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995U -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995U
CN217510995U CN202220491773.4U CN202220491773U CN217510995U CN 217510995 U CN217510995 U CN 217510995U CN 202220491773 U CN202220491773 U CN 202220491773U CN 217510995 U CN217510995 U CN 21751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lantern ring
fixed head
groov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17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雅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4917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体、气囊主体、双腔注气阀和挤压球囊,所述连接管体的左端安装有气囊主体,且连接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双腔注气阀,所述连接管体上开设有出液孔,且连接管体上套接安装有密封套管,所述连接管体的右端安装有挤压球囊,且连接管体的右端套接固定安装有引液管体,所述引液管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头。该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收集袋通过对接管与固定头的卡合进行组装,同时通过弹片与限位槽的对接,可对对接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可快速的完成组装工作,且后续可通过对套环的拉动,使套环带动弹片进行复位,方便解除定位,进行拆分,整体操作方便快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用于临床外科中引流用的,是一种医疗器械,可将人体内的血和液体等引导至体外,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胸腔引流管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整体的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收集袋与管体之间的连接不够快速便捷,影响到整体的组装效率,同时整体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液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胸腔引流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胸腔引流管,整体的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收集袋与管体之间的连接不够快速便捷,影响到整体的组装效率,同时整体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液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体、气囊主体、双腔注气阀和挤压球囊,所述连接管体的左端安装有气囊主体,且连接管体上固定安装有双腔注气阀,所述连接管体上开设有出液孔,且连接管体上套接安装有密封套管,所述连接管体的右端安装有挤压球囊,且连接管体的右端套接固定安装有引液管体,所述引液管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头,且固定头的内部中心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固定头的内部设置有组装槽,且组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片和定位轴,所述弹片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钢丝,且钢丝穿过组装槽和固定头与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套环套接安装在固定头的外侧,所述固定头的底端中心安装有对接管,且对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与弹片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对接管穿过固定头的底面,且对接管固定安装在收集袋的顶端中心。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管与连接管体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管体的内部空间与引液管体的内部空间相互贯通。
优选的,所述弹片为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弹片关于固定头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钢丝与定位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定位轴与套环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钢丝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环与固定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套环的高度大于组装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对接管与固定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对接管上的限位槽俯视为环形槽结构设置,并且限位槽与弹片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1、通过气囊主体可注入少量空气固定连接管体在体内,还可封闭胸腔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作用,通过出液孔可对双腔注气阀进行密封的工作,从而有利于整体的使用,降低发生渗液的现象;
2、收集袋通过对接管与固定头的卡合进行组装,同时通过弹片与限位槽的对接,可对对接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可快速的完成组装工作,且后续可通过对套环的拉动,使套环带动弹片进行复位,方便解除定位,进行拆分,整体操作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头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槽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体;2、气囊主体;3、双腔注气阀;4、出液孔;5、密封套管;6、挤压球囊;7、引液管体;8、固定头;9、密封环;10、组装槽;11、弹片;12、定位轴;13、钢丝;14、套环;15、对接管;16、限位槽;17、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体1、气囊主体2、双腔注气阀3和挤压球囊6,连接管体1的左端安装有气囊主体2,且连接管体1上固定安装有双腔注气阀3,连接管体1上开设有出液孔4,且连接管体1上套接安装有密封套管5,连接管体1的右端安装有挤压球囊6,且连接管体1的右端套接固定安装有引液管体7,引液管体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头8,且固定头8的内部中心安装有密封环9,固定头8的内部设置有组装槽10,且组装槽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片11和定位轴12,弹片11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钢丝13,且钢丝13穿过组装槽10和固定头8与套环14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套环14套接安装在固定头8的外侧,固定头8的底端中心安装有对接管15,且对接管15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6,并且限位槽16与弹片11的顶端相互连接,对接管15穿过固定头8的底面,且对接管15固定安装在收集袋17的顶端中心。
密封套管5与连接管体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管体1的内部空间与引液管体7的内部空间相互贯通,便于对密封套管5进行移动,可对连接管体1上的出液孔4进行密封的工作。
弹片11为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弹片11关于固定头8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倾斜结构的弹片11,有利于后续的组装定位工作。
钢丝13与定位轴12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定位轴12与套环14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钢丝13的直径,通过定位轴12可使钢丝13稳定进行运转,方便联动。
套环14与固定头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套环14的高度大于组装槽10的高度,套环14可对固定头8进行密封,同时通过对套环14的拨动,可进行定位解除工作。
对接管15与固定头8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对接管15上的限位槽16俯视为环形槽结构设置,并且限位槽16与弹片11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通过限位槽16与弹片11的卡合对接,可对对接管15在固定头8内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后续松动,提高稳定性。
工作原理:根据图1-2,可将连接管体1上的气囊主体2插入人体通过双腔注气阀3和挤压球囊6进行贴合操作,同时可通过对密封套管5的拨动,使密封套管5对出液孔4进行密封和展开的操作,并且人体内的液体可通过连接管体1和引液管体7以及固定头8和对接管15进入收集袋17内进行收集的工作;
根据图1-4,当需要对收集袋17进行取卸时,可手动对套环14进行下压的工作,使套环14在固定头8上向下滑动,从而使套环14对钢丝13进行拉动,钢丝13通过定位轴12进行平稳的转角运转,钢丝13对弹片11进行拉动,弹片11与限位槽16进行滑动分离的工作,同时因密封环9为弹性元件,弹片11可对对接管15进行顶起微调的工作,方便弹片11的移出,解除对对接管15的固定工作,后续通过收集袋17带动对接管15与固定头8滑动分离,完成拆分,方便进行使用,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包括连接管体(1)、气囊主体(2)、双腔注气阀(3)和挤压球囊(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1)的左端安装有气囊主体(2),且连接管体(1)上固定安装有双腔注气阀(3),所述连接管体(1)上开设有出液孔(4),且连接管体(1)上套接安装有密封套管(5),所述连接管体(1)的右端安装有挤压球囊(6),且连接管体(1)的右端套接固定安装有引液管体(7),所述引液管体(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头(8),且固定头(8)的内部中心安装有密封环(9),所述固定头(8)的内部设置有组装槽(10),且组装槽(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片(11)和定位轴(12),所述弹片(11)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钢丝(13),且钢丝(13)穿过组装槽(10)和固定头(8)与套环(14)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套环(14)套接安装在固定头(8)的外侧,所述固定头(8)的底端中心安装有对接管(15),且对接管(15)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6),并且限位槽(16)与弹片(11)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对接管(15)穿过固定头(8)的底面,且对接管(15)固定安装在收集袋(17)的顶端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5)与连接管体(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管体(1)的内部空间与引液管体(7)的内部空间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1)为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弹片(11)关于固定头(8)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13)与定位轴(12)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定位轴(12)与套环(14)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钢丝(1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4)与固定头(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套环(14) 的高度大于组装槽(10)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15)与固定头(8)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对接管(15)上的限位槽(16)俯视为环形槽结构设置,并且限位槽(16)与弹片(11)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CN202220491773.4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Active CN21751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1773.4U CN217510995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1773.4U CN217510995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995U true CN21751099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1773.4U Active CN217510995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0995U (zh) 一种新型双腔气囊防堵塞胸腔引流管
CN108578793A (zh)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4995796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额窦冲洗装置
CN210843346U (zh) 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
CN211024442U (zh) 一种阴道清洗工具
CN103920203A (zh) 一种自助式阴道清洗器
CN206566267U (zh) 一种多功能吸引器头
CN208974762U (zh) 分段式吸痰管
CN219375631U (zh) 罐体连接结构及理疗装置
CN214912263U (zh) 一种呼吸机用可伸缩式呼吸管
CN111307514A (zh) 内分泌小便采样装置
CN210728294U (zh) 一种高效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CN204121582U (zh) 便于装配的医疗废液收集系统
CN211796602U (zh) 一种临床用取样装置
CN216169076U (zh) 胃液收集器
CN212187369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双腔可视型喉罩
CN217525184U (zh) 一种具有负压可调节引流器的同轴针
CN217489520U (zh) 一种直视下经皮肾镜球囊扩张装置
CN209075664U (zh) 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
CN214970767U (zh) 呼吸机管路排水装置及一次性呼吸机管路
CN210417825U (zh) 一种用于医疗废液收集系统的支架
CN217409394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装置
CN208591360U (zh) 用于负压封闭引流系统的外部管路连接器
CN220877378U (zh) 一种临床改良新型一次性引流袋
CN219049703U (zh) 一次性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