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1990U -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1990U
CN217441990U CN202123348366.2U CN202123348366U CN217441990U CN 217441990 U CN217441990 U CN 217441990U CN 202123348366 U CN202123348366 U CN 202123348366U CN 217441990 U CN217441990 U CN 217441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ld
stock solution
phase change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83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琳
李科豪
宋鹏飞
贾亦轩
牛杰
姜金玉
张叶龙
戴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he Energy Material Co ltd
Jiangsu Jin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he Energy Material Co ltd
Jiangsu Jin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he Energy Material Co ltd, Jiangsu Jin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he Ener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83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1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1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1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包括压缩单元、冷凝单元、高压储液单元以及冷风机组,所述压缩单元连接冷凝单元,压缩单元连接高压储液单元,高压储液单元连接冷风机组,冷风机组连接压缩单元,所述压缩单元与高压储液单元之间连接相变蓄冷单元,相变蓄冷单元设置于冷库内。利用相变蓄冷单元中的相变蓄冷模块凝固/融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动态调整压缩机组的运行台数,使得每一台压缩机组都满功率运行,并处于最佳工况运行,获得最高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具体讲是一种制冷效率高的冷库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迅速增长。在我国冷却肉已占人均年消费肉量的10%-15%,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大大促进了冷链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快递行业的飞速壮大,各类货物的流通加速、流量加大也对冷库类存储产生巨大的需求和依赖。
目前,在传统冷库的设计运营中,冷库电费的占比接近一半收,尤其冷冻冷库的能耗更大。同时,由于制冷系统设计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制冷机冗余较大,造成了制冷效率的下降,加大了冷库的运营支出,无法适应当下各类货物的流通及存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的冷库制冷系统及控制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单元、冷凝单元、高压储液单元以及冷风机组,所述压缩单元连接冷凝单元,压缩单元连接高压储液单元,高压储液单元连接冷风机组,冷风机组连接压缩单元,所述压缩单元与高压储液单元之间连接相变蓄冷单元,相变蓄冷单元设置于冷库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变蓄冷单元包括相变蓄冷材料和支路蒸发盘管,所述相变蓄冷材料包裹支路蒸发盘管,所述支路蒸发盘管的进口经分液机构连接高压储液单元,出口连接压缩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变蓄冷材料是相变温度区间为高于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冷库设定最高温度的水合盐类相变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冷库高效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打开分液机构,一路制冷剂进入冷风机组蒸发制冷,另一路制冷剂进入相变蓄冷单元,为相变蓄冷单元蓄冷,之后两路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组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关闭分液机构,制冷剂仅进入冷风机组蒸发制冷,与相变蓄冷单元共同为冷库内部提供冷量,冷风机组蒸发完全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组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利用相变蓄冷单元中的相变蓄冷模块凝固/融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动态调整压缩机组的运行台数,使得每一台压缩机组都满功率运行,并处于最佳工况运行,获得最高的利用效率;(2)加入了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基础,在冷凝效率较高的低温时段为相变蓄冷材料充冷,通过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制冷系统效率;在室外高温时段相变蓄冷材料辅助冷风机组制冷,进而可提高冷风机组的蒸发温度,也带来了制冷系统效率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库高效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并联压缩机组,2-蒸发式冷凝器,3-温度传感器,4-高压储液罐,5-分液阀,6-相变蓄冷材料,7-支路蒸发盘管,8-热力膨胀阀,9-冷风机组,10-蒸发压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库高效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并联压缩机组1、蒸发式冷凝器2、温度传感器3、高压储液罐4、冷风机组9、相变蓄冷材料6、支路蒸发盘管7、热力膨胀阀8、分液阀5和蒸发压力调节阀10。其中,并联压缩机组1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式冷凝器2,蒸发式冷凝器2通过管路连接高压储液罐4,高压储液罐4通过管路经热力膨胀阀8连接冷风机组9的进口,冷风机组9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并联压缩机组1;在冷风机组9的出口与并联压缩机组1之间连接蒸发压力调节阀10。冷风机组9设置于冷库内。本实施例中,蒸发压力调节阀10主要用于调节由冷风机9蒸发盘管内及支路蒸发盘管7中汇出的制冷剂,此时制冷剂可能蒸发不完全,通过蒸发压力调节阀10的调节以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无液态,防止液击造成压缩机的故障。使用过程中,造成蒸发未完全的原因是由于多了蓄冷模块的蒸发盘管支路,蓄冷模块内的负荷与制冷剂匹配是波动的,会存在制冷剂过剩的现象。
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蒸发式冷凝器2与高压储液罐4之间,位于冷库的外面,用于实时获取室外温度。
相变蓄冷材料6包裹在支路蒸发盘管7外,支路蒸发盘管7满布整个冷库的天花板。支路蒸发盘管7的进口连接分液阀5,分液阀5经管路连接高压储液罐4;支路蒸发盘管7的出口连接蒸发压力调节阀10。分液阀5与温度传感器3电连接,分液阀5根据温度传感器3提供的温度信号做开关动作。
本实施例中,相变蓄冷材料6采用的是相变温度区间为高于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冷库设定最高温度的水合盐类相变材料。具体为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JH-Y-B19型。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施,制冷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两条制冷回路,一路制冷剂是从高压储液罐4进入冷风机组9,另一路制冷剂从高压储液罐4进入支路蒸发盘管7,两路制冷剂蒸发膨胀后经压力传感器回到并联压缩机组1进行循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联压缩机组1和蒸发式冷凝器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冷库制冷面积进行合理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的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具体控制过程为:当温度传感器3获取的室外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通常设定温度为一天中较低温度)时,发出信号打开分液阀5,此时一路制冷剂从高压储液罐4经热力膨胀阀8进入冷风机组9蒸发制冷,为整个冷库提供冷量;另一路制冷剂进入支路蒸发盘管7,为支路蒸发盘管7外包裹的相变蓄冷材料6蓄冷,之后两路制冷剂经蒸发压力调节阀10判断压力进入并联压缩机组1。从冷风机9及支路盘管7汇入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压力调节阀10判断此时制冷剂的压力状态,根据压缩机吸气压力设置蒸发压力调节阀的调节开度,以满足压缩机组稳定运行。此时,所有并联压缩机组1满功率运行,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式冷凝器2,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当温度传感器3获取的室外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通常设定为一天温度均值),发出信号关闭分液阀5,此时制冷剂仅进入冷风机组9蒸发制冷,与位于冷库内的相变蓄冷材料6共同为冷库提供冷量,蒸发完全的制冷剂经压力传感器判断进入并联压缩机组1,此时仅需要部分并联压缩机组1满功率运行压缩制冷剂后进入蒸发式冷凝器2,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及控制方式,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冷库的实际运营需要调整并联压缩机组1的运行台数,使得每一台并联压缩机组1组都满功率运行;当相变蓄冷材料6释放冷量时,可以适当减少并联压缩机组1的工作数量,以避免并联压缩机组1冗余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如电费),并延长并联压缩机组1的使用寿命。
在相变蓄冷材料6释放冷量辅助冷风机组9制冷时,还以可提高冷风机组9自身的蒸发温度,进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制冷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单元、冷凝单元、高压储液单元以及冷风机组,所述压缩单元连接冷凝单元,压缩单元连接高压储液单元,高压储液单元连接冷风机组,冷风机组连接压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单元与高压储液单元之间连接相变蓄冷单元,相变蓄冷单元设置于冷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冷单元包括相变蓄冷材料和支路蒸发盘管,所述相变蓄冷材料包裹支路蒸发盘管,所述支路蒸发盘管的进口经分液机构连接高压储液单元,出口连接压缩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冷材料是相变温度区间为高于制冷剂蒸发温度,低于冷库设定最高温度的水合盐类相变材料。
CN202123348366.2U 2021-12-28 2021-12-28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Active CN217441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8366.2U CN217441990U (zh) 2021-12-28 2021-12-28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8366.2U CN217441990U (zh) 2021-12-28 2021-12-28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1990U true CN21744199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8366.2U Active CN217441990U (zh) 2021-12-28 2021-12-28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1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8280A1 (zh)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3577B (zh) 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5928235B (zh) 具有相变蓄冷的双冷凝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35437B (zh)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110131816B (zh) 一种辅助机械制冷的水侧蒸发冷却系统
CN106765783B (zh) 一种结合水蓄冷与自然冷源的节能型高精度酒窖空调系统
CN108195099A (zh) 一种变频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07242B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过冷增效的冷冻箱蒸气压缩复合循环系统
WO2014111018A1 (zh) 一种新型风冷蒸发式复合的冷库制冷系统
CN112283993B (zh)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07906640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集成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06785A (zh) 一种低温自然冷源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2941179U (zh) 一种整仓降温和就仓干燥合一的储粮设备
CN109612170A (zh) 一种利用宽温热泵实现的低温环境供热系统以及使用方法
CN201662295U (zh) 风冷型沉浸式冷冻装置
CN216123342U (zh) 一种数据中心混合冷源节能系统
CN103335440B (zh)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系统
CN207350607U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结构
CN217441990U (zh)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
CN114198928A (zh) 冷库高效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953310U (zh) 一种节能制冷系统
CN212253244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5619633U (zh) 蓄冷式高效制冷系统、制冷或热泵装置和压缩冷凝机组
CN210463660U (zh) 并联压缩机超低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8751093U (zh) 一种区域供能系统制冷循环过冷节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