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2853U - V6曲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V6曲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2853U
CN217462853U CN202220509414.7U CN202220509414U CN217462853U CN 217462853 U CN217462853 U CN 217462853U CN 202220509414 U CN202220509414 U CN 202220509414U CN 217462853 U CN217462853 U CN 217462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journal
crank
main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94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刚
王利民
孙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94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2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2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2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6曲轴结构,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臂以及配重。主轴颈安装于气缸体上。连杆轴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主轴颈与连杆轴颈分别与曲柄臂的两侧连接,且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臂形成一个曲拐。以及配重布设于V6曲轴结构的两端曲拐的曲柄臂上。其中,主轴颈的直径与连杆轴颈的直径相同。借此,本实用新型的V6曲轴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减少总的摩擦面积,相应减少了机油泵的附件功,且有效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V6曲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V6曲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发动机包括柴油机与气体发动机,无论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所用的曲轴都是主轴颈直径比连杆轴颈直径大,没有主轴颈直径与连杆颈直径相同的发动机或者主轴颈直径比连杆轴颈直径小的发动机。
现在普遍使用的大主轴颈发动机,摩擦面积大,则本身主轴颈与轴承座的摩擦功大,同时需要的润滑油多,因此,需要的机油泵也相应加大流量,造成机油泵的附件功增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6曲轴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减少总的摩擦面积,相应减少了机油泵的附件功,且有效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6曲轴结构,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臂以及配重。主轴颈安装于气缸体上。连杆轴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主轴颈与连杆轴颈分别与曲柄臂的两侧连接,且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臂形成一个曲拐。以及配重布设于V6曲轴结构的两端曲拐的曲柄臂上。其中,主轴颈的直径与连杆轴颈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连杆轴颈的直径大于主轴颈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缸心距与缸径的比值为1.1~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柄臂的数量为六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带有配重的曲柄臂的厚度为缸心距的 0.3~0.5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不带有配重的曲柄臂的厚度为缸心距的 0.09~0.15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配重的偏移角度为20度~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6曲轴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减小了主轴颈,同时适当增加连杆轴颈,使得主轴颈与连杆轴颈同样大,这样可以减少总的摩擦面积,不但减少了摩擦功,同时相应减少一定的润滑油,也就是相应减少了机油泵的附件功,从而有效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V6曲轴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V6曲轴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1-主轴颈,12-连杆轴颈,13-曲柄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V6曲轴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 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V6曲轴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V6曲轴结构,包括:主轴颈11、连杆轴颈12、曲柄臂13以及配重。主轴颈11安装于气缸体上。连杆轴颈12与连杆大头孔连接。主轴颈11与连杆轴颈12分别与曲柄臂13的两侧连接,且一个主轴颈11、一个连杆轴颈12和一个曲柄臂13形成一个曲拐。以及配重布设于V6曲轴结构的两端曲拐(最外侧两曲拐)的曲柄臂13上,不需要在皮带轮和飞轮上做配重,既平衡曲轴连杆和曲柄臂13产生的离心力和力矩,使曲轴运转平稳和减少主轴颈11瓦承受的负荷,又降低了该V6曲轴的加工和装配难度。其中,主轴颈11的直径与连杆轴颈12的直径相同(图1中主轴颈11ΦX=连杆轴颈12ΦX)。其中,连杆轴颈12的直径大于主轴颈11的直径(图2中主轴颈11Φa>连杆轴颈12Φ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缸心距与缸径的比值为1.1~1.2。曲柄臂13的数量为六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带有配重的曲柄臂13的厚度为缸心距的 0.3~0.5倍。不带有配重的曲柄臂13的厚度为缸心距的0.09~0.15倍。配重的偏移角度为20度~35度。
在实际应用中,发动机的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
主轴颈11是曲轴的支撑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按主轴颈11的数目,曲轴可分为全支承曲轴和非全支承曲轴。
连杆轴颈12用于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大头孔中设置有连杆轴瓦,连杆通过连杆轴瓦与连杆轴颈12装配在一起,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配合副之一。常用的减磨合金主要由百合金、铜铅合金和铝基合金。
曲柄臂13的两侧分别与主轴颈11的一端和连杆轴颈12的一端连接形成曲拐。V6曲轴结构的两端各具有一个曲拐。
需要在连杆轴颈12上做惯性环(质量为:两个连杆大头的质量+一个往复连杆小头质量),其绕曲轴中线的惯性积应小于400kgcm。通过调整最厚的曲柄臂13平衡重的角度来实现,即配重布设在曲轴两端曲拐(最外侧的两曲拐)的曲柄臂13上,不需要在皮带轮和飞轮上做配重,用于平衡曲轴连杆轴颈12和曲柄臂13产生的离心力和力矩,使曲轴运转平稳和减少主轴颈11轴瓦承受的负荷,以使发动机平稳运转,减少主轴颈11负荷。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V6曲轴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减小了主轴颈11,同时适当增加连杆轴颈12,使得主轴颈11与连杆轴颈12同样大,这样可以减少总的摩擦面积,不但减少了摩擦功,同时相应减少一定的润滑油,也就是相应减少了机油泵的附件功,从而有效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颈,安装于气缸体上;
连杆轴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
曲柄臂,所述主轴颈与所述连杆轴颈分别与所述曲柄臂的两侧连接,且一个所述主轴颈、一个所述连杆轴颈和一个所述曲柄臂形成一个曲拐;以及
配重,布设于所述V6曲轴结构的两端曲拐的曲柄臂上;
其中,所述主轴颈的直径与所述连杆轴颈的直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颈的直径大于所述主轴颈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缸心距与缸径的比值为1.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臂的数量为六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带有配重的所述曲柄臂的厚度为缸心距的0.3~0.5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不带有配重的所述曲柄臂的厚度为缸心距的0.09~0.15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6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的偏移角度为20度~35度。
CN202220509414.7U 2022-03-09 2022-03-09 V6曲轴结构 Active CN217462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414.7U CN217462853U (zh) 2022-03-09 2022-03-09 V6曲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414.7U CN217462853U (zh) 2022-03-09 2022-03-09 V6曲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2853U true CN217462853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9414.7U Active CN217462853U (zh) 2022-03-09 2022-03-09 V6曲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2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7303B2 (en) Crankshaft of in-line four-cylinder engine
GB2495827A (en) Balancing an Opposed-Piston, Opposed-Cylinder Engine
US10385912B2 (en) Crank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CN102943841A (zh) 一种发动机十字拐曲轴系统
US10385911B2 (en) Crank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and design method thereof
US10012260B2 (en) Crank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CN107152453B (zh) 具有平衡配重的曲轴
CN217462853U (zh) V6曲轴结构
CN210265468U (zh) V6曲轴结构
JP2015010642A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CN114542579A (zh) V6曲轴结构
US10330142B2 (en) Crank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US5195398A (en) Crankshaft counterweights
CN106089975A (zh) V型16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US2815682A (en) Crankshaft
CN211820353U (zh) 一种曲轴、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及发动机
CA2099677A1 (en) Crankshaft of V-Type 6-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6040483A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CN109630203B (zh) 一种八缸热气机传动系统
US10247226B2 (en) Crankshaft for reciprocating engine
CN111306178A (zh) 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110295995B (zh) 一种能够实现全平衡的结构及多缸组合的活塞式发动机
CN106015303A (zh) 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12803915U (zh) 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15634340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飞轮轴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