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0273U -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0273U
CN217430273U CN202123371096.7U CN202123371096U CN217430273U CN 217430273 U CN217430273 U CN 217430273U CN 202123371096 U CN202123371096 U CN 202123371096U CN 217430273 U CN217430273 U CN 21743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vamp
layer
shoes
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10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33710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0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包括鞋底;鞋面,鞋面包括第一鞋面层和第二鞋面层,第一鞋面层和第二鞋面层分别有一端与鞋底边缘连接,第一鞋面层和第二鞋面层的另一端可拆连接,构成鞋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长期卧床的患者产生垂足现象,丧失足部功能位,出现废用性萎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行走,且在走路时容易绊倒而发生危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该防垂足鞋用于患者卧床时给患者穿着,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由于卧床时间久而产生垂足现象,保持足部功能位,防止出现废用性萎缩,对患者进行保护,降低患者行走风险,利于患者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背景技术
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如瘫痪、中风或半身不遂患者等,由于长期卧床,大部分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躺卧姿势,随着时间日久,患者会产生垂足现象,丧失足部功能位,出现废用性萎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行走,且在走路时,容易绊倒而发生危险。目前对患者垂足现象的预防方式为在患者足下垫被褥枕头等,但由于被褥枕头本身较软,该方法效果较微小,无法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长期卧床的患者产生垂足现象,丧失足部功能位,出现废用性萎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行走,且在走路时容易绊倒而发生危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该防垂足鞋用于患者卧床时给患者穿着,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由于卧床时间久而产生垂足现象,保持足部功能位,防止出现废用性萎缩,对患者进行保护,降低患者行走风险,利于患者恢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包括:
鞋底;
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一鞋面层和第二鞋面层,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分别有一端与所述鞋底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的另一端可拆连接,构成所述鞋面。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内侧覆盖设置有透气网面层,所述透气网面层的面积与所述鞋面面积相等,所述透气网面层用于增强穿着时的透气性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层,所述夹层为一端开口的袋状夹层,设置于所述鞋底内侧,所述夹层的面积与所述鞋底面积相等,所述夹层的开口端设置有拉链,所述夹层中放置有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的面积小于所述夹层的面积,所述鞋底的足跟位置处不设置所述海绵垫。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和连接轴,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轴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轴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鞋底背面足跟位置处,所述支撑杆可折叠放置于所述鞋底背面上,也可拉出并绕所述连接轴自由转动,对所述鞋底背面足跟位置处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轴的数量至少为3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绳带,所述绳带一端连接设置于所述鞋底前端,所述绳带的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踝上,用于在患者侧卧时对所述防垂足鞋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绳带的自由端内侧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用于保护患者脚腕防止磨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连接形成的所述鞋面区域不覆盖所述鞋底前端足趾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的连接方式为扣接连接或魔术贴粘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该防垂足鞋用于患者卧床时给患者穿着,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由于卧床时间久而产生垂足现象,对患者进行保护,降低患者行走风险,利于患者恢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鞋面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鞋面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的侧视图。
图中:
1-鞋底2-第一鞋面层3-第二鞋面层4-透气网面层5-夹层6-拉链7-海绵垫81-第一连接轴82-第二连接轴83-第三连接轴84-第一支撑杆85-第二支撑杆86-第三支撑杆9-绳带10-垫层11-子扣12-母扣13-魔术贴毛面14-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见附图1-附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包括:
鞋底1;
鞋面,鞋面包括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分别有一端与鞋底1边缘连接,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的另一端可拆连接,构成鞋面。具体地,当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为连接状态,构成完整鞋面,当有需求时,可以打开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之间的连接,使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处于摊开状态,便于患者足部的透气通风,或进行治疗等。优选的,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使用帆布进行制作。
优选的一种方案,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的连接方式为扣接连接或魔术贴粘贴连接。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连接方式。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如子扣11设置于第一鞋面层2上,母扣12设置于第二鞋面层3上,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扣接连接,或魔术贴毛面13设置于第一鞋面层2上,魔术贴勾面14设置于第二鞋面层3上,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当然,子扣11和母扣12,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的设置顺序并不仅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顺序。
优选的一种方案,鞋面内侧覆盖设置有透气网面层4,透气网面层4的面积与鞋面面积相等,透气网面层4用于增强穿着时的透气性能。具体地,即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的内侧都覆盖设置有透气网面层4,由于透气网面层4的存在,增加患者穿着时,此鞋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患者的足部舒适度。
优选的一种方案,还包括夹层5,夹层5为一端开口的袋状夹层,设置于鞋底1内侧,夹层5的面积与鞋底1面积相等,夹层5的开口端设置有拉链6,夹层5中放置有海绵垫7。具体地,拉开夹层5开口端的拉链6,可以放入或取出海绵垫7,海绵垫7用于对患者的足底进行保护,增加患者穿着此鞋时的舒适度;且海绵垫7放置在夹层5中进行使用,当需要更换海绵垫7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更换清洁海绵垫7。
优选的一种方案,海绵垫7的面积小于夹层5的面积,鞋底1的足跟位置处不设置海绵垫7。具体地,鞋底1的足跟位置处不设置海绵垫7,这是因为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大部分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足跟处容易产生压疮,鞋底1的足跟位置处不设置海绵垫7,患者脚掌与鞋底1的内侧贴合,患者的足跟处于轻微悬空状态,可以有效防止压疮产生。
优选的一种方案,还包括支撑杆和连接轴,支撑杆和连接轴数量相同,每个支撑杆一端分别与每个连接轴连接,通过连接轴设置于鞋底1背面足跟位置处,支撑杆可折叠放置于鞋底1背面上,也可拉出并绕连接轴自由转动,对鞋底1背面足跟位置处进行支撑。
优选的一种方案,支撑杆和连接轴的数量至少为3个。本说明书中列出的实施例中,取支撑杆和连接轴的数量为3个的方案进行说明,具体的,连接轴有第一连接轴81,第二连接轴82,第三连接轴83,支撑杆有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第三支撑杆86,第一支撑杆8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81连接,第二支撑杆8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82连接,第一支撑杆84和第二支撑杆85的所在面与鞋底1的所在面为同一面,第三支撑杆8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轴83连接,第三支撑杆86的所在面垂直于鞋底1的所在面,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和第三支撑杆86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向内折叠,平贴在鞋底1的背面上,当患者平躺或翻身时,将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和第三支撑杆86拉出,并向上合拢支撑,在鞋底1的背面足跟处形成一个小的三角形,对患者足跟处进行支撑,减少患者足跟的自然下垂,防止垂足现象的发生。优选的,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第三支撑杆86为相同尺寸、相同长度、相同材质的支撑杆,当然,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第三支撑杆86也可以为不同尺寸、不同长度或材质。
优选的一种方案,还包括绳带9,绳带9一端连接设置于鞋底1前端,绳带的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腕上,用于在患者侧卧时对防垂足鞋进行固定。
具体地,当患者姿势为侧卧时,收起支撑杆,患者整个足部是自然下垂的,由于绳带9的设置,绳带9一端连接在鞋底1前端,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踝,可以绕圈绑系在患者脚踝上,如此,患者脚踝、绳带、患者足部同样构成一个三角形,使用绳带9固定在患者脚踝位置,解决了侧卧时无法有效保持足部功能位的问题,可以起到对患者足部进行提拉支撑的作用,减少患者足部自然下垂,同样是为了防止垂足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一种方案,绳带9的自由端内侧设置有垫层10,垫层10用于保护患者脚腕防止磨伤。具体地,垫层可以选用海绵或绒布等柔软材料进行制作,隔在绳带和患者脚腕之间,保护患者脚腕,减少绳带对患者脚腕的磨伤。
优选的一种方案,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连接形成的鞋面区域不覆盖鞋底1前端足趾部分。这样设置的优点是,患者在穿着此鞋时,可以露出足趾,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足趾部分进行观察,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2、图5、图6,第一鞋面层2上设置有子扣11,第二鞋面层3上设置有母扣12,第一鞋面层2与第二鞋面层3扣接连接,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内侧设置有透气网面层4,鞋底1内侧设置有夹层5,夹层5的开口端设置有拉链6,夹层中放置有可更换的海绵垫7,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连接形成的鞋面区域不覆盖鞋底1前端足趾部分,支撑杆和连接轴的数量为3个,第一支撑杆8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81连接,第二支撑杆8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82连接,第一支撑杆84和第二支撑杆85的所在面与鞋底1的所在面为同一面,第三支撑杆8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轴83连接,第三支撑杆86的所在面垂直于鞋底1的所在面,还包括绳带9,绳带9一端连接设置于鞋底1前端,绳带的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踝上,绳带9的自由端内侧设置有垫层10。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图4、图5、图6,第一鞋面层2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3,第二鞋面层3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14,第一鞋面层2与第二鞋面层3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内侧设置有透气网面层4,鞋底1内侧设置有夹层5,夹层5的开口端设置有拉链6,夹层中放置有可更换的海绵垫7,第一鞋面层2和第二鞋面层3连接形成的鞋面区域不覆盖鞋底1前端足趾部分,支撑杆和连接轴的数量为3个,第一支撑杆8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81连接,第二支撑杆8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82连接,第一支撑杆84和第二支撑杆85的所在面与鞋底1的所在面为同一面,第三支撑杆8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轴83连接,第三支撑杆86的所在面垂直于鞋底1的所在面,还包括绳带9,绳带9一端连接设置于鞋底1前端,绳带的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踝上,绳带9的自由端内侧设置有垫层10。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该防垂足鞋用于患者卧床时给患者穿着,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由于卧床时间久而产生垂足现象,保持足部功能位,防止出现废用性萎缩,对患者进行保护,降低患者行走风险,利于患者恢复。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鞋底背面足跟处支撑杆的设计,可以在患者平躺或翻身时,形成三角形对患者足跟处进行支撑,减少患者足跟的自然下垂,防止垂足现象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鞋底前端绳带的设置,可以在患者侧卧时,患者脚踝、绳带、患者足部同样构成一个三角形,解决了侧卧时无法有效保持足部功能位的问题,可以起到对患者足部进行提拉支撑的作用,减少患者足部自然下垂,同样是为了防止垂足现象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鞋面区域不覆盖鞋底前端足趾部分,患者在穿着此鞋时,可以露出足趾,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足趾部分进行观察,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
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一鞋面层和第二鞋面层,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分别有一端与所述鞋底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的另一端可拆连接,构成所述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内侧覆盖设置有透气网面层,所述透气网面层的面积与所述鞋面面积相等,所述透气网面层用于增强穿着时的透气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层,所述夹层为一端开口的袋状夹层,设置于所述鞋底内侧,所述夹层的面积与所述鞋底面积相等,所述夹层的开口端设置有拉链,所述夹层中放置有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绵垫的面积小于所述夹层的面积,所述鞋底的足跟位置处不设置所述海绵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杆和连接轴,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轴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轴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鞋底背面足跟位置处,所述支撑杆可折叠放置于所述鞋底背面上,也可拉出并绕所述连接轴自由转动,对所述鞋底背面足跟位置处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轴的数量至少为3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绳带,所述绳带一端连接设置于所述鞋底前端,所述绳带的自由端连接于患者脚踝上,用于在患者侧卧时对所述防垂足鞋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带的自由端内侧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用于保护患者脚腕防止磨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连接形成的所述鞋面区域不覆盖所述鞋底前端足趾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鞋面层和所述第二鞋面层的连接方式为扣接连接或魔术贴粘贴连接。
CN202123371096.7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Active CN217430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1096.7U CN21743027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1096.7U CN21743027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0273U true CN217430273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1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1096.7U Active CN21743027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0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86738A (en) Heel supporting boot for bed patients
US7455651B2 (en) Anti-gravity decompressant for lower extremities
CA2893980C (en) Heel-suspending protective boot
US20070271680A1 (en) Adjustable sock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 and injuries
CN210811879U (zh) 一种一体式约束带
US9049889B2 (en) Protective half sock for use in multi-stage recovery
CN217430273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垂足鞋
KR102451773B1 (ko) 반려동물 다리보호대
CN218870704U (zh) 一种棉足垫
CN220898019U (zh) 一种可防止压疮的病员裤
CN217244987U (zh) 一种防压疮鞋
CN213963811U (zh) 一种用于下肢骨折防压力性损伤的布朗氏牵引架保护套
CN216776141U (zh) 具有预防压疮功能的医用袜套
CN215192689U (zh) 一种布朗氏架布套
CN212279916U (zh) 一种护膝袜
CN21331110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骨隆突处防压疮保护装置
CN211268761U (zh) 一种护理裤
CN210843664U (zh) 一种防足下垂拉伸器
CN220607444U (zh) 一种安全防护服
CN213344524U (zh) 一种下肢外固定架的鞋袜套结构
CN210521153U (zh) 一种骨科足踝保护垫
CN217245002U (zh) 预防昏迷患者足下垂矫正装置
CN216088951U (zh)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打底裤
CN209965306U (zh) 一种手术服
CN213939778U (zh) 一种可调节足踝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