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8810U -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8810U CN217408810U CN202122056277.4U CN202122056277U CN217408810U CN 217408810 U CN217408810 U CN 217408810U CN 202122056277 U CN202122056277 U CN 202122056277U CN 217408810 U CN217408810 U CN 217408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rker
- plate
- nuclear magnetic
- mark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定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核磁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固态标记件,固态标记件用于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通过在装置本体上设置固态标记件,固态标记件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利用这些坐标标记点可以建立出空间坐标系,所有需治疗的肿瘤部位可以在该空间坐标系中得到相应的坐标位置;同时,固态标记件的设置,避免了使用液态显影剂,因泄露或损失而引起的频繁维护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头部肿瘤进行核磁共振放射治疗时,得到的核磁图像只能看患者的脑组织和需治疗的肿瘤,但是核磁设备无法得到需治疗的肿瘤的位置信息,进而达不到精准的治疗。
为了得到需治疗的肿瘤的坐标位置,通常使用外部N形显影线进行定位。在一种相关技术中,使用设置有N形线槽的内外板粘合,并在粘合后的N形槽内灌注显影溶液形成固定板。在对患者头部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时,将这样的固定板设置在患者头部周围。在MR I设备扫描之后,在断层影像上会显示几处用于测量误差的定位点,通过这些定位点的相对坐标变化来确定当前状态下的误差大小。然而,在该技术中,若内外板的制造工艺出现偏差,则内外板粘合之后会存在空隙,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显影剂泄漏,此外液态的显影剂也会因为挥发成为气态,或与内、外板之间的分子作用而逐渐减少,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核磁定位装置,其能够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定位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固态标记件,所述固态标记件用于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标记板组件,所述标记板组件上均设置有所述固态标记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态标记件包括:第一标记段以及第二标记段;
所述第一标记段沿所述标记板组件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标记段设置于所述标记板组件的对角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标记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记段沿所述标记板组件的边缘形成矩形;所述第二标记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标记段的对角线,并与所述第一标记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态标记件为橡胶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板组件包括内标记板和与所述内标记板相对设置的外标记板;
所述内标记板和所述外标记板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固态标记件设置于所述内标记板上的凹槽结构与所述外标记板上的凹槽结构形成的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记板上两凹槽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和/或
所述外标记板上两凹槽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标记板和所述外标记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一标记板组件以及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
所述核磁定位装置使用时,所述第一标记板组件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所述第二标记板组件与患者左耳平行;另一个所述第二标记板组件与患者右耳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将两两所述标记板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磁定位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通过在装置本体上设置固态标记件,固态标记件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能够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利用这些坐标标记点可以建立出空间坐标系,所有需治疗的肿瘤部位可以在该空间坐标系中得到相应的坐标位置,以便对病灶位置进行定位;固态标记件的设置,避免了显影溶液发生泄露或损失而引起的频繁维护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磁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记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固态标记件的内标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标记板沿A-A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磁定位装置的核磁共振断层扫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磁定位装置的固态标记件在核磁共振断层影像中的位置关系图。
图标:10-装置本体;100-标记板组件;110-第一标记板组件;111-开口;120-第二标记板组件;130-第三标记板组件;140-连接板;141-通孔;200-固态标记件;210-第一标记段;220-第二标记段;300-内标记板;400-外标记板;500-凹槽;510-第一凹槽;520-第二凹槽;600-容置槽;610-第一容置槽;620-第二容置槽;70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的设计人发现,现有的核磁定位装置中,使用设置有N形线槽的内外板粘合,并在粘合后的N形线槽内灌注显影溶液形成固定板,容易发生显影剂泄露或损失,显影剂泄露或损失会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定位装置,用以避免利用显影剂而发生显影剂泄露或损失的情况。
请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核磁定位装置,应用于以核磁共振做引导的放疗设备中,核磁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装置本体10上设置有固态标记件200,固态标记件200用于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
固态标记件20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设置于装置本体10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态标记件200为橡胶条。
橡胶条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能够形成坐标标记点。在其他实施例中,能够形成坐标标记点的其他固态材料标记件或半固态材料标记件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该软橡胶材料的使用寿命约为10年,即可做到在10年的时间内免维护。
此外,橡胶条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正方形、矩形等具有对称性的规则形状,橡胶条截面的对称中心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坐标标记点。
在核磁共振扫描中,通过在装置本体10上设置固态标记件200,固态标记件200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利用这些坐标标记点可以建立出空间坐标系,所有需治疗的肿瘤部位可以在该空间坐标系中得到相应的坐标位置,以便对肿瘤进行定位;固态标记件200的设置,避免了利用显影剂而发生显影剂泄露或损失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拍核磁片的时候戴上装置本体10,除了可以得到患者的脑组织和需治疗的肿瘤信息外,还可以得到装置本体10上面坐标标记点的影像,通过坐标标记点的影像可以得到一个空间的坐标系,患者头颅上面包含在影像上的部位(包括需要治疗的肿瘤部位)都可以根据这个空间的坐标系得到相应的坐标值。
放疗设备的三维床的坐标系和装置本体10的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已知、准确的,所以就可以把需要治疗的肿瘤的装置本体10坐标系的坐标值转化为三维床的坐标值,使得三维床直接移动到肿瘤部位可以得到治疗的位置,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放射治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标记板组件100,标记板组件100上均设置有上述的固态标记件200。
核磁定位装置使用时,多个标记板组件100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固态标记件200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设置于标记板组件100上。
当标记板组件100设置有三个的情况下,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面部前方且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左耳侧且与患者的左耳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右耳侧且与患者的右耳平行,与患者的面部平行的标记板组件100同时连接其余两个标记板组件100。
当标记板组件100设置有四个的情况下,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面部前方且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头顶部且与患者的头顶部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左耳侧且与患者的左耳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右耳侧且与患者的右耳平行,与患者的面部平行的标记板组件100同时连接位于左右两耳侧的两个标记板组件100,与患者的头顶部平行的标记板组件100同时连接其余三个标记板组件100。
当标记板组件100设置有五个的情况下,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面部前方且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后颅且与患者的后颅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设置于患者的头顶部且与患者的头顶部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左耳侧且与患者的左耳平行,一个标记板组件100位于患者的右耳侧且与患者的右耳平行,与患者的面部平行的标记板组件100同时连接位于左右两耳侧的两个标记板组件100,与患者的头顶部平行的标记板组件100同时连接其余四个标记板组件100。
固态标记件200包括:第一标记段210以及第二标记段220;第一标记段210沿标记板组件100的边缘设置;第二标记段220设置于标记板组件100的对角方向,并与第一标记段210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段210和第二标记段220均为长条状,第一标记段210和第二标记段22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正方形、矩形等具有对称性的规则形状。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段210沿标记板组件100的边缘形成矩形;第二标记段220设置于第一标记段210的对角线,并与第一标记段210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段210设置于标记板组件100的边缘并围成矩形,第二标记段220设置于第一标记段210围成的矩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上,且第一标记段210的端部与第二标记段220的端部相对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段210包括四个子标记段,四个子标记段形成矩形;第二标记段220沿第一标记段210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延伸,第二标记段220的两端与第一标记段210中对应子标记段的端部相对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标记段210和第二标记段220可以是一体成形,第一标记段210折弯成矩形,第二标记段220沿第一标记段210的其中一条对角线延伸。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记板组件100包括内标记板300和与内标记板300相对设置的外标记板400;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500(图示中仅示出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外标记板400上的凹槽500与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类似,可参考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固态标记件200设置于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结构与外标记板400上的凹槽500结构形成的腔体内。
通过将固态标记件200设置于内标记板300的凹槽500和外标记板400的凹槽500形成的腔体内,对固态标记件200进行了固定。
另外,可以根据凹槽500的长度实时的调整橡胶条的长度,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利用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固态标记件200放置在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内时,固态标记件200的一部分从该凹槽500结构凸出,以在外标记板400与内标记板300连接时容纳在外标记板400上的凹槽500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外标记板400与内标记板300的结构镜像对称,适用于内标记板300的结构均适用于外标记板400。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与外标记板400上的凹槽500一致。以内标记板300上的凹槽500为例,该凹槽500包括与第一标记段210匹配的第一凹槽510,以及与第二标记段220匹配的第二凹槽520,第一凹槽510与第二凹槽520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标记板3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和/或外标记板4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容易理解的是,内标记板3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和/或外标记板4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包括:
内标记板3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或外标记板4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或内标记板3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同时在外标记板400上两凹槽500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容置槽600,容置槽600与凹槽500相连通,用于容置第一标记段210的边角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600包括第一容置槽610和第二容置槽620,第一容置槽61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容置槽610位于第一标记段210的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端,且与第二标记段220相对应;第二容置槽62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容置槽620位于第一标记段210的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第二标记段220的两端与第一标记段210中对应子标记段的端部相对接容置于相应的第一容置槽610内;其余第一标记段210的子标记段的端部相对接,容置于相应的第二容置槽62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可拆卸设置。例如: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粘接、螺栓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的板面上,且位于第一标记段210的边角内侧设置有连接孔700;连接孔700处设置有固定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内标记板300与外标记板400进行固定。
示例的,固定件为螺钉,螺钉穿设于连接孔700内,以将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螺纹连接。
通过在第一标记段210的边角内侧设置连接孔700,使螺钉穿过连接孔700将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固定;螺钉固定在第一标记段210的边角内侧,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定固态标记件200;此外,通过将螺钉设置于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的内部,节省了外部空间结构,尽可能的减小了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的外部尺寸。若使用过程中发现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的连接不满足工艺要求,则可以通过调整连接螺钉的方式,实时地修改内标记板300和外标记板400的连接情况,避免了不合格零件不易修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700的数量仅为示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仅设置一个连接孔700,或者设置两个或多于两个的连接孔700,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0包括三块标记板组件100,即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以及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核磁定位装置使用时,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左耳平行;另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右耳平行。通过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以及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能够实现横截面扫描,获取平行于头顶面的横断面断层影像。
装置本体10还可以包括四块标记板组件100,即一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一个第三标记板组件130,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左耳平行;另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右耳平行,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患者的头顶面平行,第三标记板组件130分别与第一标记板组件110和第二标记板组件120相连接。通过一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一个第三标记板组件130,能够实现横截面和冠状面的扫描,获取平行于头顶面的横断面断层影像和平行于面部的冠状面断层影像。
装置本体10还可以包括五块标记板组件100,即两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一个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一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与患者的面部平行,另一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与患者的后颅平行,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左耳平行,另一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与患者右耳平行,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患者的头顶面平行。通过两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一个第三标记板组件130,能够实现横截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扫描,获取平行于头顶面的横断面断层影像、平行于面部的冠状面断层影像以及平行于左右耳部的矢状面断层影像。在横断面断层影像、冠状面断层影像和矢状面断层影像得出三组数据,三组数据之间可以进行对比,避免偶然性误差的发生,提高肿瘤定位的准确度。
另外,当设置有第三标记板组件130时,装置本体10还包括连接板140,连接板140设置在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其他标记板组件100之间,用于将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其他标记板组件100固定连接。
当装置本体10包括四块标记板组件100时,第三标记板组件130和位于患者面部前侧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同时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位于患者两耳侧的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第三标记板组件130通过连接板140分别与第一标记板组件110和第二标记板组件120相连接。
当装置本体10包括五块标记板组件100时,第三标记板组件130和位于患者面部前侧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第三标记板组件130和位于患者后颅侧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同时第三标记板组件130与位于患者两耳侧的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40,第三标记板组件130通过连接板140分别与第一标记板组件110和第二标记板组件120相连接。
连接板140为长方体结构,且连接板14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41,通过在连接板140中部设置通孔141,可以减轻连接板140的重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舒适度,如图1所示,第一标记板组件110的下方设置有倒V形开口111,在使用时前标记板下方的倒V形开口111位于患者鼻子的前方,为患者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
在核磁共振扫描过程中,该核磁定位装置中的橡胶条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出的断层影像中成像为几处圆点(即坐标标记点),利用这几处圆点的关系可以推断出扫描的断层影像在空间坐标系上的关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断层影像之间的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核磁定位装置通过这种原理对断层影像进行配准,并且通过断层重建技术可以准确地得出核磁共振扫描出病灶位置的三维模型。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和图6利用包含四块标记板组件100的核磁定位装置获取的三种断层影像进行误差校正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所示,核磁共振断层扫描的各个断层I1~I4相互平行并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列,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出的影像为图6所示各平面的截面图。由于橡胶条在核磁共振中成像,最终得到的结果9个圆点。为了方便描述,图6以6个圆点对确定误差的原理进行说明。其中,圆点1、3、4、6为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中垂直于断层I1~I4的橡胶条成像,圆点2、5为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中斜向排列的橡胶条成像。由于断层扫描的影像之间的间距为固定的,且斜向排列的橡胶条成像是以45°的夹角排列。因此圆点2、5在不同的断层中的位置也不同,其位移大小与两个断层之间的距离有关,其关系为两断层之间的距离与圆点2或圆点5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断层越接近顶端,圆点2、5沿B方向移动,越接近圆点1、6。
在具体的应用中,在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核磁共振断层扫描时,需要通过一个固定装置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该固定装置与核磁定位装置相连接,保持患者头部与核磁定位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核磁定位装置需要连接在以核磁共振做引导的放疗设备的三维床上,随着三维床一起送入放疗设备中。由于在初始的摆位阶段放疗设备和核磁定位装置以及患者头部可能不能完全保持相对准确的位置(例如存在一些人为误差),且三维床也会存在一些微小的误差,这两个准误差累积起来会对后续的肿瘤定位工作造成干扰。为了消除这一部分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以根据得到的断层图像的各个圆点的变化来判断各类误差大小,例如当任意断层之间的距离与圆点2或圆点5纵向移动的距离不等时,则患者体位方向存在线性偏差,偏差值等于点的移动距离和断层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当不同的断层影像中圆点1、3、4、6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则患者体位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
当装置本体10包括两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一个第三标记板组件130时,由于其中一个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位于患者后颅位置,在核磁定位扫描时,患者头部需要佩戴定位装置(头架或面膜组件),然后在定位装置外佩戴本申请的装置本体10,最后要在装置本体10外佩戴核磁适配器,以与扫描床上的定位接口固定连接,而位于患者后颅位置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可能会影响整个扫描定位附件的安装及定位精度,并且使得整个立体框架结构更为复杂,因此优选地,核磁定位装置包括四个标记板组件100,即位于患者的面部前侧的第一标记板组件110、位于患者左右耳一侧的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120以及位于患者头顶部的第三标记板组件130,可以获取平行于头顶面的横断面断层影像和平行于面部的冠状面断层影像。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磁定位装置,核磁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在标记板组件100内设置橡胶条,在核磁共振扫描时,核磁定位装置中的橡胶条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出的断层影像中成像为几处坐标标记点,利用这几处坐标标记点的关系可以推断出扫描的断层影像在空间坐标系上的关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断层影像之间的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核磁定位装置通过这种原理对断层影像进行配准,并且通过断层重建技术可以准确地得出核磁共振扫描出病灶位置的三维模型。另外,橡胶条的设置,避免了利用液体显影剂而发生显影剂泄露或损失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定位装置,通过在装置本体10上设置固态标记件200,固态标记件200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利用这些坐标标记点可以建立出空间坐标系,所有需治疗的肿瘤部位可以在该空间坐标系中得到相应的坐标位置,以便对肿瘤进行定位;固态标记件200的设置,避免了发生显影剂泄露或损失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固态标记件;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标记板组件,所述标记板组件上均设置有所述固态标记件;所述固态标记件用于在核磁共振的断层图像中成像形成多个坐标标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标记件包括:第一标记段以及第二标记段;
所述第一标记段沿所述标记板组件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标记段设置于所述标记板组件的对角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标记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记段沿所述标记板组件的边缘形成矩形;所述第二标记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标记段的对角线,并与所述第一标记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标记件为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板组件包括内标记板和与所述内标记板相对设置的外标记板;
所述内标记板和所述外标记板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固态标记件设置于所述内标记板上的凹槽结构与所述外标记板上的凹槽结构形成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记板上两凹槽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和/或
所述外标记板上两凹槽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相交位置处沿对角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记板和所述外标记板可拆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一标记板组件以及两个第二标记板组件;
所述核磁定位装置使用时,所述第一标记板组件与患者的面部平行;一个所述第二标记板组件与患者左耳平行;另一个所述第二标记板组件与患者右耳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将两两所述标记板组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56277.4U CN217408810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56277.4U CN217408810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8810U true CN217408810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6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56277.4U Active CN217408810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8810U (zh)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22056277.4U patent/CN2174088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178146A (en) | Grid and patient alignment system for use with MRI and other imaging modalities | |
EP0714636B1 (en) |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apparatus | |
US4618978A (en) | Means for localizing target coordinates in a body relative to a guidance system reference frame in any arbitrary plane as viewed by a tomographic image through the body | |
US6259943B1 (en) | Frameless to frame-based registration system | |
Walton et al. | A phantom study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stereotactic localization, using T1-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the Leksell stereotactic system | |
US10591570B2 (en) | Method for 3D motion tracking in an MRI scanner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microcoils | |
US5618288A (en) | Stereotactic system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 |
US6533794B2 (en) | Simplified stereotact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US5176689A (en) | Three-dimensional beam localization apparatus for stereotactic diagnoses or surgery | |
Meltzer et al. | Anatomical localization for PET using MR imaging | |
KR20100110785A (ko) | 의용 촬영용 마커 및 그 활용 프로그램 | |
CN109350865B (zh) | 一种磁共振引导的放射治疗系统成像质量控制体模 | |
US7171256B1 (en) | Breast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system with curved breast paddles | |
EP3350612B1 (en) | 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hantom | |
CN115137453A (zh) | 一种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系统 | |
CN217408810U (zh) | 一种核磁定位装置 | |
US7146033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ortions in an image and calibration object therefor | |
KR102079209B1 (ko) | 정위 장치, 정위 시스템, 및 정위 시스템을 이용하는 정합 방법 | |
Wilson et al. | A reference system for neuroanatomical localization on functional reconstructed cerebral images | |
EP2092884A1 (en) | Medical imaging marker | |
EP1653853B1 (en) |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for locating anatomical targets | |
Grabowski et al. | A new technique for PET slice orientation and MRI‐PET coregistration | |
Bullitt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urves from pairs of projection views in the presence of error. II. Analysis of error | |
CN214414810U (zh) | 核磁定位装置 | |
AU638953B2 (en) | Device for interfacing mri with other imaging modaliti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