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1515U -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1515U
CN217511515U CN202221176429.2U CN202221176429U CN217511515U CN 217511515 U CN217511515 U CN 217511515U CN 202221176429 U CN202221176429 U CN 202221176429U CN 217511515 U CN217511515 U CN 21751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atalytic combustion
adsorption
ga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64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先勇
蔡世林
聂绍贵
吴霞
苟学龙
赵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engda Fu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engda Fu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engda Fu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engda Fu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64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1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1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除苯装置,其通过在吸附仓底部设置回流口,并且该回流口的高度低于进气罐和沉淀罐的连通口高度,气体从进气罐进入到沉淀罐后会向下流动到沉淀腔,然后再从回流口向上流入吸附仓内,由吸附组件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通过控制气体向下再向上折流可以将气体中大部分的粉尘颗粒沉淀到沉淀腔中,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实现预处理,降低吸附在吸附组件上的粉尘量,提高粉尘去除效果和吸附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背景技术
污染气体中含有很多颗粒粉尘和苯系物,若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人吸入后会对人体产生很大伤害。目前通常是采用净化设备对污染气体进行处理,传统的净化设备大多是简单的将待处理气体水平或由下至上流过过滤层,以除去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和苯系物,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是其净化效果仍然无法达到要求,并且由于待处理气体在流动时没有得到预处理,大量的粉尘颗粒被吸附到过滤层上,影响过滤层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去除粉尘颗粒和苯系物的空气除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气除苯装置,包括进气罐和通过连通口与所述进气罐连通的沉淀罐;所述沉淀罐的内部设置有吸附仓,所述吸附仓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进气罐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吸附仓的上端连通的催化燃烧装置;另外,所述吸附仓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连通口的高度,并且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沉淀罐的底部之间形成沉淀腔,所述吸附仓的外壁与所述沉淀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气体下移通道,所述气体下移通道与所述沉淀腔连通。
所述沉淀罐的内壁呈倒锥状,使得所述气体下移通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内部的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以及过滤网,所述第一吸附层与所述吸附仓的顶部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连通。
所述吸附仓的内壁呈倒锥状,并且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支撑环,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以及过滤网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支撑环上。
所述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罐内部的催化燃烧罐,所述催化燃烧罐内部由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排列有若干个催化燃烧床,所述催化燃烧罐的外壁与所述进气罐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气通道。
所述催化燃烧罐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块导热片。
所述沉淀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沉淀腔连通的排尘口。
所述催化燃烧罐的排气管上设置有风机。
所述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均为活性炭吸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附仓底部设置有回流口,并且该回流口的高度低于连通口的高度,气体从进气罐进入到沉淀罐后会向下流动到沉淀腔,然后再从回流口向上流入吸附仓内,由吸附组件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通过控制气体向下再向上折流可以将气体中大部分的粉尘颗粒沉淀到沉淀腔中,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实现预处理,降低吸附在吸附组件上的粉尘量,提高粉尘去除效果和吸附组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沉淀罐内壁呈倒锥状,使得气体下移通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因此气体沿气体下移通道下移的过程中会逐渐减速,这样更有利于粉尘的沉淀。另外,由于沉淀罐内壁呈倒锥状,气体在下移时能够更好的与沉淀罐内壁接触,使粉尘停留在沉淀罐内壁上并沿沉淀罐内壁落入到沉淀腔中,提高了粉尘去除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吸附仓内壁呈倒锥状,并且内壁上设置有三个用于支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以及过滤网的支撑环,这样可以更方便的装入和取出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以及过滤网。
(4)本实用新型的催化燃烧装置能够对被吸附后的气体作二次分解净化,去除气体中残余的苯系物。
(5)本实用新型的催化燃烧罐设置于进气罐内部,并且催化燃烧罐的外壁设置有导热片,当气体流经进气罐时会与催化燃烧罐以及导热片进行热交换,即对流入沉淀罐的气体进行预热,使气体更接近后续的催化温度,使后续催化时效率更高。
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催化燃烧罐外壁设置有导热片时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沉淀罐,2—吸附仓,3—缓冲腔,5—第一吸附层,6—第二吸附层,7—过滤网,8—沉淀腔,9—排尘口,10—进气罐,11—导热片,12—催化燃烧罐,13—催化燃烧床,14—风机,15—排气管,16—进气口,17—支撑环,18—回流口,19—连通口,20—气体下移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除苯装置,包括进气罐10和沉淀罐1,该进气罐10通过连通口19与沉淀罐1连通,使得待处理的气体能够从进气罐10流入到沉淀罐1内。
该沉淀罐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仓2,而吸附仓2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该进气罐10的内部则设置有催化燃烧装置,该催化燃烧装置与吸附仓2的上端连通,使得气体能够从吸附仓2流入到催化燃烧装置。
另外,该吸附仓2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18,并且该回流口18的高度低于连通口19的高度,同时,该回流口18与沉淀罐1的底部之间形成沉淀腔8,而吸附仓2的外壁与沉淀罐1的内壁之间则形成气体下移通道20,该气体下移通道20与沉淀腔8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待处理的气体从进气罐10的进气口16进入进气罐10内,然后再从进气罐10进入到沉淀罐1后会沿气体下移通道20向下流动到沉淀腔8,然后再向上折流从回流口18流入吸附仓2内,由吸附组件对其进行吸附,通过控制气体向下再向上折流可以将气体中大部分的粉尘颗粒沉淀到沉淀腔8中,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实现预处理,降低吸附在吸附组件上的粉尘量,提高粉尘去除效果和吸附组件的使用寿命。
相应的,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与沉淀腔8连通的排尘口9,排尘口9上可设置封盖,通过排尘口9可将沉淀腔8内的粉尘清除。
初步去尘后的气体由吸附组件进一步处理,具体的,该吸附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吸附仓2内部的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第一吸附层5与吸附仓2的顶部之间形成缓冲腔3,该缓冲腔3与催化燃烧装置连通。具体设置时,可以通过螺丝将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安装于吸附仓2内。
该过滤网7能够过滤残余在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而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均为活性炭吸附层,例如活性炭吸附板,其可将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如苯系物等进行吸附。
经过吸附组件处理后的气体上升至缓冲腔3,然后再从缓冲腔3进入到催化燃烧装置。该缓冲腔3可以对气体进行缓冲,减缓气体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流速,使催化燃烧装置能够更好的对气体进行处理。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罐10内部的催化燃烧罐12,该催化燃烧罐12内部由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排列有若干个催化燃烧床13,催化燃烧罐12的外壁与进气罐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气通道。催化燃烧床13的数量可根据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设置为三个。
进入催化燃烧罐12内的气体从催化燃烧罐12的进气端流向出气端,在此过程中三个催化燃烧床13对气体进行二次分解净化,去除残留的有害物质。该催化燃烧床13为现有的技术,其在废气处理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废气进入到催化燃烧床后,气体中的苯系物有害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温裂解成无害物质,实现气体的净化。由于催化燃烧床的结构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所在,并且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因此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该催化燃烧罐12的出气端上设置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上设置有风机14,经过处理后的气体可从排气管15排出。
由于催化燃烧罐12设置于进气罐10内部,并且催化燃烧罐12的外壁与进气罐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气通道,待处理气体从进气口16进入后会从过气通道流向沉淀罐1,在此过程中,气体会与催化燃烧罐1外壁进行热交换,对流入沉淀罐1的气体进行预热,使气体更接近后续的催化温度,使后续催化时效率更高。
为了方便日常检修,进气罐10、沉淀罐1以及吸附仓2均可设置检修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础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沉淀罐1的内壁呈倒锥状,使得气体下移通道20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即沉淀罐1的内壁到吸附仓2外壁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设置,气体沿气体下移通道20下移的过程中会逐渐减速,这样更有利于粉尘的沉淀。另外,由于沉淀罐1内壁呈倒锥状,气体在下移时能够更好的与沉淀罐1的内壁接触,使粉尘停留在沉淀罐1的内壁上并沿沉淀罐1的内壁落入到沉淀腔8中,提高了粉尘去除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附仓2的内壁也呈倒锥状,并且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支撑环17,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分别放置于三个支撑环17上,如图2所示。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该吸附仓2的检修门可设置于吸附仓2的顶部,打开检修门后可以方便的装入和取出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其催化燃烧罐12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块导热片11,通过设置导热片11可以提高气体的换热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罐(10)和通过连通口(19)与所述进气罐(10)连通的沉淀罐(1);所述沉淀罐(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仓(2),所述吸附仓(2)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进气罐(10)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吸附仓(2)的上端连通的催化燃烧装置;另外,所述吸附仓(2)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18),所述回流口(18)的高度低于所述连通口(19)的高度,并且所述回流口(18)与所述沉淀罐(1)的底部之间形成沉淀腔(8),所述吸附仓(2)的外壁与所述沉淀罐(1)的内壁之间形成气体下移通道(20),所述气体下移通道(20)与所述沉淀腔(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1)的内壁呈倒锥状,使得所述气体下移通道(20)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吸附仓(2)内部的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所述第一吸附层(5)与所述吸附仓(2)的顶部之间形成缓冲腔(3),所述缓冲腔(3)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仓(2)的内壁呈倒锥状,并且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支撑环(17),所述第一吸附层(5)、第二吸附层(6)以及过滤网(7)分别安装于三个所述支撑环(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罐(10)内部的催化燃烧罐(12),所述催化燃烧罐(12)内部由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排列有若干个催化燃烧床(13),所述催化燃烧罐(12)的外壁与所述进气罐(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罐(12)的外壁周向设置有若干块导热片(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沉淀腔(8)连通的排尘口(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罐(12)的排气管(15)上设置有风机(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除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层(5)和第二吸附层(6)均为活性炭吸附层。
CN202221176429.2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Active CN217511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6429.2U CN217511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6429.2U CN217511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1515U true CN21751151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6429.2U Active CN217511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1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0092U (zh)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107398142A (zh) 一种免更换滤芯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04785033A (zh) 一种采用复合滤网的空气过滤器
CN106512715A (zh) 一种飞机机舱内除臭氧、气体净化的方法及系统
CN213467266U (zh) 一种用于污染物分离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05199236U (zh) 一种模块组装式双初滤空气过滤装置
CN217511515U (zh) 一种空气除苯装置
CN205031991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2663197U (zh) 一种VOCs废气直燃式余热回用净化装置
CN106839028B (zh) 一种厨房油烟多级净化器
CN218222898U (zh) 封闭式油雾废气旋风除尘装置
CN206121482U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CN206310627U (zh) 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204830234U (zh) 持续式空气净化器
CN203861735U (zh) 净化型制氧机
CN203869170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1659636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法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08032235U (zh) 一种分离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06959184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4513641U (zh) 一种废气处理吸附床双层吸附层结构
CN104548853A (zh) 一种设有烟雾收集罩的香烟烟雾净化装置
CN212467420U (zh) 一种化工废气颗粒用过滤设备
CN218653660U (zh) 一种高效垃圾中转压缩站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7139946U (zh) 移印废气处理装置
CN203916383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