的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2743138U (zh) 一种基于bim的房屋建筑物构造柱
CN108868054A (zh) 地面总成及铺设方法
CN215802634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钢结构墙板
CN214214125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稳固型胶合板
CN2101949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4498159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阳角收口结构
CN210667476U (zh) 一种用于示教的多功能拼装建筑模型
CN212026584U (zh) 一种带有内固定装置的装配式建筑
CN110754807B (zh)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货架左底板
CN219909452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220319012U (zh) 一种室内精装装饰板拼接结构
CN110817041A (zh)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货架右底板
CN217163206U (zh) 玩具拼接件
CN218264507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用的拼装叠合板
CN211257524U (zh) 一种防脱龙骨及防脱连接结构
CN218405895U (zh) 装配式公共建筑模块化隔墙结构
CN211257523U (zh)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转角插接结构
CN219436179U (zh) 竖插式防放反免翻盖pcb连接器
CN211396203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
CN219794334U (zh) 一种拼装式节能建筑幕墙
CN217897108U (zh) 一种墙面板平接结构
CN219316272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修用拼接装饰板
CN217175370U (zh) 柱承重桁架组合及柱承重桁架组合竖向建筑构造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