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548U -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548U
CN217510548U CN202220924332.9U CN202220924332U CN217510548U CN 217510548 U CN217510548 U CN 217510548U CN 202220924332 U CN202220924332 U CN 202220924332U CN 217510548 U CN217510548 U CN 217510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entilation mechanism
bag
patient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43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9243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包括绑带主体,绑带主体的上部设有一个辅助带,绑带主体的左部设有一个换气机构,换气机构的左部设有一个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设有一个橡胶球,换气机构的后部设有一个气囊管,气囊管的一端设有一个压迫囊,换气机构的前部设有一个舒缓管,绑带主体的前部设有一个粘贴层,粘贴层的前部设有棉垫和压迫套,压迫套套装在压迫囊上,压迫套的前部设有一个上药棉,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绷带易滑脱的问题,解决了患者进食时需取下的问题,增加了可对患者头部舒缓的功能,有效缓解了患者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增加了可对伤口处上药与换药的功能。

Description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背景技术
唇龈入路手术是指医生切开患者唇龈沟,从唇龈沟切口处进入到达患者患处,进行切除患处等操作的一类手术,由于经唇龈沟入路手术术后的患者齿龈切口出血较多,需要对切口进行压迫72小时,帮助患者伤口愈合,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常采用棉球直接压迫齿龈切口,或用自制的纱布卷、纱布垫按压于切口对应的外唇部,然后用医用绷带采用四头带包扎法缠绕固定,这样操作不仅固定不牢,易滑脱,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绷带长时间缠绕会使患者颜面部产生强烈不适感,并且进食时需取下,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重复包扎缠绕会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绷带易滑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绑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主体的上部设有一个辅助带,所述绑带主体的左部设有一个换气机构,所述换气机构的左部设有一个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球,所述换气机构的后部设有一个气囊管,所述气囊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迫囊,橡胶球、换气机构和气囊管相互配合形成压迫囊可膨胀的结构;所述换气机构的前部设有一个舒缓管,橡胶球和换气机构相互配合形成舒缓管可舒缓的结构;所述绑带主体的前部设有一个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前部设有棉垫和压迫套,所述压迫套套装在压迫囊上,所述压迫套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上药棉,粘贴层、压迫囊和压迫套相互配合形成可压迫和更换上药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绑带主体包括左固定带、右固定带、左头带和右头带,所述绑带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弹性带,所述左头带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一母面魔术贴,所述右头带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一子面魔术贴,第一母面魔术贴和第一子面魔术贴相互配合形固定绑带主体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带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二母面魔术贴,所述右固定带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二子面魔术贴,所述左固定带的左部设有一个次级子面魔术贴,所述右固定带的右部设有一个次级母面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旋转盖和分流块,所述旋转盖的左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块的左部开设有一个旋转孔,所述旋转盖的右部设有一个控制球,所述分流块的左部设有两个与控制球相适配的控制槽,旋转孔和通气管相互配合形成旋转盖可转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后部开设有一个控制气孔,所述通气管的前部设有一个橡胶塞,所述分流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气囊腔和一个舒缓腔,所述旋转孔的内壁开设有一个与气囊腔贯通的第二气孔,所述旋转孔的内部开设有一个与舒缓腔贯通的第一气孔,所述气囊腔的后部开设有一个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与对应的气囊管固定连接,所述舒缓腔的下部开设有一个第四气孔,所述第四气孔与对应的舒缓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腔的后部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辅助带的左部设有一个收纳带,橡胶球与收纳带相互配合形成可收纳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绷带易滑脱的问题,解决了患者进食时需取下的问题,增加了可对患者头部舒缓的功能,有效缓解了患者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增加了可对伤口处上药与换药的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侧视角的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绑带主体;2、辅助带;3、换气机构;4、波纹管;5、橡胶球;6、气囊管;7、压迫囊;8、舒缓管;9、粘贴层;10、棉垫;11、压迫套;12、上药棉;13、左固定带;14、右固定带;15、左头带;16、右头带;17、弹性带;18、第一母面魔术贴;19、第一子面魔术贴;20、第二母面魔术贴;21、第二子面魔术贴;22、次级子面魔术贴;23、次级母面魔术贴;24、旋转盖;25、分流块;26、通气管;27、旋转孔;28、控制球;29、控制槽;30、控制气孔;31、橡胶塞;32、气囊腔;33、舒缓腔;34、第二气孔;35、第一气孔;36、第三气孔;37、第四气孔;38、单向进气阀;39、收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绑带主体1,为了达到对绑带主体1固定的目的,绑带主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辅助带2,患者在使用时可将辅助带2固定在头部,可对绑带主体1进行提拉,绑带主体1滑脱,为了达到可对压迫囊7进行打气的目的,绑带主体1的左部设有一个换气机构3,换气机构3的左部设有一个波纹管4,波纹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球5,该橡胶球5为空心球体,换气机构3的后部设有一个气囊管6,气囊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迫囊7,橡胶球5、换气机构3和气囊管6相互配合形成压迫囊7可膨胀的结构,当患者佩戴好绑带主体1后,患者通过按压橡胶球5对压迫囊7进行打气,使压迫囊7压迫患者唇龈切口处的外唇部,改善压迫效果;为了缓解患者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换气机构3的前部设有一个舒缓管8,橡胶球5和换气机构3相互配合形成舒缓管8可舒缓的结构,患者可调节换气机构3,使橡胶球5与舒缓管8联通,患者可通过按压橡胶球5使舒缓管8膨胀和收缩,实现对患者头部的舒缓;为了达到可更换药棉的目的,绑带主体1的前部设有一个粘贴层9,粘贴层9的前部设有棉垫10和压迫套11,棉垫10位于患者下方外唇部,可配合压迫囊7避免压迫囊7滑动,压迫套11套装在压迫囊7上,压迫套11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上药棉12,粘贴层9、压迫囊7和压迫套11相互配合形成可压迫和更换上药的结构,当患者需要更换药棉时,可将压迫套11从压迫囊7上取下,同时将药棉一同取下,然后重新将新的压迫套11和药棉装上。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2和图4给出,为了达到可固定绑带主体1的目的,绑带主体1包括左固定带13、右固定带14、左头带15和右头带16,绑带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弹性带17,弹性带17赋予左头带15与右头带16一定的弹性,可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左头带15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一母面魔术贴18,右头带16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一子面魔术贴19,第一母面魔术贴18和第一子面魔术贴19相互配合形固定绑带主体1的结构,患者可通过第一母面魔术贴18和第一子面魔术贴19相互配合使绑带主体1固定在患者头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4给出,为了达到方便患者进食的目的,左固定带13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二母面魔术贴20,右固定带14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二子面魔术贴21,左固定带13的左部设有一个次级子面魔术贴22,右固定带14的右部设有一个次级母面魔术贴23。当患者需要进食时,可通过第二母面魔术贴20和第二子面魔术贴21使左固定带13和右固定带14分开,然后可使左固定带13上的第二母面魔术贴20与次级子面魔术贴22相互配合,使左固定带13固定在绑带主体1的左侧,同理,可将右固定带14上的第二子面魔术贴21与次级母面魔术贴23相互配合,使右固定带14固定在绑带主体1的右侧,方便患者进食,患者进食结束后可重新将其复位。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3和图5给出,为了达到换气机构3可调节的目的,换气机构3包括旋转盖24和分流块25,旋转盖24的左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通气管26,通气管26与波纹管4固定连接,分流块25的左部开设有一个旋转孔27,旋转盖24的右部设有一个控制球28,分流块25的左部设有两个与控制球28相适配的控制槽29,旋转孔27和通气管26相互配合形成旋转盖24可转动的结构,患者转动旋转盖24时,可通过感受阻力的变化来确定控制球28是否和控制槽29配合,当控制球28与控制槽29配合时,说明气流方向切换成功。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5给出,为了达到换气机构3可调节气体流向的目的,通气管26的后部开设有一个控制气孔30,通气管26的前部设有一个橡胶塞31,分流块2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气囊腔32和一个舒缓腔33,旋转孔27的内壁开设有一个与气囊腔32贯通的第二气孔34,旋转孔27的内部开设有一个与舒缓腔33贯通的第一气孔35,气囊腔32的后部开设有一个第三气孔36,第三气孔36与对应的气囊管6固定连接,舒缓腔33的下部开设有一个第四气孔37,第四气孔37与对应的舒缓管8固定连接,气囊腔32的后部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38。当患者未转动旋转盖24时,控制气孔30与第一气孔35联通,橡胶塞31封闭第二气孔34,当患者按压橡胶球5时,可将气体经过气囊腔32进入压迫囊7内,在单向进气阀38的作用下可对压迫囊7进行打气,将压迫囊7充气至合适大小,使压迫囊7能够稳定压迫患者外唇部,然后患者可转动旋转盖24,使其转动180度,此时控制气孔30与第二气孔34联通,橡胶塞31封闭第一气孔35,使橡胶球5、舒缓腔33和舒缓管8形成密闭空间,因此此时当患者按压橡胶塞31时,气体进入舒缓腔33,然后进入舒缓管8,使舒缓管8膨胀,由于为密闭空间,当患者松开橡胶塞31时,在橡胶塞31在自身弹性形变的作用下膨胀,使空气从舒缓管8内流出,此时舒缓管8收缩,因此,当患者重复按压橡胶球5时,舒缓管8会重复膨胀收缩,实现对患者头部的舒缓。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3给出,为了达到对橡胶球5收纳的目的,辅助带2的左部设有一个收纳带39,收纳带39具有一定的弹性,橡胶球5与收纳带39相互配合形成可收纳的结构,当患者不使用橡胶球5时,可将橡胶球5捏扁从收纳带39下方穿过,使其固定在收纳带39上方。
使用时,首先,患者可将辅助带2固定在头部,可对绑带主体1进行提拉,绑带主体1滑脱,调整绑带主体1的位置,使压迫囊7位于患者上侧外唇部,棉垫10位于患者下侧外唇部,然后拉动左头带15与右头带16,弹性带17赋予左头带15与右头带16一定的弹性,可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调整左头带15和右头带16使其在第一母面魔术贴18和第一子面魔术贴19的作用下固定在患者头部,然后医护人员对药棉进行上药,将药棉塞入患者切口处,患者需要更换药棉时,可将压迫套11从压迫囊7上取下,同时将药棉一同取下,重新将新的压迫套11和药棉装上;患者可将旋转盖24上箭头转动至数字2所在位置,此时控制气孔30与第一气孔35联通,橡胶塞31封闭第二气孔34,当患者按压橡胶球5时,可将气体经过气囊腔32进入压迫囊7内,在单向进气阀38的作用下可对压迫囊7进行打气,将压迫囊7充气至合适大小,使压迫囊7能够稳定压迫患者外唇部,然后患者可转动旋转盖24,使其转动180度,患者转动旋转盖24时,可通过感受阻力的变化来确定控制球28是否和控制槽29配合,当控制球28与控制槽29配合时,说明气流方向切换成功,此时控制气孔30与第二气孔34联通,橡胶塞31封闭第一气孔35,使橡胶球5、舒缓腔33和舒缓管8形成密闭空间,因此此时当患者按压橡胶塞31时,气体进入舒缓腔33,然后进入舒缓管8,使舒缓管8膨胀,由于为密闭空间,当患者松开橡胶塞31时,在橡胶塞31在自身弹性形变的作用下膨胀,使空气从舒缓管8内流出,此时舒缓管8收缩,因此,当患者重复按压橡胶球5时,舒缓管8会重复膨胀收缩,实现对患者头部的舒缓,当患者不使用橡胶球5时,可将橡胶球5捏扁从收纳带39下方穿过,使其固定在收纳带39上方;当患者需要进食时,可通过第二母面魔术贴20和第二子面魔术贴21使左固定带13和右固定带14分开,然后可使左固定带13上的第二母面魔术贴20与次级子面魔术贴22相互配合,使左固定带13固定在绑带主体1的左侧,同理,可将右固定带14上的第二子面魔术贴21与次级母面魔术贴23相互配合,使右固定带14固定在绑带主体1的右侧,方便患者进食,患者进食结束后可重新将其复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绷带易滑脱的问题,解决了患者进食时需取下的问题,增加了可对患者头部舒缓的功能,有效缓解了患者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增加了可对伤口处上药与换药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包括绑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主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辅助带(2),所述绑带主体(1)的左部设有一个换气机构(3),所述换气机构(3)的左部设有一个波纹管(4),所述波纹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球(5),所述换气机构(3)的后部设有一个气囊管(6),所述气囊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迫囊(7),橡胶球5、换气机构(3)和气囊管(6)相互配合形成压迫囊(7)可膨胀的结构;所述换气机构(3)的前部设有一个舒缓管(8),橡胶球(5)和换气机构(3)相互配合形成舒缓管(8)可舒缓的结构;所述绑带主体(1)的前部设有一个粘贴层(9),所述粘贴层(9)的前部设有棉垫(10)和压迫套(11),所述压迫套(11)套装在压迫囊(7)上,所述压迫套(11)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上药棉(12),粘贴层(9)、压迫囊(7)和压迫套(11)相互配合形成可压迫和更换上药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主体(1)包括左固定带(13)、右固定带(14)、左头带(15)和右头带(16),所述绑带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弹性带(17),所述左头带(15)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一母面魔术贴(18),所述右头带(16)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一子面魔术贴(19),第一母面魔术贴(18)和第一子面魔术贴(19)相互配合形固定绑带主体(1)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带(13)的后部设有一个第二母面魔术贴(20),所述右固定带(14)的前部设有一个第二子面魔术贴(21),所述左固定带(13)的左部设有一个次级子面魔术贴(22),所述右固定带(14)的右部设有一个次级母面魔术贴(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机构(3)包括旋转盖(24)和分流块(25),所述旋转盖(24)的左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通气管(26),所述通气管(26)与波纹管(4)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块(25)的左部开设有一个旋转孔(27),所述旋转盖(24)的右部设有一个控制球(28),所述分流块(25)的左部设有两个与控制球(28)相适配的控制槽(29),旋转孔(27)和通气管(26)相互配合形成旋转盖(24)可转动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6)的后部开设有一个控制气孔(30),所述通气管(26)的前部设有一个橡胶塞(31),所述分流块(25)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气囊腔(32)和一个舒缓腔(33),所述旋转孔(27)的内壁开设有一个与气囊腔(32)贯通的第二气孔(34),所述旋转孔(27)的内部开设有一个与舒缓腔(33)贯通的第一气孔(35),所述气囊腔(32)的后部开设有一个第三气孔(36),所述第三气孔(36)与对应的气囊管(6)固定连接,所述舒缓腔(33)的下部开设有一个第四气孔(37),所述第四气孔(37)与对应的舒缓管(8)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腔(32)的部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2)的左部设有一个收纳带(39),橡胶球(5)与收纳带(39)相互配合形成可收纳的结构。
CN202220924332.9U 2022-04-21 2022-04-21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Active CN217510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4332.9U CN21751054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4332.9U CN21751054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548U true CN21751054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4332.9U Active CN21751054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94782U (zh) 一种除雾气无创面罩
CN217510548U (zh) 头戴式唇龈入路手术术后压迫囊
CN212853833U (zh) 一种耳罩
CN210873642U (zh) 气切固定带
CN208756325U (zh) 一种新型脑外科护理用头套
CN207785623U (zh) 一种改良型呼吸面罩
CN213963943U (zh) 一种耳蜗病人用伤口固定装置
CN201586124U (zh) 一种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胸带
CN217960432U (zh) 一种医用弹力帽
CN110856677A (zh) 一种颌面气囊止血绷带
CN205515192U (zh) 一种医用头部简易包扎的束带
CN213489636U (zh) 一种充气介入式护理装置
CN212997027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气压包扎带
CN210185641U (zh) 一种霰粒肿切除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CN220632414U (zh) 一种机械通气用u型枕
CN216318381U (zh) 一种新型耳部充气加压装置
CN219184543U (zh) 一种便于医生快速对病人包扎的腮腺术后加压包扎带
CN215131652U (zh) 一种医用腹带
CN215651361U (zh) 一种腔镜甲状腺伤道加压装置
CN219847254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制动枕
CN217487691U (zh) 一种用于足部的防压疮袜套
CN216136248U (zh) 一种改进的小耳畸形术后护理枕
CN211934541U (zh) 一种腮腺专用加压弹力套
CN212592719U (zh) 一种可调节松紧的防压伤头套
CN115317242B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