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3574U -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3574U
CN217443574U CN202121481807.3U CN202121481807U CN217443574U CN 217443574 U CN217443574 U CN 217443574U CN 202121481807 U CN202121481807 U CN 202121481807U CN 217443574 U CN217443574 U CN 217443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p
film
proof
ligh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18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清阳
沈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angde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18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3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3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3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包括该新型防窥复合膜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防窥复合膜至少包括防窥膜、基材层及逆棱镜结构,所述防窥膜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所述逆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表面,所述防窥膜、基材层及逆棱镜结构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窥复合膜在逆棱镜和防窥膜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准直的出射光。一体成型的防窥膜、逆棱镜结构,可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具有逆棱镜和防窥膜两张膜片的结构厚度,并且降低两张不同膜片在组装过程中的组装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并且可以增加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显示屏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显示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出现了电子显示领域的防窥技术。目前防窥技术通常是在显示装置上设置防窥膜来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视角,降低显示装置在斜视角度上的观看效果,从而保护使用者的隐私。
有些高端的防窥膜会在防窥膜基础上搭配逆棱镜,这样可以在背光模组形成准直出射光,形成准直视角,现有技术中防窥膜、逆棱镜是两张不同的膜片,这样具有准直防窥的背光模组的整体较厚,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对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在组装过程中增加产品的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将防窥膜和逆棱镜复合为一张膜,可以降低具有准直效果的防窥膜厚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防窥复合膜的背光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至少包括防窥膜、基材层及逆棱镜结构,所述防窥膜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所述逆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表面。
所述防窥膜、所述基材层及所述逆棱镜结构一体成型。
所述防窥膜为微百叶窗结构,所述微百叶窗结构包括若干列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以及在所述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之间设置的吸光单元。
所述逆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解形、直角三角形、具有高低差的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及扇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防窥复合膜还包括导光膜,所述导光膜与所述基材层第二表面的逆棱镜结构贴合。
所述导光膜至少包括导光膜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膜本体第一表面的微结构层,所述导光膜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材层第二表面的逆棱镜结构贴合。
所述导光膜还包括设置于导光膜本体第二表面的v-cut结构层。
所述微结构层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导光膜本体、所述微结构层及所述v-cut结构层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窥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形成的防窥复合膜,总厚度比现有技术中具有逆棱镜和防窥膜两张膜片的结构降低一半,并且降低了两张不同膜片在组装过程中的组装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可以增加产品的良率。
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膜,光线经反射片反射并经导光膜本体折射后,再经逆棱镜折射,光线最终呈准直向上光线。的与传统的导光板相比,不会形成扩散光,可以保留原有侧入LED光线的集中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棱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逆棱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逆棱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逆棱镜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窥膜,2-基材层,3-逆棱镜结构,11-透光单元,12-吸光单元,4-导光膜,41-导光膜本体,42-微结构层,43-v-cut结构层,5-光源,6-贴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其至少包括防窥膜1、基材层2及逆棱镜结构3,所述防窥膜1设置于所述基材层2的第一表面,所述逆棱镜结构3设置于所述基材层2的第二表面,所述防窥膜1、基材层2及逆棱镜结构3为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窥膜1为微百叶窗结构,所述微百叶窗结构包括若干列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11,其中透光单元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呈梯形。并且在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11之间设置吸光单元12,所述透光单元11的折射率与所述吸光单元12的折射率不同。
所述透光单元11通常由第一树脂胶层涂布在基材层2上,并由模具压印形成。所述吸光单元12通常由第二树脂胶层填充在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11之间。
所述第一树脂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树脂胶层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树脂胶层通常称为白胶层,可以为UV胶。
所述第二树脂胶层通常称为黑胶层,可以为通常采用的黑胶填充,也可以采用具有低折射率的白胶填充。
所述基材层2包括但不限于PET基材。
如图1、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所述逆棱镜结构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具有高低差的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扇形等结构。所述逆棱镜结构3可以利用微雕刻技术的抖动、随机雕刻法,实现抖动结构、随机结构等,起到解吸附的作用。
所述逆棱镜结构位于导光膜的出光面,用于聚合导光膜射出的光线,形成聚合光线,防窥膜位于逆棱镜远离导光膜的一侧,用于遮挡一定角度的聚合光线,以形成准直的出射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窥复合膜在逆棱镜和防窥膜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形成准直的出射光。
具体地,所述防窥复合膜的一体成型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S11、在基材层2的第一表面涂布第一树脂胶层,由模具在第一树脂胶层上压印形成防窥膜1的若干列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11;
S12、在若干列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11的空隙中填充第二树脂胶层,所述第一树脂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树脂胶层的折射率;
S13、在基材层2第二表面涂布树脂胶层,利用微雕刻技术在树脂胶层上形成逆棱镜结构3。
采用一体成型形成的防窥复合膜,总厚度比现有技术中具有逆棱镜和防窥膜两张膜片的结构降低一半,并且降低了两张不同膜片在组装过程中的组装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可以增加产品的良率。
如图7所示,所述新型防窥复合膜还包括导光膜4。所述导光膜由导光膜本体41,以及设置于导光膜本体41第一表面的微结构层42。所述导光膜4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材层2第二表面的逆棱镜结构贴合。
所述导光膜4与所述基材层2通过贴合层6进行贴合。
所述导光膜本体41为PET或PC基材。
所述微结构层42为三角形结构,由树脂胶层涂布在导光膜本体41第一表面后,由模具压印成型三角形结构层。
所述导光膜还包括设置于导光膜本体41第二表面的v-cut结构层43。
所述v-cut结构层由树脂胶层涂布在导光膜本体42第二表面后,由v-cut成型治具形成v-cut结构层。
所述导光膜本体41、微结构层42及v-cut结构层43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导光膜本体41、微结构层42及v-cut结构层43一体成型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S11、在导光膜本体41的第一表面涂布第一树脂胶层,由模具在第一树脂涂层上压印成型三角形结构的微结构层42;
S12、在导光膜本体41的第二表面涂布第二树脂胶层,由v-cut成型治具在第二树脂胶层上形成v-cut结构层43。
将所述导光膜4第二表面与上述防窥复合膜的具有逆棱镜结构3的一侧贴合后,形成具有导光膜结构的防窥复合膜。
如图7所示,光源5发射出来的光线经反射片(图中未示出)反射并经导光膜本体41折射后,光线呈与水平夹角30度的准直光线,后再经逆棱镜折射,形成准直向上的出射光线。传统的导光板会形成扩散光,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光膜4不会形成扩散光,可以保留原有侧入LED光线的集中度。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所述防窥复合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防窥膜、基材层及逆棱镜结构,所述防窥膜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所述逆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膜、所述基材层及所述逆棱镜结构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膜为微百叶窗结构,所述微百叶窗结构包括若干列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以及在所述相互间隔设置的透光单元之间设置的吸光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棱镜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解形、直角三角形、具有高低差的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及扇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复合膜还包括导光膜,所述导光膜与所述基材层第二表面的逆棱镜结构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至少包括导光膜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膜本体第一表面的微结构层,所述导光膜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材层第二表面的逆棱镜结构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膜还包括设置于导光膜本体第二表面的v-cut结构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防窥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为三角形结构。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窥复合膜。
CN202121481807.3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Active CN217443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1807.3U CN21744357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1807.3U CN21744357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3574U true CN217443574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1807.3U Active CN21744357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3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2690B (zh) 光學裝置
CN101874178B (zh) 导光体
CN105785498B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JP3129444B2 (ja) 導光体、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268687A1 (en) Optical laminate, illumina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laminate
US20100328574A1 (en) Light guides
CN111258104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1057168A (zh) 具有带矩形底面棱柱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膜
US10921506B2 (en) Light guide pla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CN101821650A (zh) 透射率更高的光控膜
CN101095077A (zh) 具有带凹入的棱锥形结构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薄膜
CN101603657B (zh)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光电装置
US10649132B2 (en) Diffusion shee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363937A (zh) 导光板、面状光单元以及显示装置
KR20170092518A (ko) 반투과형 반사 시트, 도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US11663800B2 (en) Textur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70082981A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217443574U (zh) 一种新型防窥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CN208818991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13267844B (zh) 一种透明单向出光光源模组
CN215932185U (zh) 复合光学膜片与显示装置
US20230152507A1 (en) Transparent light source system for display device
JP3215902U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CN106772759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250303A (en) Optical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