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802U - 一种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802U
CN217481802U CN202221424766.9U CN202221424766U CN217481802U CN 217481802 U CN217481802 U CN 217481802U CN 202221424766 U CN202221424766 U CN 202221424766U CN 217481802 U CN217481802 U CN 217481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driving
driven member
driving memb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47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敏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47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装置,包括:主动件;从动件,设置为可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弹性件,设置为向从动件施加朝向主动件的压力;从动件处于接合状态时,压力使得从动件与主动件接合以跟随主动件同步转动;当从动件处于脱离状态时,主动件克服压力使得主动件相对于从动件转动或者从动件克服压力使得从动件相对于主动件转动;当从动件从脱离状态向接合状态切换时,压力使得从动件发生转动以便和主动件重新接合。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在主动件和从动件上分别设置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在脱离状态时,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始终保持面接触,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部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出风口通常采用电机来进行控制,电机与叶片相连,从而驱动叶片旋转,以改变出风口的方向或关闭出风口。当叶片被异物(例如人手)阻挡时,叶片和电机将无法旋转,而电机则还在启动状态,这将导致电机损坏,为此,现有技术中会在电机和叶片之间增加一个离合装置,当叶片被阻挡时,离合装置将脱离,从而将电机和叶片分离,此时电机可以正常运转,而叶片则不会旋转;当异物移除后,离合装置将接合,此时电机将驱动叶片旋转。
但是,现有的离合装置是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接合或脱离,在脱离时,凸起脱出凹槽外,此时离合装置分离的两部分之间通过凸起与凹槽外的面进行接触,即点与面的接触,导致离合装置的结构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装置,以使离合装置在脱离时的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包括:
主动件;
从动件,设置为可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
弹性件,其设置为向所述从动件施加朝向所述主动件的压力;
所述从动件处于接合状态时,所述压力使得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接合以跟随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当所述从动件处于脱离状态时,所述主动件克服所述压力以便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或者所述从动件克服所述压力以便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主动件转动;当所述从动件从所述脱离状态向所述接合状态切换时,所述压力使得所述从动件发生转动以便和所述主动件重新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面,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面,所述压力使得所述第一螺旋面和所述第二螺旋面完全贴合以使所述从动件处于所述接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件包括轴孔,所述主动件的一端包括插入所述轴孔的轴筒,以使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同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轴筒连接的紧固件,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轴筒外并被压缩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从动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插入所述轴筒中并与所述轴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的所述第一螺旋面包括相对所述轴筒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所述从动件的所述第二螺旋面包括相对所述轴孔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
进一步地,当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旋面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中的一个推动所述第二螺旋面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中的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与一电机连接,以使所述主动件被所述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当所述从动件被限制转动时,所述从动件从所述接合状态切换到脱离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时,所述从动件沿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铆钉或销。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在主动件和从动件上分别设置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在脱离状态时,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始终保持面接触,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从动件处于接合状态;
图1B是图1A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的轴向断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的从动件的仰视视角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在接合状态开始转动时的示意图,此时主动件和从动件位于初始位置;
图4B是图4A中的离合装置正向旋转35°后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转动方向;
图4C是图4A中的离合装置正向旋转85°后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转动方向;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在从动件被限制的状态开始转动时的示意图,此时主动件和从动件位于初始位置;
图5B是图5A中的主动件旋转35°后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转动方向;
图5C是图5A中的主动件旋转85°后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转动方向;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在从动件的限制取消后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的主动件和从动件在复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C是图6A中的主动件和从动件完全复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包括主动件4、从动件3和弹性件2,从动件3工作在接合状态或脱离状态,并可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弹性件2设置为向从动件3施加朝向主动件4的压力,当处于接合状态时,该压力使从动件3与主动件4接合以跟随主动件4同步转动;当处于脱离状态时,主动件4在电机作用下克服弹性件2的压力而相对于从动件3转动或者从动件3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性件2的压力而相对于主动件4转动;当从动件3从脱离状态向接合状态切换时,弹性件2的压力使得从动件3发生转动以便和主动件4重新接合。
主动件4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面42,从动件3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面32,弹性件2的压力使得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完全贴合以使从动件3处于接合状态。
主动件4的一端包括轴筒41,从动件3上设置有轴孔31,轴筒41插入轴孔31中,从而使从动件3处于接合状态时,主动件4和从动件3同轴转动。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离合装置还包括紧固件1,其与轴筒41固定连接,弹性件2套设在轴筒41外侧并被压缩在紧固件1和从动件3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弹性件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对从动件3施加一个朝向主动件4的压力。
具体地,如图2所示,紧固件1插入轴筒41中,并与轴筒41固定连接。轴孔31形成为阶梯孔,弹性件2被压缩在紧固件1的顶部和阶梯孔的阶梯上,从而对从动件3施加一朝向主动件4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为螺钉,其旋入轴筒41中,并与轴筒41螺纹连接,弹性件2则被压缩在螺钉的螺帽和阶梯孔的阶梯之间。应当注意的是,螺钉也可以替换为铆钉或带锁紧凸耳的销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弹性件1可以为弹簧或弹片,可以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B所示,主动件4的第一螺旋面42包括相对轴筒41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421,如图3所示,从动件3的第二螺旋面32包括相对轴孔31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321,当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完全贴合时,两个第一正螺旋面421分别与两个第二正螺旋面321完全贴合。再请参见图2,第一正螺旋面421设置于轴筒41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正螺旋面421是主动件4的不同的外径的两个圆柱表面之间形成的台阶面。从动件3套设于轴筒41的外径较小的圆柱表面外,从动件3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321设置于从动件3的端面。
继续参照图1A和图1B,主动件4上还可设置第一连接部43,用于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这样,电机可以驱动主动件4转动。
第一连接部43可以形成为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从而跟随电机同步转动。第一连接部43还可设置为与电机通过键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从动件3远离轴孔31的一端可设置第二连接部33,用于与车辆出风口的叶片相连(或者通过连杆与叶片相连),当主动件4带动从动件3同步转动时,从动件3带动叶片转动。具体地,第二连接部33和叶片或连杆之间可通过球头/球窝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车辆出风口正常工作时,离合装置处于接合状态,此时主动件4的第一螺旋面42和从动件3的第二螺旋面32在弹性件2的压力下完全贴合,电机运行后,将驱动主动件4转动,由于第一螺旋面42与第二螺旋面32完全贴合,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之间将产生一个正压力,在弹性件2的压力该正压力的合力作用下,主动件4将带着从动件3同步转动,而从动件3则带着叶片同步转动,如图4A-图4C所示,主动件4将带着从动件3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始终保持完全贴合。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的螺旋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为30°~60°,优选为45°,此时弹性件2的压力与正压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弹性件2的压力的大小。
当叶片被异物阻挡时,叶片和从动件3均被限制而无法转动,假设叶片被异物阻挡时,主动件4和从动件3均位于初始位置,如图5A所示;由于电机还在正常运转,主动件4将在电机的驱动下继续转动,而从动件3又被限制转动,在电机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主动件4将克服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之间的配合力,发生脱离,即两者不再完全贴合,而只是部分贴合,从动件3从接合状态切换至脱离状态,此时主动件4将继续转动,而从动件3则不发生转动,两者之间将发生打滑;在主动件4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之间的贴合面(即接触面)将不停变化,在某一角度时,第一螺旋面42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421中的其中一个可能与第二螺旋面32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321中的一个贴合,也可能与第二螺旋面32的两个螺旋面321中的另一个贴合;由于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均为倾斜面,其轴向高度不一,在主动件4和从动件3相对转动时,从动件3的轴向高度也将发生改变,如图5A所示,初始位置时,两者完全贴合,从动件3的轴向高度最小;如图5B所示,当主动件4正向转动35°时,从动件3的轴向高度将升高,如图5C所示,当主动件4正向转动85°时,从动件3的轴向高度继续升高,在此过程中,弹性件2将进一步被压缩,也就是说,在主动件4正向转动时,从动件3将沿轴向运动并远离主动件4,即第一螺旋面42两个第一正螺旋面421中的一个推动第二螺旋面32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321中的一个沿轴向运动;容易理解的是,当主动件4反向转动时,从动件3将沿轴向运动并靠近主动件4。
由于主动件4和从动件3的接触面为螺旋面,在脱离状态时,两者也保持为面接触,接触面积更大,因此也更稳定。
当叶片中的异物取出后,叶片和从动件3将不再被限制,均可正常转动,为了尽快复位,使从动件3和主动件4回到接合状态,如图6A所示,先使电机反转,其驱动主动件4反转,而此时从动件3将在弹性件2的压力作用下沿轴向运动并正向旋转,此时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的贴合面积将增加,如图6B所示;最后,从动件3和主动件4将完全贴合,实现复位,如图6C所示,此时从动件3从脱离状态回到接合状态,主动件4将带着从动件3同步反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合装置,在主动件4和从动件3上分别设置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在脱离状态时,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始终保持面接触,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
除了前面所说的当叶片被异物阻挡时,会造成从动件3和主动件4脱离外,当电机已经停止转动,而叶片被人为的转动时,也会造成从动件3和主动件4脱离,具体地,主动件4保持静止,从动件3受人为作用而克服第一螺旋面42和第二螺旋面32之间的配合力相对于主动件4发生转动,即主动件4和从动件3不再完全贴合,而只是部分贴合,从动件3从接合状态切换至脱离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例如实用新型概念等)已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中描述和/或在图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提出,并不打算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如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和/或图中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体现的实用新型概念的元素的结构和/或安排仅是说明性的。尽管在本专利文件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示例性实施例和替代性实施例的主题事项的等同物、修改、变化等是可能的,并被认为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所有这些主题事项(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还应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和/或安排中(例如在概念、设计、结构、装置、形式、装配、构造、手段、功能、系统、过程/方法、步骤、过程/方法步骤的顺序、操作、操作条件、性能、材料、组成、组合等方面)可以做出各种/其他修改、变化、替代、等同、改变、遗漏等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些主题(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打算局限于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和/或图中所描述的主题(如细节、结构、功能、材料、行为、步骤、顺序、系统、结果等)。考虑到本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将被适当地解释为涵盖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完整范围(例如包括任何和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应理解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提供示范性实施例的主题的描述,而不是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常规技术(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价物中实施和/或集成的技术),或者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用技术(现在和/或未来),具有执行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和过程/操作和/或图中说明的能力。所有这些技术(例如以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同物等方式实现的技术)都被认为是在本专利文件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件;
从动件,设置为可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
弹性件,其设置为向所述从动件施加朝向所述主动件的压力;
当所述从动件处于接合状态时,所述压力使得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接合以跟随所述主动件同步转动;当所述从动件处于脱离状态时,所述主动件克服所述压力以便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或者所述从动件克服所述压力以便所述从动件相对于所述主动件转动;当所述从动件从所述脱离状态向所述接合状态切换时,所述压力使得所述从动件发生转动以便和所述主动件重新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面,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面,所述压力使得所述第一螺旋面和所述第二螺旋面完全贴合以使所述从动件处于所述接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轴孔,所述主动件的一端包括插入所述轴孔的轴筒,以使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同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轴筒连接的紧固件,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轴筒外并被压缩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从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插入所述轴筒中并与所述轴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的所述第一螺旋面包括相对所述轴筒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所述从动件的所述第二螺旋面包括相对所述轴孔的轴线所在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螺旋面的两个第一正螺旋面中的一个推动所述第二螺旋面的两个第二正螺旋面中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与一电机连接,以使所述主动件被所述电机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从动件被限制转动时,所述从动件从所述接合状态切换到脱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转动时,所述从动件沿轴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铆钉或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CN202221424766.9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离合装置 Active CN217481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4766.9U CN217481802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4766.9U CN217481802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802U true CN21748180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4766.9U Active CN217481802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81901C (en) Automatic double-action fastener installation tool
KR101841288B1 (ko) 탱리스 나선형상 코일 인서트 삽입공구
US9821430B2 (en) Power tools
CN211869498U (zh) 车辆转向系统和车辆
US11648651B2 (en) Installation tool for a wire thread insert
EP0647799A2 (en) Linear actuator
CN211869497U (zh) 车辆转向系统和车辆
US3207237A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or dislodging screws and similar threaded fasteners
US7568257B2 (en) Clutch device, motor apparatus and wiper system
GB2440445A (en) Device for coupling a pipe and fitting
WO2020085375A1 (ja) 駆動装置
CN217481802U (zh) 一种离合装置
CN110355058B (zh) 胶枪驱动装置
US20140147228A1 (en) Connector with bolt
US4074554A (en) Fastener placing apparatus
US3028777A (en) Blind fastener setting wrench
US6809440B2 (en) Space-saving, damping coupling mechanism for worms in geared actuators
US6665923B2 (en) Clutch for a screw gun and utilizing method
US20200238484A1 (en) Bendable torque wrench
JP7132802B2 (ja) 軸継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ねじ締め装置
US5195840A (en) Torque transmission shaft assembly
EP1529702B1 (en) Clutch device, motor apparatus and wiper system
EP1529701B1 (en) Output shaft assembly, motor apparatus and wiper motor apparatus
CN105202114A (zh) 起动机组件
CN106837650B (zh) 起动机及其中驱动齿轮结构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