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6714U -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6714U
CN217516714U CN202221666649.3U CN202221666649U CN217516714U CN 217516714 U CN217516714 U CN 217516714U CN 202221666649 U CN202221666649 U CN 202221666649U CN 217516714 U CN217516714 U CN 217516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channel
outlet
inle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66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昌林
张衠
薛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66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6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6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6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其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水输出装置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一杀菌模块,所述第一杀菌模块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的扰流件,所述扰流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本申请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水的杀菌率。

Description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供应装置在通过水输出装置将水输出供给用户使用时,由于水输出装置内部具有能够积攒水的流道,因此十分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当水供应装置久置不用时,其向外输出的第一杯水就会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有些水输出装置会安装杀菌模块,从而在水流过水输出装置内部流道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杀菌,但是,水流过水输出装置内部流道总体的时间很短,尤其流道中存在的死区或者水阻较大的区域占据了一定的流道横截面,因此实际水会以相对更快的速度流过流道中水阻较小区域,这样一来,水流过流道的时间就更短,杀菌模块发射的杀菌光线对水进行杀菌的时间就更为有限,最终就会导致杀菌率不够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水的杀菌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输出装置,所述水输出装置包括:
进水口和出水口;
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道;
第一杀菌模块,所述第一杀菌模块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
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的扰流件,所述扰流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上开设有槽体,当所述流体流经所述槽体时,所述槽体能使所述流体发生旋转转动。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槽体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扰流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优选地,所述槽体由所述扰流件的中部向所述扰流件的边缘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扰流件的径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出口端和进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进口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或进口端附近,所述第一杀菌模块的杀菌光线射出端朝向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扰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端附近,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附近。
优选地,所述水输出装置包括: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杀菌模块和所述扰流件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扰流件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挡光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杀菌模块包括:第一底座,至少部分所述底座插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内;
套设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透光罩,所述第一透光罩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侧壁面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密封,所述第一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
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空间中的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包括第一紫外线LED灯;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空间中的第一反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能至少对自所述第一透光罩射入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杀菌光线向所述第一流道方向进行反射,所述第一反光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紫外线LED灯的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以使所述第一紫外线LED灯发射的杀菌光线能透过所述第一透光罩射向所述第一流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内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具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能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通过所述第一环形空间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具有进水流道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内,所述进水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扰流件上开设有槽体,所述进水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
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端附近的第二杀菌模块,所述第二杀菌模块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所述第二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
优选地,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
外壳;具有所述出水口的出水嘴机构;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内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出水嘴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所述第二杀菌模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管体进口处。
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水输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水输出装置通过在第一流道中设置扰流件,以使得流体在流经第一流道中扰流件时产生旋转扰动,这样可以减小流体流经第一流道时死区和水阻较大区域所占的第一流道的比例,从而降低流体流过第一流道的速度,增加流体流经第一流道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用于发射杀菌光线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模块对流体进行杀菌的时间就能够得到延长,从而有效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的流体的杀菌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扰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进水口;2、出水口;3、第一流道;4、第一杀菌模块;41、第一底座;411、第一通道;42、第一透光罩;43、第一密封空间;44、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5、第一反光件;46、密封件;5、扰流件;51、槽体;52、第一方向;53、贯穿孔;54、第二方向;6、外壳;7、第一管体;8、第一环形空间;9、导流件;91、进水流道;10、第二流道;11、第二杀菌模块;12、出水嘴机构;13、第二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水的杀菌率,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水输出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输出装置第一流道处部件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扰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进水口1和出水口2;分别与进水口1和出水口2连通的第一流道3;第一杀菌模块4,第一杀菌模块4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进行杀菌;设置在第一流道3中的扰流件5,扰流件5用于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
本申请中的水输出装置通过在第一流道3中设置扰流件5,以使得流体在流经第一流道3中扰流件5时产生旋转扰动,这样可以减小流体流经第一流道3时死区和水阻较大区域所占的第一流道3的比例,从而降低流体流过第一流道3的速度,增加流体流经第一流道3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用于发射杀菌光线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模块4对水进行杀菌的时间就能够得到延长,从而有效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的杀菌率。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水输出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进水口1和出水口2、分别与进水口1和出水口2连通的第一流道3、第一杀菌模块4和扰流件5。流体可以从进水口1进入水输出装置,之后经过第一流道3后再从出水口2流出水输出装置。第一杀菌模块4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从而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进行杀菌。扰流件5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3中,当流体经过第一流道3时,扰流件5能够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
为了实现扰流件5能够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作为可行的,如图5所示,扰流件5上可以开设有槽体51,当流体流经槽体51时,槽体51能使流体发生旋转转动。进一步的,扰流件5可以大体呈片状,其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槽体51穿透扰流件5,由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的第一方向52延伸,流体从扰流件5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中的一面穿过槽体51到达扰流件5的另一面。为了能使得流体在流经槽体51时槽体51驱动流体发生旋转转动,第一方向52与扰流件5的轴线之间需要具有第一预设夹角,该第一预设夹角不等于0度。进一步的,为了流体可以产生较大程度的旋转,该第一预设夹角可以优选选择在30度至60度之间。
如图5所示,槽体51还可以由扰流件5的中部向扰流件5的边缘的第二方向54延伸。槽体51可以为多个,多个槽体51绕扰流件5的轴线呈圆周分布。第二方向54与扰流件5的槽体51所在位置相对应的径向方向之间可以具有第二预设夹角,从而使得槽体51的长度得到增长,进而提升流体产生旋转的能力。进一步的,该第二预设夹角可以优选选择在30度至60度之间。扰流件5的中部可以开设有贯穿孔53,这样流经第一流道3中部的水能够通过扰流件5中部的贯穿孔53直接流过,从而避免第一流道3中部的水阻过大。
如图1所示,第一流道3可以具有出口端和进口端,出口端与出水口2连通,进口端与进水口1连通。第一杀菌模块4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3的出口端或进口端附近,第一杀菌模块4的杀菌光线射出端朝向的方向与第一流道3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便于第一杀菌模块4的安装,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第一杀菌模块4的杀菌光线照射到的第一流道3的范围,从而提高流体流经第一流道3时的杀菌率。
进一步的,扰流件5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3的进口端附近,第一杀菌模块4设置在第一流道3的出口端附近。这样可以避免扰流件5和第一杀菌模块4在安装时发生的相互干涉,另外,当流体刚从进口端流入第一流道3就能在扰流件5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转动,从而使得流体在后续流经第一流道3时的速度立马降低,最大化的增加流体流经第一流道3的时间,最终使得第一杀菌模块4对水进行杀菌的时间能够最大化的得到延长,有效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的杀菌率。当然的,在其它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扰流件5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3的其它任意位置,第一杀菌模块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流道3的其它位置,如进口端、第一流道3内的某一位置等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外壳6;设置在外壳6内的第一管体7。第一管体7的进口与进水口1相连通,第一管体7的出口与出水口2相连通。第一管体7内形成第一流道3。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为了方便安装,第一杀菌模块4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管体7的进口或出口处,扰流件5可以安装在近第一管体7的进口处或者第一管体7内的任意位置。进一步的,第一杀菌模块4和扰流件5可以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管体7的进口和出口处。这样可以避免扰流件5和第一杀菌模块4在安装时发生的相互干涉,另外,当流体刚从流入第一管体7就能在扰流件5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转动,最终使得第一杀菌模块4对水进行杀菌的时间能够最大化的得到延长,有效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的杀菌率。
为了提高第一杀菌模块4发射的杀菌光线能够照射到第一管体7内第一流道3的范围,第一管体7尽可能的可以沿直线延伸。
作为可行的,第一管体7可以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第一杀菌模块4发射的杀菌光线在第一管体7内侧壁进行反射,从而加强对流体的照射强度,不断的对流体进行杀菌,进而进一步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的杀菌率。
作为可行的,第一管体7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有挡光层。这样可以减少杀菌光线穿透第一管体7的透射率,从而提升对流经第一管体7的流体的辐射度,提高杀菌率。
作为可行的,扰流件5可以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因此,扰流件5可以具有反射杀菌光线的能力,当杀菌光线射到扰流件5时,扰流件5能将杀菌光线反射至第一流道3的流体上,从而加强对流体的照射强度,不断的对流体进行杀菌,进而进一步提高对流经第一流道3的流体的杀菌率。
为了使得第一杀菌模块4能够安装在第一管体7的进口或出口处,作为可行的,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杀菌模块4可以包括:第一底座41,至少部分底座插设在第一管体7内;套设在第一底座41上的第一透光罩42;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第一透光罩42可以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一侧壁面,第一端面朝向第一流道3,第一侧壁面朝向第一管体7的内侧壁。第一透光罩42与第一底座41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43。第一侧壁面的内侧壁与第一底座41的外侧壁之间密封,例如,第一侧壁面的内侧壁与第一底座4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6。第一透光罩42可以采用透光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方式,从而防止第一管体7内部的流体进入至第一密封空间43中,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设置在第一密封空间43中,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发射的杀菌光线穿过第一透光罩42的第一端面射向第一管体7形成的第一流道3中,以对流经的流体进行杀菌。第一管体7的侧壁上可以插入固定件至第一底座41的侧壁内,从而实现第一底座41在第一管体7轴向方向的固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底座41内具有第一通道411。第一底座41的外侧壁与第一管体7之间具有第一环形空间8。当第一杀菌模块4设置在第一管体7的出口处时,第一通道411的出口能与出水口2相连通,第一通道411的进口通过第一环形空间8与第一流道3相连通。第一流道3的流体流经第一环形空间8后进入第一通道411,之后经第一通道411的出口流至出水口2。当第一杀菌模块4设置在第一管体7的进口处时,第一通道411的进口能与进水口1相连通,第一通道411的出口通过第一环形空间8与第一流道3相连通。通过进水口1进入的流体经过第一通道411后,进入至第一环形空间8,之后再流入至第一流道3中。
为了减小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所占的体积,以及增大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发射杀菌光线的强度,作为优选地,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44可以包括第一紫外线LED灯。
作为可行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杀菌模块4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空间43中的第一反光件45,第一反光件45至少能对自第一透光罩42射入第一密封空间43的杀菌光线向第一流道3方向进行反射,第一反光件45上开设有与第一紫外线LED灯的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以使第一紫外线LED灯发射的杀菌光线能透过第一透光罩42射向第一流道3。当第一紫外线LED灯发射的杀菌光线透过第一透光罩42射向第一流道3以后,至少部分杀菌光线经过反射会射向第一紫外线LED灯的方向,此时,由于第一反光件45的存在会将该部分反射回来的杀菌光线再向第一流道3方向反射回去,如此循环,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杀菌光线对流经第一管体7的流体的辐射度,提高杀菌率。
如图1和图3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具有进水流道91的导流件9。导流件9可以至少部分插设在第一管体7的端部内,其可以插设在第一管体7的进口或者出口处。当导流件9插设在第一管体7的进口处时,扰流件5设置在靠近第一管体7的进口处时,进水流道91的进口与进水口1相连通,进水流道91的出口通过槽体51与第一流道3相连通。当导流件9插设在第一管体7的出口处时,进水流道91的进口与第一流道3相连通,进水流道91的出口与出水口2相连通。导流件9的外侧壁与第一管体7的内侧壁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在第一管体7的侧壁上可以插入固定件至导流件9的侧壁内,从而实现导流件9在第一管体7轴向方向的固定。
作为可行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管体7的内侧壁上具有台阶,扰流件5设置在第一管体7内,并且一侧抵住台阶,扰流件5的另一侧则被导流件9抵住,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扰流件5在第一管体7轴向方向的限位。
作为可行的,如图1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流道10和第二杀菌模块11,第二杀菌模块11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第二流道10的流体进行杀菌。作为可行的,第二杀菌模块11可以设置在第二流道10的进口端附近或者出口端附近均可。第二流道10的出口端与出水口2相连通,第二流道10的进口端与第一流道3的出口端相连通。由于水输出装置的外壳6的大体形状呈L状,因此,外壳6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外壳6的部分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以,第一流道3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流道10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当第一流道3可以大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流道10可以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时,第三预设夹角可以优先选择在90度左右,当然的,第三预设夹角也可以是其它角度,例如小于90度的角度或者大于90度的角度,只需满足第一流道3和第二流道10非平行即可。
如图1所示,水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管体13和出水嘴机构12。第二管体13可以设置在外壳6内,第二管体13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管体13内形成第二流道10。出水嘴机构12连接在第二管体13的出口,水输出装置的出水口2可以位于出水嘴机构12上。相对应的,为了避免第二杀菌模块11和出水嘴机构12出现干涉,便于两者的安装,第二杀菌模块11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二管体13进口处。第二管体13的内侧壁可以具有节流部,通过节流部可以改变第二流道10流通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对流经第二流道10的流体产生扰动,以减小第二流道10中死区或者水阻较大的区域,降低流体流过第二流道10的速度,增加流体流经第二流道10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第二杀菌模块11对水进行杀菌的时间就能够得到延长,从而有效提高对流经第二流道10的流体的杀菌率。
为了提高第二杀菌模块11发射的杀菌光线能够照射到第二管体13内第二流道10的范围,第二管体10尽可能的可以沿直线延伸。
同理,如图1所示,第二杀菌模块11可以包括:第二底座,至少部分第二底座插设在第二管体13内;套设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透光罩,第二透光罩具有第二端面和第二侧壁面,第二端面朝向第二流道10,第二侧壁面的内侧壁与第二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密封,第二透光罩与第二底座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空间;设置在第二密封空间中的第二杀菌光线发射单元。通过设置第二杀菌模块11对流经第二流道10的流体进行杀菌,从而可以提升流体流经水输出装置时被杀菌光线照射的总体时间,进而有效提高对流经水输出装置的流体的杀菌率。
进一步的,第二底座内可以具有第二通道,第二底座的外侧壁与第二管体13之间具有第二环形空间,第二通道的进口能与第一流道3的出口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二环形空间与第二流道10相连通。例如,当第一杀菌模块4设置在第一管体7的出口处时,第二底座的第二通道的进口与第一杀菌模块4的第一底座41的的第一通道41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相连接。第二杀菌模块11的具体结构、原理和第一杀菌模块4的结构、原理相类似,在此不在进行赘述。
作为可行的,第二管体13可以与第一管体7相类似,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同理,第二管体13的外侧壁也可以设置有挡光层。
在本申请中还提出了一种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的水输出装置。净水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净水单元的出口能与水输出装置的进水口1相连通,水输出装置用于将净水单元净化后的水供给用户使用。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出装置包括:
进水口和出水口;
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道;
第一杀菌模块,所述第一杀菌模块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
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中的扰流件,所述扰流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产生旋转扰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上开设有槽体,当所述流体流经所述槽体时,所述槽体能使所述流体发生旋转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槽体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扰流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由所述扰流件的中部向所述扰流件的边缘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扰流件的径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出口端和进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进口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或进口端附近,所述第一杀菌模块的杀菌光线射出端朝向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端附近,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出装置包括: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杀菌模块和所述扰流件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第一管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扰流件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挡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模块包括:第一底座,至少部分所述底座插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内;
套设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透光罩,所述第一透光罩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侧壁面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之间密封,所述第一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间;
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空间中的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光线发射单元包括第一紫外线LED灯;所述第一杀菌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空间中的第一反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能至少对自所述第一透光罩射入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杀菌光线向所述第一流道方向进行反射,所述第一反光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紫外线LED灯的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以使所述第一紫外线LED灯发射的杀菌光线能透过所述第一透光罩射向所述第一流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内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具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能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通过所述第一环形空间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具有进水流道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部内,所述进水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扰流件上开设有槽体,所述进水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槽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
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端附近的第二杀菌模块,所述第二杀菌模块用于发射杀菌光线以对流经所述第二流道的流体进行杀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出装置还包括:
外壳;具有所述出水口的出水嘴机构;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内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出水嘴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出口,所述第二杀菌模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管体进口处。
16.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所述的水输出装置。
CN202221666649.3U 2022-06-30 2022-06-30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Active CN217516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649.3U CN21751671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649.3U CN21751671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6714U true CN217516714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3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6649.3U Active CN21751671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6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406B (zh) 氣體及/或液體殺菌裝置及其用途
CN106629989B (zh) 过流式轴向翻转出水杀菌消毒装置及净水设备
EP2948411B1 (en) Liqui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0313632U (zh) 一种深紫外led杀菌装置
CN112499721B (zh) 一种具有柱形深紫外消毒辐射源的净水反应器
JP2007307544A (ja) 紫外線液体浄化処理器
JP2012223736A (ja) 液体清浄化処理装置
CN217516714U (zh)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CN106115843B (zh) 一种水流杀菌模组
CN114321475A (zh) 一种高效过流式深紫外杀菌龙头
CN214829168U (zh) 过流式杀菌装置
US2023039924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erilising a fluid flowing therethrough
CN214360380U (zh) 一种紫外杀菌装置
CN114380355A (zh) 一种流动水杀菌消毒装置
CN212669271U (zh) 一种紫外杀菌装置
CN216512979U (zh) 水输出装置和净水装置
WO2011103269A1 (en) Radiation delivery systems for fluid and vessel decontamination
CN215924466U (zh) 流动水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
CN215439756U (zh) 流体处理装置
CN215364992U (zh) 一种过流式led杀菌装置
CN212109009U (zh) 热水器的管路组件及热水器
CN217578379U (zh) 水输出装置和饮用水供应装置
CN218709400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水处理装置
EP4260878A1 (en) Fluid sterilizing apparatus
CN219885743U (zh) 一种紫外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