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0708U -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0708U
CN217420708U CN202221055382.4U CN202221055382U CN217420708U CN 217420708 U CN217420708 U CN 217420708U CN 202221055382 U CN202221055382 U CN 202221055382U CN 217420708 U CN217420708 U CN 217420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ble
cable body
column
structur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53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锋
贾俊明
王景
龙婷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53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0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0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07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梁、框架柱、索体;框架梁和框架柱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均设置有索体;索体为已张拉状态,索体倾斜设置,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框架梁或者另一侧的框架柱。本申请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基本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刚度,从而不增加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力,而可以大幅提高楼层受剪承载力,提高了楼层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索体进行了预张拉,地震时不会退出工作,可以始终发挥作用。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会导致地震力增加的问题。本本申请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亦具有不遮挡视线、不影响隔墙砌筑等优势,因此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及框架-支撑结构是目前多高层建筑的普遍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属于柔性体系,适用的建筑高度和抗震烈度有限。当框架抗侧刚度难以满足技术、经济要求时,便会在框架的柱间设置支撑,形成传统的框架-支撑体系。传统的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采用钢支撑或者屈曲约束支撑,传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能够提高楼层抗剪承载力、以及结构刚度,但同时也导致了地震力的增加,经济性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会导致地震力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梁、框架柱、索体;
所述框架梁和所述框架柱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均设置有所述索体;
所述索体为已张拉状态,所述索体倾斜设置,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梁或者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所述索体平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同一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索体为未张拉状态时,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索体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索体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索体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梁的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架结构为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定的地震震级状态下,所述索体为紧绷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索体为预应力螺纹钢筋,所述索体的控制应力为0.8~0.9fpt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索体为钢绞线,所述索体的控制应力为0.7~0.8fptk。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的索体倾斜设置使得该结构体系具有受剪承载力,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基本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刚度,从而不增加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力,进而可以大幅提高楼层受剪承载力,提高了楼层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亦具有不遮挡视线、不影响隔墙砌筑等优势,因此经济性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梁;2-框架柱;3-索体;4-连接节点;5-张拉端;6-锚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梁1、框架柱2、索体3。
框架梁1和框架柱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均设置有索体3。
索体3为已张拉状态,索体3倾斜设置,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2,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框架梁1或者另一侧的框架柱2。
需要说明的是,索体3和框架梁1、框架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节点4,连接节点4满足索体3的连接强度需求。索体3的一端为张拉端5,另一端为锚固端6,本实施例中索体3的张拉端5在竖直方向上位于锚固端6的上方。索体3倾斜设置使得该结构体系具有受剪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基本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刚度,从而不增加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力,进而可以大幅提高楼层受剪承载力,提高了楼层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索体3为已张拉状态能够避免地震时索体3退出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亦具有不遮挡视线、不影响隔墙砌筑等优势,因此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相对于钢材,索弹性模量接近而具有很高的强度,即对结构整体刚度贡献有限而大幅提高楼层的受剪承载能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实施例一中,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中索体3的数量为一个,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索体3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的索体3为同向布置,进而使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产生的附加内力在梁中实现自平衡的状态。
本实施例二中,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中索体3的数量为一个,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同一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中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的索体3为异向布置,进而使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产生的附加内力在柱中实现自平衡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框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索体3为未张拉状态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00%。以保证该结构体系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三中,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中索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索体3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三中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该体系的索体3为交叉布置,进而使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产生的附加内力在梁和柱中均实现自平衡的状态。
本实施例四中,每个楼层的框架结构中索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索体3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框架柱2和框架梁1的连接处,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框架梁1的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四中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如图4所示,该体系的索体3呈倒V形布置,进而使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产生的附加内力在梁和柱中均实现自平衡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框架结构为钢结构。
本实施例中,设定的地震震级状态下,索体3为紧绷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将索体3张拉至设定的张拉力,保证罕遇地震作用下索体3不松弛的原则即可。从而可以保证索体3不承受压力,并具有防屈曲的特性,避免了其失稳屈曲而失效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索体3为预应力螺纹钢筋,索体3的控制应力为0.8~0.9fptk。
本实施例中,索体3为钢绞线,索体3的控制应力为0.7~0.8fptk。
需要说明的是,两种结构的索体3均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系的受力需求,具体的索体3的控制应力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1)、框架柱(2)、索体(3);
所述框架梁(1)和所述框架柱(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均设置有所述索体(3);
所述索体(3)为已张拉状态,所述索体(3)倾斜设置,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所述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梁(1)或者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所述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所述索体(3)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所述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
相邻两个楼层的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同一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索体(3)为未张拉状态时,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索体(3)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所述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楼层的所述框架结构中所述索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索体(3)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索体(3)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框架柱(2)和所述框架梁(1)的连接处,所述索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梁(1)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为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设定的地震震级状态下,所述索体(3)为紧绷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索体(3)为预应力螺纹钢筋,所述索体(3)的控制应力为0.8~0.9fptk。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索体(3)为钢绞线,所述索体(3)的控制应力为0.7~0.8fptk。
CN202221055382.4U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20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382.4U CN217420708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382.4U CN217420708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0708U true CN217420708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538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20708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0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8768A (zh) 预应力斜拉杆钢筋混凝土框架转换层
CN215106084U (zh) 用于非对称建筑和连接体的减震连接结构
CN102011434A (zh) 约束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CN217420708U (zh) 一种框架-索支撑结构体系
CN211447492U (zh) 一种韧性钢柱
CN210529993U (zh) 一种用于抗震加固的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CN210032128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用角柱与梁的干法施工连接结构
CN217353789U (zh)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连接构造
CN116232182A (zh) 柔性光伏支架结构
CN215594498U (zh) 一种用于集束低层钢结构的墙面抗剪模块
CN101974940A (zh) 约束屈曲支撑与混凝土梁节点
CN215166851U (zh) 组合剪力墙结构
CN214994596U (zh) 一种连梁结构
CN111910755B (zh) 一种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框架的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473068U (zh) 一种韧性耗能钢柱
CN211312946U (zh) 一种应用软钢阻尼墙的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
CN110924548B (zh) 一种预应力拉索空间钢框架结构减震体系及其预应力拉索设计方法
CN212317147U (zh) 一种索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11910812A (zh) 一种高性能抗震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20686388U (zh) 一种既有建筑框架节点外侧屈曲约束支撑机构
CN213329425U (zh) 一种新型膜结构广场景观台
CN214941327U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联肢剪力墙结构
CN220014110U (zh) 一种抗剪支撑墙体结构
CN111691543A (zh) 一种索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16765567U (zh) 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高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