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8666U -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8666U
CN217398666U CN202221371743.6U CN202221371743U CN217398666U CN 217398666 U CN217398666 U CN 217398666U CN 202221371743 U CN202221371743 U CN 202221371743U CN 217398666 U CN217398666 U CN 217398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treatment
jar
treatme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17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hong Houji Lu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hong Houji Lu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hong Houji Lu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hong Houji Lu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17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8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8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8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排键,所述处理罐的表面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与处理罐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盖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盖板并延伸至处理罐的内部,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净化处理机构,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处理罐的表面设置有循环处理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节省了空间,节约了耗材,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水耕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它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使得作物可不依赖土壤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由于营养液成本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处理装置将雨水/地下水/井水经过水处理装置净化成无土栽培可使用的栽培/接近饮用的级别。
经检索,专利号为201820174695.9,名称为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及一种无土栽培培养系统的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磁化器、水箱和第二磁化器,在所述水箱内部固定有电极。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该处理装置直接对水进行磁化、电解、磁化处理即可用作营养液,制备营养液的成本低,便于推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需使用多个罐体进行过滤,占用空间较大;其次,处理装置在处理水时很难实现循环处理功能,从而降低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再次,污水在电解前时一般需进行初步过滤,而一般的滤芯更换较为繁琐,从而影响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处理装置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大,处理效果差,以及便利程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排键,所述处理罐的表面盖设有盖板,且盖板与处理罐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盖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盖板并延伸至处理罐的内部,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净化处理机构,且净化处理机构由出水管、出水泵、汇流管、反冲洗管、吸水管、连接环、滤芯、紫外线灯、碟片式滤层、反射板、第一阀门和排污管组成;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处理罐的表面设置有循环处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套装有碟片式滤层,所述进水管与处理罐之间皆安装有紫外线灯,且紫外线灯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紫外线灯位于碟片式滤层的上方,所述处理罐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表面包裹有滤芯,并且滤芯位于紫外线灯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表面安装有出水泵,且出水泵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出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泵的输入端固定有汇流管,且汇流管表面的两侧皆安装有吸水管,并且吸水管的一端贯穿盖板并延伸至连接环的内部,所述汇流管的表面固定有反冲洗管,且反冲洗管位于吸水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且反射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处理罐的内部,所述处理罐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与反冲洗管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一阀门,并且第一阀门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更换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紧固螺栓、密封圈、内螺纹槽和外螺环,所述处理罐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处理罐并与盖板的表面螺纹紧固,所述内螺纹槽开设在连接环顶部位置处的内壁,所述外螺环套固在吸水管的表面,且外螺环与内螺纹槽相互螺纹配合,所述密封圈包裹在吸水管底部位置处的表面,且密封圈与连接环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循环处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回流管、第二阀门和抽液管,所述处理罐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罐并与进水管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固定有抽液管,且抽液管延伸至处理罐的内部,并且抽液管位于紫外线灯和碟片式滤层之间,所述回流管和抽液管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不仅节省了空间,节约了耗材,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而且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1、通过设置有净化处理机构,将待处理的污水导至进水管的内部,同时,导入前可向进水管或污水内加入絮凝剂,随后污水通过进水管的出口处与反射板相碰,使污水被均匀分布在碟片式滤层下方的沉淀区,此时,污水中泥土等杂质沉淀在处理罐的底部,可通过开启排污管表面的第一阀门,将泥土等杂质排出,清水向上流动,在碟片式滤层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过滤,随后在紫外线灯的作用下进行消毒杀菌,再在滤芯的作用下进行超精过滤,随后可操作出水泵,使吸水管将超精过滤后的清水导至汇流管的内部,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了处理装置一个罐体进行多种过滤的功能,从而节省了空间;
若需进行反冲洗时,可开启反冲洗管表面的第一阀门,再向反冲洗管的内部进水,使水通过汇流管流至吸水管的内部,在吸水管的作用下可对滤芯进行反冲洗,随后水向下运动,对碟片式滤层进行反冲洗,再开启排污管表面的第一阀门,将水排出,实现了处理装置对滤芯和碟片式滤层的反冲洗功能,使滤芯与碟片式滤层的使用时间更长,从而节约了耗材;
2、通过设置有循环处理机构,在水处理时,当清水上流至碟片式滤层与紫外线灯之间时,可操作控制排键,使控制排键控制循环泵和第二阀门工作,使循环泵将碟片式滤层上方的水抽至回流管的内部,并在回流管的作用下回流至进水管的内部,对清水进行循环处理,实现了处理装置对水的循环处理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
3、通过设置有更换机构,由于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降低,需进行更换,此时,可拧松紧固螺栓,再拉动盖板,将盖板拿离净化处理机构,此时,滤芯跟随盖板远离处理罐,再旋转连接环,使连接环带动内螺纹槽旋转,在内螺纹槽与外螺环的螺纹配合下将连接环取下,再对连接环和滤芯进行更换,同时,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使连接环与吸水管之间密封,实现了处理装置便于更换滤芯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处理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罐;101、控制排键;102、盖板;103、进水管;2、净化处理机构;201、出水管;202、出水泵;203、汇流管;204、反冲洗管;205、吸水管;206、连接环;207、滤芯;208、紫外线灯;209、碟片式滤层;210、反射板;211、第一阀门;212、排污管;3、更换机构;301、紧固螺栓;302、密封圈;303、内螺纹槽;304、外螺环;4、循环处理机构;401、循环泵;402、回流管;403、第二阀门;404、抽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排键101,该控制排键101的型号可选用LA系列,处理罐1的表面盖设有盖板102,且盖板102与处理罐1相互卡接配合,盖板10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103,且进水管103的一端贯穿盖板102并延伸至处理罐1的内部,处理罐1的内部设置有净化处理机构2,且净化处理机构2由出水管201、出水泵202、汇流管203、反冲洗管204、吸水管205、连接环206、滤芯207、紫外线灯208、碟片式滤层209、反射板210、第一阀门211和排污管212组成,进水管103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套装有碟片式滤层209,进水管103与处理罐1之间皆安装有紫外线灯208,该紫外线灯208的型号可选用DH系列,且紫外线灯208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紫外线灯208位于碟片式滤层209的上方,处理罐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环206,且连接环206的表面包裹有滤芯207,并且滤芯207位于紫外线灯208的上方,盖板102的表面安装有出水泵202,该出水泵202的型号可选用SLG系列,且出水泵202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出水泵202的输出端固定有出水管201,出水泵202的输入端固定有汇流管203,且汇流管203表面的两侧皆安装有吸水管205,并且吸水管205的一端贯穿盖板102并延伸至连接环206的内部,汇流管203的表面固定有反冲洗管204,且反冲洗管204位于吸水管205之间,进水管103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210,且反射板210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处理罐1的内部,处理罐1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212,且排污管212与反冲洗管204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一阀门211,该第一阀门211的型号可选用TM系列,并且第一阀门211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将待处理的污水导至进水管103的内部,同时,导入前可向进水管103或污水内加入絮凝剂,随后污水通过进水管103的出口处与反射板210相碰,使污水被均匀分布在碟片式滤层209下方的沉淀区,此时,污水中泥土等杂质沉淀在处理罐1的底部,可通过开启排污管212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将泥土等杂质排出,清水向上流动,在碟片式滤层209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过滤,随后在紫外线灯208的作用下进行消毒杀菌,再在滤芯207的作用下进行超精过滤,随后可操作出水泵202,使吸水管205将超精过滤后的清水导至汇流管203的内部,并通过出水管201排出,以实现处理装置一个罐体进行多种过滤的功能。
若需进行反冲洗时,可开启反冲洗管204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再向反冲洗管204的内部进水,使水通过汇流管203流至吸水管205的内部,在吸水管205的作用下可对滤芯207进行反冲洗,随后水向下运动,对碟片式滤层209进行反冲洗,再开启排污管212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将水排出,以实现处理装置对滤芯207和碟片式滤层209的反冲洗功能,使滤芯207与碟片式滤层209的使用时间更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盖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更换机构3,且更换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紧固螺栓301、密封圈302、内螺纹槽303和外螺环304,处理罐1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01,且紧固螺栓301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并与盖板102的表面螺纹紧固,内螺纹槽303开设在连接环206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外螺环304套固在吸水管205的表面,且外螺环304与内螺纹槽303相互螺纹配合,密封圈302包裹在吸水管205底部位置处的表面,且密封圈302与连接环206的内壁紧密贴合。
使用时,由于滤芯207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降低,需进行更换,此时,可拧松紧固螺栓301,再拉动盖板102,将盖板102拿离净化处理机构2,此时,滤芯207跟随盖板102远离处理罐1,再旋转连接环206,使连接环206带动内螺纹槽303旋转,在内螺纹槽303与外螺环304的螺纹配合下将连接环206取下,再对连接环206和滤芯207进行更换,同时,在密封圈302的作用下可使连接环206与吸水管205之间密封,以实现处理装置便于更换滤芯207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处理罐1的表面设置有循环处理机构4,且循环处理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401、回流管402、第二阀门403和抽液管404,处理罐1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401,该循环泵401的型号可选用SLG系列,且循环泵401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循环泵401的输出端固定有回流管402,且回流管402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并与进水管103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相连通,循环泵401的输入端固定有抽液管404,且抽液管404延伸至处理罐1的内部,并且抽液管404位于紫外线灯208和碟片式滤层209之间,回流管402和抽液管404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二阀门403,该第二阀门403的型号可选用TM系列,且第二阀门403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在水处理时,当清水上流至碟片式滤层209与紫外线灯208之间时,可操作控制排键101,使控制排键101控制循环泵401和第二阀门403工作,使循环泵401将碟片式滤层209上方的水抽至回流管402的内部,并在回流管402的作用下回流至进水管103的内部,对清水进行循环处理,以实现处理装置对水的循环处理功能。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待处理的污水导至进水管103的内部,同时,导入前可向进水管103或污水内加入絮凝剂,随后污水通过进水管103的出口处与反射板210相碰,使污水被均匀分布在碟片式滤层209下方的沉淀区,此时,污水中泥土等杂质沉淀在处理罐1的底部,可通过开启排污管212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将泥土等杂质排出,清水向上流动,在碟片式滤层209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过滤,随后在紫外线灯208的作用下进行消毒杀菌,再在滤芯207的作用下进行超精过滤,随后可操作出水泵202,使吸水管205将超精过滤后的清水导至汇流管203的内部,并通过出水管201排出,以实现处理装置一个罐体进行多种过滤的功能,从而节省了空间。
同时,若需进行反冲洗时,可开启反冲洗管204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再向反冲洗管204的内部进水,使水通过汇流管203流至吸水管205的内部,在吸水管205的作用下可对滤芯207进行反冲洗,随后水向下运动,对碟片式滤层209进行反冲洗,再开启排污管212表面的第一阀门211,将水排出,以实现处理装置对滤芯207和碟片式滤层209的反冲洗功能,使滤芯207与碟片式滤层209的使用时间更长,从而节约了耗材。
在水处理时,当清水上流至碟片式滤层209与紫外线灯208之间时,可操作控制排键101,使控制排键101控制循环泵401和第二阀门403工作,使循环泵401将碟片式滤层209上方的水抽至回流管402的内部,并在回流管402的作用下回流至进水管103的内部,对清水进行循环处理,以实现处理装置对水的循环处理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处理效果。
由于滤芯207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降低,需进行更换,此时,可拧松紧固螺栓301,再拉动盖板102,将盖板102拿离净化处理机构2,此时,滤芯207跟随盖板102远离处理罐1,再旋转连接环206,使连接环206带动内螺纹槽303旋转,在内螺纹槽303与外螺环304的螺纹配合下将连接环206取下,再对连接环206和滤芯207进行更换,同时,在密封圈302的作用下可使连接环206与吸水管205之间密封,以实现处理装置便于更换滤芯207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最终完成处理装置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排键(101),所述处理罐(1)的表面盖设有盖板(102),且盖板(102)与处理罐(1)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盖板(10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103),且进水管(103)的一端贯穿盖板(102)并延伸至处理罐(1)的内部,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设置有净化处理机构(2),且净化处理机构(2)由出水管(201)、出水泵(202)、汇流管(203)、反冲洗管(204)、吸水管(205)、连接环(206)、滤芯(207)、紫外线灯(208)、碟片式滤层(209)、反射板(210)、第一阀门(211)和排污管(212)组成;所述盖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更换机构(3),所述处理罐(1)的表面设置有循环处理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套装有碟片式滤层(209),所述进水管(103)与处理罐(1)之间皆安装有紫外线灯(208),且紫外线灯(208)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紫外线灯(208)位于碟片式滤层(209)的上方,所述处理罐(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环(206),且连接环(206)的表面包裹有滤芯(207),并且滤芯(207)位于紫外线灯(208)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2)的表面安装有出水泵(202),且出水泵(202)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出水泵(202)的输出端固定有出水管(201),所述出水泵(202)的输入端固定有汇流管(203),且汇流管(203)表面的两侧皆安装有吸水管(205),并且吸水管(205)的一端贯穿盖板(102)并延伸至连接环(206)的内部,所述汇流管(203)的表面固定有反冲洗管(204),且反冲洗管(204)位于吸水管(20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210),且反射板(210)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处理罐(1)的内部,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212),且排污管(212)与反冲洗管(204)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一阀门(211),并且第一阀门(211)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紧固螺栓(301)、密封圈(302)、内螺纹槽(303)和外螺环(304),所述处理罐(1)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01),且紧固螺栓(301)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并与盖板(102)的表面螺纹紧固,所述内螺纹槽(303)开设在连接环(206)顶部位置处的内壁,所述外螺环(304)套固在吸水管(205)的表面,且外螺环(304)与内螺纹槽(303)相互螺纹配合,所述密封圈(302)包裹在吸水管(205)底部位置处的表面,且密封圈(302)与连接环(206)的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处理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401)、回流管(402)、第二阀门(403)和抽液管(404),所述处理罐(1)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401),且循环泵(401)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401)的输出端固定有回流管(402),且回流管(402)的一端贯穿处理罐(1)并与进水管(103)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相连通,所述循环泵(401)的输入端固定有抽液管(404),且抽液管(404)延伸至处理罐(1)的内部,并且抽液管(404)位于紫外线灯(208)和碟片式滤层(209)之间,所述回流管(402)和抽液管(404)的表面皆安装有第二阀门(403),且第二阀门(403)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CN202221371743.6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398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1743.6U CN217398666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1743.6U CN217398666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8666U true CN217398666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1743.6U Active CN217398666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8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522A (zh) * 2022-09-22 2022-10-25 小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裂解二氧化碳的反应釜
CN115818797A (zh) * 2023-02-16 2023-03-21 山东圣戈威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保温材料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522A (zh) * 2022-09-22 2022-10-25 小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裂解二氧化碳的反应釜
CN115818797A (zh) * 2023-02-16 2023-03-21 山东圣戈威新型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保温材料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98666U (zh) 一种无土栽培水处理装置
CN115259533B (zh) 智能动态节水双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N110776137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利用生物炭处理污水装置
CN208649035U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CN217068395U (zh) 一种废水零排放超高浓缩反渗透装置
CN2727152Y (zh) 洗浴、泳池水净化循环处理装置
CN205884415U (zh) 一种封闭式鱼池循环净化系统
CN213012388U (zh) 一种改进型智能过滤器
CN211999321U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CN211871575U (zh) 节能型家用净水器
CN107324544B (zh) 一种用于处理工业重金属污水的过滤装置
CN102276114B (zh) 一种水处理设备
CN2081153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15875U (zh) 射流式自动反冲洗小型一体化净水器
CN213680279U (zh) 一种物理生化一体式智能全自动观赏鱼池过滤装置
CN212833121U (zh) 一种反渗透浓水利用装置
CN220376519U (zh) 鳗鱼尾水排放装置
CN213950828U (zh) 一种用于纯水系统的臭氧消毒装置
CN215841804U (zh) 搅拌式砂滤活性碳过滤桶槽
CN212864332U (zh) 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6236360U (zh) 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CN214936809U (zh) 一种基于a2o-mbr多级处理过滤设备
CN20933825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沉淀装置
CN212127770U (zh) 一种水处理用循环泵
CN216377784U (zh) 一种污水多级循环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