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7845U -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7845U
CN217467845U CN202220244953.2U CN202220244953U CN217467845U CN 217467845 U CN217467845 U CN 217467845U CN 202220244953 U CN202220244953 U CN 202220244953U CN 217467845 U CN217467845 U CN 217467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ixedly connected
display device
bevel gear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49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群
张钦涛
任垒
马迪
李逢战
吴忠英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02449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7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7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7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涉及场景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有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所述座椅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座椅上设有人体反应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靠近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训练人员控制座椅远离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通过控制图片类型和趋近/回避的组合来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趋近偏向的要远离,回避偏向的要趋近)。

Description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景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沉浸式系统是世界上一种成熟的高度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它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音响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在该系统中,3D环境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感受参与者操作,并实施产生相应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身体动作或对身体状态的体验或模拟对态度会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作态度具身效应,也叫做具身态度。以往的研究多对于趋避行为影响态度情感成分有所探讨,涉及态度改变的认知成分较少。而大量的研究已经显示,趋避行为的体验或模拟对态度的情感与认知成分都存在影响。具身认知的观点认为,认知过程是用于环境的互动活动,也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往研究对于趋避行为与态度对象属性在态度改变这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态度对象扮演了何种角色没有作深入的分析。
对于趋避行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研究趋避行为的过程中,缺乏进行趋避实验的专用装置,这导致进行趋避行为研究及适应性训练非常的不易,训练人员缺乏针对性的训练装置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特一种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是:设置的显示装置在训练时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设置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座椅移动,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通过设置的人体反应控制装置做出反应,即对该装置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设置的驱动装置接受到相应的指令后控制座椅移动,当训练人员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靠近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训练人员控制座椅远离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通过控制图片类型和趋近/回避的组合来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趋近偏向的要远离,回避偏向的要趋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有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所述座椅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座椅上设有人体反应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显示装置在训练时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设置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座椅移动,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通过设置的人体反应控制装置做出反应,即对该装置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设置的驱动装置接受到相应的指令后控制座椅移动,当训练人员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靠近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训练人员控制座椅远离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通过控制图片类型和趋近/回避的组合来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 (趋近偏向的要远离,回避偏向的要趋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人体反应控制装置包括反应触发组件,所述反应触发组件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触发组件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反应触发组件用于训练人员在训练时根据训练指令,对特定类型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趋近/回避控制动作,设置的控制器受到控制指令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室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辊通过环形输送带连接,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内侧设有若干滚筒,所述滚筒与所述安装腔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筒侧壁与所述环形输送带内侧贴合设置,所述座椅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侧与所述环形输送带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个转动辊与环形输送带之间存在张紧力,同时设置的转动辊与滚筒对环形输送带起到支撑作用,在座椅移动时,设置的连接座带动环形输送带同步运动,从而在训练人员使用时可以将脚部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进而有效提高了训练人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滑轨,所述底座上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滑轨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滑轨上侧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右两端均与所述安装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可以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可以带动滑块滑动,滑块滑动可以带动座椅移动,从而便于完成趋避训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底座的右侧设有驱动腔室,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腔室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两端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转轴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腔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机可以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可以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时可以通过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带动转轴两端的螺纹杆同步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可以带滑块滑动,从而可以带动座椅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有图像显示终端,所述支撑台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图像显示终端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图像显示终端对显示屏提供图像来源,设置的显示屏用于训练人员观测图像,在进行趋避训练时,设置的显示屏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所显示图像的缩小与放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反应触发组件为摇杆开关,所述摇杆开关固定于所述座椅的扶手上侧,所述摇杆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摇杆开关可以使得训练人员可以根据训练指令,对特定类型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趋近/回避控制动作,从而控制座椅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反应触发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与微动开关,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微动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座椅的靠背固定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一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带,所述微动开关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靠背,所述微动开关的右侧设有触发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设置的扣带可以扣合在人体的背部,在进行训练时,当做出趋近反应时,训练人员头部与背部向前倾斜,从而拉动连接绳,设置的拉力传感器受到连接绳的拉力后触发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座椅向着靠近显示装置的方向移动;当做出回避反应时,训练人员身体朝后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触发部件触发微动开关闭合,进而触发微动开关控制座椅朝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触发靠板,所述触发靠板与所述座椅的靠背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力杆,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端与所述触发靠板的左侧贴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弹力杆为触发靠板提供弹性回复力,当训练人员向座椅的靠背方向倚靠时,设置的触发靠板会触发微动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的显示装置在训练时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设置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座椅移动,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通过设置的人体反应控制装置做出反应,即对该装置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设置的驱动装置接受到相应的指令后控制座椅移动,当训练人员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靠近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训练人员控制座椅远离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通过控制图片类型和趋近/回避的组合来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趋近偏向的要远离,回避偏向的要趋近)。
2.在使用时,设置的扣带可以扣合在人体的背部,在进行训练时,当做出趋近反应时,训练人员头部与背部向前倾斜,从而拉动连接绳,设置的拉力传感器受到连接绳的拉力后触发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座椅向着靠近显示装置的方向移动;当做出回避反应时,训练人员身体朝后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触发部件触发微动开关闭合,进而触发微动开关控制座椅朝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椅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座椅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触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弹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座椅;21、靠背;22、扶手;3、驱动装置;31、滑轨;32、安装槽;33、滑块;34、螺纹杆;35、驱动组件;351、转轴;352、第一锥齿轮;353、第二锥齿轮;354、第三锥齿轮;355、第四锥齿轮;356、电机;357、驱动腔室;4、显示装置;41、支撑台;42、图像显示终端;43、显示屏;5、距离传感器;6、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1、反应触发组件;611、拉力传感器;612、微动开关;613、连接绳;614、扣带;615、触发部件;6151、触发靠板;6152、弹力杆;7、安装腔室;8、转动辊;9、环形输送带;10、滚筒;11、连接座;12、外管;13、插杆;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底座 1,底座1上侧设有座椅2,座椅2与底座1之间设有驱动装置3,设置的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座椅2移动,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位于座椅2的右侧,设置的显示装置4在训练时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座椅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5,优选的,距离传感器5的型号为GP2Y0A02,设置的距离传感器5用于检测座椅2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距离,座椅2上设有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通过设置的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做出反应,即对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设置的驱动装置3接受到相应的指令后控制座椅2移动,当训练人员看到显示装置4 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2靠近显示装置4时,显示装置4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训练人员控制座椅2远离显示装置4时,显示装置4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通过控制图片类型和趋近/回避的组合来进行认知偏向矫正训练(趋近偏向的要远离,回避偏向的要趋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包括反应触发组件61,反应触发组件61与座椅2固定连接,反应触发组件61电连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控制器的型号为ATmega8单片机,距离传感器5和驱动装置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设置的反应触发组件61 用于训练人员在训练时根据训练指令,对特定类型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趋近/回避控制动作,设置的控制器受到控制指令后控制驱动装置3工作对座椅2的位置进行调节。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反应触发组件61为摇杆开关,摇杆开关固定于座椅2的扶手22上侧,摇杆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设置的摇杆开关可以使得训练人员可以根据训练指令,对特定类型的图片做出相应的趋近/回避控制动作,从而控制座椅2前后移动。
如图2所示,底座1的上侧设有安装腔室7,安装腔室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辊8,转动辊8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腔室7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转动辊8通过环形输送带9 连接,两个转动辊8与环形输送带9之间具有一定的张紧力,环形输送带9的内侧设有若干滚筒10,滚筒10与安装腔室7侧壁转动连接,滚筒10侧壁与环形输送带9内侧贴合设置,设置的若干滚筒10对环形输送带9进行支撑,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环形输送带9在长期使用时发生松弛,座椅2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的下侧与环形输送带9 固定连接。在座椅2移动时,座椅2下方的连接座11带动环形输送带9与座椅2同步运动,从而在训练人员使用时可以将脚部放置在环形输送带9上,避免了使用者脚部与接触面出现摩擦的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了训练人员的舒适度。
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两个滑轨31,底座1上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2,两个滑轨31分别固定于两个安装槽32底部,滑轨31上侧滑动有滑块33,滑块33的上侧与座椅2固定连接,滑块33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4,螺纹杆34左右两端均与安装槽32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34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35。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驱动组件35包括转轴351,底座1的右侧设有驱动腔室357,转轴351与驱动腔室357侧壁转动连接,且转轴351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槽32 内,如图4所示,转轴3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2,第一锥齿轮352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53,第二锥齿轮353与螺纹杆34转动连接,且转轴351两端螺纹杆34的螺纹方向相反,转轴351套设有第三锥齿轮354,第三锥齿轮354的下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55,第四锥齿轮35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56,优选的,电机356为伺服电机356,电机356 与驱动腔室357底部固定连接,电机356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电机356可以带动第四锥齿轮355转动,第四锥齿轮355转动可以通过第三锥齿轮354带动转轴351转动,转轴351在转动时可以通过两端的第一锥齿轮352与第二锥齿轮353带动转轴351两端的螺纹杆34同步转动,螺纹杆34转动时可以带滑块33滑动,从而可以带动座椅2移动。
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4包括支撑台41,支撑台41的内部设有图像显示终端42,图像显示终端42为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内安装有图像测试软件,同时,计算机主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在控制座椅2移动时显示屏43上显示的图像的大小也能做出相应的改变,支撑台41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43,图像显示终端42与显示屏43电连接。通过设置的图像显示终端42对显示屏43提供图像来源,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图片进行切换,设置的显示屏43用于训练人员观测图像,在进行趋避训练时,设置的显示屏43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所显示图像的缩小与放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训练人员坐在座椅2上,显示屏43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图片进行切换,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做出趋避反应,在训练人员看到显示屏43的图像后,通过摇杆开关做出控制动作,设置的电机356 接受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后控制座椅2移动,当训练人员看到显示屏43上显示的图像后,训练人员通过摇杆开关控制座椅2靠近显示装置4时,显示屏43上显示的图像会放大并占据整个显示屏43;训练人员控制座椅2远离显示屏43时,显示屏43上显示的图片会缩小至屏幕中心,根据规则,当训练人员做出趋近反应时,会控制座椅2朝前移动;当训练人员做出回避反应时,会控制座椅2朝后移动,使得自身远离所看到的图像,在座椅2每一次移动后都会进行自动复位,以此保障多次趋避训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应触发组件61,以下对反应触发组件61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5和图6所示,反应触发组件61包括拉力传感器611与微动开关612,优选的,拉力传感器611的型号为NTJL-1,微动开关612的型号为TZ-7124,拉力传感器611和微动开关61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拉力传感器611与座椅2的靠背21固定连接,拉力传感器611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613一端,连接绳6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带614,优选的,扣带614的结构与腰带的结构形同,从而可以适用于体型不同的训练人员;优选的,连接绳613为弹性绳,从而可以在拉动连接绳613时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微动开关612固定于座椅2的靠背21,微动开关612的右侧设有触发部件615。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触发部件615包括触发靠板6151,触发靠板6151与座椅2的靠背2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力杆6152,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弹性杆包括外管12与插杆13,插杆13插设于外管12一端,且插杆13不会从外管12中脱落,外管 12内设置由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外管12与插杆13,外管12的左端与座椅2的靠背21固定连接,插杆13的右端与触发靠板6151固定连接,从而为触发靠板6151 提供弹性回复力,微动开关612的触发端与触发靠板6151的左侧贴合设置。当训练人员向座椅2的靠背21方向倚靠时,设置的触发靠板6151会触发微动开关612。在使用时,设置的扣带614可以扣合在人体的背部,在进行训练时,当做出趋近反应时,训练人员头部与背部向前倾斜,从而拉动连接绳613,设置的拉力传感器611受到连接绳613的拉力后触发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带动座椅2向着靠近显示装置4的方向移动;当做出回避反应时,训练人员身体朝后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触发部件615触发微动开关612闭合,进而触发微动开关612控制座椅2朝后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训练人员坐在座椅2上,设置的扣带614可以扣合在人体的背部,显示屏43为训练人员提供图像显示,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图片进行切换,训练人员看到显示的图像后做出趋避反应,在做出趋近反应时,训练人员头部与背部向前倾斜,从而拉动连接绳613,设置的拉力传感器611受到连接绳613的拉力后触发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带动座椅2向着靠近显示装置4的方向移动;当做出回避反应时,训练人员身体朝后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触发部件615触发微动开关612闭合,进而触发微动开关612控制座椅2朝后移动,在座椅2每一次移动后都会进行自动复位,以此保障多次趋避训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用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座椅(2),所述座椅(2)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驱动装置(3),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显示装置(4),所述显示装置(4)位于所述座椅(2)的右侧,所述座椅(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5),所述座椅(2)上设有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反应控制装置(6)包括反应触发组件(61),所述反应触发组件(61)与所述座椅(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触发组件(61)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距离传感器(5)和所述驱动装置(3)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安装腔室(7),所述安装腔室(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辊(8),所述转动辊(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室(7)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辊(8)通过环形输送带(9)连接,所述环形输送带(9)的内侧设有若干滚筒(10),所述滚筒(10)与所述安装腔室(7)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筒(10)侧壁与所述环形输送带(9)内侧贴合设置,所述座椅(2)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的下侧与所述环形输送带(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两个滑轨(31),所述底座(1)上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2),两个所述滑轨(31)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槽(32)底部,所述滑轨(31)上侧滑动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的上侧与所述座椅(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3)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4),所述螺纹杆(34)左右两端均与所述安装槽(32)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4)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5)包括转轴(351),所述底座(1)的右侧设有驱动腔室(357),所述转轴(351)与所述驱动腔室(357)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351)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32)内,所述转轴(35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52),所述第一锥齿轮(352)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53),所述第二锥齿轮(353)与所述螺纹杆(34)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351)两端螺纹杆(3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转轴(351)套设有第三锥齿轮(354),所述第三锥齿轮(354)的下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55),所述第四锥齿轮(35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56),所述电机(356)与所述驱动腔室(35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56)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4)包括支撑台(41),所述支撑台(41)的内部设有图像显示终端(42),所述支撑台(41)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43),所述图像显示终端(42)与所述显示屏(4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触发组件(61)为摇杆开关,所述摇杆开关固定于所述座椅(2)的扶手(22)上侧,所述摇杆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触发组件(61)包括拉力传感器(611)与微动开关(612),所述拉力传感器(611)和所述微动开关(61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611)与所述座椅(2)的靠背(21)固定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611)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613)一端,所述连接绳(6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带(614),所述微动开关(612)固定于所述座椅(2)的靠背(21),所述微动开关(612)的右侧设有触发部件(6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件(615)包括触发靠板(6151),所述触发靠板(6151)与所述座椅(2)的靠背(2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力杆(6152),所述微动开关(612)的触发端与所述触发靠板(6151)的左侧贴合设置。
CN202220244953.2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Active CN217467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4953.2U CN21746784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4953.2U CN21746784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7845U true CN21746784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4953.2U Active CN21746784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7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6153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US10856796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US10231662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US11052288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US10010286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US11311209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 motion base used therein
US9526443B1 (en) Force and/or motio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of testing a subject
Lindeman et al. Effectiveness of directional vibrotactile cuing on a building-clearing task
Delaunay et al. A study of a retro-projected robotic face and its effectiveness for gaze reading by humans
WO2000010664A1 (en) Location based entertainment device
KR101855863B1 (ko) 멀미를 방지하는 실시간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US20150048933A1 (en) Haptic chair for motion simulation
Hara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manipulation of body-parts ownership using a bilateral master-slave system
Ocampo et al. Improving user performance in haptics-base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by colocation of user's visual and motor axes via a three-dimensional augmented-reality display
Riess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CN217467845U (zh) 一种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US201903107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ory simul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to enhance immersion
Amemiya et al. Pseudo-sensation of walking generated by passive whole-body motions in heave and yaw directions
CN105467807B (zh) 面向全息展示的多通道人机交互工效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
CN114333486A (zh) 基于3d沉浸式技术和趋避训练(aat)范式的特定场景适应性训练装置
JP2007159703A (ja) アタッチメント動作装置
KR20180039415A (ko) 서보모터 기반 미세진동형 모션플랫폼 시스템
CN219658242U (zh) 一种防人因失误vr场景训练体验一体化平台
Amemiya et al. Perceived forward velocity increases with tactile flow on seat pan
Lehmann et al. A high-end virtual reality setup for the study of mental rot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