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6785U -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6785U
CN217476785U CN202220993128.2U CN202220993128U CN217476785U CN 217476785 U CN217476785 U CN 217476785U CN 202220993128 U CN202220993128 U CN 202220993128U CN 217476785 U CN217476785 U CN 217476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s
polyester
layer
fiber
spacer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31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丰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931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6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6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6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包括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层,两侧所述弹性层的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面层。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纤维形成面层,有利于增加其柔软舒适性,通过将高捻度的涤棉单纱双股并和成双螺旋结构,达到扭矩平衡,有效解决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的扭曲等问题;同时抗菌层增加涂抹有纳米银涂层的涤纶纤维有利于避免织物内部细菌滋生,并且设有弹性层和透气层,可以有效的提高面料的弹性效果和透气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菌织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背景技术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保持织物清洁;但是目前间隔织物主要以长丝经编为主,使得面料不舒适,并且面料的透气性和弹性效果不佳,而采用短纤维虽然有利于增加其柔软舒适性,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扭曲等问题;另外目前的间隔织物抗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间隔织物,解决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的扭曲等问题;同时间隔层增加抗菌纱线有利于避免织物内部细菌滋生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包括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层,两侧所述弹性层的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面层。
较佳的,所述抗菌层采用的是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上涂抹有纳米银涂层,所述涤纶纤维为相互连接的多边形框型。
较佳的,所述涤纶纤维的连接边通过第一连接纤维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的连接角通过第二连接纤维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弹性层采用的是蚕蛹蛋白纤维和棉浆纤维,所述蚕蛹蛋白纤维和所述棉浆纤维成椭圆环形连接,所述蚕蛹蛋白纤维和所述棉浆纤维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连接纤维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透气层采用的是聚酯长丝纤维和竹纤维,所述聚酯长丝纤维和所述竹纤维成水滴状孔相互编织连接。
较佳的,所述面层中包括有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和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所述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和所述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相互螺旋缠绕编织。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纤维、所述第二连接纤维和所述第三连接纤维采用的均为腈纶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短纤维形成面层,有利于增加其柔软舒适性,通过将高捻度的涤棉单纱双股并和成双螺旋结构(DNA纱),达到扭矩平衡,有效解决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的扭曲等问题;同时抗菌层增加涂抹有纳米银涂层的涤纶纤维有利于避免织物内部细菌滋生,并且设有弹性层和透气层,可以有效的提高面料的弹性效果和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中D处单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抗菌层;101、涤纶纤维;102、第一连接纤维;1.3-第二连接纤维;2、弹性层;201、蚕蛹蛋白纤维;202、棉浆纤维;203、第三连接纤维;3、透气层;301、聚酯长丝纤维;302、竹纤维;4、面层;401、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包括有抗菌层1,所述抗菌层1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层2,两侧所述弹性层2的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面层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抗菌层1采用的是涤纶纤维101,所述涤纶纤维101上涂抹有纳米银涂层,所述涤纶纤维101为相互连接的多边形框型,所述涤纶纤维101的连接边通过第一连接纤维102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101的连接角通过第二连接纤维103固定连接,涤纶纤维101和纳米银涂层涂层的设置可以使得面料能够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并且保持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性层2采用的是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棉浆纤维202,所述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所述棉浆纤维202成椭圆环形连接,所述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所述棉浆纤维202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连接纤维203固定连接,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棉浆纤维202设置成椭圆环形可以有效的提高复性能力,提高连接弹性和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透气层3采用的是聚酯长丝纤维301和竹纤维302,所述聚酯长丝纤维301和所述竹纤维302成水滴状孔相互编织连接,聚酯长丝纤维301和竹纤维302成水滴状孔相互编织连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并且便于进行透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面层4中包括有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1和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所述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1和所述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相互螺旋缠绕编织,高捻度的涤棉单纱双股并和成双螺旋结构DNA纱,达到扭矩平衡,有效解决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的扭曲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纤维102、所述第二连接纤维103和所述第三连接纤维203采用的均为腈纶纤维,第一连接纤维102、第二连接纤维103和第三连接纤维203的设置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脱丝或者断裂。
结构原理: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抗菌层1,抗菌层1采用的是喷涂有纳米银涂层的涤纶纤维101,有效的实现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涤纶纤维101成多边形连接,既能够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柔性,也能够使得面料透气性好,以及设有弹性层2和透气层3,并且弹性层2采用的是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棉浆纤维202编织成的椭圆形环,既能够有效的实现一定的弹性,也便于实现复位操作,且透气层3采用的是聚酯长丝纤维301和竹纤维302,聚酯长丝纤维301和竹纤维302成水滴状连接,可以提高透气性,使得面料更加的舒适,以及设有面层4,通过将高捻度的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1和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双股并和成双螺旋结构,达到扭矩平衡,有效解决了短纤高捻纱在经编过程中的扭曲等问题,有利于增加其柔软舒适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抗菌层(1),所述抗菌层(1)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层(2),两侧所述弹性层(2)的外侧分别固定设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面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1)采用的是涤纶纤维(101),所述涤纶纤维(101)上涂抹有纳米银涂层,所述涤纶纤维(101)为相互连接的多边形框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101)的连接边通过第一连接纤维(102)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101)的连接角通过第二连接纤维(1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2)采用的是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棉浆纤维(202),所述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所述棉浆纤维(202)成椭圆环形连接,所述蚕蛹蛋白纤维(201)和所述棉浆纤维(202)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连接纤维(2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采用的是聚酯长丝纤维(301)和竹纤维(302),所述聚酯长丝纤维(301)和所述竹纤维(302)成水滴状孔相互编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4)中包括有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1)和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所述第一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1)和所述第二涤棉混纺短纤纱丝(402)相互螺旋缠绕编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纤维(102)、所述第二连接纤维(103)和所述第三连接纤维(203)采用的均为腈纶纤维。
CN202220993128.2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Active CN217476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3128.2U CN2174767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3128.2U CN2174767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6785U true CN217476785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3128.2U Active CN2174767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6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94478U (zh) 一种抗菌型面料
CN210501766U (zh) 一种竹纤维混纺面料
CN217476785U (zh) 一种抗菌间隔织物
CN210454014U (zh) 一种抗菌抗污面料
CN208395365U (zh) 一种弹力防静电纱线
CN213086214U (zh) 一种透气耐磨的涤纶纱线
CN206418243U (zh) 纱线
CN203333904U (zh) 高强多功能复合纱线
CN218147197U (zh) 一种透气型抗菌针织面料
CN216338192U (zh) 一种高弹耐氯氨纶丝包芯纱
CN213501219U (zh) 一种新型植物纤维面料
CN214688338U (zh) 一种多层安全性防护涤纶织物
CN219191545U (zh) 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纺织面料
CN216708611U (zh) 一种夏季服装舒适面料
CN215976217U (zh) 一种柔软度高的新型涤纶网络丝
CN220550295U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针织面料
CN217099275U (zh) 一种具有亲肤功能的丝韵纺纱
CN213138146U (zh) 一种舒适弹力印花面料
CN214646423U (zh) 一种耐磨抗菌羊毛条
CN220409886U (zh) 一种凉感抗菌功能面料
CN219028753U (zh) 一种环保型透气面料
CN213056283U (zh) 一种透气人棉针织面料
CN218008237U (zh) 一种抗菌针织衫
CN217293763U (zh) 抑菌保暖面料
CN219856276U (zh) 一种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