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4758U -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 Google Patents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4758U
CN217464758U CN202221121206.6U CN202221121206U CN217464758U CN 217464758 U CN217464758 U CN 217464758U CN 202221121206 U CN202221121206 U CN 202221121206U CN 217464758 U CN217464758 U CN 217464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pipe
gear
ventilation
building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12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俊
陈辉
彭建军
郑亚新
何平华
陆伟东
丁华
张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12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4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4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4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包括建筑基体,所述建筑基体内侧安装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固定板、通风管、进风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动机、转动轴、出风口和风向标,所述建筑基体顶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嵌入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顶端转动连接有进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机构,能够通过风向标观察风向,也能够对进风管的进风方向进行调整,便于工作人员对风向进行观察,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不同,转动调节进风管的进风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通风方向,进而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避免了普通建筑通风口进风方向固定不变,当风向发生改变时,造成建筑通风效果不佳。

Description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背景技术
建筑通风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以更换室内污浊空气,使室内空气流通,从而提高室内居住舒适度,中国专利网上公布了一种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申请专利号为:201520111143.X,该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利用阳台的水蒸发降低附近环境温度,改善建筑外部生态环境,被动式调节室内环境,形成健康的室内扔环境;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通风方向多固定不便,由于各季节的风向不同,导致很难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通风局限性较大,通风效果差,影响建筑的通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通风方向多固定不便,但是由于各季节的风向不同,导致很难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通风局限性较大,通风效果差,影响建筑的通风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包括建筑基体,所述建筑基体内侧安装有通风机构;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固定板、通风管、进风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动机、转动轴、出风口和风向标;
所述建筑基体顶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嵌入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顶端转动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外侧对应通风管顶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建筑基体顶端对应第一齿轮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建筑基体内侧嵌入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通风管一端部连接有出风口,所述通风管顶端对应进风管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风向标。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嵌入连接于建筑基体内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纹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顶部与转动轴外侧通过传送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阻流板、伸缩杆、弹簧、百叶框、百叶扇、齿轮轴、液压杆和齿纹杆;
所述通风管内侧一边部等距转动连接有阻流板,所述通风管内侧边部对应阻流板一侧位置处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对应通风管内侧边部位置处套接有弹簧,所述出风口内侧对应通风管一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百叶框,所述百叶框内侧等距转动连接有百叶扇,所述百叶扇一端部对应百叶框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齿轮轴,所述出风口内侧底端对应百叶框一侧位置处嵌入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端对应百叶框一侧位置滑动连接有齿纹杆。
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部嵌入连接于通风管内侧,所述伸缩杆一端部与阻流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纹杆一侧与齿轮轴外侧通过齿纹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一端部连接有阻拦网,所述通风管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一侧嵌入连接有灰尘过滤网,所述固定箱另一侧嵌入连接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一端部连接有把手,所述过滤板位于灰尘过滤网一侧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置有通风机构,能够通过风向标观察风向,也能够对进风管的进风方向进行调整,便于工作人员对风向进行观察,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不同,转动调节进风管的进风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通风方向,进而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避免了普通建筑通风口进风方向固定不变,当风向发生改变时,造成建筑通风效果不佳。
2、设置有调节机构,能够对风速进行降低阻碍,也能够对吹风方向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对通入通风管内的风速进行减缓,使风风速均匀的吹进建筑内,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通风需求对吹风方向进行调节,避免了通风时风速过大或者风向不固定,影响建筑通风效果。
3、设置有阻拦网、固定箱、灰尘过滤网、过滤板和把手,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也能够对固定箱进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阻拦落叶等垃圾进入进风管内,也便于工作人员过滤净化空气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避免了落叶等垃圾堵塞进风管,也避免了空气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进入建筑内对人体产生危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建筑基体;
2、通风机构;201、固定板;202、通风管;203、进风管;204、第一齿轮;205、第二齿轮;206、电动机;207、转动轴;208、出风口;209、风向标;
3、调节机构;301、阻流板;302、伸缩杆;303、弹簧;304、百叶框;305、百叶扇;306、齿轮轴;307、液压杆;308、齿纹杆;
4、阻拦网;5、固定箱;6、灰尘过滤网;7、过滤板;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包括建筑基体1,便于工作人员对风向进行观察,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不同,转动调节进风管203的进风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通风方向,进而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建筑基体1内侧安装有通风机构2;
通风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通风管202、进风管203、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电动机206、转动轴207、出风口208和风向标209;
建筑基体1顶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内侧嵌入连接有通风管202,通风管202嵌入连接于建筑基体1内侧,通风管202顶端转动连接有进风管203,进风管203外侧对应通风管202顶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建筑基体1顶端对应第一齿轮204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05,第一齿轮204与第二齿轮205通过齿纹啮合连接,建筑基体1内侧嵌入连接有电动机206,电动机206的型号为YY6324-180W,电动机20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动机206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7,第二齿轮205顶部与转动轴207外侧通过传送皮带转动连接,通风管202一端部连接有出风口208,通风管202顶端对应进风管203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风向标209,从而避免了普通建筑通风口进风方向固定不变,当风向发生改变时,造成建筑通风效果不佳。
便于工作人员对通入通风管202内的风速进行减缓,使风风速均匀的吹进建筑内,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通风需求对吹风方向进行调节,通风管202内侧安装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阻流板301、伸缩杆302、弹簧303、百叶框304、百叶扇305、齿轮轴306、液压杆307和齿纹杆308;
通风管202内侧一边部等距转动连接有阻流板301,通风管202内侧边部对应阻流板301一侧位置处连接有伸缩杆302,伸缩杆302一端部与阻流板301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302外侧对应通风管202内侧边部位置处套接有弹簧303,弹簧303一端部嵌入连接于通风管202内侧,出风口208内侧对应通风管202一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百叶框304,百叶框304内侧等距转动连接有百叶扇305,百叶扇305一端部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齿轮轴306,出风口208内侧底端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处嵌入连接有液压杆307,液压杆307顶端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滑动连接有齿纹杆308,齿纹杆308一侧与齿轮轴306外侧通过齿纹啮合连接,从而避免了通风时风速过大或者风向不固定,影响建筑通风效果。
便于工作人员阻拦落叶等垃圾进入进风管203内,也便于工作人员过滤净化空气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进风管203一端部连接有阻拦网4,通风管202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固定箱5,固定箱5一侧嵌入连接有灰尘过滤网6,固定箱5另一侧嵌入连接有过滤板7,过滤板7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能力强,过滤板7位于灰尘过滤网6一侧位置处,固定箱5一端部连接有把手8,从而避免了落叶等垃圾堵塞进风管203,也避免了空气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进入建筑内对人体产生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观察风向标209的转动方向,判断风向,然后,工作人员需要启动电动机206进行转动,带动转动轴207进行转动,根据转动轴207与第二齿轮205通过传送皮带的转动连接关系带动第二齿轮205进行转动,同时根据第一齿轮204与第二齿轮205之间的齿纹啮合连接关系,进而带动进风管203进行旋转,从而对进风管203的进风方向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进风方向;
随后,从进风管203内流入的风将通过阻拦网4,将风内夹带的落叶等垃圾阻隔在外,然后,风将进入通风管202内,并通过灰尘过滤网6将风内的杂质灰尘等颗粒进行过滤,并通过过滤板7将风内的有害杂质进行吸附,随后,洁净的空气将通入建筑内对进行通风,当通入通风管202内的风速过大时,弹簧303因其弹性作用以及伸缩杆302对其的支撑固定,将推动阻流板301进行转动,对通过阻流板301的强风进行阻流,使其风速降低,均匀平缓的通入建筑内,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通风角度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液压杆307带动齿纹杆308进行上下滑动,并根据齿纹杆308一侧与齿轮轴306外侧的齿纹啮合连接关系,带动齿轮轴306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百叶框304内的百叶扇305进行旋转,从而根据工作人员的需求对通入建筑内的风向进行调整;
最后,当需要对灰尘过滤网6和过滤板7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把手8,抽出固定箱5,随后对对灰尘过滤网6和过滤板7进行清理,从而完成了对灰尘过滤网6和过滤板7的便捷清理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包括建筑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体(1)内侧安装有通风机构(2);
所述通风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通风管(202)、进风管(203)、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电动机(206)、转动轴(207)、出风口(208)和风向标(209);
所述建筑基体(1)顶端一侧连接有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内侧嵌入连接有通风管(202),所述通风管(202)顶端转动连接有进风管(203),所述进风管(203)外侧对应通风管(202)顶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所述建筑基体(1)顶端对应第一齿轮(204)一侧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05),所述建筑基体(1)内侧嵌入连接有电动机(206),所述电动机(206)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7),所述通风管(202)一端部连接有出风口(208),所述通风管(202)顶端对应进风管(203)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风向标(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02)嵌入连接于建筑基体(1)内侧,第一齿轮(204)与第二齿轮(205)通过齿纹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05)顶部与转动轴(207)外侧通过传送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20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02)内侧安装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阻流板(301)、伸缩杆(302)、弹簧(303)、百叶框(304)、百叶扇(305)、齿轮轴(306)、液压杆(307)和齿纹杆(308);
所述通风管(202)内侧一边部等距转动连接有阻流板(301),所述通风管(202)内侧边部对应阻流板(301)一侧位置处连接有伸缩杆(302),所述伸缩杆(302)外侧对应通风管(202)内侧边部位置处套接有弹簧(303),所述出风口(208)内侧对应通风管(202)一端部位置处嵌入连接有百叶框(304),所述百叶框(304)内侧等距转动连接有百叶扇(305),所述百叶扇(305)一端部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处连接有齿轮轴(306),所述出风口(208)内侧底端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处嵌入连接有液压杆(307),所述液压杆(307)顶端对应百叶框(304)一侧位置滑动连接有齿纹杆(3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03)一端部嵌入连接于通风管(202)内侧,所述伸缩杆(302)一端部与阻流板(30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纹杆(308)一侧与齿轮轴(306)外侧通过齿纹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03)一端部连接有阻拦网(4),所述通风管(202)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一侧嵌入连接有灰尘过滤网(6),所述固定箱(5)另一侧嵌入连接有过滤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5)一端部连接有把手(8),所述过滤板(7)位于灰尘过滤网(6)一侧位置处。
CN202221121206.6U 2022-05-11 2022-05-11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Active CN217464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206.6U CN217464758U (zh) 2022-05-11 2022-05-11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206.6U CN217464758U (zh) 2022-05-11 2022-05-11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4758U true CN21746475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1206.6U Active CN217464758U (zh) 2022-05-11 2022-05-11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47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9437A (zh) * 2023-12-18 2024-03-22 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被动式建筑通风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9437A (zh) * 2023-12-18 2024-03-22 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被动式建筑通风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7739437B (zh) * 2023-12-18 2024-05-31 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被动式建筑通风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1456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댐퍼 구조와 미세먼지 제거 및 살균탈취 기능을 갖는 급기시스템
US11204183B2 (en) Ventilator with dual flow passages
CN217464758U (zh) 自然导风新型建筑构造
CN109000327A (zh) 一种双向通风的通风机
CN114234324A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设备
CN109629995A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208965812U (zh) 一种幕墙用通风器
CN202303755U (zh) 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
CN20400640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723467U (zh) 一种排尘性好的负压风机
CN208998177U (zh)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空调器
CN108223463B (zh) 一种防voc超标的排风扇
CN113654230B (zh) 一种可调节风向的暖通空调进气装置
CN206944411U (zh) 一种通风口装置
CN210861400U (zh) 酒店用防潮型暖通空调系统
CN214949551U (zh) 绿色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CN213119384U (zh) 一种房屋屋顶通风装置
CN108119034B (zh) 一种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百叶窗
CN209655532U (zh) 一种便于调整挡风角度的空调挡板
CN208859775U (zh) 一种双向通风的通风机
CN108105134A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换气装置
CN211736966U (zh) 一种幕墙空气循环系统
CN203066802U (zh) 一种建筑双层幕墙室内安装的大开口百叶式通风装置
CN102410602A (zh) 窗式可调角度光伏遮阳换风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03432043U (zh) 中央空调出风口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