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0221U -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0221U
CN217420221U CN202123276380.6U CN202123276380U CN217420221U CN 217420221 U CN217420221 U CN 217420221U CN 202123276380 U CN202123276380 U CN 202123276380U CN 217420221 U CN217420221 U CN 217420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heat preservation
panel
green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63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靖
刘赟淼
张登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jing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jing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jing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jing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63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0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0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0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属于板材技术领域,技术要点包括基层板,所述基层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两个所述保温隔热层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石棉层,两个所述石棉层相背的一侧均粘接有防水膜,所述基层板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保温隔热层能够提高阻燃性,在遇到火星时不会起火,使得板材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增强板材的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使得板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保温隔热层的设置可以为板材提供隔热保温性能,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温度,同时避免内部温度流失,进而使室温保持一定,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石棉层能为基层板提供防火性能,防水膜能提高防水性能,解决了以往绿色建筑用板材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发的提升,应节能环保的要求,拼装式墙板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用量越来越大。
现有的板材一般保温隔热的性能较差,在炎热地夏天,室外温度较高,导致室内较热,冬季由于室外温度交底,导致室内温度快速流失,影响建筑的舒适度,且板材为了拼接会延伸出耳板,凸出的耳板不便于板材移动且容易发生断裂,因此我们专业人员提出了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用以解决该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包括基层板,所述基层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两个所述保温隔热层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石棉层,两个所述石棉层相背的一侧均粘接有防水膜,所述基层板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基层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依次贯穿保温隔热层、石棉层与防水膜并延伸至防水膜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温隔热层包含有珍珠棉、PET复合铝箔与气泡膜,所述PET复合铝箔粘接在珍珠棉靠近基层板的一侧,所述气泡膜固定连接在珍珠棉远离基层板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拼接机构包含有内腔,所述内腔开设在基层板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基层板的右侧,所述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内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拓展板,所述基层板的右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与内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拓展板位于通槽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杆的右侧,所述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板,所述磁力板与调节杆接触并磁性连接,所述基层板的左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正面的所述防水膜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正面的防水膜、正面的石棉层、正面的保温隔热层、基层板与卡槽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所述滑条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拼接机构的设置可以便于对两个板材的拼接与拆装,且拼接机构在板材未拼接时能够收起,从而便于对板材的运输移动,提高板材的实用性,保温隔热层能够提高阻燃性,在遇到火星时不会起火,使得板材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增强板材的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使得板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保温隔热层的设置可以为板材提供隔热保温性能,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温度,同时避免内部温度流失,进而使室温保持一定,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石棉层可以为基层板提供防火性能,防水膜则可以提高防水性能,解决了以往绿色建筑用板材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层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基层板;2、保温隔热层;201、珍珠棉;202、PET复合铝箔;203、气泡膜;3、石棉层;4、防水膜;5、拼接机构;501、内腔;502、调节杆;503、承载板;504、拓展板;505、通槽;506、滑杆;507、磁力板;508、连接孔;509、卡槽;6、加强筋;7、滑槽;8、滑条;9、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中,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包括基层板1,基层板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2,两个保温隔热层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石棉层3,两个石棉层3相背的一侧均粘接有防水膜4,基层板1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5。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两个基层板1进行拼接时,使用人员需要先对拼接机构5进行调整,使得拼接机构5移动出基层板1外部,随后使用人员将另一块基层板1的左侧移动至基层板1的右侧,接着将两个基层板1朝着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拼接机构5卡接,随后使用人员将螺栓旋入即可完成拼接,拼接机构5的设置可以便于对两个板材的拼接与拆装,且拼接机构5在板材未拼接时能够收起,从而便于对板材的运输移动,提高板材的实用性,保温隔热层2能够提高阻燃性,在遇到火星时不会起火,使得板材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增强板材的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使得板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保温隔热层2的设置可以为板材提供隔热保温性能,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温度,同时避免内部温度流失,进而使室温保持一定,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石棉层3可以为基层板1提供防火性能,防水膜4则可以提高防水性能,解决了以往绿色建筑用板材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请参阅图1与2,其中:基层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6,加强筋6的两端依次贯穿保温隔热层2、石棉层3与防水膜4并延伸至防水膜4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使得各个层面之间不易出现缝隙,使得此板材整体性强。
请参阅图1、5与6,其中:保温隔热层2包含有珍珠棉201、PET复合铝箔202与气泡膜203,PET复合铝箔202粘接在珍珠棉201靠近基层板1的一侧,气泡膜203固定连接在珍珠棉201远离基层板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保温隔热层2利用PET复合铝箔202的阻燃性,使得珍珠棉201在遇到火星时不会起火,同时利用PET复合铝箔202对热辐射的反射效应以及珍珠棉201的隔热效应,将二者的作用叠加起来,使得板材的保温隔热效果远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保温隔热效果,气泡膜203具有隔热性,增强板材的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使得板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保温隔热层2的设置可以为板材提供隔热保温性能,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温度,同时避免内部温度流失,进而使室温保持一定,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请参阅图1、2、3、4与6,其中:拼接机构5包含有内腔501,内腔501开设在基层板1的内部,内腔5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02,调节杆502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基层板1的右侧,调节杆502上螺纹连接有承载板503,承载板503与内腔5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承载板5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拓展板504,基层板1的右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505,通槽505的内部与内腔501的内部相连通,拓展板504位于通槽505的内部,调节杆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06,滑杆50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杆502的右侧,滑杆5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板507,磁力板507与调节杆502接触并磁性连接,基层板1的左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509,正面的防水膜4上开设有连接孔508,连接孔508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正面的防水膜4、正面的石棉层3、正面的保温隔热层2、基层板1与卡槽509并延伸至卡槽509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两个基层板1进行拼接时,使用人员需要先对拼接机构5进行调整,使用人员将滑杆506从调节杆502内部拉出,使得滑杆506处于基层板1外部,接着使用人员转动滑杆506,通过传动调节杆502随之转动,与调节杆502螺纹连接的承载板503开始向右移动,拓展板504随之右移,随着使用人员的持续转动承载板503与内腔501的内壁接触,拓展板504贯穿通槽505并移动至基层板1外部,接着使用人员将滑杆506复位,磁力板507吸附在调节杆502上,随后使用人员将另一块基层板1的左侧移动至基层板1的右侧,接着将两个基层板1朝着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拓展板504进入卡槽509内部,随后使用人员通过螺栓穿入连接孔508内部即可完成拼接,拼接机构5的设置可以便于对两个板材的拼接与拆装,且拼接机构5在板材未拼接时能够收起,从而便于对板材的运输移动,提高板材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2与3,其中:内腔50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7,两个滑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条8,两个滑条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503上。
本实用新型中,当承载板503移动时滑条8也会在滑槽7内部移动,滑条8与滑槽7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承载板503起到限制作用,使得承载板503保持水平方向移动,同时还可以减少承载板503与内腔501内壁之间的摩擦。
请参阅图1、2与4,其中:滑杆5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旋钮9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人员需要转动调节杆502时,旋钮9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很好的着力点,防滑纹则可以防止使用人员发生手滑。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两个基层板1进行拼接时,使用人员需要先对拼接机构5进行调整,使用人员将滑杆506从调节杆502内部拉出,使得滑杆506处于基层板1外部,接着使用人员转动滑杆506,通过传动调节杆502随之转动,与调节杆502螺纹连接的承载板503开始向右移动,拓展板504随之右移,随着使用人员的持续转动承载板503与内腔501的内壁接触,拓展板504贯穿通槽505并移动至基层板1外部,接着使用人员将滑杆506复位,磁力板507吸附在调节杆502上,随后使用人员将另一块基层板1的左侧移动至基层板1的右侧,接着将两个基层板1朝着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拓展板504进入卡槽509内部,随后使用人员通过螺栓穿入连接孔508内部即可完成拼接,拼接机构5的设置可以便于对两个板材的拼接与拆装,且拼接机构5在板材未拼接时能够收起,从而便于对板材的运输移动,提高板材的实用性,保温隔热层2利用PET复合铝箔202的阻燃性,使得珍珠棉201在遇到火星时不会起火,同时利用PET复合铝箔202对热辐射的反射效应以及珍珠棉201的隔热效应,将二者的作用叠加起来,使得板材的保温隔热效果远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保温隔热效果,气泡膜203具有隔热性,增强板材的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使得板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保温隔热层2的设置可以为板材提供隔热保温性能,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温度,同时避免内部温度流失,进而使室温保持一定,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石棉层3可以为基层板1提供防火性能,防水膜4则可以提高防水性能,解决了以往绿色建筑用板材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包括基层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2),两个所述保温隔热层(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石棉层(3),两个所述石棉层(3)相背的一侧均粘接有防水膜(4),所述基层板(1)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的两端依次贯穿保温隔热层(2)、石棉层(3)与防水膜(4)并延伸至防水膜(4)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2)包含有珍珠棉(201)、PET复合铝箔(202)与气泡膜(203),所述PET复合铝箔(202)粘接在珍珠棉(201)靠近基层板(1)的一侧,所述气泡膜(203)固定连接在珍珠棉(201)远离基层板(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机构(5)包含有内腔(501),所述内腔(501)开设在基层板(1)的内部,所述内腔(5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02),所述调节杆(502)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基层板(1)的右侧,所述调节杆(502)上螺纹连接有承载板(503),所述承载板(503)与内腔(5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5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拓展板(504),所述基层板(1)的右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槽(505),所述通槽(505)的内部与内腔(5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拓展板(504)位于通槽(505)的内部,所述调节杆(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06),所述滑杆(50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杆(502)的右侧,所述滑杆(5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力板(507),所述磁力板(507)与调节杆(502)接触并磁性连接,所述基层板(1)的左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509),正面的所述防水膜(4)上开设有连接孔(508),所述连接孔(508)背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正面的防水膜(4)、正面的石棉层(3)、正面的保温隔热层(2)、基层板(1)与卡槽(509)并延伸至卡槽(509)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0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7),两个所述滑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条(8),两个所述滑条(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50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旋钮(9)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CN202123276380.6U 2021-12-24 2021-12-24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Active CN217420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380.6U CN217420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380.6U CN217420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0221U true CN217420221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6380.6U Active CN217420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0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20221U (zh) 绿色建筑用板材结构
CN215291121U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安装调节结构
CN107386562A (zh) 一种盒状金属装饰保温一体板及墙体结构
CN215484277U (zh) 一种建筑物高空外墙用保温装饰板
CN211646802U (zh) 一种复合保温一体板
CN211313002U (zh) 一种铝合金幕墙用铝材
CN108678596A (zh) 一种彩铝复合塑料门窗
CN208137341U (zh) 一种结构稳定且发热均匀的发热地板
CN214575165U (zh) 一种隔热效果佳的沥青瓦
CN211774909U (zh) 一种节能环保金属单元体幕墙
CN216740512U (zh) 一种增强型外墙保温装饰墙面防火隔离带结构
CN215290718U (zh) 一种岩棉带保温防水复合板
CN215211594U (zh) 一种高层保温墙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CN212562242U (zh) 一种有保温功能的建筑室内装饰板
CN215484235U (zh) 一种隔热保温的无机柔性装饰片材
CN213572434U (zh) 一种阻燃防水性好的墙体保温岩棉板
CN218206457U (zh) 一种防火隔热节能门窗结构
CN214272457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
CN213653884U (zh) 一种室内装饰装修隔热装置
CN215594443U (zh) 一种带有储热保温功能的节能建材
CN216840021U (zh) 一种中空保温外墙板
CN219624137U (zh) 装配式铝箔地板模块
CN115012605B (zh) 隔热节能的装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71472U (zh) 一种保温装饰用建筑外墙
CN219909727U (zh) 一种面板可更换的大理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