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4672U -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4672U
CN217484672U CN202220864173.8U CN202220864173U CN217484672U CN 217484672 U CN217484672 U CN 217484672U CN 202220864173 U CN202220864173 U CN 202220864173U CN 217484672 U CN217484672 U CN 217484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modulation
lamp
connecting blo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41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易仑
莫德仪
唐昌辉
苏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41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4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4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4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包括第一连接块和设有第二连接块的调光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灯具,可按需选用调光组件进行磁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且调光板的角度可调,有效改善调光效果;无需使用时,可以拆除调光板、或将调光板旋转至与壳体侧面或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的位置,以实现折叠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背景技术
摄影的时候常需要用到摄影灯来进行补光或调光。其中,补光灯是一种用来对缺乏光照度的场景进行灯光补偿的灯具。补光棒灯是一种呈长条棒状的补光灯,目前补光棒灯都是呈一个角度摆放,或者通过切割出不同能够稳固放置的不同平面,通过放置不同平面来呈现出不同角度的灯光,这种调节补光照射角度的方式不够便捷。
中国专利CN209213520U公开了一种手持式LED棒灯,包括带有电池的手柄及与手柄连接的主灯体,所述主灯体远离手柄的一端固定有链接盖,所述链接盖远离手柄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封堵链接盖的插接盖,所述手柄外侧以及链接盖外侧分别套设固定有结构相同的下护盖和上护盖;所述主灯体外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角度可调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灯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滤光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拨片与下护盖、上护盖相连。上述方案虽然通过设置滤光片实现调光效果、可改善色温调节效果。然而,上述方案:滤光片通过拨片与下护盖、上护盖连接,滤光片与主灯体作为一个整体,难以快速安装和拆卸,滤光片无法作为可选的配件与主灯体单独出售,从而减小摄影灯具消费者的选择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调光板可选地吸附安装于摄影灯具壳体,可单独出售,也可与摄影灯具组合出售,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调光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设有第二连接块的调光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相对转动,调光板相对第一连接块的角度可调整;第一连接块上设置第一磁吸结构,在需要使用时,可吸附安装于待安装物体上;而在无需使用时,可轻易地将调光板与待安装物体分离收纳;在收纳时,可在收纳盒内也设置一磁吸结构,如此可将挡板稳定地收纳于收纳盒内。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采用磁吸的连接方式,拆装便捷,且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设有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所述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位于调光板的两相对侧面。第一调光面和第二调光面为作用不同的功能面,通过调整调光板的安装方向即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光效果,一板多用,节约制造成本,改善消费者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板为透明调光板,所述调光板一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滤光片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使用时可按需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不同颜色或不同功能的滤光片,可赋予使用者更加丰富的功能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磁吸结构。采用第二磁吸结构作为滤光片的连接结构,装拆和更换简便,体验感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转动轴过盈配合、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阻尼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阻尼转轴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通过小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设定角度。根据所需停留的角度选择相应的小转轴,小转轴在转动到设定角度时会有顿感且可停留于该角度,这样设置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调光板转动的角度,适于角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摄影灯具,包括灯板、壳体以及如前所述的调光组件,所述灯板安装于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相背侧面嵌设有第三磁吸结构,所述调光板为两组,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三磁吸结构吸附时,两组调光板分别安装于壳体的两相背侧面,所述调光板可转动至与壳体侧面或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灯具,当需要使用调光板时,选择相应功能的调光板,调光板通过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吸附安装于壳体的两相背侧面,后按照使用需要转动调光板的角度,适用范围广泛;当需要将调光板收纳时,转动调光板至调光板与壳体侧面平行或贴合,或与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即可实现;而当无需调光板时,也可通过外力使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分离,拆出调光板。本实用新型可按需选用调光板,采用磁吸作用与壳体连接,拆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第三磁吸结构均为磁块,或第一磁吸结构、第三磁吸结构二者中其一为磁块、另一为导磁块。磁块与磁块之间可相互吸附,磁块与导磁体之间也可相互吸附,均可实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三磁吸结构之间的相互吸附。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于灯板的背面,所述灯板安装于壳体,所述散热器位于壳体内。在壳体内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安装于灯板的背面,结构紧凑,且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可及时传导至散热器,传导至散热器的热量及时快速地与由散热孔流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有效避免灯板使用温度过高对灯板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和若干散热翅片,所述灯板安装于散热板,所述散热翅片与散热板连接,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流道。散热板的设计便于散热板和灯板之间的安装连接,散热翅片和散热板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以便于散热器的加工,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随后传导至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热量与流道内流动的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避免温度过高对灯板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设有三个开口端面,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其中至少一个开口端面。设置散热风扇可加快流道内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散热风扇可安装于一个开口端面、或两个开口端面,或在流道的三个开口端面均安装散热风扇、而针对每一个开口端面的散热风扇进行设计使得至少一个开口端面进风、至少一个开口端面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与散热板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且所述散热风扇卡接于散热翅片与壳体内壁之间。散热风扇安装于流道与散热板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如此,从另外两个开口端面进风、从散热风扇处出风,或从另外两个开口端面出风、从散热风扇出进风,可缩短空气在流道内运动的行程,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及可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散热均匀性。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散热风扇,安装方式稳定且简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灯具,可按需选用调光组件进行磁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且调光板的角度可调,有效改善调光效果;无需使用时,可以拆除调光板或将调光板旋转至与壳体侧面或灯板表面平行或贴合的位置,以实现折叠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中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摄影灯具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摄影灯具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摄影灯具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摄影灯具的第四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摄影灯具调光板按一种方式折叠收纳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摄影灯具调光板按另一种方式折叠收纳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摄影灯具(不含调光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摄影灯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连接块;2、第二连接块;3、调光板;31、第一调光面;32、第二调光面;33、第二磁吸结构;4、第一磁吸结构;5、转动轴;6、灯板;7、壳体;71、第三磁吸结构;72、主体;73、盖体;74、电池容纳仓;75、充电口;76、旋钮;77、第一散热孔;78、第二散热孔;8、散热器;81、散热板;82、散热翅片;821、卡位翅片;822、抵位翅片;823、孔隙;83、流道;84、散热风扇;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连接块1和设有第二连接块2的调光板3,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1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4。
本实施例实施时,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可相对转动,调光板3相对第一连接块1的角度可调整;第一连接块1上设置第一磁吸结构4,在需要使用时,可吸附安装于待安装物体上;而在无需使用时,可轻易地将调光板3与待安装物体分离收纳;在收纳时,可在收纳盒内也设置一磁吸结构,如此可将挡板稳定地收纳于收纳盒内。本实施例的调光组件可按需选用,采用磁吸的连接方式,拆装便捷,且可赋予消费者较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但不限于以下任一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块2与第一连接块1通过转动轴5过盈配合、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其中,第一连接块1顶部设有安装腔,第二连接块2置于安装腔内,转动轴5穿过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本实施例通过过盈配合实现调光板3停留于任一角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且过盈配合的设置使得调光板3也可停留于与壳体7或灯板6平行或贴合的位置,以便更好地折叠收纳。
所述第二连接块2与第一连接块1通过阻尼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通过阻尼转轴实现在任一角度停留,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所述第二连接块2与第一连接块1通过小转轴连接、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设定角度。根据所需停留的角度选择相应规格的小转轴,小转轴在转动到设定角度时会有顿感且可停留于该设定角度,这样设置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调光板3转动的角度,适于角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其中,单侧的调光板3上可设置两组及两组以上的第二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采用多处连接的方式,可改善调光板3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调光板3设有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所述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位于调光板3的两相对侧面。本实施例实施时,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为作用不同的功能面,如:可以镜面作为第一调光面31、以雾面作为第二调光面32,通过调整调光板3的安装方向使第一调光面31或第二调光面32靠近灯板6即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光效果,一板多用,节约制造成本,改善消费者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组件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光板3为透明调光板,所述调光板3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滤光片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实施时,滤光片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调光板3的一侧面,使用者在使用时连接不同的滤光片即可实现不同的滤光效果。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可为设于透明导光板的滑槽,滑槽用于插入不同功能性质的滤光片,如此,便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更换不同功能的滤光片,以增加摄影灯具使用的趣味性、及增加摄影灯具的适用范围。
为简化滤光片的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磁吸结构33。相应地,滤光片与第二磁吸结构33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磁吸结构,当第二磁吸结构33与第四磁吸结构相互靠近吸附时即可实现滤光片的安装。其中,所述第二磁吸结构33、第四磁吸结构均为磁块,或第二磁吸结构33、第四磁吸结构二者中其一为磁块、另一为导磁块,在靠近时第二磁吸结构33与第四磁吸结构可相互吸附而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4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灯具的实施例,包括灯板6、壳体7及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调光板3:所述灯板6安装于壳体7,所述壳体7的两相背侧面嵌设有第三磁吸结构71,所述调光板3为两组,第一磁吸结构4与第三磁吸结构71吸附时,两组调光板3分别安装于壳体7的两相背侧面,所述调光板3可转动至与壳体7侧面或灯板6表面平行或贴合。
为便于摄影灯具的组装,壳体7包括主体72及连接于主体72一开口侧的盖体73,灯板6连接于主体72另一开口侧,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灯板6和盖体73与主体72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便于装配和连接。
本实施例中,调光板3为两组,两组调光板3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7的两相背侧面,且调光板3在转动角度范围内任一角度停留。两组调光板3配合使用方能起到良好的调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7单侧调光板3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是2个或多个,可根据灯具的轴向长度进行设计。其中,当壳体7呈大致的长方体结构时,调光板3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270°:0°时,调光板3与壳体7的侧面贴合或平行折叠收纳,如图8所示;90°时,调光板3与灯板6所在平面平齐;270°时,调光板3与灯板6所在平面贴合,此时不仅可实现调光板3的收纳,还可对灯板6起到保护作用。为实现调光板3贴合在灯板6表面,位于壳体7单侧的调光板3的宽度设置为灯板6宽度的一半,如图9所示;或者将壳体7单侧的调光板3的宽度设置为灯板6宽度相等,将两侧的调光板3的铰接位置进行设置,使得在折叠收纳状态时,其中一组调光板3叠合于灯板6上方,而另一组调光板3叠合于调光板3上方。
本实施例中,壳体7内设有电池容纳仓74,电池容纳仓74内安装有电池9,电池9连接有灯光控制电路,灯板6与灯光控制电路连接,如图7所示。其中,电池9可设置为充电电池9,相应地,在主体72的端部设置有充电口75。在户外无外接电源的场合,电池9为灯板6及灯光控制电路供电,小巧轻便,适用场合广泛。灯光控制电路包含一设于壳体7表面的旋钮76,用于控制灯板6的亮度、色温等参数;当然也可在壳体7表面设置触控屏或显示屏,以供调整灯光参数、设置灯光参数或显示灯光参数。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结构4与第三磁吸结构71的结构可将其一磁吸结构设计为凸块,另一磁吸结构设置一凹槽结构或相应位置处开设一凹槽,使得第一磁吸结构4与第三磁吸结构71在相互吸附时,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实施:
对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调光板3:本实施例实施时,选择相应功能的调光板3,调光板3通过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三磁吸结构71吸附安装于壳体7的两相对侧面,后按照使用需要转动调光板3的角度,适用范围广泛;当需要将调光板3收纳时,转动调光板3至调光板3与壳体7侧面平行或贴合,或与灯板6表面平行或贴合即可实现;当无需调光板3时,也可通过外力使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三磁吸结构71分离,拆出调光板3;当需要更换其他功能的调光板3时,将其他功能的调光板3与壳体7靠近,使得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三磁吸结构71相互吸附,即可完成调光片的更换。
对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调光板3,与实施例一中调光板3使用所不同之处在于:以第一调光面31起调光作用为例,本实施例在需要切换调光功能时,通过外力使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三磁吸结构71分离,拆出调光板3,将调光板3旋转180°后重新通过第一磁吸结构4和第三磁吸结构71的吸附作用安装,使得第二调光面32发挥调光作用,无需更换调光组件,而只需要将调光板3旋转后安装即可,一板二用。
对于实施例三中所述的调光板3,与实施例一中调光板3使用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需要切换调光功能时,只需要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不同功能的滤光片即可切换调光板3的调光功能,操作更加简便,可赋予的调光功能也丰富多样。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摄影灯具还包括散热器8,所述散热器8安装于灯板6的背面,所述灯板6安装于壳体7,所述散热器8位于壳体7内,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壳体7内安装有散热器8、散热器8安装于灯板6的背面,结构紧凑,且灯板6工作产生的热量可及时传导至散热器8,传导至散热器8的热量及时快速地与由散热孔流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可有效避免灯板6使用温度过高对灯板6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其中,灯板6可直接与散热器8贴合设置,也可与散热器8之间留一定的间隙,当灯板6与散热器8贴合时,灯板6可直接与主体72卡接;当灯板6与散热器8之间留有间隙时,灯板6的边缘除与主体72卡接外,还可在灯板6的边缘设置连接柱并将连接柱连接于散热器8,以改善灯板6和散热器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8包括散热板81和若干散热翅片82,灯板6安装于散热板81,散热翅片82与散热板81连接,相邻散热翅片82之间形成流道83,该流道83可为空气流道或其他冷却介质流道,如图10、图11所示。灯板6及散热翅片82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质制作,如金属材料;灯板6和散热翅片82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散热翅片82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散热翅片82平行排列于散热板81,在相邻的散热翅片82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流道83;灯板6工作产生的热量被散热板81吸收,随后热量传递到散热翅片82,散热翅片82的热量与流道83内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散热翅片82的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后的散热翅片82再次接收来自灯板6传导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将灯板6产生的热量散除,避免使用温度过高对灯板6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为减轻本实用新型摄影灯具的重量、减小其体积,从而便于外携,本实施例的流道83为风道,冷却介质为空气,传导至散热翅片82的热量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为加快流道83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改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散热器8还包括散热风扇84,如图10、图11所示。具体地,流道83设有三个开口端面,散热风扇84安装于流道83其中至少一个开口端面。散热风扇84可安装于其中一个开口端面、或两个开口端面、或三个开口端面,设置散热风扇84的转向即可调整空气在流道83内的流向,从一个开口端面或两个开口端面流入流道83,从另两个开口端面或一个开口端面流出,散热风扇84的设置加快空气在流道83内的流速,提高散热翅片82和空气的换热效率,从而改善散热器8的散热效果,可快速散除灯板6的热量,改善灯板6的使用环境。
为实现最少的散热风扇84实现较佳的散热效果以节约成本,本实施例的散热风扇84安装于流道83与散热板81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84为多组,尽可能覆盖多的散热翅片82;多组散热风扇84只位于其中一个开口端面、且位于与散热板81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这样设置,从两侧开口端面吸风、从散热风扇84处出风,或从两侧开口端面出风、从散热风扇84处进风,可实现均匀且快速的散热。壳体7与三个开口端面相对应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散热结构,具体地,与散热风扇84相应的壳体7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77,在开口端面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78,第二散热孔78规整排布,除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外,还起到装饰的作用。
由于散热翅片82往往是较薄的板状结构,若直接将散热风扇84安装于散热翅片82,安装不便且安装不稳定,而风扇安装不稳定的话,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本实施例将散热风扇84卡接在壳体7和散热翅片82之间,具体地,如图8所示,散热翅片82包括若干卡位翅片821以及若干位于相邻卡位翅片821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84下方的抵位翅片822,散热风扇84其中两侧面分别抵于抵位翅片822的端面和壳体7的内壁面,散热风扇84另两侧面卡接于两相邻卡位翅片821之间,卡位翅片821的高度高于抵位翅片822的高度,散热风扇84的两相对侧面卡接于两卡位翅片821之间、散热翅片82的另外两相对侧面卡于壳体7的两相对内壁之间、散热风扇84顶面和底面卡接于散热翅片82和壳体7之间,如此,散热风扇84的六个侧面都进行了固定,从而实现了散热风扇84的稳定安装,如图11所示。
由于各个散热风扇84都连接有导线,为便于导线的走线,部分抵位翅片822与散热风扇84之间留有容导线穿过的孔隙823,如图11所示。如此设置,各个散热风扇84的导线可规整布置。此外,该孔隙823的设置使得各与该孔隙823连通的流道83之间相互连通,从而一定程度使得不同风道内热量更加均匀,助于实现均匀散热的效果。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1)和设有第二连接块(2)的调光板(3),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转动连接且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或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连接块(1)设有起连接固定作用的第一磁吸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3)设有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所述第一调光面(31)和第二调光面(32)位于调光板(3)的两相对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板(3)为透明调光板,所述调光板(3)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滤光片的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磁吸结构(3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通过转动轴(5)过盈配合、或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调光板(3)在转动范围内可停留于任一角度。
6.一种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6)、壳体(7)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组件,所述灯板(6)安装于壳体(7),所述壳体(7)的两相背侧面嵌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4)相互吸合的第三磁吸结构(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8),所述散热器(8)安装于灯板(6)的背面,所述灯板(6)安装于壳体(7),所述散热器(8)位于壳体(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包括散热板(81)和若干散热翅片(82),所述散热板(81)安装于灯板(6)背面,所述散热翅片(82)与散热板(81)连接,相邻散热翅片(82)之间形成流道(8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83)设有三个开口端面,所述散热器(8)还包括散热风扇(84),所述散热风扇(84)安装于流道(83)其中至少一个开口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影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84)安装于流道(83)与散热板(81)相对的一个开口端面,且所述散热风扇(84)卡接于散热翅片(82)与壳体(7)内壁之间。
CN202220864173.8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Active CN217484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4173.8U CN217484672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4173.8U CN217484672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4672U true CN21748467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4173.8U Active CN217484672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4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3274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s
WO2018112865A1 (zh) 套装灯具及其应用
US9200794B2 (en) Fan cooled LED light and housing
US10794583B2 (en) Floodlight heat transfer system
CN213333760U (zh) 一种配电运行用夜间巡查灯
US10006609B2 (en) Plug compatible LED replacement for incandescent light
CN217057227U (zh) 折叠式多功能灯具
CN217484672U (zh) 一种调光组件及摄影灯具
EP2943717A1 (en) Visual media soft light system
KR101040200B1 (ko) 조립성이 향상된 반도어 조명장치
CN215729214U (zh) 一种新螺纹风冷温控摄影灯
CN116953998A (zh) 一种手持式摄影棒灯
CN205447477U (zh) 一种实用的led图案舞台灯
KR101015931B1 (ko) 개별 방열체를 구비한 영상용 조명장치
CN211040656U (zh) 一种体育照明用的调光led灯具
CN210319705U (zh) Led防火天花灯
US9719670B1 (en) Fan cooled LED light and housing
CN210398732U (zh) 轻量紧凑化的太空灯
TWI774587B (zh) 燈具
CN216158866U (zh) 折叠灯
CN210325060U (zh) 一种兼具散热和防尘功效的超薄灯箱
CN218898086U (zh) 具有照明灯的驱蚊器
CN114484331B (zh) 摄影用灯具
CN219780456U (zh) 一种led光源色温控制装置
CN218675481U (zh) 一种智能荧光激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