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8181U - 一种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8181U
CN217448181U CN202120919923.2U CN202120919923U CN217448181U CN 217448181 U CN217448181 U CN 217448181U CN 202120919923 U CN202120919923 U CN 202120919923U CN 217448181 U CN217448181 U CN 217448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mechanism
patient
opening
re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9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919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8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8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81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约束装置,其包括用于对病人手部进行约束的主体部,用于辅助主体部对病人手部进行固定的副体部,其中,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机构、第二主体机构和第三主体机构,第一主体机构、第二主体机构和第三主体机构共同构成容纳病人手部的带有至少一个主体开口的内部空间,副体部的两端设有通过副体通孔相互连通的副体开口,其中一端的副体开口与主体部的主体开口连接,第三主体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机构和第二主体机构以使得第一主体机构和第二主体机构彼此不连接,第三主体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部件,以通过开关部件的打开使主体部被拆分为至少两个部分。

Description

一种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指长期打吊瓶时一次刺入血管、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针头,可以减轻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特别对于出现浮肿的患者。但是长期将留置针留在体内,若闲置不用时,可能存在针头脱落、撕裂伤口、伤口感染等风险,因此,目前留置针在闲置时通常采用绑带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可靠性差,绑带的绑缚力过大则会给病人带来痛楚,绑缚力过小,则可能造成绑缚带脱落,甚至直接造成留置针脱落。
CN 210904407 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翻盖式留置针保护手套,包括保护套,保护套的手背处设有透明翻盖,松紧套口的外侧设有固定带,保护套的外侧还配套设有密封套。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套,保护套的手背处设置翻盖式的透明翻盖,用于保护留置针避免其随意脱落;同时在保护套的手心处设置可拆卸的软球,以供患者抓握来缓解烦躁情绪;另外在保护套外设置可拆卸的固定带,通过固定带可以将保护套与床架连接起来以限制患者手部的活动范围,避免其乱动;此外,在保护套外侧设置透明防水的密封套,适用于患者洗漱时使用,避免水流进入到保护手套内可能导致留置针穿刺处造成感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专利更关注于保护手套的密封性,以避免感染。但在日常使用中,病人基于自身的生理反应通常不会使用插有留置针的手,因此相比于防水的密封性,手套的透气性才应该值得关注。由于密封性过好反而可能在手套内滋生细菌而对穿刺处造成感染,而该专利仅通过采用医用级棉纱布来透气,显然是不够的。
CN 211832997 U公开了一种留置针专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的外侧端面设有手背开口,所述手背开口的外边沿处处设有手背外翻盖,所述手背外翻盖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留置针限位部件,所述留置针限位部件包括一个限位软块和一个与所述手背外翻盖内侧端面连接的连接片,所述限位软块上设有圆形限位槽。通过在手套主体上设置手背开口、手背外翻盖、留置针限位部件及留置针凹槽,并在留置针限位部件上设置连接片、连接、圆形限位片、圆形限位槽、第一模塑贴、第二魔术贴及限位软块可以对留置针进行很好额固定,同时可以避免手套主体发生晃动时带动留置针一同晃动,进而避免留置针被手套主体刮碰而移位。该专利通过在手套主体内部设置手掌透气纱网以增加透气性,但留置针通常可以留3到5天,一体成型的手套主体由于留置针的限制不便于随时取下或更换,长时间佩戴同一手套也容易滋生细菌,对穿刺处造成感染。
CN 214434723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约束装置,包括手套本体、拉链、魔术贴、护腕带和护臂,手套本体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开的壳体;拉链固定于手套本体中间用于开合;魔术贴固定于手套本体的腕部处;护腕带为带魔术贴的弹性材料,且弹力护腕穿戴在护臂袖套外层,护腕套戴好后通过魔术贴毛面与手套本体的手腕壳体处魔术贴勾面相贴合。优点,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相比于传统约束软带及布料手套,此约束手套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者误拔管意外发生,且舒适性高,可减少患者抵触情绪。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约束装置的透气性、便利性、卫生性、安全性、实用性等问题,以通过在约束装置中设置透气孔、开关部件、松紧机构和/或束缚机构等结构,使得约束装置对病人手部进行约束的同时,完成高效透气、便捷更换、限制活动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其包括用于对病人手部进行约束的主体部,用于辅助主体部对病人手部进行固定的副体部。
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机构、第二主体机构和第三主体机构,第一主体机构、第二主体机构和第三主体机构共同构成容纳病人手部的带有至少一个主体开口的内部空间。
副体部的两端设有通过副体通孔相互连通的副体开口,其中一端的副体开口与主体部的主体开口连接。
第三主体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机构和第二主体机构以使得第一主体机构和第二主体机构彼此不连接。
第三主体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部件,以通过开关部件的打开使主体部被拆分为至少两个部分。
第一主体机构与第二主体机构并行分隔设置。
第三主体机构环绕于第一主体机构与第二主体机构之间,并至少在主体开口处断开。
开关部件以拉链、纽扣、绑带和/或魔术贴的形式沿第三主体机构的环绕方向设置于第三主体机构上。
优选地,开关部件以多条拉链并行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以拉链形式设置的开关部件的链牙两端可延伸至副体部上。
主体部的第一主体机构、第二主体机构和/或第三主体机构包含至少两层结构。
至少两层结构包括贴近于外部空间的外层结构和贴近于内部空间的内层结构。
主体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外层结构和对应的内层结构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地,主体部的至少部分内层结构采用软塑料材料制成。
第一主体机构的至少部分区域预留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于第一主体机构在部分区域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
第一通孔被与第一主体机构的外层结构活动连接的第一盖体所覆盖,第一盖体的内层空间设置有限制留置针的输液接头移动的限位部件。
可选地,第一通孔的开口结构为椭圆形、圆形、多边形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副体部至少包括副体套,副体套的至少部分区域沿周向设置有调节副体开口的开口大小的松紧机构。
通过松紧机构的调节使副体套的内侧面贴合于病人的手腕。
副体套的一侧连接于束缚机构,束缚机构包括调节长度的束缚带。
束缚带的一端与外部固定设备连接,束缚带的另一端与副体套连接。
优选地,束缚带可通过束缚器与副体套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约束装置通过设置的若干透气孔和/或若干开关部件,使得主体部的内部空间能够与外部空间进行高效率的气体交换,以使得病人手部在被约束于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时,不会感受到闷气而大量出汗,从而也避免了密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约束装置的主体部通过三个主体机构拼接而成,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更大,使得病人手部在主体部的内部空间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同时,主体部可通过开关部件拆分成若干部分,以使得病人穿脱约束装置更加方便,也有利于约束装置在出现被污染、打湿等情况时及时便捷地更换,以避免滋生的细菌对穿刺处造成感染;
3、本实用新型的约束装置的副体部通过设置松紧机构和/或束缚机构对病人手部的活动区域进行限制,既可以避免病人在输液时手部的无意识活动引起的留置针脱落等情况,也可用于某些需要进行肢体约束的病人使用,以避免病人出现自残和/或拔管的情况,从而保护了病人的安全,还增加了约束装置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约束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约束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约束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主体部 110:第一主体机构
111:第一通孔 112:第一盖体
113:限位部件 120:第二主体机构
130:第三主体机构 131:开关部件
132:链牙 133:拉头
140:透气孔 200:副体部
210:松紧机构 220:束缚机构
221:束缚带 222:束缚器
230:副体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约束装置,以用于约束病人的留有留置针的手部。图1和图2分别为约束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其中,俯视图为俯视视角观察,俯视视角的观察方向为病人的手部在穿戴上约束装置时,由病人手背指向病人手掌的方向。约束装置可包括用于对病人手部进行约束的主体部100和辅助主体部100对病人手部进行固定的副体部200,其中,主体部100可包括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第三主体机构130。第一主体机构110和第二主体机构120并行分隔设置,并将第三主体机构130以环绕于第一主体机构110和第二主体机构120之间的方式使其两侧分别与第一主体机构110和第二主体机构120的边缘相连,以使得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第三主体机构130共同构成主体部100的内部空间,其中,第三主体机构130以首尾不相连的方式形成内部空间的主体开口。主体部100构成的内部空间用于容纳病人的手部,优选地,病人手部在放入主体部100时,第一主体机构110贴近于病人的手背,第二主体机构120贴近于病人的手掌。副体部200至少包括优选为环形结构的副体套230,其中,环形结构的副体套230可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内侧面的结构可构成副体部200的副体通孔,副体部200的副体套230两端设有通过副体通孔相互连通的副体开口。副体部200的其中一端副体开口与主体部100的主体开口以彼此边缘相连的形式相互连通,其中,与主体部100的主体开口连通的副体开口为第一副体开口,另一端副体开口为第二副体开口,以使得病人将手部依次穿过第二副体开口、副体通孔、第一副体开口、主体开口,而最终进入主体部100的内部空间。主体部100可设置多种尺寸参数以匹配于不同病人的手部尺寸。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沿俯视视角观察,主体部100可设置为对称结构,例如椭圆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以使得约束装置可以不用区分左手专用款和右手专用款,从而在增大约束装置的泛用性的同时,节省了医院的购置成本和储存成本,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将留置针插入病人的左手背或右手背,其中,实际情况可包括病人的特殊需求、病人手部血管的清晰程度、与其他医疗设备的交互情况等。可选地,主体部100 也可设置为贴合人体手部轮廓的结构,以便于病人在使用约束装置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手部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部100的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或第三主体机构130可采用多层结构设置。优选地,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或第三主体机构130可采用两层结构设置,其包括贴近于主体部100内部空间的内层结构和贴近于主体部100外部空间的外层结构。优选地,内层结构可选用软塑料材料制成并定性。可选地,在接触病人皮肤的部位可采用材质柔软舒适的医用级棉纱布制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部100的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或第三主体机构130上设置若干透气孔140,透气孔140在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或第三主体机构130的对应区域贯穿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以使得主体部100内部空间通过透气孔140与外部空间进行气体交换。可选地,透气孔140在主体部100上可采用多种排布方式,例如边缘排布、点阵排布、散点排布等。优选地,透气孔140可以遍布于第一主体机构110和第二主体机构120上以增大接触面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三主体机构130能够支撑第一主体机构110 和/或第二主体机构120,以使得第一主体机构110与第二主体机构120不接触,从而增大主体部100的内部空间以使得病人的带有留置针的手部在约束装置中可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沿第三主体机构130环绕第一主体机构 110/第二主体机构120的方向上可设置有若干开关部件131。当第三主体机构1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关部件131时,多个开关部件131可选用相互并行的方式布设。可选地,开关部件131可选择拉链、纽扣、绑带、魔术贴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开关部件131可选用拉链的方式设置,以通过拉头133在链牙132上的拉紧或解开,使得主体部100由一个整体被分为至少两个部分或由若干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地,副体部200 在与主体部100相连时,以拉链方式设置的开关部件131的链牙132两端延伸至副体部200的副体套230上,以使得副体部200也能够在开关部件 131的开合下被分为若干部分。开关部件131的环绕设置使得约束装置可由若干部分拼接而成,既便于医护人员随时快速方便地对病人的约束装置进行更换,也可以使病人通过开关部件131实现主体部100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高效率换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主体机构110的至少部分区域可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贯穿于第一主体机构110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以连通于主体部100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可选地,沿俯视视角观察,第一通孔111可选择为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等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沿俯视视角观察,第一通孔111设置为椭圆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11的设置区域和尺寸结构根据主体部100的结构参数而确定,但第一通孔111至少能够暴露病人的手背的血管区域,以使得医护人员沿俯视视角观察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11看到病人手背上的血管和/或插入的留置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主体机构110上可活动连接有第一盖体 112,第一盖体112覆盖于第一通孔111上。第一盖体112的内层空间设置有限制留置针的输液接头移动的限位部件113,限位部件113的结构根据输液接头的结构而确定。可选地,限位部件113可包括限制接头组件和限制导管组件,其中,限制接头组件可以对接头主体、阀门、端帽等部件进行卡合,限制导管组件对连接于接头主体的延长管进行卡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副体部200的副体套230的至少部分区域沿周向可设置有松紧机构210,松紧机构210能够调节副体套230的副体开口大小,从而使得病人的手部在穿戴上主体部100时,病人的手腕能够被经过松紧机构210调节的副体套230贴合包裹,以避免病人的手部从约束装置中脱离。可选地,松紧机构210可采用魔术贴、弹力抽绳等形式实现副体开口大小的调节。副体部200还可在副体套230的一侧连接有束缚机构220,以通过束缚机构220与外部固定设备连接,从而使得病人的手部被约束于特定的活动空间,其中,束缚机构220可包括束缚带221,病人手部特定的活动空间大致包括以外部固定设备的球心,以束缚带221为半径的球形区域。进一步地,当束缚带221具有弹性时,病人手部的活动空间能够在束缚带 221的弹性范围内向球形区域外扩大。外部固定设备可以是病房内的各种不易搬动的物品及固定连接于不易搬动物品上的固定件,例如地面、墙壁、天花板上的挂钩、病床床沿、床头柜等。束缚带221的一端与外部固定设备连接,束缚带221的另一端与副体套230的一侧连接。优选地,副体套230 的一侧可设置束缚器222与束缚带221活动连接,以使得束缚带22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副体套230。副体套230通过松紧机构210和/或束缚机构220对病人手部的活动区域进行限制,以使得病人在通过留置针进行输液时避免病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手部进行剧烈运动而引起留置针脱落等情况,也可以针对某些可能不需要进行输液但需要对肢体进行约束的病人而将其手部进行限制,以避免病人出现自残或拔管的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约束装置,其包括:
主体部(100),用于对病人手部进行约束,
副体部(200),用于辅助所述主体部(100)对病人手部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主体部(100)包括第一主体机构(110)、第二主体机构(120)和第三主体机构(130),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共同构成容纳病人手部的带有至少一个主体开口的内部空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体部(200)的两端设有通过副体通孔相互连通的副体开口,其中一端的所述副体开口与所述主体部(100)的所述主体开口连接,
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和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和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彼此不连接,
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部件(131),以通过所述开关部件(131)的打开使所述主体部(100)被拆分为至少两个部分;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与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并行分隔设置,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环绕于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与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之间,并至少在所述主体开口处断开;所述开关部件(131)以拉链、纽扣、绑带和/或魔术贴的形式沿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的环绕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上,其中,所述开关部件(131)以多条拉链并行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0)的第一主体机构(110)、所述第二主体机构(120)和/或所述第三主体机构(130)包含至少两层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层结构包括贴近于外部空间的外层结构和贴近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0)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所述外层结构和对应的所述内层结构设有若干透气孔(140),其中,所述主体部(100)的至少部分内层结构采用软塑料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的至少部分区域预留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贯穿于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在所述部分区域的所述外层结构和所述内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被与所述第一主体机构(110)的所述外层结构活动连接的第一盖体(112)所覆盖,所述第一盖体(112)的内层空间设置有限制留置针的输液接头移动的限位部件(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开口结构为椭圆形、圆形、多边形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体部(200)至少包括副体套(230),所述副体套(230)的至少部分区域沿周向设置有调节所述副体开口的开口大小的松紧机构(210),通过所述松紧机构(210)的调节使所述副体套(230)的内侧面贴合于病人的手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体套(230)的一侧连接于束缚机构(220),所述束缚机构(220)包括调节长度的束缚带(221),所述束缚带(221)的一端与外部固定设备连接。
CN202120919923.2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约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48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9923.2U CN217448181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9923.2U CN217448181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8181U true CN217448181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992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48181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8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31464A1 (en) Restraint free garment
CN210811879U (zh) 一种一体式约束带
CN208725994U (zh) 医用多功能防拔管约束护具
CN217448181U (zh) 一种约束装置
CN207137100U (zh) 儿童输液用约束手套
CN211023396U (zh) 一种多功能约束带
CN206630750U (zh) 掌式约束手套
CN211911936U (zh) 一种有效固定双手的约束装置
CN212996946U (zh) 一种预防患者拔管的多功能约束护理套件
CN108542581A (zh) 医用多功能防拔管约束护具
CN210185806U (zh) 一种约束手套
CN209965310U (zh) 一种气切患者专用病服
CN209966719U (zh) 一种手部约束装置
CN215385017U (zh) 一种烦躁病人约束装置
CN218075390U (zh) 一种约束护具
CN205144831U (zh) 一种新型医用束缚手套
CN213156839U (zh) 一种医用改良约束带
CN214967401U (zh) 一种防拔管用约束手套
CN215839816U (zh) 一种新型医用约束手套
CN219538636U (zh) 一种新型约束袖套
CN217489027U (zh) 一种防拔管约束手套
CN211300592U (zh) 一种手部束缚装置
CN210582773U (zh) 一种骨科用腕关节康复带
CN211460769U (zh) 一种医用手部约束装置
CN21888983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受试者束缚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