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5105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5105U
CN217465105U CN202221514495.6U CN202221514495U CN217465105U CN 217465105 U CN217465105 U CN 217465105U CN 202221514495 U CN202221514495 U CN 202221514495U CN 217465105 U CN217465105 U CN 217465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door body
rod
box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44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少卿
符秀亮
石兵
冯业瑞
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44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5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5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5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与箱体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驱动部,包括推杆和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安装孔,推杆设于安装孔内,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使门体开启箱体,其中,沿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推杆的运动使门体开启箱体,降低用户开门难度。在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增加了推杆的横截面积,降低了推杆的厚度,进而降低了驱动部整体的高度,从而使得驱动部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制冷设备。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的门体与箱体之间普遍使用带磁条的门封条进行密封,门封条安装在门体上,和门体形成一个整体,门体依靠门封条的磁力吸在箱体上,实现门体与箱体之间的密封,从而达到冰箱保温的作用。由于门封条与箱体接触面比较长,加上箱体与门体之间由于密封造成冰箱内部为一个密闭空间,当需要打开门体时,由于磁力和内部空间的负压,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打开,老人和小孩开门难度较大,特别是当用户双手都有物品时,用户需要放下手中物品再去开门,增加了用户的不便,费时费力。
相关技术中,通过电磁驱动和电机驱动实现门体的自动化开启,其中,通过电磁驱动实现门体的自动化开启时,其电磁驱动结构的厚度较大,导致其通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与箱体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驱动部,包括推杆和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安装孔,推杆设于安装孔内,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使门体开启箱体,其中,沿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驱动部,门体与箱体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驱动部包括推杆和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安装孔,推杆穿设在安装孔内,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推杆的运动使门体开启箱体,以为用户开门提供助力,降低用户开门难度。其中,在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增加了推杆的横截面积,降低了推杆的厚度,进而降低了驱动部整体的高度,便于驱动部的安装,从而使得驱动部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制冷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推杆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与圆形截面的推杆相比,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进而在实现同等推力的情况下,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降低了推杆沿制冷设备高度方向的厚度,进而使得驱动部整体的厚度减小,这样,在将驱动部安装在箱体或门体的顶部时,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而便于制冷设备的运输和使用,在将驱动部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发泡层时,也减小了对发泡层高度的占用,进而保证了制冷设备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的任一截面的形状均为腰形,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在有效降低电磁铁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同等推力和行程,从而使得驱动部能够适配更多机型。
在具体应用中,制冷设备的门体上设置有门封组件,门封组件设置在门体和箱体之间,能够保证门体对箱体的密封效果,避免箱体内的冷气泄露。由于门封组件与箱体之间具有吸引力,在开启门体时,用户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在用户手中有物品或老人、小孩开门时,非常不方便,而通过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能够驱动门体开启,降低了开门难度,实现了门体的自动化开启。
其中,电磁组件通电后具有磁性,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推动门体开启箱体。电磁组件断电后推杆能够实现复位,以供下次开门时使用。
在具体应用中,可通过在箱体上或门体上设置按键,通过按键控制电磁组件的通断或断电,进而实现驱动部的动作,或者在箱体或门体上设置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感应到用户开启门体时,控制电磁组件通电,以对开启进行助力,降低开门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驱动部设于箱体,推杆与门体对应设置。
在该设计中,驱动部设置在箱体上,提高了驱动部与制冷设备连接的可靠性。其中,推杆与门体对应设置,这样,通过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推杆向门体方向运动,以使得推杆推开门体,实现门体的自动化开启,进而降低开门难度。
进一步地,在电磁组件通电后,电磁组件产生磁场,驱动推杆向门体方向运动,使得推杆推开门体,降低开门难度,进而提升制冷设备的使用体验。
另外,驱动部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或者设置在箱体的发泡层内,由于驱动部的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因此在保证推杆的推力和行程的同时,降低了推杆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推杆对箱体高度方向的占用,进而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在将驱动部设置在发泡层内时,还减小了驱动部对发泡层空间的占用,进而保证了箱体的保温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驱动部设于门体,推杆与箱体对应设置。
在该设计中,驱动部设置在门体上,减小了对箱体空间的占用,同时,推杆与箱体对应设置,在电磁组件的驱动下,驱动推杆向箱体方向运动,在箱体的反作用力下,推动门体相对于箱体转动,进而使得门体开启箱体,实现门体开启的自动化,降低开门难度。
进一步地,在电磁组件通电后,电磁组件产生磁场,驱动推杆向箱体方向运动,使得推杆推开门体,降低开门难度,进而提升制冷设备的使用体验。
另外,驱动部设置在门体的顶部或者设置在门体的发泡层内,由于驱动部的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因此在保证推杆的推力和行程的同时,降低了推杆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推杆对门体高度方向的占用,进而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在将驱动部设置在发泡层内时,还降低了驱动部对发泡层空间的占用,进而保证了门体的保温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推杆包括:连接杆,与箱体或门体对应设置;导磁杆,与连接杆相连接,导磁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导磁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于安装孔内。
在该设计中,推杆包括连接杆和导磁杆,连接杆与导磁杆连接,导磁杆在电磁组件通电后被磁化,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运动,使得连接杆向箱体运动或向门体运动,实现箱体的开启。其中,导磁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增大了导磁杆的端面面积,导磁杆所受到的力在推杆的磁通不饱和时,随推杆的截面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将导磁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腰形,增大了导磁杆所受到的力,进而保证了连接杆所受到的推力,实现了对门体的开启。也即,在保证导磁杆受到的推力的同时,降低了驱动部整体的厚度。
另外,导磁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位于安装孔内,减小了导磁杆承受磁通量的体积,进而增大了导磁杆的磁通密度,增大了导磁杆受到的推力,进而保证了推杆对门体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连接杆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具体地,连接杆的截面面积小于导磁杆的截面面积,进而保证了导磁杆对连接杆的推力,在导磁杆的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保证了连接杆的运动行程,进而保证了对门体或箱体的推力。
具体地,在电磁组件通电时,导磁杆向安装孔内运动,连接杆向安装孔外运动,使得导磁杆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体积逐渐增大,连接杆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体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推杆还包括:挡圈,设于导磁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推杆还包括挡圈,挡圈设置在导磁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进而避免推杆由安装孔脱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推杆还包括:复位件,与导磁杆连接,位于挡圈与电磁组件之间,用于使导磁杆复位。
在该设计中,推杆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与导磁杆相连接,位于挡圈和电磁组件之间,在电磁组件通电后,驱动推杆沿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电磁组件断电后,复位件驱动推杆复位。
在具体应用中,复位件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导磁杆上,沿推杆的长度方向,弹簧一端与挡圈抵接,另一端与电磁组件的壁面抵接,电磁组件通电后,驱动导磁杆运动,在导磁杆的带动下,挡圈向电磁组件靠近,进而压缩弹簧,使得弹簧形变,在电磁组件断电后,弹簧恢复形变,推动挡圈向远离电磁组件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导磁杆复位。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推杆还包括:缓冲件,设于连接杆远离导磁杆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推杆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连接杆远离导磁杆的一端,在电磁组件驱动导磁杆运动时,连接杆通过缓冲件与门体或箱体接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接触时产生噪音,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连接杆与箱体或门体接触时划坏箱体或门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缓冲件包括橡胶垫或硅胶垫。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连接杆与导磁杆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连接杆和导磁杆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连接杆和导磁杆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推杆实现驱动功能的过程中,连接杆和导磁杆分离而造成驱动部失效的情况。同时,将连接杆和导磁杆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还能够便于驱动部的安装。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磁组件包括:安装部,设于箱体或门体,安装部包括安装腔;电磁铁,设于安装腔内,安装孔贯穿电磁铁和安装部,推杆通过安装孔与安装腔活动连接。
在该设计中,电磁组件包括安装部和电磁铁,安装部设置在箱体或门体上,安装部包括安装腔,电磁铁设置在安装腔内,避免电磁铁工作时对外部铁磁结构产生影响,也能够避免外部灰尘等落入电磁铁上影响电磁铁的性能。其中,安装孔贯穿电磁铁和安装部,推杆穿设在安装孔内,且能够相对于安装腔运动,进而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推动推杆运动,实现箱体的开启。
在具体应用中,在电磁组件设置在箱体上时,安装部安装在箱体上。在电磁组件设置在门体上时,安装部安装在门体上。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铁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安装孔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在该设计中,安装孔的截面形状为腰形,使得安装孔与推杆相适配,进而使得推杆能够在安装孔内运动。电磁铁的截面形状为腰形,使得电磁铁沿制冷设备高度方向的厚度降低,进而减小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提升了驱动部的通用性。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铁包括:支架,与安装部连接;线圈,设于支架上,线圈包括两个端子,两个端子安装在安装部上。
在该设计中,电磁铁包括支架和线圈,支架与安装部连接,线圈绕设在支架上,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得电磁铁能够驱动推杆运动。线圈包括两个端子,通过端子能够实现线圈与供电部的连接,两个端子安装在支架上,实现了端子的固定,提高了连接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控制部,与端子连接,控制部用于控制线圈通电或断电。
在该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端子连接,用于控制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在控制部控制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线圈产生磁场,对推杆产生推力,进而推杆的端部与门体或箱体接触,致使箱体开启。在控制部控制线圈断电的情况下,线圈磁场消失,推杆能够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铁包括螺线管电磁铁。
在该设计中,电磁铁包括螺线管电磁体,螺线管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运动,实现驱动部的驱动功能;螺线管电磁铁断电后磁性消失,从而保证机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磁组件还包括:减震垫,安装部通过减震垫与箱体或门体连接。
在该设计中,电磁组件还包括减震垫,安装部通过减震垫与箱体或门体连接,进而能够避免推杆运动时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制冷设备上而产生噪音,提升了制冷设备使用的性能。
在具体应用中,安装部包括围板和安装板,围板围设在电磁铁的周围,形成安装腔,安装板设置在围板的外侧,与围板的外壁面连接。在驱动部设置在箱体上的情况下,安装板靠近箱体设置,减震垫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安装板和箱体之间,在驱动部设置在门体上的情况下,安装板靠近门体设置,减震垫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安装板和门体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部由金属板制成,以起到屏蔽电磁铁的磁性的作用。
进一步地,连接杆为不锈钢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箱体,2门体,3驱动部,30推杆,300连接杆,302导磁杆,304挡圈,306复位件,308缓冲件,32电磁组件,320安装孔,322安装部,324电磁铁,326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出的制冷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门体2和驱动部3。
具体地,门体2与箱体1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1;驱动部3包括推杆30和电磁组件32,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孔320,推杆30设于安装孔320内,电磁组件32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使门体2开启箱体1,沿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其中,驱动部3设于箱体1,推杆30与门体2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门体2和驱动部3,门体2与箱体1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1,驱动部3包括推杆30和电磁组件32,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孔320,推杆30穿设在安装孔320内,电磁组件32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推杆30的运动使门体2开启箱体1,以为用户开门提供助力,降低用户开门难度。其中,在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增加了推杆30的横截面积,降低了推杆30的厚度,进而降低了驱动部3整体的高度,便于驱动部3的安装,从而使得驱动部3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制冷设备。
在该设计中,驱动部3设置在箱体1上,提高了驱动部3与制冷设备连接的可靠性。其中,推杆30与门体2对应设置,这样,通过电磁组件32能够驱动推杆30向门体2方向运动,以使得推杆30推开门体2,实现门体2的自动化开启,进而降低开门难度。
进一步地,在电磁组件32通电后,电磁组件32产生磁场,驱动推杆30向门体2方向运动,使得推杆30推开门体2,降低开门难度,进而提升制冷设备的使用体验。
另外,驱动部3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或者设置在箱体1的发泡层内,由于驱动部3的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因此在保证推杆30的推力和行程的同时,降低了推杆30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推杆30对箱体1高度方向的占用,进而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在将驱动部3设置在发泡层内时,还减小了驱动部3对发泡层空间的占用,进而保证了箱体1的保温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推杆30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与圆形截面的推杆30相比,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进而在实现同等推力的情况下,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3降低了推杆30沿制冷设备高度方向的厚度,进而使得驱动部3整体的厚度减小,这样,在将驱动部3安装在箱体1或门体2的顶部时,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而便于制冷设备的运输和使用,在将驱动部3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发泡层时,也减小了对发泡层高度的占用,进而保证了制冷设备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任一截面的形状均为腰形,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在有效降低电磁铁324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同等推力和行程,从而使得驱动部3能够适配更多机型。
在具体应用中,制冷设备的门体2上设置有门封组件,门封组件设置在门体2和箱体1之间,能够保证门体2对箱体1的密封效果,避免箱体1内的冷气泄露。由于门封组件与箱体1之间具有吸引力,在开启门体2时,用户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在用户手中有物品或老人、小孩开门时,非常不方便,而通过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3能够驱动门体2开启,降低了开门难度,实现了门体2的自动化开启。
其中,电磁组件32通电后具有磁性,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推动门体2开启箱体1。电磁组件32断电后推杆30能够实现复位,以供下次开门时使用。
在具体应用中,可通过在箱体1上或门体2上设置按键,通过按键控制电磁组件32的通断或断电,进而实现驱动部3的动作,或者在箱体1或门体2上设置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感应到用户开启门体2时,控制电磁组件32通电,以对开启进行助力,降低开门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门体2和驱动部3。
具体地,门体2与箱体1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1;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部3包括推杆30和电磁组件32,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孔320,推杆30设于安装孔320内,电磁组件32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使门体2开启箱体1,沿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其中,驱动部3设于门体2,推杆30与箱体1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门体2和驱动部3,门体2与箱体1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箱体1,驱动部3包括推杆30和电磁组件32,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孔320,推杆30穿设在安装孔320内,电磁组件32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推杆30的运动使门体2开启箱体1,以为用户开门提供助力,降低用户开门难度。其中,在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增加了推杆30的横截面积,降低了推杆30的厚度,进而降低了驱动部3整体的高度,便于驱动部3的安装,从而使得驱动部3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制冷设备。
在该设计中,驱动部3设置在门体2上,减小了对箱体1空间的占用,同时,推杆30与箱体1对应设置,在电磁组件32的驱动下,驱动推杆30向箱体1方向运动,在箱体1的反作用力下,推动门体2相对于箱体1转动,进而使得门体2开启箱体1,实现门体2开启的自动化,降低开门难度。
进一步地,在电磁组件32通电后,电磁组件32产生磁场,驱动推杆30向箱体1方向运动,使得推杆30推开门体2,降低开门难度,进而提升制冷设备的使用体验。
另外,驱动部3设置在门体2的顶部或者设置在门体2的发泡层内,由于驱动部3的推杆30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因此在保证推杆30的推力和行程的同时,降低了推杆30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推杆30对门体2高度方向的占用,进而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在将驱动部3设置在发泡层内时,还降低了驱动部3对发泡层空间的占用,进而保证了门体2的保温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推杆30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与圆形截面的推杆30相比,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进而在实现同等推力的情况下,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3降低了推杆30沿制冷设备高度方向的厚度,进而使得驱动部3整体的厚度减小,这样,在将驱动部3安装在箱体1或门体2的顶部时,降低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而便于制冷设备的运输和使用,在将驱动部3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发泡层时,也减小了对发泡层高度的占用,进而保证了制冷设备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推杆3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推杆30的任一截面的形状均为腰形,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在有效降低电磁铁324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同等推力和行程,从而使得驱动部3能够适配更多机型。
在具体应用中,制冷设备的门体2上设置有门封组件,门封组件设置在门体2和箱体1之间,能够保证门体2对箱体1的密封效果,避免箱体1内的冷气泄露。由于门封组件与箱体1之间具有吸引力,在开启门体2时,用户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在用户手中有物品或老人、小孩开门时,非常不方便,而通过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3能够驱动门体2开启,降低了开门难度,实现了门体2的自动化开启。
其中,电磁组件32通电后具有磁性,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推动门体2开启箱体1。电磁组件32断电后推杆30能够实现复位,以供下次开门时使用。
在具体应用中,可通过在箱体1上或门体2上设置按键,通过按键控制电磁组件32的通断或断电,进而实现驱动部3的动作,或者在箱体1或门体2上设置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感应到用户开启门体2时,控制电磁组件32通电,以对开启进行助力,降低开门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推杆30包括: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具体地,连接杆300与箱体1或门体2对应设置;导磁杆302与连接杆300相连接,导磁杆302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导磁杆302与连接杆300的连接处设于安装孔320内。
在该设计中,推杆30包括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连接杆300与导磁杆302连接,导磁杆302在电磁组件32通电后被磁化,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300运动,使得连接杆300向箱体1运动或向门体2运动,实现箱体1的开启。其中,导磁杆302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增大了导磁杆302的端面面积,导磁杆302所受到的力在推杆30的磁通不饱和时,随推杆30的截面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将导磁杆30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腰形,增大了导磁杆302所受到的力,进而保证了连接杆300所受到的推力,实现了对门体2的开启。也即,在保证导磁杆302受到的推力的同时,降低了驱动部3整体的厚度。
另外,导磁杆302与连接杆300的连接处位于安装孔320内,减小了导磁杆302承受磁通量的体积,进而增大了导磁杆302的磁通密度,增大了导磁杆302受到的推力,进而保证了推杆30对门体2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连接杆3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具体地,连接杆300的截面面积小于导磁杆302的截面面积,进而保证了导磁杆302对连接杆300的推力,在导磁杆302的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保证了连接杆300的运动行程,进而保证了对门体2或箱体1的推力。
具体地,在电磁组件32通电时,导磁杆302向安装孔320内运动,连接杆300向安装孔320外运动,使得导磁杆302位于安装孔320内的部分的体积逐渐增大,连接杆300位于安装孔320内的部分的体积逐渐减小。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推杆30还包括:挡圈304,设于导磁杆302远离连接杆300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推杆30还包括挡圈304,挡圈304设置在导磁杆302远离连接杆300的一端,进而避免推杆30由安装孔320脱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推杆30还包括:复位件306,复位件306与导磁杆302连接,位于挡圈304与电磁组件32之间,用于使导磁杆302复位。
在该设计中,推杆30还包括复位件306,复位件306与导磁杆302相连接,位于挡圈304和电磁组件32之间,在电磁组件32通电后,驱动推杆30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电磁组件32断电后,复位件306驱动推杆30复位。
在具体应用中,复位件306包括弹簧,弹簧套设在导磁杆302上,沿推杆30的长度方向,弹簧一端与挡圈304抵接,另一端与电磁组件32的壁面抵接,电磁组件32通电后,驱动导磁杆302运动,在导磁杆302的带动下,挡圈304向电磁组件32靠近,进而压缩弹簧,使得弹簧形变,在电磁组件32断电后,弹簧恢复形变,推动挡圈304向远离电磁组件3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导磁杆302复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推杆30还包括:缓冲件308,设于连接杆300远离导磁杆302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推杆30还包括缓冲件308,缓冲件308设置在连接杆300远离导磁杆302的一端,在电磁组件32驱动导磁杆302运动时,连接杆300通过缓冲件308与门体2或箱体1接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接触时产生噪音,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连接杆300与箱体1或门体2接触时划坏箱体1或门体2的表面。
进一步地,缓冲件308包括橡胶垫或硅胶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连接杆300与导磁杆30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推杆30实现驱动功能的过程中,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分离而造成驱动部3失效的情况。同时,将连接杆300和导磁杆302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还能够便于驱动部3的安装。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部322和电磁铁324。安装部322设于箱体1或门体2,安装部322包括安装腔;电磁铁324设于安装腔内,安装孔320贯穿电磁铁324和安装部322,推杆30通过安装孔320与安装腔活动连接。
在该设计中,电磁组件32包括安装部322和电磁铁324,安装部322设置在箱体1或门体2上,安装部322包括安装腔,电磁铁324设置在安装腔内,避免电磁铁324工作时对外部铁磁结构产生影响,也能够避免外部灰尘等落入电磁铁324上影响电磁铁324的性能。其中,安装孔320贯穿电磁铁324和安装部322,推杆30穿设在安装孔320内,且能够相对于安装腔运动,进而在电磁铁324的作用下推动推杆30运动,实现箱体1的开启。
在具体应用中,在电磁组件32设置在箱体1上时,安装部322安装在箱体1上。在电磁组件32设置在门体2上时,安装部322安装在门体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磁铁324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安装孔320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在该设计中,安装孔320的截面形状为腰形,使得安装孔320与推杆30相适配,进而使得推杆30能够在安装孔320内运动。电磁铁324的截面形状为腰形,使得电磁铁324沿制冷设备高度方向的厚度降低,进而减小了制冷设备整体的高度,提升了驱动部3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铁324包括:支架和线圈,支架与安装部322连接;线圈设于支架上,线圈包括两个端子,两个端子安装在安装部322上。
在该设计中,电磁铁324包括支架和线圈,支架与安装部322连接,线圈绕设在支架上,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得电磁铁324能够驱动推杆30运动。线圈包括两个端子,通过端子能够实现线圈与供电部的连接,两个端子安装在支架上,实现了端子的固定,提高了连接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端子连接,控制部用于控制线圈通电或断电。
在该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端子连接,用于控制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在控制部控制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线圈产生磁场,对推杆30产生推力,进而推杆30的端部与门体2或箱体1接触,致使箱体1开启。在控制部控制线圈断电的情况下,线圈磁场消失,推杆30能够在复位件306的作用下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铁324包括螺线管电磁铁。
在该设计中,电磁铁324包括螺线管电磁铁,螺线管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30运动,实现驱动部3的驱动功能;螺线管电磁铁断电后磁性消失,从而保证机构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磁组件32还包括:减震垫326,安装部322通过减震垫326与箱体1或门体2连接。
在该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减震垫326,安装部322通过减震垫326与箱体1或门体2连接,进而能够避免推杆30运动时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制冷设备上而产生噪音,提升了制冷设备使用的性能。
在具体应用中,安装部322包括围板和安装板,围板围设在电磁铁324的周围,形成安装腔,安装板设置在围板的外侧,与围板的外壁面连接。在驱动部3设置在箱体1上的情况下,安装板靠近箱体1设置,减震垫32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安装板和箱体1之间,在驱动部3设置在门体2上的情况下,安装板靠近门体2设置,减震垫32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安装板和门体2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部322由金属板制成,以起到屏蔽电磁铁324的磁性的作用。
进一步地,连接杆300为不锈钢连接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个实施例,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的驱动部3。驱动部3包括螺线管电磁铁324、安装部322、推杆30、端子组成,安装部322为金属板,推杆30主要由不锈钢的连接杆300+腰形的导磁杆302组成。将螺线管电磁铁324接入电路,输入励磁电流,螺线管电磁铁324产生电磁场,对腰型的导磁杆302产生吸力F(表面+端面),推动腰形的导磁杆302动作,由于增大了端面面积,导磁杆302所受到的力在推杆30结构磁通不饱和时,随推杆30截面增大而增大。
本申请提出的驱动部3,在有效降低电磁铁324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同等推力和行程,从而可以适配更多的机型;在具有腰形导磁杆302的电磁铁324装置中,降低了电磁铁324厚度,将导磁杆302的截面设计为腰形,相比于圆形而言,增大了磁力作用面积,实现了与大厚度电磁铁324同等的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门体,与所述箱体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箱体;
驱动部,包括推杆和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安装孔,所述推杆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磁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用于使所述门体开启所述箱体,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推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箱体,所述推杆与所述门体对应设置;或
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门体,所述推杆与所述箱体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
连接杆,与所述箱体或所述门体对应设置;
导磁杆,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导磁杆的截面形状为腰形,所述导磁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
挡圈,设于所述导磁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
复位件,与所述导磁杆连接,位于所述挡圈与所述电磁组件之间,用于使所述导磁杆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
缓冲件,设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导磁杆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磁杆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
安装部,设于所述箱体或所述门体,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腔;
电磁铁,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的截面形状为腰形,所述安装孔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
支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线圈,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线圈包括两个端子,两个所述端子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与所述端子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线圈通电或断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螺线管电磁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还包括:
减震垫,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箱体或所述门体连接。
CN202221514495.6U 2022-06-16 2022-06-16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7465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4495.6U CN217465105U (zh) 2022-06-16 2022-06-16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4495.6U CN217465105U (zh) 2022-06-16 2022-06-16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5105U true CN21746510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4495.6U Active CN217465105U (zh) 2022-06-16 2022-06-16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5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65105U (zh) 制冷设备
CN107788829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100403475C (zh)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US2871676A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with magnetic latch
CN217401705U (zh) 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CN117052253A (zh) 驱动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3400959U (zh) 一种智能按键装置
CN209591922U (zh) 一种触点取料装置
CN210363619U (zh) 触边安装固定结构及车辆
CN110360365B (zh) 一种低能耗高安全性能的电磁给排气装置
CN217234578U (zh) 电磁阀组件及电器设备
CN220382014U (zh) 扁平化大电流继电器
CN110634643A (zh) 一种电磁铁闭锁及解锁机构
CN219497463U (zh) 一种静铁芯可拆卸的电磁铁
CN114212142B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振动发生装置以及方向盘
CN211350412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开关设备
CN212570872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11503393U (zh) 用于冰箱的自动开门装置、冰箱
CN219282549U (zh) 一种切换阀
KR20010045839A (ko) 냉매단속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CN215172646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阀
CN108952391A (zh) 一种带有电控永磁吸盘的门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478950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离合阀门定位器的阀芯
CN216590197U (zh) 一种用于先导控制的电磁阀的电磁结构
CN215632616U (zh) 一种用于推拉冷库门的底部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