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5899U -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5899U
CN217435899U CN202220656460.XU CN202220656460U CN217435899U CN 217435899 U CN217435899 U CN 217435899U CN 202220656460 U CN202220656460 U CN 202220656460U CN 217435899 U CN217435899 U CN 217435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sides
protector
health
fixing device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64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
任刚跃
郝士伟
李雅莉
张炎
费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i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64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5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该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供身体倚靠的靠背板,靠背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一防护体,左右两侧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从身体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靠背板还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和靠背板配合从身体前后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本申请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满足了对脑瘫、SMA等疾病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固定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辅助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背景技术
在一些需要保持身体姿态的场合会用到固定装置,例如凳子或车辆座椅上,目前的固定装置存在的不足是,对脑瘫、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疾病患者的固定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改进固定装置以提高固定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满足了对脑瘫、SMA等疾病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固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该固定装置的脚踏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供身体倚靠的靠背板,所述靠背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一防护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从身体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所述靠背板还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靠背板配合从身体前后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防护体包括与所述靠背板抽插式安装的护具弯杆和设置于所述护具弯杆的前部的护垫。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固定带为背心式固定带。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靠背板上方的头枕,所述头枕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二防护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从头部左右两侧对头部进行固定。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防护体为可相对所述头枕旋转调节的侧挡。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靠背板的Z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下部水平段、中部竖直段和上部水平段,所述靠背板与所述中部竖直段固定连接,所述头枕与所述上部水平段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上部水平段和所述头枕均设置有护具导向块,所述头枕和所述上部水平段通过与所述护具导向块抽插式安装的L形的头部支架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还包括护具导向管,所述下部水平段抽插式安装于所述护具导向管。
可选地,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防护体包括用于对髋部进行固定的髋部防护体和用于对腋下进行固定的腋下防护体。
一种脚踏车,包括车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车座后方的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固定装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固定装置中,靠背板一方面在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一防护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通过调整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从身体的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靠背板另一方面还设置有固定带,能够实现从身体的前侧对身体进行固定。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固定装置从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进行全方位固定,因而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可以满足对脑瘫、SMA等疾病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固定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固定装置的脚踏车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护垫305的支撑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护具弯杆304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护具导向块306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1、车架;102、前叉;103、车轮;104、曲柄;105、中轴;106、车链罩壳;107、车座;108、座管;109、座管夹;1010、车把;
301、护具导向管;302、支撑杆;303、锁定螺钉;304、护具弯杆;305、护垫;306、护具导向块;307、背心式固定带;308、侧挡支架;309、头枕;3010、头部支撑板;3011、头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能够提供很好的固定效果,满足了对脑瘫、SMA等疾病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固定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固定装置的脚踏车,其采用的固定装置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固定效果,帮助骑车人保持身体姿态,因此,脑瘫、SMA等疾病患者可以用该脚踏车来进行肢体训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了展示可用于肢体训练的脚踏车,示例性地令该脚踏车为三轮车,事实上,本申请的固定装置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脚踏车上。此外,凳子、汽车座椅、医疗检查座椅等场合也可以应用本申请的固定装置。本实施例的脚踏车包括车架101和安装在车架101上的三个车轮103,即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脚踏车的基本骑行功能通常是由后轮提供动力,由前轮控制方向,因此本实施例将脚踏板铰接安装在曲柄104的末端,令后轮轴通过链条(位于车链罩壳106内)与曲柄104传动连接,令前轮轴通过前叉102与车把1010连接。具体地,曲柄104处安装链条的牙盘与中轴105固定连接,中轴105与车架101转动连接。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供身体倚靠的靠背板,靠背板设置有背心式固定带307,靠背板的左右两侧抽插式安装有护具弯杆304,护具弯杆304的前部设置有护垫305,即护具弯杆304具有以安装位置可调的方式与靠背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自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弯向靠背板的前方的第二连接部,护垫305固定安装在此第二连接部。以图1所示的脚踏车应用场景为例,当骑车人坐在车座107上时,骑车人的后背倚靠在靠背板上,护垫305位于骑车人身体的两侧,当需要调整两侧护垫305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骑车人的身材时,又或者调整两侧的护垫305对骑车人身体的夹紧程度时,可以通过抽插的方式调整第一连接部的安装位置,具体地,靠背板上可以固定设置有护具导向块306,护具弯杆304的第一连接部插设于护具导向块306的导向槽内,护具弯杆304的位置由锁定螺钉303固定,拧松锁定螺钉303后可调整护具弯杆304和护具导向块306的相对位置,向外抽护具弯杆304可使两侧护垫305之间的距离增大,向里插护具弯杆304可使两侧护垫305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护具弯杆304和护垫305构成了第一防护体,通过调整左右两侧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能够从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防护体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第一防护体设置为呈卧倒的n字形的弯管,即弯管由靠背板向前方拱起,弯管的根部与靠背板可滑动连接,以实现左右两侧的弯管之间距离可调。
此外,为了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第一防护体与靠背板之间除了设置为抽插式连接以外,还可以设置为可旋转调节的连接方式,例如,护具弯杆304远离护垫305的一端与靠背板铰接,护具弯杆304的位置由锁定螺钉固定,拧松锁定螺钉后可调整护具弯杆304和靠背板之间的夹角,即骑车人的身体倚靠在靠背板上时,护垫305从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和保护,护具弯杆304能向远离身体的方向旋转打开,也能向靠近身体的方向旋转收合。
为了提高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令护垫305包括用于对髋部进行固定的第一护垫(即髋部防护体)和用于对腋下进行固定的第二护垫(即腋下防护体)。护垫305是从身体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而背心式固定带307是从身体的前侧进行固定,在固定身体时背心式固定带307从肩部绕过,例如可以将背心式固定带30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靠背板的顶部,另一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设置在靠背板底部的卡接部(如插口等)连接,又或者可以将背心式固定带307设计成以卡扣方式连接的两段,其中一段设置于靠背板的上部,另一段设置于靠背板的下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令背心式固定带307包括本体和设置于该本体四角位置的收紧带,收紧带的长度可调整,其调整长度的原理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书包背带相同。此外,除了采用背心式固定带307,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固定带对身体从前侧进行固定,例如,将固定带设置为汽车安全带的形式,即固定带采用斜向束紧和横向束紧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本实施例令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头部护具,头部护具包括位于靠背板上方的头枕309,头枕309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旋转调节的侧挡,即人的头部倚靠在头枕309上时,侧挡从左右两侧对头部进行固定和保护,侧挡能向远离头部的方向旋转打开,也能向靠近头部的方向旋转收合,例如本实施例将侧挡固定设置在侧挡支架308上,令侧挡支架308与头枕309之间以可旋转调节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头枕309固定安装在头部支撑板3010上,侧挡支架308与头部支撑板3010铰接,侧挡支架308的位置由锁定螺钉固定,拧松锁定螺钉后可调整侧挡支架308和头枕309之间的夹角。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侧挡支架308和侧挡构成了第二防护体,通过调整左右两侧第二防护体之间的距离能够从左右两侧对头部进行固定。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防护体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第二防护体设置为呈卧倒的n字形的弯管,即弯管由头部支撑板3010向前方拱起,弯管的根部与头部支撑板3010可滑动连接,以实现左右两侧的第二防护体之间距离可调。此外,为了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第二防护体之间的距离,第二防护体与头枕309之间除了设置为可旋转调节的连接方式之外,还可以设置为抽插式连接,例如,侧挡支架308设置为L形,头枕309固定安装在头部支撑板3010上,侧挡支架308远离侧挡的一端插入头部支撑板3010的导向槽内,侧挡支架308的位置由锁定螺钉固定,拧松锁定螺钉后可向内推侧挡支架308或向外拉侧挡支架308以调整侧挡和骑车人的头部之间的距离。
为了将靠背板安装到例如车架101等支撑物上,本实施例令固定装置包括Z形的支撑杆302,支撑杆302包括下部水平段、中部竖直段和上部水平段,下部水平段用于与支撑物连接,靠背板与中部竖直段固定连接,头枕309与上部水平段固定连接。为了能够调整头枕309的位置,本实施例令上部水平段和头枕309均设置有护具导向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头枕309对应的护具导向块设置在与头枕309固定连接的头部支撑板3010上),头部护具和上部水平段通过与护具导向块抽插式安装的L形的头部支架3011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前面对护具导向块306和护具弯杆304的描述,头部支架3011的调整方式与护具弯杆304相类似,头部支架3011能够相对支撑杆302调整前后位置,头部护具能够相对头部支架3011调整上下位置,具体地,当拧松护具导向块上的锁定螺钉后,通过抽插移动可以调整头部支架3011和护具导向块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头部护具位置的调整。容易理解,利用上述支撑杆302或者类似结构的支撑杆,还可以将本申请的固定装置应用到凳子、医疗检查座椅等场合,例如,支撑杆302的下部水平段与凳子腿连接。当本申请的固定装置应用到汽车座椅时,考虑到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可以将靠背板的下端直接与汽车底盘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脚踏车中,车座107由座管108支撑,座管夹109将座管108与车架101固定,打开座管夹109后可以调整座管108伸出车架101的长度,从而实现车座107高度的调整。为了使靠背板能够随车座107一起升高和下降,可以令支撑杆302的下部水平段与座管108连接。为了使靠背板能够相对车座107调整前后位置,本实施例令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护具导向管301,支撑杆302的下部水平段抽插式安装于护具导向管301,固定装置应用到脚踏车时,护具导向管301与座管108固定连接,支撑杆302的下部水平段和护具导向管301通过锁定螺钉固定,拧松锁定螺钉后通过抽插移动可以调整支撑杆302和护具导向管301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靠背板位置的调整。考虑到一些骑车人(例如低龄儿童)在骑行时需要其他人的辅助,本实施例令支撑杆302的上部水平段远离头枕30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可供辅助人员把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身体倚靠的靠背板,所述靠背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一防护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从身体左右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所述靠背板还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所述靠背板配合从身体前后两侧对身体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体包括与所述靠背板抽插式安装的护具弯杆和设置于所述护具弯杆的前部的护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背心式固定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靠背板上方的头枕,所述头枕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二防护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防护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以实现从头部左右两侧对头部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体为可相对所述头枕旋转调节的侧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靠背板的Z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下部水平段、中部竖直段和上部水平段,所述靠背板与所述中部竖直段固定连接,所述头枕与所述上部水平段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水平段和所述头枕均设置有护具导向块,所述头枕和所述上部水平段通过与所述护具导向块抽插式安装的L形的头部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具导向管,所述下部水平段抽插式安装于所述护具导向管。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体包括用于对髋部进行固定的髋部防护体和用于对腋下进行固定的腋下防护体。
10.一种脚踏车,包括车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车座后方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
CN202220656460.XU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Active CN217435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460.XU CN2174358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460.XU CN2174358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5899U true CN217435899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6460.XU Active CN2174358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5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710A (zh) * 2022-03-23 2022-07-22 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710A (zh) * 2022-03-23 2022-07-22 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1496B2 (en) Bicycle seat
US5326122A (en) Bicycle chest support
US7255360B2 (en) Rider support assembly for multi-wheeled vehicle
US5853184A (en) Handcycles
US4440331A (en) Protective child carrier assembly
US5516134A (en) Seat for a wheeled vehicle
CN217435899U (zh) 一种固定装置、脚踏车
GB2474667A (en) Child's bicycle seat
US6533358B1 (en) Kit for converting a non-reclining wheelchair into a reclining wheelchair
JP3873076B2 (ja) 義足
US6997470B2 (en) Pedalling apparatus
EP1099619A2 (en) Baby carrier
AU2002325662A1 (en) Pedalling apparatus
RO115862B1 (ro) Metodă şi ansamblu scaun-bicicletă pentru gimnastică medicală
JPH0732305Y2 (ja) マウンテンバイク等の二輪車搭載可能なリフト搬器
CN114771710A (zh) 一种脚踏车
WO2007038848A1 (en) Motorcycle safety vest support frame
WO2010139970A1 (en) Child's bike
CN215938205U (zh) 一种单腿滑行康复助步器
JP7401118B2 (ja) 支持面に固定するシートフレーム
JP7390019B2 (ja) スリング及び自転車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212914421U (zh) 一种运动减压器械
CN216091711U (zh) 一种有保护结构的儿科输液用防挣扎座椅
CN21267996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RU103070U1 (ru) Складное кресло-коляс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