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0450U -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0450U
CN217480450U CN202220269870.9U CN202220269870U CN217480450U CN 217480450 U CN217480450 U CN 217480450U CN 202220269870 U CN202220269870 U CN 202220269870U CN 217480450 U CN217480450 U CN 217480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ofing
plate
structure according
movemen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98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珏
王春堂
蒋蓓蓓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yua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yu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yuan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yu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98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0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0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0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具有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开槽,槽内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台阶结构,变形缝的顶端设有止水盖封板,止水盖封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支撑块的顶面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铺设有第一铺装层,第一铺装层上表面与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铺设的第二铺装层的上表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结构美观及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现在有关屋面变形缝图集做法很多,但是变形缝做法基本上都是两侧需要上翻至少500mm高左右墙体,形成台阶状屋面分隔。发明人发现,这样对于经常上人使用的屋顶区域,造成不安全、不方便、不美观,尤其是大型或异型的,经常有人员活动且需要设置屋顶变形缝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屋顶主席台、大型商业综合体屋顶平台、展览建筑屋顶平台,室外停车场等,对应屋顶使用性和感观性要求比较高,要求变形缝区域和普通地面铺装没有任何差异性,目前的屋面变形缝的设置方式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变形缝无需上翻墙体,美观,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具有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顶部开槽,槽内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台阶结构,变形缝的顶端设有止水盖封板,止水盖封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支撑块的顶面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铺设有第一铺装层,第一铺装层上表面与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铺设的第二铺装层的上表面相平齐。
可选的,台阶结构具有水平的台阶面和垂直于台阶面的竖向面,台阶结构固定有L型板,L型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与台阶面贴合,第二板部与竖向面贴合,固定板设置在第一板部上表面,且固定板与第二板部及支撑块之间设有固定件。
可选的,第二铺装层下方设有垫层,垫层下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覆盖支撑块的顶面、台阶结构后其一侧端部延伸至支撑块靠近变形缝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铺装层为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的第一地砖层,相邻地砖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填缝。
可选的,第一地砖层通过胶粘剂结合层与支撑板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铺装层为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的第二地砖层,相邻地砖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填缝。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采用钢制盖板或者水泥压力板。
可选的,支撑板、第一铺装层与第二铺装层之间设置有聚氯乙烯胶泥嵌缝。
可选的,所述止水盖封板采用U型板,包括两个竖直板部和设置在两个竖直板部底端之间的弧形板部,竖直板部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两个竖直板部和弧形板部之间的空间塞入聚苯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屋面结构。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屋面结构,由于变形缝两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变形缝两侧屋面部分开设的槽内且支撑块具有台阶结构,止水盖封板两侧的固定板固定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因此止水盖封板不会凸出于屋面顶面,进而使得第一铺装层的顶面能够与第二铺装层的顶面平齐,变形缝处不会凸出与屋面,使得整个屋面外观平整,消除了行走障碍,满足了安全性和方便性的需求,同时使得变形缝处与屋面的整体铺装没有差异性,保证了整个屋面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屋面部分,2.第二屋面部分,3.变形缝,4.支撑块,5.止水盖封板,6.固定板,7.L型板,8.固定件,9.聚苯条,10.支撑板,11.第一地砖层,12.胶接剂结合层,13.第二地砖层,14.垫层,15.聚氯乙烯胶泥嵌缝,1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之间设置有变形缝3。
变形缝3两侧的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顶部均开槽,槽内设置有支撑块4,两个支撑块4相对的一侧设有台阶结构,形成台阶面,本实施例中,支撑块4采用L型的混凝土块,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与第一支撑部垂直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远离变形缝的端部,因此第一支撑部的上表面形成台阶面,第二支撑部靠近台阶面的表面与台阶面垂直,为竖向面。
变形缝的顶端设置有止水盖封板5,用于防止水流入变形缝内部,本实施例中,止水盖封板5的厚度为0.7mm,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止水盖封板5的厚度,止水盖封板5采用设置在变形缝顶端内部的U型板,包括两个竖直板部和设置在两个竖直板部底端之间的弧形板部,竖直板部的底端与弧形板部连接,顶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6,固定板6固定在支撑块4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
固定板6与台阶结构的固定方式为:
台阶结构处固定有L型板7,L型板7采用钢板,本实施例中的L型板7采用5mm厚的钢板,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与台阶面贴合,第二板部与竖向面贴合,固定板6设置在第一板部的上表面,且固定板6与第一板部及支撑块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件8,利用固定件8将固定板6、第一板部和支撑块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8采用射钉或M6膨胀螺栓,固定件8依次穿过固定板6、第一板部并伸入支撑块4的第一支撑部内部,将固定板6、第一板部和支撑块4固定成为一个整体。
弧形板部上方和两个竖直板部之间的空间塞入聚苯条9,起到了保温作用,避免板变形缝处出现冷热桥。
两个支撑块4的顶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0,即支撑板10的端部放置在第二支撑部顶面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采用530x600x10mm厚的钢制盖板或者60mm后的水泥压力板,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支撑板10上表面铺设有第一铺装层。
第一铺装层采用第一地砖层11,第一地砖层11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相邻地砖之间具有水泥砂浆填缝,本实施例中,地砖采用防滑地砖,且底座厚度为20mm,第一地砖层11通过胶粘剂结合层12固定在支撑板10的上表面。
为了达到美观和安全需求,第一地砖层11上表面与变形缝两侧的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铺设的第二铺装层顶面相平齐。
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铺设的第二铺装层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铺装层包括第二地砖层13,第二地砖层13通过垫层14铺设在屋面部分的顶面,第二地砖层13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相邻地砖之间具有水泥砂浆填缝。第二地砖层13下方设有垫层14,垫层为混凝土层,第二地砖层13铺设在垫层14上表面,垫层14对第二地砖层13起到固定作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铺装层和第二铺装层也可采用铺设石材或防腐木等。
第二铺装层与支撑板10、第一地砖层11之间设置有聚氯乙烯胶泥嵌缝15,用于对第二铺装层与支撑板10、第一地砖层11之间进行密封防水,同时满足变形缝收缩和膨胀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在垫层下方铺设防水层16,防水层16采用防水卷材铺设而成,防水卷材覆盖支撑块4顶面、台阶结构上表面后其一端延伸至支撑块4靠近变形缝的侧面。其中,台阶结构上表面的防水层设置在台阶结构的上表面和L型板7之间,支撑板10和支撑块4的第二支撑部顶面之间设有防水层16。
垫层14采用混凝土,一方面对防水卷材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固定第二地砖层13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变形缝两侧设有支撑块4,支撑块设置在变形缝两侧屋面部分开设的槽内且支撑块4具有台阶结构,止水盖封板5两侧的固定板6固定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因此止水盖封板5不会凸出于屋面顶面,进而使得第一铺装层的顶面能够与第二铺装层的顶面平齐,变形缝处不会凸出与屋面,使得整个屋面外观平整,消除了行走障碍,满足了安全性和方便性的需求,同时使得变形缝处与屋面的整体铺装没有差异性,保证了整个屋面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仅针对变形缝处的屋面结构进行改进,屋面结构的其他结构采用现有建筑用屋面结构即可,在此不进行详细叙述。
本实施例的屋面结构施工时,施工完变形缝3后,在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的开槽内浇注支撑块4,支撑块4施工完成后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铺设完成后,依次安装L型板7,并在两个L型板7的第一板部之间通过固定板6安装好止水盖封板5,在两个竖直板部之间、弧形板部的上方空间内塞入聚苯条9。
在两个支撑块4的顶面防水卷材部分的上表面之间放置支撑10板,并在支撑板10上表面通过胶粘剂结合层12铺设第一地砖层11,在变形缝两侧的第一屋面部分1和第二屋面部分2铺设的防水卷材上表面浇注垫层14,然后在垫层14上表面铺设第二地砖层13,垫层14的厚度使得第二地砖层13上表面与第一地砖层11上表面相平齐,垫层14、第二地砖层13与支撑板10、第一地砖层11之间填充聚氯乙烯胶泥形成聚氯乙烯胶泥嵌缝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设置有实施例1所述的屋面结构,建筑物的其他结构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在此不进行详细叙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屋面结构,具有变形缝,其特征在于,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顶部开槽,槽内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台阶结构,变形缝的顶端设有止水盖封板,止水盖封板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台阶结构的台阶面上,支撑块的顶面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铺设有第一铺装层,第一铺装层上表面与变形缝两侧的屋面部分铺设的第二铺装层的上表面相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台阶结构具有水平的台阶面和垂直于台阶面的竖向面,台阶结构固定有L型板,L型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与台阶面贴合,第二板部与竖向面贴合,固定板设置在第一板部上表面,且固定板与第二板部及支撑块之间设有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铺装层下方设有垫层,垫层下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覆盖支撑块的顶面、台阶结构后其一侧端部延伸至支撑块靠近变形缝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装层为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的第一地砖层,相邻地砖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填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地砖层通过胶粘剂结合层与支撑板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铺装层为由多个地砖铺设而成的第二地砖层,相邻地砖之间设有水泥砂浆填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采用钢制盖板或者水泥压力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第一铺装层与第二铺装层之间设置有聚氯乙烯胶泥嵌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盖封板采用U型板,包括两个竖直板部和设置在两个竖直板部底端之间的弧形板部,竖直板部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两个竖直板部和弧形板部之间的空间塞入聚苯条。
10.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屋面结构。
CN202220269870.9U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Active CN217480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9870.9U CN217480450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9870.9U CN217480450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0450U true CN217480450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9870.9U Active CN217480450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0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1052A (zh) 一种仿古建筑瓦屋面及施工方法
CN217480450U (zh) 一种屋面结构及建筑物
CN216766313U (zh) 一种地铁装饰地面沉降缝安装结构
CN215519565U (zh) 一种保温屋面女儿墙外侧与幕墙顶部防水连接结构
CN214531538U (zh) 高层屋顶保温结构
CN212053332U (zh) 一种刚性防水轻钢龙骨隔墙底部节点结构
CN211714402U (zh) 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
CN212613100U (zh) 地面变形缝构造
CN213626486U (zh) 一种木地面与地砖地面交接处的节点结构
CN210151967U (zh) 一种防水型建筑室内楼面变形缝构造
JPH11222988A (ja) 排水溝を有する防水構造
JPH03119241A (ja) デッキプレートとgrcパネルとの合成床及び合成屋根の乾式工法
CN215631343U (zh) 一种适老居室中地面的收口结构
BE1025577B1 (nl) Inrichting voor thermische buitengevelisolatie
US20200199889A1 (en) Deck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CN213143733U (zh) 石材地板系统
CN219298893U (zh) 一种淋浴房结构
CN106988414A (zh) 装配式轻型原木建筑安装方法
CN209924358U (zh) 一种地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11421423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构造
CN220954402U (zh) 一种柔性隔音地坪防开裂结构
CN220451112U (zh) 一种箱体与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11523553U (zh) 一种具备保温、防水功能的变形缝结构
CN216974055U (zh) 装配式地面防水结构及具有其的内装防水构造
CN217480699U (zh) 一种组合式地面找平快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