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856U -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3856U
CN217503856U CN202221087322.0U CN202221087322U CN217503856U CN 217503856 U CN217503856 U CN 217503856U CN 202221087322 U CN202221087322 U CN 202221087322U CN 217503856 U CN217503856 U CN 217503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r
container
heat exchang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73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邹炯昌
卢士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n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n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n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n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73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3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3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3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包括制冷空间、第一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制冷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将空气引至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解决了现有制冷设备耗能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保鲜的需求也来越高,将食品存储在冷库是目前食品行业的必备选择。
制冷过程中蒸发器翅片的温度通常比冷库内环境温度更低,因此,环境空气水分会在翅片的表面结成冰霜,冰霜的加厚会直接导致通过翅片的空气流量减少,进而影响蒸发器的热交换,也会导致空调机组的能耗较高,基于此,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电加热方式实现对蒸发器的融霜,此种融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电加热器不能与管组及翅片进行良好地接触,融霜过程中,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很大部分都是通过空气由外向内传导给冰霜,融霜效率低、时间长;2、融霜耗电量大,且融霜时因热量的散发会直接引起冷库温度回升、增加压缩机的负荷,进而引起制冷时耗电量增加。
另外,现有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排出的过热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蒸发式冷凝器中的冷凝排管,使高温气态的制冷剂与排管外的喷淋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的喷淋水由部分变为气态,利用水的汽化潜热由风势带走大量的热量,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由水位调节器自动补充,传统的冷凝器在通过喷淋水实现热交换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外部水资源实现对冷凝器的喷淋,并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量,而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此种换热方式无疑也是一种对水资源的浪费,进而增加设备运行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冷库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是由冷热温差引起,在存放食品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使冷库产生冷凝水或融霜水,产生的冷凝水或融霜水一般是直接排放到室外,浪费了冷凝水或融霜水自身具有的冷量,同时还增加了制冷系统的负担。
综上,现有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在制冷模式下存在换热效率低,能耗高,运行成本高,不利于节能减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包括制冷空间、第一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机构;
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制冷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将空气引至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一容器位于制冷空间内用于收集制冷空间内产生的冷凝水或融霜水,所述第一容器通过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容器实现了对制冷空间内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收集,由于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冷量,通过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实现第二换热器内高温气态的冷媒与第二换热器外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设计,即实现了对冷凝水或融霜水冷量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升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能耗,使得设备运行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器可以是设置在制冷空间内的任何位置,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将冷凝水或融霜水汇集到一处从而便于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统一收集和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设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收集自第一管道输出的冷凝水或融霜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冷凝水或融霜水实现对第二换热器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第一管道可以直接与第二容器连接,将冷凝水或融霜水直接补入到第二容器,同时也可以通过喷淋的方式,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到第二换热管道的表面,并可以通过第二容器实现对喷淋水的回收再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冷量都会与经过第二换热器的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使得经过第二换热器的空气温度降低,提升热交换效率,则压缩机功耗降低,实现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同时为了实现对喷淋水的回收利用,所述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的表面。
直接对第二换热器进行喷淋后,在第二换热器的表面会形成水膜,干热空气经过水膜会被降温,空气温度会降到接近湿气温度的值,则实现对第二换热器周围温度的降温,使得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设有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槽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表面的喷淋孔。
由于水槽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结合喷淋孔的设置,水槽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对第二换热器的喷淋,不需要动力。
喷淋孔出水的流速可以根据水槽内水的液位进行确定,水槽内水位的高度可以喷淋孔及阀体进行控制,阀体设置在第一管道上,阀体可以让水槽内的水位保持在恒定高度。从而可以让水的流量保持恒定,使得喷淋在第二换热器上的水全部被蒸发。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实现对第一换热器的除霜,所述第二容器通过第二管道将第二容器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
若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和/或第一换热器上结成冰霜,则冷凝水或融霜水无法导出,因此无法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由于第二容器内冷却水的水温较高,则通过将第二容器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可以适当的增加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及第一容器的温度,实现对第一容器内冷凝水或融霜水和/或第一换热器上冰霜的融化,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避免冷凝水或融霜水结霜,同时能达到很好的除霜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融霜水的利用率。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不管将冷却水引至第一换热器还是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因在此环节发生热交换,在完成融霜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冷却水的降温,降温后的水被收集后更利于第二换热器的换热,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换热器侧换热效果。
本设计,可利用第二容器的冷却水加热第一换热器,使得其表面的霜或冰融化,形成液态水流入第一容器,同时第二容器的冷却水又被降温,降温后的水喷淋在第二换热器表面又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侧的换热效果。通过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提升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更解决了第一换热器的融霜问题,同时融霜过程又实现了对冷却水的降温,降温后的水又用于喷淋在第二换热器上,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提升了整个设备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为第一换热器进行融霜的具体设计,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冷媒换热管和冷却水换热管,所述冷媒换热管的进口与节流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媒换热管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换热管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容器连通,所述冷却水换热管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或第二换热器。
相对于传统的电加热融霜的方式,本设计中,将冷却水引入到冷却水换热管,由于冷却水换热管内的冷却水与管道外进行热交换,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将冷却水的热量散发在第一换热器周围,从而为第一换热器提供热量,达到融霜的目的,更增加了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通过重力实现将水喷淋在第二换热器上,同时为了实现将冷却水引入到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所述第一容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的表面;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二管道通过水泵将第二容器中的冷却水泵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另一种提升第二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具体设计,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设有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与水泵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槽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表面的喷淋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与第二容器之间设有用于将水槽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流至第二容器的溢流口或溢流管。
若水位高于设定高度,则通过溢流口或溢流管能够将水流自然导入到第二容器,这样可以实现按设计水位高度进行喷淋至第二换热器,实现全自动的喷淋,且无需动力。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另一种能够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的两种设计,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给第一容器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所述表面换热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所述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表面换热器;或者,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和表面换热器。
也即是,冷却水可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也可以直接输送至第一容器内,也可以同时输送至表面换热器和第一容器内,都可以实现对第一容器的升温,达到融化第一容器内冰霜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给第一容器或第一换热器进行融霜、融冰或者防止结冰,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给第一容器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表面换热器的进口,所述表面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的进口,所述节流结构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
或,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换热管和第二冷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冷媒换热管的入口,所述第二冷媒换热管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的进口,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连接第一冷媒换热管的入口,所述第一冷媒换热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二换热组件,第二风机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一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二换热组件;或者,第二风机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二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一换热组件;
所述冷却装置的表面有水,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进口连通。
通过冷却装置可以大幅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能耗,实现更加节能的目的,使得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比如空气干湿球温度从35/24℃先经过第一换热组件,部分空气被加热至40℃,在经过冷却装置后,冷却装置外表面是喷水的,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空气的热量,可以达到空气干湿球温度30/29.5℃,然后,再以30/29.5℃空气流经第二换热组件部分,那么对于第二换热组件内的冷媒来讲,该进风温度非常低,换热效果非常好,这样冷凝温度就会低,压缩机功耗就降低,从而更加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是采用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冷却装置,通过冷却装置外表面喷水来降温空气,实现整体换热,也可以是直接在第二换热器外表面喷水实现整体的高效换热。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冷凝水或融霜水进行降温的具体方式,所述第一容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冷却装置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冷却装置上。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吸水件,所述吸水件用于吸收喷淋的冷凝水或融霜水,以使吸水件的表面有水。
吸水件可以为无纺布、硅藻土、棉和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
为了适应冷库的使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风冷换热器。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换热效率,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的进口通过分支管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中,应用于所述的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内的温度值;和/或获取环境温度、第二容器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中冷却水的温度值;
判断第一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内的温度值是否低于设定值;和/或判断环境温度、第二容器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中冷却水的温度值是否低于设定值;
当第一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内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开启水泵;和/或当环境温度、第二容器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中冷却水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关闭水泵、间歇性开启水泵或控制水泵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容器实现了对制冷空间内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收集,由于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冷量,通过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实现第二换热器内高温气态的冷媒与第二换热器外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设计,即实现了对冷凝水或融霜水冷量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升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能耗,使得设备运行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同时将第二容器的冷却水引至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引至表面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引至第二冷媒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冷媒换热管和第二冷媒换热管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将冷却水引至冷却水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将冷却水引至冷却水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水槽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到第二换热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管道与水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管和冷却水换热管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冷却装置同时将第二容器的冷却水引至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水槽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到冷却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表面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制冷空间1;第一换热器2;压缩机3;第二换热器4;节流机构5;第一风机6;第一管道7;水槽8;喷淋孔9;阀体10;溢流管11;第二管道12;水泵13;冷媒换热管15;冷却水换热管16;第一换热组件17;冷却装置18;第二换热组件19;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21;表面换热器22;第一冷媒换热管23;第二冷媒换热管24;第二风机25;第一集管26;第一分支管程27;第二集管28;第二分支管程2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包括制冷空间1、第一风机6、第一换热器2、第一容器20、压缩机3、第二换热器4和节流机构5,第一换热器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4为冷凝器,节流机构5为电子膨胀阀;
第一换热器2设置在制冷空间1内,第一风机6将空气引至第一换热器2,压缩机3的排气端与第二换热器4的进口连通,第二换热器4的出口与节流机构5的进口连通,节流机构5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器2的出口与压缩机3的进口连通;
第一容器20位于制冷空间1内用于收集制冷空间1内产生的冷凝水或融霜水,第一容器20通过第一管道7将第一容器20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4。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容器20实现了对制冷空间1内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收集,由于冷凝水或融霜水的温度具有一定的冷量,通过第一管道7将第一容器20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4,实现第二换热器4内高温气态的冷媒与第二换热器4外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设计,即实现了对冷凝水或融霜水冷量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升了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能耗,使得设备运行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器20可以是设置在制冷空间1内的任何位置,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将冷凝水或融霜水汇集到一处从而便于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统一收集和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图2所示,第二换热器4的下方设有第二容器21,第二容器21用于收集自第一管道7输出的冷凝水或融霜水。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通过冷凝水或融霜水实现对第二换热器4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第一管道7可以直接与第二容器21连接,将冷凝水或融霜水直接补入到第二容器21,同时也可以通过喷淋的方式,如图1所示,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到第二换热管道的表面,并可以通过第二容器21实现对喷淋水的回收再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冷量都会与经过第二换热器4的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使得经过第二换热器4的空气温度降低,提升热交换效率,则压缩机3功耗降低,实现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图3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同时为了实现对喷淋水的回收利用,第一管道7将第一容器20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4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4的表面。
直接对第二换热器4进行喷淋后,在第二换热器4的表面会形成水膜,干热空气经过水膜会被降温,空气温度会降到接近湿气温度的值,则实现对第二换热器4周围温度的降温,使得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9、图10、图14所示,第二换热器4上方设有水槽8,第一管道7的进水端与第一容器20连通,第一管道7的出水端与水槽8连通,水槽8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4表面的喷淋孔9。
由于水槽8位于第二换热器4的上方,结合喷淋孔9的设置,水槽8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对第二换热器4的喷淋,不需要动力。
喷淋孔9出水的流速可以根据水槽8内水的液位进行确定,水槽8内水位的高度可以喷淋孔9及阀体10进行控制,阀体10设置在第一管道7上,阀体10可以让水槽8内的水位保持在恒定高度。从而可以让水的流量保持恒定,使得喷淋在第二换热器4上的水全部被蒸发。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3、图7、图8所示,为了能够实现对第一换热器2的除霜,第二容器21通过第二管道12将第二容器21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2(如图7、图8所示)、第一容器20(如图3所示)和/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图中未示出)。
若第一容器20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和/或第一换热器2上结成冰霜,则冷凝水或融霜水无法导出,因此无法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由于第二容器21内冷却水的水温较高,则通过将第二容器21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2、第一容器20和/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可以适当的增加第一换热器2的温度及第一容器20的温度,实现对第一容器20内冷凝水或融霜水和/或第一换热器2上冰霜的融化,实现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避免冷凝水或融霜水结霜,同时能达到很好的除霜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融霜水的利用率。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不管将冷却水引至第一换热器2还是第一容器20和/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因在此环节发生热交换,在完成融霜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冷却水的降温,降温后的水被收集后更利于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换热器4侧换热效果。
本设计,可利用第二容器21的冷却水加热第一换热器2,使得其表面的霜或冰融化,形成液态水流入第一容器20,同时第二容器21的冷却水又被降温,降温后的水喷淋在第二换热器4表面又可以提高第二换热器4侧的换热效果。通过对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充分利用提升了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更解决了第一换热器2的融霜问题,同时融霜过程又实现了对冷却水的降温,降温后的水又用于喷淋在第二换热器4上,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提升了整个设备的换热效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7、图8、图11所示,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为第一换热器2进行融霜的具体设计,第一换热器2包括冷媒换热管15和冷却水换热管16,冷媒换热管15的进口与节流机构5的出口连通,冷媒换热管15的出口与压缩机3的进口连通;冷却水换热管16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12与第二容器21连通,冷却水换热管16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2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20(如图7所示)、第二容器21(如图8所示)和/或第二换热器4(图中未示出)。
相对于传统的电加热融霜的方式,本设计中,将冷却水引入到冷却水换热管16,由于冷却水换热管16内的冷却水与管道外进行热交换,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将冷却水的热量散发在第一换热器2周围,从而为第一换热器2提供热量,达到融霜的目的,更增加了冷凝水或融霜水的利用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3、图7-图10所示,为了通过重力实现将水喷淋在第二换热器4上,同时为了实现将冷却水引入到第一换热器2、第一容器20和/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第一容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4的上方,第一管道7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20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4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4的表面;第二管道12上设有水泵13,第二管道12通过水泵13将第二容器21中的冷却水泵13送至第一换热器2(如图7、图8所示)、第一容器20(如图9所示)和/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0所示,为了提供另一种提升第二换热器4换热效果的具体设计,第二换热器4上方设有水槽8,第一管道7的进水端与水泵13连通,第一管道7的出水端与水槽8连通,水槽8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4表面的喷淋孔9。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9、图10、图14所示,水槽8与第二容器21之间设有用于将水槽8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流至第二容器21的溢流口或溢流管11。
若水位高于设定高度,则通过溢流口或溢流管11能够将水流自然导入到第二容器21,这样可以实现按设计水位高度进行喷淋至第二换热器4,实现全自动的喷淋,且无需动力。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5所示,为了提供另一种能够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20的两种设计,第一容器20包括给第一容器20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22,表面换热器22设置在第一容器20内或第一容器20的表面,第二管道12将冷却水输送至表面换热器22;或者,第二管道12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20和表面换热器22。
也即是,冷却水可通过第二管道12输送至第一容器20的表面换热器22,也可以直接输送至第一容器20内,也可以同时输送至表面换热器22和第一容器20内,都可以实现对第一容器20的升温,达到融化第一容器20内冰霜的效果。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4所示,为了给第一容器20或第一换热器2进行融霜、融冰或者防止结冰,第一容器20包括给第一容器20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4的出口连接表面换热器22的进口,表面换热器22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5的进口,节流结构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进口,第一换热器2的出口连接压缩机3的进口;
或,如图5、图6所示,第一换热器2包括第一冷媒换热管23和第二冷媒换热管24,第二换热器4的出口连接第二冷媒换热管24的入口,第二冷媒换热管24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5的进口,节流机构5的出口连接第一冷媒换热管23的入口,第一冷媒换热管23的出口连接压缩机3的进口。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2-图14所示,为了提升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果,第二换热器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组件17、冷却装置18和第二换热组件19,第二风机25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一换热组件17、冷却装置18和第二换热组件19;或者,第二风机25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二换热组件19、冷却装置18和第一换热组件17;
冷却装置18的表面有水,第一换热组件17的进口与压缩机3的出口连通,第一换热组件17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19的进口连通,第二换热组件19的出口与节流机构5的进口连通。
通过冷却装置18可以大幅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3能耗,实现更加节能的目的,使得第二换热器4的换热效果更好。比如空气干湿球温度从35/24℃先经过第一换热组件17,部分空气被加热至40℃,在经过冷却装置18后,冷却装置18外表面是喷水的,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空气的热量,可以达到空气干湿球温度30/29.5℃,然后,再以30/29.5℃空气流经第二换热组件19部分,那么对于第二换热组件19内的冷媒来讲,该进风温度非常低,换热效果非常好,这样冷凝温度就会低,压缩机3功耗就降低,从而更加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是采用第一换热组件17、第二换热组件19和冷却装置18,通过冷却装置18外表面喷水来降温空气,实现整体换热,也可以是直接在第二换热器4外表面喷水实现整体的高效换热。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2-图14所示,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冷凝水或融霜水进行降温的具体方式,第一容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4的上方,第一管道7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20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冷却装置18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冷却装置18上。
冷却装置18包括吸水件,吸水件用于吸收喷淋的冷凝水或融霜水,以使吸水件的表面有水。
吸水件可以为无纺布、硅藻土、棉和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材质制成。
为了适应冷库的使用,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4均为风冷换热器。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16所示,为了提升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组件17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19的进口通过分支管组件连接。
具体的,第一换热组件17包括与压缩机3出口连接的第一集管26和多个与第一集管26连接的第一分支管程27,第二换热组件19包括与节流机构5进口连接的第二集管28和多个与第二集管28连接的第二分支管程29,多个第一分支管程27和多个第二分支管程29构成分支管组件,多个第一分支管程27的出口与多个第二分支管程29的进口连通。
通过第一分支管程27的出口直接与第二分支管程29的进口连接,解决了冷媒分配不均问题,提高了换热效率。
实施例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中,应用于上述实施例7或8所述的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在制冷模式下,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换热器2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1内的温度值;和/或获取环境温度、第二容器21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21中冷却水的温度值;
判断第一换热器2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1内的温度值是否低于设定值;和/或判断环境温度、第二容器21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21中冷却水的温度值是否低于设定值;
当第一换热器2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1内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开启水泵13;和/或当环境温度、第二容器21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21中冷却水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关闭水泵13、间歇性开启水泵13或控制水泵13的流量。
具体应用过程中,若第一换热器2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或制冷空间1内的温度值较低时,则可确认是的第一容器20内的水已经结成冰霜,此时,冷凝水或融霜水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则先开启水泵13将第二容器21内的冷却水导入到第一容器20或冷却水换热管16内进行融霜,之后才能将第一容器20内的水引入到第二换热器4上。
为了机组的可靠性考虑,若环境温度态度太低,会对压缩机3造成影响,由于采用本设备进行喷水后,换热效果很好,因此,为了保证压缩器的使用寿命,当环境温度、第二容器21内的温度或第二容器21中冷却水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则关闭水泵13、间歇性开启水泵13或控制水泵13的流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空间、第一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机构;
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制冷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将空气引至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一容器位于制冷空间内用于收集制冷空间内产生的冷凝水或融霜水,所述第一容器通过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至第二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设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用于收集自第一管道输出的冷凝水或融霜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将第一容器内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设有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与第一容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槽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表面的喷淋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通过第二管道将第二容器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冷媒换热管和冷却水换热管,所述冷媒换热管的进口与节流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媒换热管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换热管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容器连通,所述冷却水换热管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或第二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的表面;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二管道通过水泵将第二容器中的冷却水泵送至第一换热器、第一容器和/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设有水槽,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端与水泵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端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槽上设有便于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第二换热器表面的喷淋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第二容器之间设有用于将水槽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引流至第二容器的溢流口或溢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给第一容器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所述表面换热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或第一容器的表面,所述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表面换热器;或者,第二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容器和表面换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给第一容器内水加热的表面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表面换热器的进口,所述表面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的进口,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
或,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换热管和第二冷媒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冷媒换热管的入口,所述第二冷媒换热管的出口连接节流机构的进口,所述节流机构的出口连接第一冷媒换热管的入口,所述第一冷媒换热管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二换热组件,第二风机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一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二换热组件;或者,第二风机可使空气依次流过第二换热组件、冷却装置和第一换热组件;
所述冷却装置的表面有水,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进口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通过重力将第一容器中的冷凝水或融霜水输送至冷却装置的上方并将冷凝水或融霜水喷淋至冷却装置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组件的进口通过分支管组件连接。
CN202221087322.0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Active CN217503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7322.0U CN217503856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7322.0U CN217503856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3856U true CN21750385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1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7322.0U Active CN217503856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3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6203U (zh) 带冷凝器冷却过冷装置的风冷空调系统
CN204187787U (zh) 一种微波除霜型家用空调器
CN201096396Y (zh) 具有冷凝水利用装置的节能空调
CN108731241B (zh) 冷凝水循环制冷系统
KR102247995B1 (ko) 응축수를 사용하여 효율을 향상시킨 저전력 냉방장치
CN116358141A (zh) 空调制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53004U (zh) 一种双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1594962B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12253005U (zh) 一种防冻型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9000329A (zh) 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换气装置
CN217503856U (zh)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
CN107975958A (zh) 一种空调机组及其除湿热氟化霜控制方法
CN217584935U (zh) 制冷装置及供冷系统
CN216620015U (zh) 一种空调
CN213514206U (zh) 一种氟泵节能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5654823A (zh) 一种冷库用热力系统及其蒸汽化霜方法和冷库
CN114811774A (zh) 一种蒸发冷式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5897348U (zh) 制冷系统
KR101260198B1 (ko) 냉매의 잠열을 이용한 무적상 공기열 보일러
CN112524850A (zh) 一种制冷设备除霜机构
CN207247374U (zh) 制冷主机及空调
CN207936598U (zh) 一种带分支管路的冷库一体机除霜水处理系统
CN205505203U (zh) 空调器
CN205579785U (zh) 一种节能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及一体化空调
CN22188157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