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7632U -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7632U
CN217467632U CN202221454300.3U CN202221454300U CN217467632U CN 217467632 U CN217467632 U CN 217467632U CN 202221454300 U CN202221454300 U CN 202221454300U CN 217467632 U CN217467632 U CN 21746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plate
pressure sensor
pressur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43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景
张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43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压力触控板包括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致动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支架,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沿第一方向依次叠设,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压力传感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之间,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压力传感器位于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内;致动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致动器与补强板固定连接,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致动器位于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外。本申请通过有利于减小压力触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Description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板通过触摸传感器感知用户手指的位置和移动,并在显示界面上控制指针移动。传统的触控板通过物理按键检测用户的按压动作,执行确认或者调出菜单等功能。但是用户的按压动作只能在触控板的部分区域执行,无法在触控板的任意区域执行。
为了解决传统触控板只能局部按压的问题,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压力触控板,压力触控板可利用压力检测代替物理按键检测,实现确认和调出菜单等功能。用户按压压力触控板后,压力触控板中的致动器可以向用户提供震动反馈,从而为用户提供便捷且舒适的操作体验。然而,上述压力触控板的厚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较小的压力触控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该压力触控板的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触控板,包括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致动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所述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沿第一方向依次叠设,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之间,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内;
所述致动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致动器与所述补强板固定连接,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致动器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相连接,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补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承接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边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承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的中部。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承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对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的厚度相同。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大于0°小于180°。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承接板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且位于背离所述补强板的一侧,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致动器粘接或焊接在所述承接板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承接板的投影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焊接固定;
或者,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致动器相对应的避让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避让部的投影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补强板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的一侧还设有减薄部,所述减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补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厚度;
所述减薄部靠近所述补强板的边缘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连接在所述减薄部上。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首尾依次相连共同围成中空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中空部的一侧设有悬臂梁;
所述减薄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薄部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减薄部,两个第一减薄部和两个第二减薄部首尾依次相连;所述减薄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减薄部和第二减薄部相连的第三减薄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减薄部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减薄部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悬臂梁通过弹性垫片粘接在所述第三减薄部上。
如上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粘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补强板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粘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上设有悬臂梁,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悬臂梁上,所述悬臂梁通过弹性垫片粘接到所述补强板上;
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补强板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和致动器接口,所述第二粘合层上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口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致动器接口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补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软排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排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后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口,所述致动器与第二软排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软排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连接所述致动器接口。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C壳,所述C壳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压力触控板包括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致动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支架,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沿第一方向依次叠设,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压力传感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之间,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压力传感器位于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内;致动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致动器与补强板固定连接,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致动器位于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外。本申请通过将致动器设置在盖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的投影范围之外,从而有利于减小压力触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强板和承接板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轴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强板和承接板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压力触控板;
100-盖板;
200-电路板;210-压力传感器接口;220-致动器接口;230-静电导电片;
300-补强板;301-第三通孔;310-第一侧边;320-第二侧边;330-减薄部;331-第一减薄部;332-第二减薄部;333-第三减薄部;
400-致动器;
500-压力传感器支架;501-避让部;502-中空部;510-悬臂梁;520-弹性垫片;530-第一软排线;540-第一支撑板;550-第二支撑板;
600-承接板;610-第一部分;620-第二部分;
700-第一粘合层;
800-第二粘合层;801-第一通孔;802-第二通孔;
20-C壳;21-安装口;
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的方案中,压力触控板由多个部件叠设而成,由于部件自身厚度和装配结构的限制,压力触控板的厚度较大。例如,由于致动器的厚度较大,致动器的存在造成了压力触控板的厚度较大。当压力触控板安装至电子设备的C壳(例如笔记本上安装键盘的外壳)上时,压力触控板可能会与电池等零件产生干涉。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压力触控板,通过将致动器外置于压力触控板的主体结构之外,从而有利于减小压力触控板的厚度,以降低压力触控板安装时对电子设备中电池的干涉。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申请的内容。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轴测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的爆炸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强板和承接板的连接结构简图。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触控板10,包括盖板100、电路板200、补强板300、致动器400、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支架500。盖板100、电路板200、补强板300和压力传感器支架500沿第一方向Z依次叠设,其中,第一方向Z为垂直于盖板的方向。
其中,盖板100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其他材料形成的保护盖板,主要用于为用户的手指触摸或按压提供输入表面,同时保护盖板100下方的电路板200等部件。用户的手指在盖板100上触摸或者移动,可以输入与触摸操作相关的指令。手指还可以按压盖板100以向压力触控板10施加向下的压力,输入与按压操作相关的指令。
盖板100与电路板200之间可以通过第一粘合层700粘接;第一粘合层700例如可以是双面胶层或热固胶层等。电路板200朝向盖板100的一侧上设置有触摸电极层,该触摸电极层主要用于检测手指在盖板100的触摸位置及其在盖板100的移动,并输出手指触摸的位置坐标信息或者手指移动产生的动态向量信息。
电路板200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电子元器件例如包括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可以安装在电路板200朝向补强板300的一侧,触摸控制器通过电路板200上的电路电性连接到触摸电极层和压力传感器。触摸控制器一方面用于向触摸电极层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进行触摸检测,另一方面用于在手指按压压力触控板10时接收触摸电极层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触摸感应信号和压力感应信号,并基于上述触摸感应信号和压力感应信号确定手指的位置信息和手指施加的压力大小。触摸控制器还可以连接到致动器400,并且根据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感应信号驱动致动器400进行震动,致动器400可带动整个压力触控板10震动,以向用户提供压力反馈。本实施例中,致动器400例如可以是线性马达。
电路板200与补强板300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800粘接;第二粘合层800例如可以是双面胶层或热固胶层等。补强板300可以为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补强板300用于支撑并保护电路板200,致动器400与补强板300固定连接,致动器400震动时带动补强板300震动,进而带动整个压力触控板10震动。
压力传感器支架500可以为金属支架(例如不锈钢支架),用于为压力传感器及压力触控板10中的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压力传感器支架500还用于将压力触控板10安装到电子设备的C壳上。
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为压阻式传感器,其设置在补强板300和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例如是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上设有悬臂梁510,应变片设置在悬臂梁510朝向补强板300的一侧,悬臂梁510通过弹性垫片520粘接到补强板300上。手指按压压力触控板10时施加的压力可以使悬臂梁510产生形变,进而使设置在悬臂梁510上的应变片同步产生形变,引起电阻值变化,触摸控制器可以根据电阻值变化计算出压力的大小,并进一步控制致动器400进行适宜程度的震动。
具体来说,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朝向补强板300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210和致动器接口220;第二粘合层800上设有与压力传感器接口210相对应的第一通孔801以及与致动器接口220相对应的第二通孔802;补强板300上设有与第一通孔801相对应的第三通孔301。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软排线53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软排线53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01和第一通孔801后连接压力传感器接口210,从而实现压力传感器与电路板200之间的通信;致动器400与第二软排线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软排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802后连接致动器接口220,从而实现致动器400与电路板200之间的通信。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排线530可以设置成包括多个弯曲折叠部分的结构,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第一软排线530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从而可以提高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接口210连接时的容错率。例如,当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预设位置之间产生一定的偏移时,可以通过拉动第一软排线530,使得压力传感器能够顺利的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接口210上。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上设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接口210和一个致动器接口220。压力传感器接口210在第二方向X上大体位于电路板200的中部;在第三方向Y上,两个压力传感器接口210分别靠近电路板200的两侧设置。致动器接口220在第三方向Y上大体位于两个压力传感器接口210中间,且致动器接口220靠近电路板200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设置。第二粘合层800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801和一个第二通孔802,在第一方向Z上,两个第一通孔801的位置分别与两个压力传感器接口210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通孔802的位置与致动器接口220的位置相对应。补强板300上设有两个第三通孔301,在第一方向Z上,两个第三通孔301分别与两个压力传感器接口210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部分电路板200显露于补强板300上的第三通孔301之内,电路板200与补强板300之间还连接有静电导电片230,静电导电片230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电路板200和补强板300上。静电导电片230可以将电路板300上的静电导向补强板300,进而通过电子设备的C壳导出,从而降低静电对电路板200的损害。
压力传感器支架500大体呈长方体状,压力传感器支架500包括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540和沿第三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板550,两个第一支撑板540和两个第二支撑板550首尾依次相连共同围成具有中空部502的压力传感器支架500。悬臂梁510设置在第二支撑板550朝向中空部50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上设有四个悬臂梁510,每一个第二支撑板550上设有两个悬臂梁510,且两个悬臂梁510分别靠近第二支撑板550沿第二方向X的两端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悬臂梁510上均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和弹性垫片520。与同一个第二支撑板550相连的两个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同一根第一软排线530上;也就是说,在第三方向Y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悬臂梁510上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同一根第一软排线5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软排线530在第二方向X的中部还设有第三端,第一软排线530的第三端沿第三方向Y连接到电路板200上的压力传感器接口210,从而实现与电路板200之间的通信。
请继续参照图2-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补强板300朝向压力传感器支架500的一侧还设有减薄部330,减薄部330为补强板上厚度较薄的区域,减薄部330沿第一方向Z的厚度小于补强板300沿第一方向Z的最大厚度,减薄部330的具体厚度可根据补强板300的刚性等调件进行设置。减薄部330靠近补强板300的边缘设置,压力传感器支架500连接在减薄部330上。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方向Z上,可以使压力传感器支架500的部分厚度与补强板300的厚度重叠,从而降低了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与补强板300的整体厚度,也即降低了压力触控板10的厚度,从而使电子设备内可以容纳更大体积的电池。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减薄部330包括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薄部331和沿第三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减薄部332,两个第一减薄部331和两个第二减薄部332首尾依次相连。减薄部330还包括与第一减薄部331和第二减薄部332相连的第三减薄部333;与上述悬臂梁510相应的是,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第三减薄部333,每一个第二减薄部332连接有两个第三减薄部333,且两个第三减薄部333分别靠近第二减薄部332沿第二方向X的两端设置。
沿第一方向Z,两个第一支撑板540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一减薄部331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支撑板550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减薄部332的位置一一对应,四个悬臂梁510通过四个弹性垫片520分别粘接在四个第三减薄部333上。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仅通过四个弹性垫片520粘接在四个第三减薄部333上,四个弹性垫片520使得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与补强板30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提供用户沿第一方向Z按压压力触控板10时的形变空间。
本实施例中,致动器400可以直接连接到补强板300上(例如通过致动器400的壳体与补强板300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到补强板300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平面内,致动器400位于盖板100的投影范围之外;也就是说,若将补强板300及其朝向盖板100一侧的部件(包括盖板100、电路板200和补强板300等)看做是压力触控板10的主体结构,致动器400整体位于压力触控板10的主体结构之外,从而致动器在第一方向Z上的厚度不会影响压力触控板10的厚度,有利于减小压力触控板10在第一方向Z上的厚度,以降低压力触控板10安装时对电子设备中电池的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压力触控板10还包括承接板600,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相连接,致动器400安装在承接板600上。
可选地,致动器400可以采用粘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承接板600相连接。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并且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可以采用焊接、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或者,承接板600也可以与补强板300一体成型,以降低压力触控板10整体的部件数量或装配工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致动器400的尺寸小于等于承接板600的尺寸,也就是说,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平面内,致动器400的投影范围位于承接板600的投影范围之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承接板600更好的支撑致动器400,并且更好的传递来自致动器400的震动力。
本实施例通过将致动器400先固定在承接板600上,再利用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固定,可以保证致动器400与补强板3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防止致动器400震动时发生脱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补强板300大体呈长方体状,补强板300包括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310和沿第三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320,第一侧边310在第三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320在第二方向X上的长度,承接板600与其中一个第一侧边310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两两垂直。
具体来说,压力触控板10沿第一方向Z安装到电子设备上后大体位于电池的上方,电池在电子设备内部沿第三方向Y延伸,且电池在第三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压力触控板10在第三方向Y上的长度。因此将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个第一侧边310连接,可以使安装在承接板600上的致动器400避开电池的安装区域,从而使得位于电池上方的压力触控板10的厚度减薄,防止压力触控板10与电池产生干涉。
可选地,在第三方向Y上,本实施例的承接板600连接在第一侧边310的中部。采用上述方式,安装在承接板600上的致动器400传递到补强板300上的震动力较为均匀,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1-图4,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承接板600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与第一侧310边对接;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在第一方向Z上的厚度相同。也就是说,承接板600与补强板300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同一侧的侧面均在同一个平行于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的平面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承接板600与第一侧边310之间形成有夹角,该夹角的角度范围可以大于0°小于180°。采用上述方式,可以使得安装在承接板600上的致动器400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以避免致动器400与电子设备内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承接板600与第一侧边310之间的夹角为9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承接板600垂直于第一侧边31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安装在承接板600上的致动器400能够较好的将震动传递到补强板300上,降低传递时的震动损失。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板10的轴测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强板和承接板的连接结构简图。
请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的压力触控板1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压力触控板10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承接板60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分610和第二部分620。第一部分610沿第一方向Z的第一端与第一侧边310固定连接;第一部分610沿第一方向Z的第二端朝向压力传感器支架500设置。第二部分620沿第二方向X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部分610沿第一方向Z的第二端;第二部分620沿第二方向X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且位于背离补强板300的一侧,致动器400安装在第二部分620上。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第一部分610将致动器400与补强板300错开一定的位置,从而降低致动器400对主板的干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610沿第一方向Z的延伸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优选地,第一部分610沿第一方向Z的延伸距离小于补强板300和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之间的间距,使得致动器400安装到第二部分620后,在第一方向Z上,致动器400也位于补强板300和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之间,以更好的减小压力触控板10的厚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致动器400安装在承接板600朝向压力传感器支架500的一侧,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上设有与致动器400相对应的避让部50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平面内,致动器400的投影范围位于避让部501的投影范围之内。
具体的,避让部501设置在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上与安装承接板600的第一侧边310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板540上。避让部50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容纳致动器400和承接板600即可。例如,在平行于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的平面内,避让部501可以是部分第一支撑板540沿第二方向X向中空部502凹陷形成的凹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避让部501,可以防止按压压力触控板10时致动器400与压力传感器支架500产生干涉。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C壳20,C壳20上开设有安装口21,安装口21内设有如上的压力触控板10。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及其配件键盘、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游戏设备、车载电子设备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的C壳20包括顶面以及垂直于顶面的多个外侧面,其中顶面垂直于第一方向Z设置,安装口21设置在顶面上。压力触控板10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支架500固定在C壳20上的安装口21内;例如,压力传感器支架500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件件沿第一方向Z固定在C壳20上的安装口21内。压力触控板10的具体安装方式可结合电子设备的C壳20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例如,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安装口21在第二方向X上偏置在顶面的一侧,即安装口21靠近距离用户一侧较近的外侧面设置,由于该外侧面与安装口21之间的距离较小,电子设备内部对应于该处的空间不足以安装致动器400,因此致动器400可以远离该外侧面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力触控板10,因此压力触控板10的厚度较小,压力触控板10安装到C壳20上后不易与电子设备的电池产生干涉,从而有利于电子设备选用大容量的电池,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致动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所述盖板、第一粘合层、电路板、第二粘合层、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沿第一方向依次叠设,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补强板和压力传感器支架之间,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内;
所述致动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致动器与所述补强板固定连接,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盖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致动器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相连接,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承接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边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承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对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大于0°小于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且位于背离所述补强板的一侧,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粘接或焊接在所述承接板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承接板的投影范围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焊接固定;
或者,所述承接板与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致动器相对应的避让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所述致动器的投影范围位于所述避让部的投影范围之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朝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的一侧还设有减薄部,所述减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补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厚度;
所述减薄部靠近所述补强板的边缘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连接在所述减薄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支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首尾依次相连共同围成中空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中空部的一侧设有悬臂梁;
所述减薄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减薄部和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减薄部,两个第一减薄部和两个第二减薄部首尾依次相连;所述减薄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减薄部和第二减薄部相连的第三减薄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减薄部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减薄部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悬臂梁通过弹性垫片粘接在所述第三减薄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粘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补强板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粘接;
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补强板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和致动器接口,所述第二粘合层上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口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致动器接口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补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软排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排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后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口,所述致动器与第二软排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软排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连接所述致动器接口。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C壳,所述C壳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压力触控板。
CN202221454300.3U 2022-06-10 2022-06-10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46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300.3U CN217467632U (zh) 2022-06-10 2022-06-10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300.3U CN217467632U (zh) 2022-06-10 2022-06-10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7632U true CN217467632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4300.3U Active CN217467632U (zh) 2022-06-10 2022-06-10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7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5567B1 (en)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EP2883125B1 (en) A display apparatus
CN114740999B (zh) 压力触控板、压力触控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4160473A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114397969A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7443844U (zh) 触控板、压力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7467632U (zh)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216118567U (zh) 触控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546167A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115167695A (zh) 压力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217467638U (zh) 压力触控板、压力触控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829567B2 (en) Touch pad, force touch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848701U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EP2418705A1 (en) Actua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1665959A (zh) 触控式电子设备及其触摸板装置
CN112905018B (zh) 一种显示设备
WO2024000172A1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US201202431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8068831U (zh)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7443846U (zh)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8383929U (zh)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7404849U (zh)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US11789557B2 (en) Touchp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50746A1 (zh) 压力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7932684U (zh) 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