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8591U -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8591U
CN217508591U CN202221206566.6U CN202221206566U CN217508591U CN 217508591 U CN217508591 U CN 217508591U CN 202221206566 U CN202221206566 U CN 202221206566U CN 217508591 U CN217508591 U CN 217508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trol circuit
switch
transis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65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we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we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we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we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65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8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8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8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一控制电路提供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触发开关连接,用于依据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对应控制第二控制电路与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供电单元通过第二触发开关连接负载单元;第二控制电路与供电单元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对应控制负载单元与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本申请主要是用于解决高频高压发生器中开关机功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问题,采用纯硬件电路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大功率高频高压发生器的开机和关机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避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容易受干扰所带来的误动作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直流高压发生器是根据中国行业标准ZBF 24003-90《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最新研究、设计、制造的,是新时代的科技产品——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适用于电力部门、科研单位、铁路、化工、发电厂、大型企业动力部门对氧化锌避雷器、磁吹避雷器、电力电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等设备进行直流高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
高频高压发生器作为医用X光机的核心高压电源部件,在医用诊断X 光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技术方案在其中主要实现整机的开机和关机功能,目前已有的技术,有的采用光耦替代本方案中的三极管,也有的采用逻辑器件来实现,也有的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案来实现。
然而目前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高频高压发生器由于其高频高压的关系易产生干扰信号,从而使得的中开关机功能稳定性及可靠性不好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控制,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容易受干扰所带来的误动作的风险,特别是误动作在高压环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用于高频高压发生器开关机互锁控制,包括:供电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以及负载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提供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对应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触发开关连接所述负载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对应控制负载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市电网以及连接到所述市电网的第一滤波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提供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输出端。
优选地,还包括开关电源;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开关电源连接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开关的第一接触器吸合或断开,对应控制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DC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DC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用于为其提供DC供电。
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以及所述 DC单元;
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并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其通过第二电阻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DC单元;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单元;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到所述DC单元;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限流电阻;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到所述DC单元,正极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DC单元包括:
降压单元,其输入端电性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端为所述DC单元的DC输出端;
第二滤波单元,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DC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发光二极管,其正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DC输出端,负极接地。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高频高压发生器,包括上述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中连接的负载单元为高压发生电路。
优选地,所述高压发生电路包依次电性连接的限流单元、整流滤波单元、逆变单元以及升压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供电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以及负载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提供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对应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触发开关连接所述负载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对应控制负载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本申请主要是用于解决高频高压发生器中开关机功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问题,采用纯硬件电路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大功率高频高压发生器的开机和关机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避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容易受干扰所带来的误动作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中部分的实现电路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高压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供电单元;200、第一触发开关;300、第二触发开关; 400、负载单元;700、DC单元;101、第一滤波单元;201、第一控制器; 202、第二控制器;301、第一控制电路;302、第二控制电路;401、限流单元;402、整流滤波单元;403、逆变单元;404、升压单元;501、开关电源; 601、开关控制单元;701、降压单元;702、第二滤波单元;K1、第一接触器;K2、第二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 DC(DirectCurrent,直流电)。AC-DC(交流-直流),是指电源的规格是交流输入直流输出AC-DC。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用于高频高压发生器开关机互锁控制,包括:供电单元100、开关控制单元 601,第一控制电路301、第二控制电路302、第一触发开关200、第二触发开关300以及负载单元400;所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1提供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1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200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对应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与所述供电单元100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 连接第一触发开关200和第二触发开关300,所述供电单元100通过所述第二触发开关300连接所述负载单元400;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与所述供电单元100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对应控制负载单元400与所述供电单元 400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本申请主要是用于解决高频高压发生器中开关机功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问题,采用纯硬件电路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大功率高频高压发生器的开机和关机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避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容易受干扰所带来的误动作的风险。
在一示例中,如图1所示,其开机原理:当所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给出开机信号后,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K1吸合,具体的,在开机信号给到上述第一控制电路后,其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器201吸合上述第一接触器K1,并使上述第一接触器K1保持导通,使得上述第二控制电路302 获得持续供电,此时,上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控制器202吸合第二接触器K2,并使上述第一接触器K2保持导通,从而使得供电单元100与负载单元400(高频高压发生器)连通从而为其供电开机。
关机原理: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K1断开,第二控制电路掉电,从而使得第二接触器K2断开,此时负载单元400(高频高压发生器)断电,完成关机,具体的,当所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给出关机信号后,其控制上述第一控制器201不吸合上述第一接触器K1,并使上述第一接触器K1保持断开,使得上述第二控制电路302的供电被断开,此时,上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控制器202不吸合第二接触器K2,并使上述第一接触器K3保持断开,从而使得供电单元100与负载单元400(高频高压发生器)断开,从而完成关机。
在一具体示例中,本申请中触发单元优选为继电器,其中,上述第一接触器K1和上述第二接触器K2为继电器中的开关单元,上述第一控制器201 和第二控制器202为继电器中的控制部分,例如,控制器可以是继电器中的电磁触发部件当通电后,吸合接触器(开关单元);当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 通电工作并接收到触发开机指令(该指令可以是一个开关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并触发一开机信号到上述第一控制器201,此时,上述第一控制器201吸合上述第一接触器K1,使上述第二控制电路302通电,而上述第二控制器202通电后,吸合第二接触器K2,并保持其为导通状态,此时上述供电单元100为负载单元400供电,实现开机锁定;当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收到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发出的关机指令,上述第一控制器201使第一接触器K1断开,由于第一接触器K1控制上述第二控制电路302的供电,此时,由于上述第二控制电路302断开供电,从而使得上述第二控制器202触发上述第二接触器K2保持在断开状态,供电单元100断开为后端的负载单元400 供电,实现负载单元400关闭锁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减少杂波的干扰,上述供电单元100包括市电网以及连接到上述市电网的第一滤波单元101;其中,上述第一滤波单元101提供上述供电单元100的供电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电源50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02通过所述开关电源501连接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200,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开关200的第一接触器K1吸合或断开,对应控制所述开关电源501与所述供电单元100处于连通或断开连接关系。为了避免共同使用供电单元100供电受到干扰,通过独立的开关电源501为第二控制电路302供电,使该部分电路分开,与供电单元的其他部分互不干扰,以及避免因主功率部分(负载单元400)加载后对开关机电路造成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电源501利用的切换晶体管多半是在全开模式(饱和区)及全闭模式(截止区)之间切换,这两个模式都有低耗散的特点,切换之间的转换会有较高的耗散,但时间很短,因此比较节省能源,产生热量较少。理想的开关电源501本身是不会消耗电能的。其还具有高转换效率、尺寸小、轻重量以及输出电压可调和自动稳压等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DC单元700;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的信号输入端;上述DC 单元700分别电性连接开关控制单元601、第一控制电路301和第二控制电路302,用于为其提供DC供电。通过DC单元700为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第一控制电路301和第二控制电路302提供工作所需的DC电压,例如,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优选通过DC单元700提供12VDC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DC单元700包括:降压单元701,其输入端电性连接到上述供电单元100,输出端为上述DC单元700的DC 输出端;第二滤波单元70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上述DC输出端,另一端接地GND;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其正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4连接到上述 DC输出端,负极接地GND。
作为一种示例,通过在交流电源L、N经压敏电阻VR1、降压单元701,其中,降压单元701为AC-DC模块,输出+12V直流电,为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通过包含电容C1和电容C2的第二滤波单元702为输出的12V直流电进行滤波,其中,还包括用于稳压的二极管D1;并且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指示该电路的工作。通过上述DC单元,作为单独一路AC-DC产生DC12V电压,进一步,使供电单元100与整机控制部分电路分开,互不干扰,避免因主功率部分加载后对开关机电路造成干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包括第一开关S-on、第二开关S-off、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以及第三晶体管 Q3;上述第一开关S-on和第二开关S-off的一端接地;上述第一开关S-on 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S-off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极和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极以及上述DC单元700;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输出端,并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上述第三晶体管Q3的输入端为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的输出端,其通过第二电阻R2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和上述DC单元700;上述第三晶体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上述第二晶体管Q2的输入端;上述第一晶体管Q1的输入端连接上述DC单元700;上述第二晶体管Q2的输出端接地GND。
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的第一开关S-on按下时,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K1吸合,开关电源501通电产生控制电路所需要的相关辅助电源,控制电路通电后,通过CPU发出上电指令,使第二接触器K2 吸合,电网电源220VAC通过上述第二接触器K2为后面的负载单元400供电,实现开机锁定。
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的第一开关S-off按下时,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K1不吸合,开关电源501掉电,使控制电路断开供电,此时,使得第二接触器K2不吸合,电网电源220VAC通过上述第二接触器 K2断开为后面的负载单元400供电,实现关机锁定。本方案简单可靠、经济实用,仅仅用电阻、电容、三极管便实现了开关机互锁控制功能。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包括第四晶体管Q4;上述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为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的信号输入端;上述第四晶体管Q4的输入端通过上述第一控制电路301连接到上述DC 单元700;上述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接地GND。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应用于高频高压发生器开关机互锁控制的场景中,如图3所示,上述晶体管可以是三极管,B极(基极)为控制端,其中,第一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为PNP型三极管,其输入端为E极(发射极),其输出端为C极(集电极);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为NPN型三极管,其输入端为C极,输出端为E极,如图3所示的电路;点按开机键S-on,三极管Q1基极变低电平,Q1导通,12V通过Q1、R5使得Q3导通,Q2 本身已是处于导通状态,因此低电平一方面经Q2、Q3、R10到Q4基极,使得Q4导通,K1继电器吸合,LED2指示灯亮,开关电源模块得电输出供整机控制电路所需的各路辅助电源,另一方面低电平经Q2、Q3、R4使得Q1保持导通,实现了开机锁定,高频高压发生器开机成功。具体的,当按下上述第一开关S-on,使电阻R11的一端接地,这时会拉低第一三极管Q1 的B极电平,由于第一三极管Q1是PNP型三极管,C极和E极导通,上述 DC单元700提供的DC12V通过第一三极管Q1的E极和C极导通,并由电阻R12和电阻R1分压,在电阻R12和电阻R1之间连接有第三三极管Q3 的B极,由于此时电阻R12和电阻R1之间仍为高电平,且第三三极管Q3 为NPN型,使其C极和E极导通,该C极为开关控制单元601的输出端,该E极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C极,上述第二三极管Q2的E极接地,而由上述DC单元700提供的DC12V,通过电阻R14和R15到上述第二三极管Q2的B极(在上述第二开关S-off未按下)时为高电平,使上述第三三极管Q3和上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时,将电阻R2一端的电平拉低,从而使第一三极管Q1的B极为持续低电平,通过对地GND导通,使得使上述第三三极管的C极(开关控制单元601的输出端)为低电平。
在第二控制电路301中,上述第四三极管Q4的B极通过电阻R13连接在上述开关控制单元601的输出端,使得第四三极管通Q4的B极为低电平;使得其C极与E极导通,在由上述DC单元700提供的DC12V通过上述第一控制器201以及第四三极管通Q4形成对地回路,此时,上述第一控制器 201触发第一接触器K1吸合并保持,使得供电单元100持续为开关电源501供电,此时,由于第二控制电路302上电,控制上述第二接触器K2保持吸合状态,实现了开机锁定。
关机原理:当下第二开关S-off时,为关机过程与开机类似,其区别在于电平相反,简述该过程为,点按开机键S-off,三极管Q2截止,Q2集电极变高电平,使得Q1、Q4截止,Q1截止又使得Q3截止,此时即使按键 S-off复位,由于Q3已截止,因此Q4基极被锁定在高电平状态,Q4保持截止,继电器K1断开,LED2指示灯灭,开关电源模块掉电,整机控制电路断电停止工作,实现了关机锁定,高频高压发生器关机成功。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电路工作状态能够容易被识别,本申请中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用于限流保护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一限流电阻R3;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电性连接到上述DC单元700,正极通过上述第一限流电阻R3连接到上述第四晶体管Q4 的输入端(上述第四三极管Q4的E极)。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第四三极管Q4导通时,其触发第一接触器K1吸合的同时,还使LED1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3形成对地回路,通过LED1通电发光显示第一接触器K1的状态,例如,当LED1亮时,第一接触器K1吸合导通,当LED1不亮时,则为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晶体管还可以是场效应管、晶闸管等,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内容进行替换改动,同样可实现互锁;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在此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DC单元700用于提供直流供电,与上述DC单元 700的连接均是连接在上述DC单元700的输出端,在直流电路中的地GND 为直流电源的负极;例如,如图3所示,DC单元700的输出端为DC12V端;本申请中的DC单元700输出电压包含但不限于DC12V。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公开了一种高频高压发生器,包括上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中,上述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中连接的负载单元400为高压发生电路。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开机控制,触发上述第一接触器K1和上述第二接触器K2,实现了开机锁定,高频高压发生器开机成功;以及通过关机控制,触发上述第一接触器K1和上述第二接触器K2,上述开关电源501掉电,整机控制电路断电停止工作,实现了关机锁定,高频高压发生器关机成功。例如,上述第一开关S-on和上述第二开关S-off分别作为开机键和关机键。
在一示例中,当点按控制盒的开机键S-on,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K1吸合,开关电源501得电产生控制电路所需要的相关辅助电源,控制电路得电后由CPU发出上电指令,主交流接触器K2吸合,电网电源 220VAC通过电阻R1限流后进行整流滤波,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给逆变器,此时高频高压发生器完成开机,进入待机状态。关机原理:点按控制盒关机键S-off,通过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K1断开,开关电源失电后关断辅助电源输出,控制电路掉电,主交流接触器K2断开,逆变器断电,此时高频高压发生器完成关机。其具体触发过程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高压发生电路包依次电性连接的用于为后级电路限流的限流单元401、用于整流滤波单元402、逆变单元 403以及升压单元404。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高频高压发生器开关机互锁控制,包括:供电单元、开关控制单元,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以及负载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提供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开机信号或关机信号,对应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触发开关连接所述负载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对应控制负载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市电网以及连接到所述市电网的第一滤波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提供所述供电单元的供电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源;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开关电源连接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开关的第一接触器吸合或断开,对应控制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供电单元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DC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用于为其提供DC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以及所述DC单元;
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并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其通过第二电阻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DC单元;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单元;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到所述DC单元;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限流电阻;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到所述DC单元,正极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单元包括:
降压单元,其输入端电性连接到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端为所述DC单元的DC输出端;
第二滤波单元,其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DC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发光二极管,其正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到所述DC输出端,负极接地。
9.一种高频高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中连接的负载单元为高压发生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频高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发生电路包依次电性连接的限流单元、整流滤波单元、逆变单元以及升压单元。
CN202221206566.6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Active CN217508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566.6U CN217508591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566.6U CN217508591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8591U true CN21750859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6566.6U Active CN217508591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8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3892B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接触器的电源控制电路
CN104901385B (zh) 发电机能量管理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17508591U (zh) 一种开关机互锁控制电路及高频高压发生器
CN110099234A (zh) 一种电源启动装置及电视机
CN104184205A (zh) 电源切换电路及照明设备
CN204836118U (zh) 节能控制电路及其插排
CN108183049B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N209981110U (zh) 一种智能开关继电器控制电路
CN112867195B (zh) 一种ka型单火线墙壁智能开关
CN113472048A (zh) 一种开关机控制系统和开关电源供电系统
CN209150792U (zh) Eps逆变切换装置和应急电源
CN109506320B (zh) 一种风量检测系统
CN217545886U (zh) 变频负载控制电路及变频制冷设备
CN213877951U (zh) 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交流接触器、储能系统
CN213877952U (zh) 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交流接触器、储能系统
CN201490913U (zh) 多功能轻触式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219144018U (zh) 一种继电器快速切换控制电路
CN205452169U (zh) 节电接触器
CN211656112U (zh) 一种自动延时开关
CN113791342B (zh) 开关器件以及用电器
CN211454288U (zh) 一种控制负载电流通断的电路及电路板
CN212695914U (zh) 开关电源及电器设备
CN210780587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开关稳压电源
CN112309769A (zh) 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交流接触器、储能系统
CN218678861U (zh) 交流转直流设备、磁浮电机电源系统及磁浮电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