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5856U -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 Google Patents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5856U
CN217425856U CN202221411361.1U CN202221411361U CN217425856U CN 217425856 U CN217425856 U CN 217425856U CN 202221411361 U CN202221411361 U CN 202221411361U CN 217425856 U CN217425856 U CN 217425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hthalmic lens
area
region
microlenses
refr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1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真
何天瑞
王溯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itlan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Fitlan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Fitlan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Fitland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13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5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5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5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该眼科镜片是框架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屈光区域、第二屈光区域和光分散区域,其中:第一屈光区域具有用于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处方屈光力,第二屈光区域由多个微透镜构成,每个微透镜具有不同于处方屈光力的调节屈光力并分布在镜片的中心部附近,并且光分散区域用于降低周边视网膜的成像对比度。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大范围模糊处理镜片,提高了预设特定视野之外区域的视网膜成像对比度,对用户的周边视野没有影响,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镜片通过在特定视野范围内复合模糊化处理以及微透镜近视离焦效应,具有更强的近视防控效果。

Description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眼科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是一种由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屈光不正,其发病率很高。我国现有近视患者已超过5亿,其中高度近视患者已经超过8000万,尤其是我国青少年中,高度近视的患病率达6.69%~38.40%。不受控制的近视进展具有发展出高度近视的更高概率。
已有研究表明当焦点定位于视网膜后方,能够促进眼轴的增长,如果眼轴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只能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时,则形成了近视,因此已经提议可以通过将焦点定位在视网膜前方来控制近视屈光不正的进展。例如通过提高近视镜片的局部区域的屈光力来使透过镜片该部分区域的光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前方,由此形成近视离焦,来控制近视进展。
同时兴起的还有另一种近视防控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的视网膜成像对比度促进眼球生长,因而降低视网膜内图像的对比度将减缓眼轴增长,从而抑制近视进展。初步的临床实验显示通过调制周边对比度而不影响在轴视力的眼科镜片能够控制近视进展(NovelDOT Lenses from SightGlass Vision Show Great Promise to Fight Myopia,JoeRappon et.al.,April 21,2020,Review of Myopia Management)。但是,患者在通过使用周边视野全部模糊的眼镜时,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感,还可能降低患者对附近环境的感知能力。例如在昏暗环境下对阶梯位置的判断能力,以及对身边快速移动的车辆的预警能力。因此,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会是更优选择。
但是,模糊区域面积的减少可能极大影响其近视控制能力,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近视防控效果优异且不显著影响佩戴者视觉知觉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用于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该眼科镜片是框架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屈光区域、第二屈光区域和光分散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具有用于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处方屈光力,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由多个微透镜构成,每个微透镜具有不同于所述处方屈光力的调节屈光力并分布在所述镜片的中心部附近,并且所述光分散区域用于降低周边视网膜的成像对比度。
可选地,所述光分散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屈光区域被形成在特定视野内部,所述特定视野是指:以镜片中心为中心点,内直径为D1且外直径为D2的环形区域,其中内直径D1选自8.0至10.0mm,外直径D2选自12.0至40.0mm。
可选地,所述调节屈光力与所述处方屈光力的差值为1.5至10D,或者2.5至5D。
可选地,所述光分散区域为带图案区域;或者为表面粗糙不平区域;或者为含有折射率不同的内含物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多个微透镜中的至少两个彼此隔开,由此形成微透镜间隙,并且所述光分散区域覆盖所述微透镜间隙。
可选地,所述光分散区域还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屈光区域,并且所述多个微透镜与所述光分散区域位于所述眼科镜片的不同表面。
可选地,所述多个微透镜被配置为多个微透镜同心环,并且所述光分散区域被配置为位于所述多个微透镜同心环中的至少两个微透镜同心环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带。
可选地,还包括波长选择区域,所述波长选择区域用于增加红色光波的透过率或者降低蓝色光波的透过率。
可选地,所述波长选择区域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部分重合或者完全重合。
可选地,所述波长选择区域中: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位置具有红色光波增透薄膜,和/或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以外的位置采用染色材料以降低蓝色光波透过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框架眼镜,其包含如上所述的眼科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仅在局部对镜片做了模糊化处理,相对于大范围模糊处理镜片(例如SightGlass镜片),提高了预设特定视野之外区域的视网膜成像对比度,对用户的周边视野没有影响,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镜片通过在特定视野范围内复合模糊化处理以及微透镜近视离焦效应,具有更强的近视防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光分散区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屈光区域;2-第二屈光区域;3-光分散区域;4-波长选择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具有第一屈光区域、第二屈光区域和光分散区域。第一屈光区域具有用于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处方屈光力,第二屈光区域由多个微透镜构成,每个微透镜具有不同于处方屈光力的调节屈光力并分布在镜片的中心部附近,并且光分散区域用于降低周边视网膜的成像对比度。
其中,当眼科镜片是具有抑制近视的发展的功能的眼科镜片时,第二屈光区域具有通过向第一屈光力增加正的屈光力而获得的屈光力,从而使得经过第二屈光区域的入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离焦。
有两种方案使得第一屈光区域与第二屈光区域的屈光力不同:(1)通过使第二屈光区域的表面形状与第一屈光区域的表面形状不相同(例如更加凸起)来使第二屈光区域的屈光力与第一屈光区域的屈光力不相同。(2)通过使第二屈光区域由与第一屈光区域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使得第二屈光区域具有与第一屈光区域的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屈光区域中的多个微透镜优选可以是彼此隔开的,也可以是彼此相切或者部分重叠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个第二屈光区域的面积选自0.20mm2至3.14mm2。在第二屈光区域的投影为圆形时,也就是所述圆形的直径为0.5mm至2.0mm。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屈光区域的投影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扁圆形或多边形,在这些情况下,第二屈光区域的最大尺寸选自0.5mm至2.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屈光区域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屈光区域和第一屈光区域的总面积的20%至60%。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光分散区域被约束在特定视野内部。图1示意性地表达了眼科镜片中的特定视野所对应的位置。如图可以推断,从镜片的正前方向来看,该特定视野是一个内直径为D1、外直径为D2的环形区域,既不占据镜片正中央位置,也不占据镜片最周边的位置。特定视野是指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旁5度至50度视角对应范围,优选10度至20度视角对应范围。据信该视野范围内的低对比度刺激对于延缓眼轴伸长更有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直径D1选自8.0至10.0mm,例如为8.5mm、9.0mm、9.5mm、10mm或其中间任意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直径D2选自12.0至40.0mm,优选15.0至35.0mm,例如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mm或其中间任意值。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视野是以镜片中心为中心点内直径8.0mm至外直径40.0mm的环形区域,优选内直径9.0mm至外直径20.0mm的环形区域,最优选内直径9.0mm至外直径15.0mm的环形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屈光区域也被约束在特定视野内部。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屈光区域的分布范围大于特定视野,例如直至镜片边缘,例如第二屈光区域被形成于以眼科镜片的镜片中心作为中心的内直径8.0mm至外直径60.0mm的环形区域内。
需要说明的是,光分散区域3需要被约束在环形的特定视野内部,但模糊区域3本身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可以各自具有各种相同或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形(参考图2)、椭圆形、多边形(例如六边形,参考图3)或不规则的形状(参考图4)等。
光分散区域可以为带图案区域;或者为表面粗糙不平区域;或者为含有折射率不同的内含物的区域。该内含物可以是小粒径颗粒、气泡、液滴,或者经过重聚合使得局部折射率有微小变化的结构。相应地,光分散区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工形成,例如通过适用于在眼镜片表面打印的工艺加工以形成带图案的区域,或者通过车削工艺、喷砂工艺或者腐蚀工艺形成表面粗糙不平区域(例如条纹区、颗粒磨砂区、粗糙区);或者通过在镜片材料中包含内含物(例如小粒径颗粒、气泡、液滴、重聚合反应产物)来实现局部折射率改变。
光分散区域即需要降低成像对比度的区域,其形状可以是至少一个连续的环形,还可以是分离的岛状分布,还可以是环形、岛状或二者的组合。
光分散区域与第二屈光区域可以位于镜片的同一表面或者不同表面,具体的形状以及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微透镜中的至少两个彼此隔开,由此形成微透镜间隙,并且光分散区域覆盖微透镜间隙。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分散区域还覆盖至少部分第二屈光区域(例如所述多个微透镜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微透镜,或单个微透镜的局部),并且所述多个微透镜与光分散区域位于眼科镜片的不同表面。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微透镜被配置为多个微透镜同心环,并且光分散区域被配置为位于多个微透镜同心环中的至少两个微透镜同心环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带。
近期有理论表明,近视的进展可能与感知红绿颜色的视锥细胞的异常突变导致不同颜色的光信息产生或处理异常有关。对进入眼睛的红色或绿色光进行预先处理可能有助于控制近视的进展。还有理论认为人眼视网膜区分近视离焦或远视离焦信号的方式是通过识别色差,即不同颜色的信号强度。当蓝色信号强度高于红绿时视网膜识别为远视离焦,当蓝色信号强度低于红绿时视网膜识别为近视离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还可以包括波长选择区域,波长选择区域用于增加红色光波的透过率并且/或者降低蓝色光波的透过率。这样的眼科镜片能够更好地控制近视的进展。
波长选择区域可以与第二屈光区域部分重合或者完全重合。另外,为了不影响用户对颜色的主体感知(即避免视觉出现明显偏色),染色或者镀膜一般避开镜片中央区域(例如距离中心点半径5mm之内的区域)。
波长选择区域可以通过对镜片进行染色或者镀膜来实现。考虑到加工良率的问题,不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实现方式。在波长选择区域中,在第二屈光区域的位置具有红色光波增透薄膜;并且/或者在第二屈光区域以外的位置采用染色材料以降低蓝色光波透过率。
镜片的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化处理和局部波长选择处理,可以各自独立的应用于镜片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例如,两者同时应用于镜片的前表面,或者两者同时应用于镜片的后表面;或者两者同时应用于前后双表面;或者一个面进行模糊化处理,另一个面进行镜片染色或镀膜。
下面列举四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屈光区域2与光分散区域3位于眼科镜片的同一表面,该表面可以是眼科镜片的正面或者背面。第二屈光区域2由多个岛状微透镜组成。在多个岛状微透镜的间隙处设置有光分散区域3。换言之,光分散区域3填充多个岛状微透镜的间隙并且与岛状微透镜无重叠。光分散区域3也并不超出图1所示出的特定视野的范围。
其中,第二屈光区域2的屈光度与镜片基础的处方焦度不同,微透镜的屈光度可以高于处方焦度+1.5~+10D,优选+2.5~+5D。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第二屈光区域2与光分散区域3位于眼科镜片的同一表面或者不同表面。第二屈光区域2由多个岛状微透镜组成。在多个岛状微透镜的间隙处,以及部分岛状微透镜的位置(A)处设置有光分散区域3。换言之,光分散区域3填充多个岛状微透镜的间隙并且与部分岛状微透镜重叠。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第二屈光区域2与光分散区域3位于眼科镜片的不同表面。第二屈光区域2由多个岛状微透镜组成。光分散区域3包括多个同心环带,与环状分布的微透镜环交错排列。换言之,环状分布的微透镜以及环形的光分散区域3,两者图形互补。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局部染色处理。具体地,在多个岛状微透镜结构分布形成的环状区域做了局部染色处理,以构成波长选择区域4。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描述的实用新型除了具体描述的内容之外还可以进行变化和修改。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本文中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构造,而是包括落入其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的此类变化和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说明书中单独或共同提出的特征、结构或部分中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进行任意组合。

Claims (11)

1.一种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所述眼科镜片是框架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屈光区域、第二屈光区域和光分散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屈光区域具有用于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处方屈光力,
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由多个微透镜构成,每个微透镜具有不同于所述处方屈光力的调节屈光力并分布在所述镜片的中心部附近,并且
所述光分散区域用于降低周边视网膜的成像对比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散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屈光区域被形成在特定视野内部,所述特定视野是指:
以镜片中心为中心点,内直径为D1且外直径为D2的环形区域,其中内直径D1选自8.0至10.0mm,外直径D2选自12.0至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屈光力与所述处方屈光力的差值为1.5至10D,或者2.5至5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散区域为带图案区域;或者为表面粗糙不平区域;或者为含有折射率不同的内含物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透镜中的至少两个彼此隔开,由此形成微透镜间隙,并且所述光分散区域覆盖所述微透镜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散区域还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屈光区域,并且所述多个微透镜与所述光分散区域位于所述眼科镜片的不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透镜被配置为多个微透镜同心环,并且所述光分散区域被配置为位于所述多个微透镜同心环中的至少两个微透镜同心环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波长选择区域,所述波长选择区域用于增加红色光波的透过率或者降低蓝色光波的透过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选择区域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部分重合或者完全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科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选择区域中: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的位置具有红色光波增透薄膜,和/或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以外的位置采用染色材料以降低蓝色光波透过率。
11.一种框架眼镜,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镜片。
CN202221411361.1U 2022-06-07 2022-06-07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Active CN217425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361.1U CN217425856U (zh) 2022-06-07 2022-06-07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361.1U CN217425856U (zh) 2022-06-07 2022-06-07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5856U true CN217425856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1361.1U Active CN217425856U (zh) 2022-06-07 2022-06-07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58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5431A (zh) * 2022-11-14 2023-03-07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视防控眼镜片
CN115793280A (zh) * 2022-11-24 2023-03-14 苏州亮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边离焦近视防控镜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5431A (zh) * 2022-11-14 2023-03-07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近视防控眼镜片
CN115793280A (zh) * 2022-11-24 2023-03-14 苏州亮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周边离焦近视防控镜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73936B1 (ko) 근시 진행을 예방하고/하거나 늦추기 위한 비-동축 렌즐릿을 포함하는 콘택트 렌즈
CN107219640B (zh) 用于预防和/或减慢近视发展的多焦点镜片设计和方法
CN217425856U (zh)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JP4183772B2 (ja) 多焦点同心状円環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US5786883A (en) Annular mask contact lenses
CN102597855A (zh) 软性隐形镜片
CN103257458A (zh) 用于防止或延缓近视发展的透镜设计和方法
CN216434562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114815309B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模具
CN114911071B (zh) 用于预防近视或延缓近视发展的眼科镜片
CN110426860A (zh) 一种新优学多焦点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
CN217386033U (zh) 一种眼镜片及模具
CN114994946A (zh) 一种具有环带分布微环曲面透镜阵列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215067574U (zh) 一种基于透镜阵列的近视防控镜
US20030103188A1 (en) Contact lens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7404660U (zh) 一种串联微透镜的抑制近视发展镜片
EP4270099A1 (en) Spectacle lens
CN216434569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WO2020216257A1 (zh) 光学框架眼镜
CN117233981A (zh) 局部成像对比度降低的眼科镜片以及框架眼镜
CN113641004A (zh) 一种色盲色弱矫正光学镜片
CN115728961A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8767662U (zh) 一种离焦镜片及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