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9671U -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9671U
CN217489671U CN202220161594.4U CN202220161594U CN217489671U CN 217489671 U CN217489671 U CN 217489671U CN 202220161594 U CN202220161594 U CN 202220161594U CN 217489671 U CN217489671 U CN 217489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iec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raining device
grip ring
clamp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15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剑敏
曾玮
吴建新
成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ongy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1615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9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9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9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基座,且在基座的中部开设有上部凹槽,上部凹槽的两侧设置有侧边槽,下夹持环片处于上部凹槽中,在两侧的侧边槽中分别设置有左夹持环片和右夹持环片,左夹持环片和右夹持环片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与下夹持环片的闭合,下夹持环片的下部连接有拉力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多级电动推杆伸缩的方式实现将左右夹持环片与下夹持环片的闭合和分离的操作,不需要人工绑腿即可完成俯卧牵拉屈膝的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主要针对膝关节损伤的训练。
背景技术
膝关节在发生损伤或医疗手术后的康复期内需要进行有效的锻炼,对膝关节进行适度、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存在了多款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但是目前的康复训练装置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基座1,且在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上部凹槽2,所述上部凹槽2的两侧设置有侧边槽3,下夹持环片16处于所述上部凹槽2中,在两侧的所述侧边槽3中分别设置有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所述右夹持环片10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与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闭合,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下部连接有拉力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边槽3中由上向下依次开设有滑轨6、上支撑轨7和下支撑轨8,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圆环11,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上支撑杆17 和下支撑杆18,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弹性垫15,所述上支撑杆17处于所述上支撑轨7中,所述下支撑杆18处于所述下支撑轨8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滑轨6内的多级电动推杆12,在所述多级电动推杆12的端部固定有支撑块13,在所述支撑块13上垂直固定连接头14。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部凹槽2的下侧开设有中部凹槽4,在所述中部凹槽 4的下侧开设有下部凹槽5,所述下夹持环片16通过连接座19与支撑板20 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下侧面上通过连接扣22与弹性带21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带2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扣22与所述下部凹槽5的底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槽16.1,在所述开口槽 16.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上接合轨16.2和下接合轨16.3,在所述下夹持环片 1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16.4。
进一步地,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23,所述固定端23 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在所述空腔2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26,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从所述空腔24中伸出,在所述右夹持环片10的端部开设有凹腔27,所述凹腔27的上下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配合的凹坑28。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29。
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多级电动推杆伸缩的方式实现将左右夹持环片与下夹持环片的闭合和分离的操作,不需要人工绑腿即可完成俯卧牵拉屈膝的锻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基座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基座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A向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下夹持环片的俯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B-B向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图8的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左夹持环片端部的放大图(剖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右夹持环片端部的放大图(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训练装置的左夹持环片和右夹持环片闭合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训练装置的拉伸状态图;
图14本实用新型训练装置内部设置配重块的示意图;
图中基座1、上部凹槽2、侧边槽3、中部凹槽4、下部凹槽5、滑轨6、上支撑轨7、下支撑轨8、左夹持环片9、右夹持环片10、圆环11、多级电动推杆12、支撑块13、连接头14、第一弹性垫15、下夹持环片16、开口槽16.1、上接合轨16.2、下接合轨16.3、第二弹性垫16.4、上支撑杆17、下支撑杆 18、连接座19、支撑板20、弹性带21、连接扣22、固定端23、空腔24、弹簧25、固定块26、凹腔27、凹坑28、配重块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基座1,且在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上部凹槽2,所述上部凹槽2的截面呈半圆形。如图2、3、4所示,在所述上部凹槽2的两侧设置有侧边槽3,在所述上部凹槽2的下侧开设有中部凹槽4,在所述中部凹槽 4的下侧开设有下部凹槽5,在所述侧边槽3中(两相对内侧壁)由上向下依次开设有滑轨6、上支撑轨7和下支撑轨8,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 分别设置在左侧的侧边槽3和右侧的侧边槽3中,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圆环11,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 10的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上支撑杆17和下支撑杆18,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弹性垫15。
在所述滑轨6的内部固定有多级电动推杆12,在所述多级电动推杆12的端部固定有支撑块13,在所述支撑块13上垂直固定连接头14。
下夹持环片16处于所述上部凹槽2中,所述下支撑环片16通过连接座 19与支撑板20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下侧面上通过连接扣22与弹性带21 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带2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扣22与所述下部凹槽5的底部固定(弹性带21一直处于将支撑板21回拉的状态,在未使用时,在弹性带21的作用下,支撑板20被向下拉,支撑在中部凹槽4中),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槽16.1,在所述开口槽16.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上接合轨16.2和下接合轨16.3,在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16.4。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下夹持环片16的中部设置磁铁,可将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采用体制材料,当在使用时,借助磁铁的吸力可保持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与下夹持环片16结合的稳定性,在训练中不会造成脱落。
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23,所述固定端2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在所述空腔2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26,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从所述空腔24中伸出。
在所述右夹持环片10的端部开设有凹腔27,所述凹腔27的上下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配合的凹坑28,在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29。
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多级电动推杆伸缩的方式实现将左右夹持环片与下夹持环片的闭合和分离的操作,不需要人工绑腿即可完成俯卧牵拉屈膝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在未使用时,康复训练装置如图8所示的状态。当需要使用时,将使用者的腿部放在下夹持环片16上,控制多级电动推杆12,推动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移动到与下夹持环片16结合,此时上支撑杆17和下支撑杆18 分别插入到上接合轨16.2和下接合轨16.3中,上部的固定端23插入到空腔 24中,实现固定,同时在磁铁吸力的作用下使得接合固定更加的牢固。然后腿部弯曲将左夹持环片9、右夹持环片10和下夹持环片16组成的整体拉离上部凹槽2,在弹性带21的作用下再将整体拉回,如此往复实现训练的目的。当训练结束时,在弹性带21的作用下整体被拉回到基座1上,处于如图8所示的状态,此时圆环11套设在连接头14上,控制多级电动推杆12收缩,从带带动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9向两边移动,解除接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基座(1),且在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上部凹槽(2),所述上部凹槽(2)的两侧设置有侧边槽(3),下夹持环片(16)处于所述上部凹槽(2)中,在两侧的所述侧边槽(3)中分别设置有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所述右夹持环片(10)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与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闭合,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下部连接有拉力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边槽(3)中由上向下依次开设有滑轨(6)、上支撑轨(7)和下支撑轨(8),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圆环(11),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下方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上支撑杆(17)和下支撑杆(18),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和右夹持环片(1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弹性垫(15),所述上支撑杆(17)处于所述上支撑轨(7)中,所述下支撑杆(18)处于所述下支撑轨(8)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滑轨(6)内的多级电动推杆(12),在所述多级电动推杆(12)的端部固定有支撑块(13),在所述支撑块(13)上垂直固定连接头(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凹槽(2)的下侧开设有中部凹槽(4),在所述中部凹槽(4)的下侧开设有下部凹槽(5),所述下夹持环片(16)通过连接座(19)与支撑板(20)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下侧面上通过连接扣(22)与弹性带(21)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带(2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扣(22)与所述下部凹槽(5)的底部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槽(16.1),在所述开口槽(16.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上接合轨(16.2)和下接合轨(16.3),在所述下夹持环片(1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16.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夹持环片(9)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端(23),所述固定端(2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在所述空腔(2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26),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从所述空腔(24)中伸出,在所述右夹持环片(10)的端部开设有凹腔(27),所述凹腔(27)的上下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6)的头部配合的凹坑(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配重块(29)。
CN202220161594.4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7489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1594.4U CN217489671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1594.4U CN217489671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9671U true CN21748967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1594.4U Active CN217489671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9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4178B (zh) 倒立健身装置
CN217489671U (zh) 一种便携式下肢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装置
CN210020188U (zh) 一种偏瘫患者足锻炼装置
CN215839984U (zh) 一种新型康复科用腿部康复装置
CN113058216B (zh) 一种体育锻炼辅助装置
CN211659170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装置
CN201115765Y (zh) 腿部伸展健身器
CN210933617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腿部拉伸装置
CN112827129B (zh) 一种舞蹈学习后腿部拉伸放松设备
CN213667725U (zh) 一种卒中康复用的上肢锻炼器
CN211067790U (zh) 仿游泳健身器
US20120071303A1 (en) Exercise Device
CN205182098U (zh) 仰卧板
CN219815163U (zh) 用于心脏的锻炼装置
CN210494427U (zh) 一种医院外科用多功能护理床
CN208809388U (zh) 一种体育运动前的热身压腿装置
CN216394661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器
CN220110368U (zh) 患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8652882U (zh) 一种用于舞蹈形体训练的训练装置
CN113926155B (zh) 一种康复医学科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11536398U (zh) 一种脑出血后遗症康复装置
CN220070687U (zh) 尿失禁患者辅助锻炼装置
CN217612709U (zh) 一种女性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设备
CN216418202U (zh) 一种产后腹横肌锻炼器械
CN218961060U (zh) 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