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0571U - 一种隔震吊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震吊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0571U
CN217480571U CN202221411932.1U CN202221411932U CN217480571U CN 217480571 U CN217480571 U CN 217480571U CN 202221411932 U CN202221411932 U CN 202221411932U CN 217480571 U CN217480571 U CN 217480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insulation
keel
rubber
ceiling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19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浩
丁梦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4119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0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0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0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隔震吊顶,包括橡胶隔震支座、金属吊杆结构、龙骨结构、吊顶面板;所述橡胶隔震支座,其上端安装在需要隔震的楼面板底,其下端与金属吊杆结构上部连接;所述金属吊杆结构底部与龙骨结构连接;所述吊顶面板固定于龙骨结构上;在龙骨结构和吊顶面板与周边建筑墙体或结构构件之间设置有隔震沟。多个橡胶隔震支座组成的隔震层可减弱吊顶结构在地震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降低吊顶龙骨结构破坏及吊顶面板坠落风险。本实用新型将隔震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吊顶,解决现有吊顶体系在地震中易发生损伤破坏的问题,具有整体性好、地震下不易破坏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隔震吊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的非结构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隔震技术的吊顶。
背景技术
吊顶作为房屋建筑中的一种非结构构件,具有保温隔热等作用,同时也是电气、通信、防火管道等设备的隐蔽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吊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吊杆龙骨,采用各类材料制成的吊顶面板固定在龙骨框架上。隔震技术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土木工程中,但基本应用在建筑或桥梁结构底部,通过隔震支座减少地震能量输入上部结构,从而达到隔震效果。在以往多次地震灾害中,建筑吊顶由于其自身抗震能力较弱,常常发生吊顶龙骨变形、面板坠落等震害,并进一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吊顶体系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隔震技术运用到吊顶体系中,形成一种隔震吊顶,减轻或避免建筑吊顶在地震下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隔震吊顶,包括橡胶隔震支座1、金属吊杆结构2、龙骨结构、吊顶面板6,其中: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有多个,其上端安装在需要隔震的楼面板底,其下端与金属吊杆结构2上部连接;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底部与龙骨结构连接;所述吊顶面板6定于龙骨结构上;多个橡胶隔震支座1共同组成吊顶体系的隔震层。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包括上下两个钢制安装板1-1、橡胶1-2和多根预应力钢索1-3;所述橡胶1-2、预应力钢索1-3布设于上、下钢制安装板1-1之间,各预应力钢索1-3设置于橡胶1-2外侧,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索1-3使得隔震支座1中橡胶1-2始终处于受压状态。由于橡胶材料在受拉状态下力学性能变差,容易发生撕裂等破坏,因此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索1-3使得橡胶隔震支座中的橡胶1-2始终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橡胶1-2受拉撕裂,从而确保橡胶隔震支座 1在地震中保持良好的隔震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钢制安装板1-1分别与楼面板底和金属吊杆结构2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3、连接柱4、副龙骨5,其中:所述主龙骨3和副龙骨5通过连接柱4连接形成双层结构;所述龙骨结构中的主龙骨 3与各个橡胶隔震支座1之间通过金属吊杆结构2实现连接;所述龙骨结构通过副龙骨5实现与吊顶面板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3和副龙骨5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通过金属连接柱4 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包括框体2-1和金属杆2-2,所述金属杆2-2 插入所述框体2-1内形成节点,通过该节点与主龙骨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2-2 与橡胶隔震支座1连接。
进一步的,吊顶面板6采用矿棉板材质,设置在副龙骨5上并采用可拆卸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橡胶隔震支座形成隔震层,可减少地震能量从楼板向吊顶体系的输入,使得整体吊顶在地震下产生较小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避免建筑吊顶随结构产生过大的振动变形而破坏;同时,隔震沟可防止地震下整体吊顶振动时与其周边建筑墙体或结构构件相对位移导致的碰撞,降低吊顶龙骨在地震下发生破坏及吊顶面板坠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震吊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橡胶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场景图。
附图标记:
1橡胶隔震支座、2金属吊杆结构、3主龙骨、4连接柱、5副龙骨、6吊顶面板、7隔震沟;8隔震吊顶;9建筑墙体;10楼面板底;11地面;
1-1钢制安装板、1-2橡胶、1-3预应力钢索;
2-1框体、2-2金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隔震吊顶8,主要包括橡胶隔震支座1、金属吊杆结构2、龙骨结构、吊顶面板6。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
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其上端安装在需要隔震的楼面板底10(见图4场景示意图),其下端与金属吊杆结构2上部连接;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底部与龙骨结构连接;所述吊顶面板6固定于龙骨结构上;多个橡胶隔震支座1共同组成吊顶体系的隔震层。
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包括上、下钢制安装板1-1,橡胶1-2和预应力钢索1-3;所述橡胶1-2布设于上、下钢制安装板1-1之间,多根预应力钢索1-3设置于橡胶1-2外侧,预应力钢索1-3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钢制安装板 1-1连接。由于橡胶材料在受拉状态下力学性能变差,容易发生撕裂等破坏,因此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索1-3使得橡胶隔震支座中的橡胶1-2始终处于受压状态,避免橡胶1-2受拉撕裂,从而确保橡胶隔震支座1在地震中保持良好的隔震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3、连接柱4、副龙骨5,主龙骨3和副龙骨5通过连接柱4连接,其中主龙骨3与金属吊杆结构2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包括框体2-1和金属杆2-2,框体2-1和金属杆2-2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套连在主龙骨3上。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吊顶外围设置隔震沟7,用于隔开实用新型(龙骨结构和吊顶面板6)与周边建筑墙体及结构构件,布置在实用新型与周边建筑墙体或结构构件之间区域。应用时,所述隔震沟7宽度稍大于橡胶隔震支座1在大震作用下的最大可能水平位移,使得本实用新型吊顶不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构件发生碰撞,保护地震下吊顶体系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钢制安装板1-1分别与楼面板底和金属吊杆结构2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主龙骨3和副龙骨5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通过金属连接柱4焊接连接,不与周边建筑墙体或结构构件相连,并留出一定距离用于隔震沟7功能区域。
进一步的,吊顶面板6采用矿棉板材质,设置在副龙骨5上并采用可拆卸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所述隔震吊顶,通过多个橡胶隔震支座1形成隔震层,延长吊顶结构自振周期,从而使得吊顶体系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减少龙骨结构破坏和吊顶面板坠落的概率。同时,隔震层的存在将使位移主要集中在橡胶隔震支座1部分,下部吊顶体系自身的变形较小,避免龙骨变形破坏,保持地震下整体吊顶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Claims (7)

1.一种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隔震支座(1)、金属吊杆结构(2)、龙骨结构、吊顶面板(6),其中:
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有多个,其上端安装在需要隔震的楼面板底,其下端与金属吊杆结构(2)上部连接;
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底部与龙骨结构连接;
所述吊顶面板(6)固定于龙骨结构上;
多个橡胶隔震支座(1)共同组成吊顶体系的隔震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隔震支座(1)包括上下两个钢制安装板(1-1)、橡胶(1-2)和多根预应力钢索(1-3);
所述橡胶(1-2)、预应力钢索(1-3)布设于上、下钢制安装板(1-1)之间,各预应力钢索(1-3)设置于橡胶(1-2)外侧,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索(1-3)使得橡胶隔震支座(1)中橡胶(1-2)始终处于受压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钢制安装板(1-1)分别与楼面板底和金属吊杆结构(2)通过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3)、连接柱(4)、副龙骨(5),其中:
所述主龙骨(3)和副龙骨(5)通过连接柱(4)连接形成双层结构;
所述龙骨结构中的主龙骨(3)与各个橡胶隔震支座(1)之间通过金属吊杆结构(2)实现连接;
所述龙骨结构通过副龙骨(5)实现与吊顶面板(6)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3)和副龙骨(5)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通过金属连接柱(4)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吊杆结构(2)包括框体(2-1)和金属杆(2-2),所述金属杆(2-2)插入所述框体(2-1)内形成节点,通过该节点与主龙骨(3)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杆(2-2)与橡胶隔震支座(1)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者6所述的隔震吊顶,其特征在于,吊顶面板(6)采用矿棉板材质,设置在副龙骨(5)上并采用可拆卸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CN202221411932.1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隔震吊顶 Active CN217480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932.1U CN21748057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隔震吊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932.1U CN21748057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隔震吊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0571U true CN217480571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2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1932.1U Active CN217480571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隔震吊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0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4987B (zh) 一种楼板消能减震结构
CN103306494A (zh) 钢结构增层建筑物的结构处理方法
CN109057012A (zh) 震后自复位可装配多段梁中心预应力支撑钢框架
CN217480571U (zh) 一种隔震吊顶
CN213014685U (zh) 一种双菱形网格支撑双重抗侧力支撑框架
CN102912878B (zh) 模块化建筑隔震体系
CN217999131U (zh) 一种装配式住宅的减震装置
CN215563314U (zh) 一种建筑用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结构
CN109990030A (zh) 一种柔性机房减震系统及其基础施工方法
CN112144690B (zh) 一种弯剪混合型方钢管阻尼器及作法
CN108952285B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抗侧耗能装置
CN212248777U (zh) 带可更换自复位及耗能装置摇摆式剪力墙
CN104929271B (zh) 一种多功能防屈曲耗能组合墙及安装方法
CN212801948U (zh) 一种高强度劲性柱-梁柱连接节点
CN109914613B (zh) 隔板贯通式节点组件、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及建筑
CN211499276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N219386848U (zh) 一种预制构件
CN211523594U (zh) 一种用于悬挂钢柱的耗能式连接节点
CN101994354A (zh) 一种防裂抗震石膏隔墙施工方法
CN111173164A (zh) 带可更换自复位及耗能装置摇摆式剪力墙
CN216142174U (zh) 一种具有偏心支撑结构的支撑结构体系
CN216641043U (zh) 钢结构承重墙
CN113123457B (zh) 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0286363U (zh) 一种梯井箱提供恢复力的隔震结构
CN212336310U (zh) 一种菱形支撑网格双重抗侧力支撑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