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775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7754U
CN217507754U CN202220749127.3U CN202220749127U CN217507754U CN 217507754 U CN217507754 U CN 217507754U CN 202220749127 U CN202220749127 U CN 202220749127U CN 217507754 U CN217507754 U CN 217507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pressing block
carrier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91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杰明
张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ss Link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ss Link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ss Link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ss Link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91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7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7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7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外壳、一第一电路板及一第二电路板。外壳包含一底壳及一上盖,底壳具有一内底面且底壳的顶部呈开放,且内底面上凸设有一第一载台以及一第二载台,上盖具有一内顶面,上盖罩盖闭合底壳的顶部使内顶面与内底面相对配置,且内顶面上凸设有一第一压块以及一第二压块。第一电路板承载于第一载台且被夹持于第一载台及第一压块之间。第二电路板承载于第二载台而叠设在第一电路板上,且第二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二载台及第二压块之间。第二电路板设有一开口,且第一压块穿过开口。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双板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的双板式电连接器其外壳内设置有两电路板,各电路板的两面需悬空以供对接。现今的双板式电连接器其外壳一般拆分为对称的一对半壳,其组装时各电路板分别组装至各半壳中再将两半壳组合。电路板组装至半壳时并未被定位,因此组合两半壳时除了需要对准两半壳还需要同时对准两电路板,而且其中一半壳时需倒置组装至另一半壳而使其内的电路板易脱落。故现今的双板式电连接器其元件定位及不佳而不便于组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板式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外壳、一第一电路板及一第二电路板。外壳包含一底壳及一上盖,底壳具有一内底面且底壳的顶部呈开放,且内底面上凸设有一第一载台以及一第二载台,上盖具有一内顶面,上盖罩盖闭合底壳的顶部使内顶面与内底面相对配置,且内顶面上凸设有一第一压块以及一第二压块。第一电路板承载于第一载台且被夹持于第一载台及第一压块之间。第二电路板承载于第二载台而叠设在第一电路板上,且第二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二载台及第二压块之间。第二电路板设有一开口,且第一压块穿过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内底面上凸设有一辅助载台,外壳呈长形,第一载台在外壳的纵向上对应第一电路板的中央配置,且辅助载台支撑第二电路板。内顶面上凸设有一辅助压块,且第二电路板被夹持于辅助载台及辅助压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内底面上凸设有一辅助载台,外壳呈长形,第二载台在外壳的纵向上对应第二电路板的中央配置,且辅助载台支撑第一电路板。内顶面上凸设有一辅助压块,且第一电路板被夹持于辅助载台及辅助压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底壳凸设有一第一定位销,第一电路板设有一第一定位口,第一定位销穿设在第一定位口内。第一定位销设置在第一载台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底壳凸设有一第二定位销,第二电路板设有一第二定位口,第二定位销穿设在第二定位口内。第二定位销设置在第二载台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还包含一第一绝缘座及一第二绝缘座,第一电路板嵌设在第一绝缘座,第二电路板嵌设在第二绝缘座,且第一绝缘座及第二绝缘座相互扣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第一载台及第二载台皆设置在底壳,因此便于将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逐一组装至底壳,而且无需另行将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相互定位。第二电路板设有开口以供第一压块穿过,因此能够在组装上盖时同时固定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各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6-6剖面线处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所示7-7剖面线处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图5中所示8-8剖面线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9为图5中所示9-9剖面线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10为图5中所示10-10剖面线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11为图5中所示11-11剖面线处的横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外壳
101:插接端
102:出线端
103:防水塞
110:底壳
111:内底面
120:上盖
121:内顶面
131:第一载台
132:第二载台
133:辅助载台
141:第一压块
142:第二压块
143:辅助压块
151:第一定位销
152:第二定位销
201/202:导线
210:第一电路板
211:第一定位口
220:第二电路板
221:第二定位口
222:开口
310:第一绝缘座
320:第二绝缘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外壳100、一第一电路板210及一第二电路板220。
外壳100呈长形,外壳100的两端分别为一插接端101以及一出线端102,插接端101呈开放,出线端102以一防水塞103封闭。外壳100包含一底壳110及一上盖120,底壳110具有一内底面111且底壳110的顶部呈开放,上盖120具有一内顶面121,上盖120罩盖闭合底壳110的顶部使内顶面121与内底面111相对配置。内底面111上凸设有一第一载台131以及一第二载台132,且内顶面121上凸设有对应第一载台131的一第一压块141以及对应第二载台132的一第二压块142。底壳110凸设有一第一定位销151以及一第二定位销152,具体而言,第一定位销151设置在第一载台131的顶部且第二定位销152设置在第二载台132的顶部。
参阅图2及图5至图11,第一电路板210容置在外壳100内,第一电路板210的一部分露出在插接端101以供对接相对应的另一电连接器,第一电路板210上焊接有导线201,且导线201穿过防水塞103由出线端102穿出外壳100。第一电路板210承载于第一载台131,且第一电路板210被夹持于第一载台131及第一压块141之间,借此沿着垂直于第一电路板210的方向将第一电路板210定位。第一电路板210设有一第一定位口211,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定位口211为形成在第一电路板210边缘的缺口,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定位口211也可以是贯穿孔。第一定位销151穿设在第一定位口211内,借此在第一电路板210所在平面上将第一电路板210定位。
第二电路板220容置在外壳100内,第二电路板220的一部分露出在插接端101以供对接相对应的另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路板220上焊接有导线202,且导线202穿过防水塞103由出线端102穿出外壳100。第二电路板220承载于第二载台132而叠设在第一电路板210上。第二电路板220设有一开口222,本实施例所示的开口222为形成在第二电路板220边缘的缺口,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开口222也可以是贯穿孔。第一压块141穿过开口222而且第二电路板220被夹持于第二载台132及第二压块142之间,借此沿着垂直于第二电路板220的方向将第二电路板220定位。第二电路板220设有一第二定位口221,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定位口221为形成在第二电路板220边缘的缺口,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二定位口221也可以是贯穿孔。第二定位销152穿设在第二定位口221内,借此在第二电路板220所在平面上将第二电路板220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还包含一第一绝缘座310及一第二绝缘座320,第一电路板210嵌设在第一绝缘座310且第一绝缘座310包覆第一电路板210上的导线201连接处,第二电路板220嵌设在第二绝缘座320且第二绝缘座320包覆第二电路板220上的导线202连接处,第一绝缘座310及第二绝缘座320相互扣接以便于组装第一电路板210及第二电路板220。
在外壳100的纵向上,若第一载台131支撑于第一电路板210的中央,则第二载台132即支撑于第二电路板220的一侧。反之,若第二载台132支撑于第二电路板220的中央,则第一载台131即支撑于第一电路板210的一侧。因此,第一电路板210及第二电路板220的其中之一必然无法被支撑于中央而易偏斜。为了解前述的问题,内底面111上另凸设有一辅助载台133,以配合第一载台131或是第二载台132而平均地支撑第一电路板210或是第二电路板220。
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一载台131在外壳100的纵向上对应第一电路板210的中央配置,且辅助载台133支撑第二电路板220。内顶面121上凸设有一辅助压块143,且第二电路板220被夹持于辅助载台133及辅助压块143之间。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定辅助载台133的配置,也可以将第二载台132在外壳100的纵向上对应第二电路板220的中央配置,辅助载台133支撑第一电路板210,且第一电路板210被夹持于辅助载台133及辅助压块14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含后述的步骤。
参阅图2及图12,首先于步骤a中提供一底壳110、一上盖120、一第一电路板210及一第二电路板220。底壳110具有一内底面111且底壳110的顶部呈开放,内底面111上凸设有一第一载台131以及一第二载台132,上盖120具有一内顶面121,且内顶面121上凸设有一第一压块141以及一第二压块142,第二电路板220设有一开口222。底壳110凸设有第一定位销151以及第二定位销152,第一电路板210设有对应第一定位销151的第一定位口211,第二电路板220设有对应第二定位销152的第二定位口221。
参阅图2、图3及图12,接续步骤a,在步骤b中将第一电路板210置入底壳110且置于第一载台131上,同时将第一定位销151插接第一定位口211而定位第一电路板210。
参阅图3、图4及图12,接续步骤b,在步骤c中将第二电路板220置入底壳110且置于第二载台132而叠设在第一电路板210上,同时将第二定位销152插接第二定位口221而定位第二电路板220。较佳地第一电路板210嵌设在一第一绝缘座310且第一绝缘座310包覆第一电路板210上的导线201连接处,第二电路板220嵌设在一第二绝缘座320且第二绝缘座320包覆第二电路板220上的导线202连接处,于步骤c中进一步将第一绝缘座310及第二绝缘座320相互扣接。
参阅图4、图5及图12,接续步骤c,在步骤d中将上盖120罩盖闭合底壳110的顶部且将第一压块141穿过开口222,以第一载台131及第一压块141夹持第一电路板210,且以第二载台132及第二压块142夹持第二电路板220。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第一载台131及第二载台132皆设置在底壳110,因此便于将第一电路板210及第二电路板220逐一组装至底壳110,而且无需另行将第一电路板210及第二电路板220相互定位。第二电路板220设有开口222以供第一压块141穿过,因此能够在组装上盖120时同时固定第一电路板210及第二电路板220。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包含一底壳及一上盖,该底壳具有一内底面且该底壳的顶部呈开放,且该内底面上凸设有一第一载台以及一第二载台,该上盖具有一内顶面,该上盖罩盖闭合该底壳的顶部使该内顶面与该内底面相对配置,且该内顶面上凸设有一第一压块以及一第二压块;
一第一电路板,承载于该第一载台且被夹持于该第一载台及该第一压块之间;及
一第二电路板,承载于该第二载台而叠设在该第一电路板上,且该第二电路板被夹持于该第二载台及该第二压块之间,
其中该第二电路板设有一开口,且该第一压块穿过该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底面上凸设有一辅助载台,该外壳呈长形,该第一载台在该外壳的纵向上对应该第一电路板的中央配置,且该辅助载台支撑该第二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顶面上凸设有一辅助压块,且该第二电路板被夹持于该辅助载台及该辅助压块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底面上凸设有一辅助载台,该外壳呈长形,该第二载台在该外壳的纵向上对应该第二电路板的中央配置,且该辅助载台支撑该第一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顶面上凸设有一辅助压块,且该第一电路板被夹持于该辅助载台及该辅助压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壳凸设有一第一定位销,该第一电路板设有一第一定位口,该第一定位销穿设在该第一定位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定位销设置在该第一载台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壳凸设有一第二定位销,该第二电路板设有一第二定位口,该第二定位销穿设在该第二定位口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定位销设置在该第二载台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绝缘座及一第二绝缘座,该第一电路板嵌设在该第一绝缘座,该第二电路板嵌设在该第二绝缘座,且该第一绝缘座及该第二绝缘座相互扣接。
CN202220749127.3U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7507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9127.3U CN217507754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9127.3U CN217507754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7754U true CN217507754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9127.3U Active CN217507754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7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73198B1 (en) Socket with integrated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terminals
US781970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by wafer having coupling lead-fr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402065B1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carrying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JPH0227673A (ja) モジュラジャック接続ブロック
JPS62131483A (ja) 電気端子
KR960001068B1 (ko) 와이어 콘넥터(wire connecter)
US5921807A (en) Crimping connector
CN217507754U (zh) 电连接器
JP3887697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H10334960A (ja) 端子及び端子と電線との接続構造
JPH0211745Y2 (zh)
TWM619097U (zh) 電連接器組件
US200701349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1649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431883B2 (en) Input/output connector for a mobile electric device
US7112101B2 (en) Socket used to house female plugs and micro-relays
TWI812080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US6511351B2 (en) Connector system
TWM631752U (zh) 電連接器
US6341987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S63207062A (ja) 電話ケ−ブル用のコネクタ
CN214797856U (zh) 一种多芯插座装置
CN213520479U (zh) 一种组合式90度的板端防水连接器
CN215834778U (zh) 一种用于总线系统的多层连接器
CN212908446U (zh) 一种整合式转接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