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0533U -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0533U
CN217440533U CN202221542911.3U CN202221542911U CN217440533U CN 217440533 U CN217440533 U CN 217440533U CN 202221542911 U CN202221542911 U CN 202221542911U CN 217440533 U CN217440533 U CN 217440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output
neck
gear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29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良锋
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29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0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0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0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包括:塑料材质制成的复合轴结构和部分被包裹在复合轴结构中的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光轴;复合轴结构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同轴分布的轴输出部、轴支撑部,以及设于轴支撑部外周侧的颈部和齿轮部;部分的光轴从轴支撑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端同轴地插入至复合轴结构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兼顾整体输出轴组件的结构强度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中,通常使用的电机主要包括壳体组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减速齿轮、输出轴组件等。其中一般情况下普遍使用的输出轴组件是由机加工成型的金属材料输出轴和注塑成型的塑料材料齿轮通过铆接方式或者镶嵌注塑方式加工而成。
经实际生产使用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输出轴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输出轴整体较长,且为一体设计的结构。从材料上来说,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虽然可以有效保证输出轴的使用强度,但是整体的生产成本较高;
(2)输出轴和塑料齿轮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铆接压装,工序繁琐,人工成本较高,且繁多的工序会衍生出一系列的质量隐患,例如铆接压装时易使输出轴变形、齿轮损坏等现象,增加不合格率,造成资源的浪费;
(3)输出轴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铆接的齿轮易脱落,降低输出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轴组件,以解决兼顾整体输出轴组件的结构强度和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兼顾整体输出轴组件的结构强度和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组件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出轴组件,包括:塑料材质制成的复合轴结构和部分被包裹在复合轴结构中的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光轴;
所述复合轴结构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同轴分布的轴输出部、轴支撑部,以及设于轴支撑部外周侧的颈部和齿轮部;
部分的光轴从所述轴支撑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端同轴地插入至复合轴结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轴插入至复合轴结构内部的部分的长度占光轴总长度的比例大于1/2且小于2/3。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和齿轮部沿轴输出部向轴支撑部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颈部的外径大于轴输出部的外径;且所述齿轮部的外径大于颈部的外径;以及
所述齿轮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侧端与轴支撑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侧端共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均存在径向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及所述颈部朝向轴输出部的一端通过呈环状的第一连接部与轴支撑部相连;
所述颈部朝向齿轮部的一端通过成环状的第二连接部与齿轮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上;以及
所述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存在径向间隙;且在所述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轴输出部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呈对称分布的扁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和与所述输出轴的光轴位于复合轴结构外侧的部分配接的固定板组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通过塑料材质制成的复合轴结构和金属材质制成的光轴的配合,相比纯金属材质制成的输出轴组件来说,可以有效降低整体输出轴组件的生产加工成本。再者,光轴部分地被包裹在复合轴结构中,且通过控制光轴被包裹的长度占整体光轴的比例大小,可以有效保证光轴与复合轴结构的配合强度。
此外,复合轴结构中的轴支撑部与颈部和齿轮部之间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这种结构下可以省去铆接压装齿轮的工序,从而节省人工制造成本,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齿轮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输出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输出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输出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输出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输出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光轴91、复合轴结构92、轴部93、颈部94、齿轮部95、轴输出部931、轴支撑部932、第一连接部941、第二连接部951、加强筋96、扁平面9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轴组件,包括:塑料材质制成的复合轴结构92和部分被包裹在复合轴结构92中的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光轴91;其中的光轴91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断料、热处理、抛光等工艺制成,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材料强度及表面光洁度,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复合轴结构92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同轴分布的轴输出部931、轴支撑部932,以及设于轴支撑部932外周侧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轴输出部931和轴支撑部932共同形成轴部93。在此结构基础上,部分的光轴91是从轴支撑部932远离轴输出部931的一端同轴地插入至复合轴结构92内部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光轴91、轴支撑部932、轴输出部931、颈部94和齿轮部95均为同轴分布结构。
对于上述光轴91和复合轴结构92之间的配接方式可选采用例如但不限于过盈配接方式或者镶嵌注塑的方式;此处具体的配接方式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接下来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光轴91插入到复合轴结构92中的具体情况来说,首先是光轴91的插入深度,光轴91插入至复合轴结构92内部的部分的长度占光轴91总长度的比例大于1/2且小于2/3。
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如果光轴91插入到复合轴结构92内部的长度过长,即光轴91被复合轴结构92包裹的长度过长的话,那么光轴91位于复合轴结构92外侧的部分的长度也就相对会缩短,这样当输出轴组件具体应用装配到电机内部中后,输出轴组件可能出现的窜动较大;反之,光轴91插入到复合轴结构92内部的长度过短,即光轴91被复合轴结构92包裹的长度过短的话,那么光轴91位于复合轴结构92外侧的部分的长度也就相对会较长,这样当输出轴组件具体应用装配到电机内部中后,可能存在电机的盖板无法安装到位的情况。
本实施例设计的光轴91插入到复合轴结构92中的长度大小可以在有效保证光轴91与复合轴结构92的配合强度的基础上,还能不影响到输出轴组件具体装配到电机中时的装配状态和使用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结合具体的复合轴结构92的轴输出部931和轴支撑部932的长度比例的不同,光轴91插入到复合轴结构92中的部分可以只插入到轴支撑部932的内部,也可以从轴支撑部932的内部延伸到轴输出部931的内部。上述两种情况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再者来说,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沿轴输出部931向轴支撑部932方向依次排布;且颈部94的外径大于轴输出部931的外径;且齿轮部95的外径大于颈部94的外径;以及齿轮部95远离轴输出部931的一侧端与轴支撑部932远离轴输出部931的一侧端共面。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出于轴输出部931与其它结构的配合需求的问题的考虑,本实施例中的轴输出部931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呈对称分布的扁平面933。
更为详细的,关于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上。也就是说整体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都是直接注塑成型在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上的实心体结构,这种结构下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虽然可以有效保证输出轴组件的整体强度,但是需要使用的生产原料也相对较多,故而材料成本也相对会同步提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输出轴组件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轴组件与实施例1的输出轴组件大致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有所区别。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上;也就是说整体的颈部94是直接注塑成型在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上的实心体结构。而齿轮部95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之间存在径向间隙;且在齿轮部95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96。
这种结构下的输出轴组件相比实施例1的输出轴组件来说,需要的材料成本更低,且通过加强筋96的设计还能保证输出轴组件的整体使用强度。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输出轴组件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轴组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输出轴组件大致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结构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结构有所区别。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之间均存在径向间隙。
结合附图详细来说,本实施例中的颈部94朝向轴输出部931的一端通过呈环状的第一连接部941与轴支撑部932相连;颈部94朝向齿轮部95的一端通过成环状的第二连接部951与齿轮部95相连。
出于对输出轴组件整体的强度的考虑,本实施例在颈部94和齿轮部95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932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96。此处多个加强筋96为等尺寸和等厚度的结构。如此结构下使得第一连接部941、第二连接部951和多个加强筋96将颈部94、齿轮和轴支撑部932连接为一体,可以增加颈部94、齿轮和轴支撑部932连接之间的连接强度。
对于本实施例的输出轴组件来说,在复合轴结构92注塑过程中,熔融的树脂沿着加强筋96的形状流动,会使熔融的树脂在注塑模具中流动良好,使得熔融的树脂能够布满整个注塑模具的型腔,因此,能够减少产生成型缺陷的可能性。在注塑成型后,多个沿轴支撑部932的周向上等距均匀分布的加强筋96,其收缩率相等,且内应力在轴支撑部932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保证轴支撑部932与颈部94和齿轮部95具有较高的同轴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输出轴组件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输出轴组件和与输出轴的光轴91位于复合轴结构92外侧的部分配接的固定板组件。
具体的输出轴的光轴91与固定板组件包括的固定板配接来实现对于输出轴组件的定位。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组件可选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成熟手段,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材质制成的复合轴结构和部分被包裹在复合轴结构中的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光轴;
所述复合轴结构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且同轴分布的轴输出部、轴支撑部,以及设于轴支撑部外周侧的颈部和齿轮部;
部分的光轴从所述轴支撑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端同轴地插入至复合轴结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插入至复合轴结构内部的部分的长度占光轴总长度的比例大于1/2且小于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和齿轮部沿轴输出部向轴支撑部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颈部的外径大于轴输出部的外径;且所述齿轮部的外径大于颈部的外径;以及
所述齿轮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侧端与轴支撑部远离轴输出部的一侧端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均存在径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以及所述颈部朝向轴输出部的一端通过呈环状的第一连接部与轴支撑部相连;
所述颈部朝向齿轮部的一端通过成环状的第二连接部与齿轮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颈部和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的内环面均直接成型在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上;以及
所述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存在径向间隙;且在所述齿轮部的内环面与轴支撑部的外周侧壁之间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输出部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呈对称分布的扁平面。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输出轴组件和与所述输出轴的光轴位于复合轴结构外侧的部分配接的固定板组件。
CN202221542911.3U 2022-06-20 2022-06-20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Active CN217440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2911.3U CN21744053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2911.3U CN21744053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0533U true CN217440533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2911.3U Active CN21744053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0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1470U (zh) 一种嵌入式注塑转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5656229B (zh) 电子泵及其电子泵的制造方法
CN109768647A (zh) 一种永磁转子组件及电机
CN208571776U (zh) 电子油泵
CN217440533U (zh) 输出轴组件及使用其的电机
CN104135101B (zh) 无刷塑胶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9046404U (zh) 电机端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1083379A (zh) 一种换向器的制造方法
CN113364158B (zh) 一种便于外圆面加工的电机定子、电机及其加工装配工艺
CN211701650U (zh) 一种侧边防磕伤的粘结钕铁硼磁环
CN214337670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CN105449900A (zh) 带安装脚的塑封外转子电机
CN112636508A (zh)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CN218733532U (zh) 一种一体式空心杯换向器组件及电机
CN207968135U (zh) 电机
CN102611226A (zh) 电机转子
CN212672101U (zh) 轴承体、电机壳组件及使用该电机壳组件的循环泵
CN215772712U (zh) 一种粘结钕铁硼磁环转子组件
CN218102926U (zh) 电机
CN212850164U (zh) 一种注塑定子及外转子电机
CN220234351U (zh) 一种电机轴承室结构及电机
CN213401529U (zh) 汽车天线屏蔽组件
CN213039519U (zh) 一种屏蔽套和屏蔽泵
CN215990376U (zh) 外转子电机
CN211474689U (zh) 轴承壳体结构及轴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